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金融风暴 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08-10-29

 

■ 高静波

 

本月中旬,有各国金融“大佬”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在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上有所进展,先是发布了一份公报,接着就出台了具体行动方案。英国首相布朗确实无愧于“领导人”这一称号,使得一向容易“协议流产”的欧洲国家最终达成了协议。此次会议的结果是,尽管前进的道路依然布满障碍,但世界没有跌入深渊。

各国的金融官员终于意识到,解决如此严重金融危机的方案,必须包含那些“个体上必要、总体上充分”的条件。有两个条件是必要的:大量提供流动性,以及帮助财务状况不佳的机构改善资本结构。另外两项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为放贷机构提供担保,以及购买不良资产。鉴于其复杂的金融体系和不良抵押贷款资产,美国施行全面担保的难度很大,但购买不良资产会有一定帮助。

美国财政部终于拿出相对全面的救市计划,欧洲则承诺,政府将注资至少1.873万亿欧元(合2.544万亿美元),这些公告的确令人瞩目。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已向该国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现在,有些人怀疑政府是否能负担起计划支出的资金。在这里,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相信政府能够收回所有注入银行业的资金,因为经济一旦复苏,银行核心业务就会盈利,如果银行能盈利,它们就能偿还政府投资。

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重估美国贷款损失为4250亿美元,按市值计价的抵押贷款、消费者和企业债务的损失为9800亿美元,两项合计1.405万亿美元,高于去年4月份估计的9450亿美元。虽然实际会损失多少尚不得而知,但即便高于上述估计的数值,这也“仅”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左右。

对于一场重大的金融危机而言,这个数字并不算特别严重。而且,近一半的损失都将由其它国家承担。这样看来,总损失目前“仅”占美国和欧洲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5%。此外,通过以追加资本形式融资约4300亿美元,总损失的一部分已获得“弥补”。

按照目前的纾困计划行事,几乎所有西方政府都应该能够摆脱其困境,但它们或许得向脆弱的邻国(特别是中、东欧国家)提供一些援助。

这种相对乐观的态度究竟是否有道理,还取决于衰退的严重性。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IMF的观点至多也就可以看作是忧虑的,而非灾难性的:预计发达经济体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0.5%,其中,美国为0.1%,欧元区为0.2%;新兴经济体明年预期增长6.1%,而亚洲发展中国家为7.7%。总体上,预计以市场汇率计算的全球产出在2009年增长1.9%,较2008年的2.7%2007年的3.7%所有下降。

我们来设想一种更为糟糕的局面其实很容易:资产价格进一步暴跌会破坏信心,从而引起消费和投资的大幅削减。但设想一种更好的局面也很容易: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低,使央行得以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加速银行资本重组,帮助维持信用,并在资产价格不可避免地下跌时,将其大幅超调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西方政府已决定,将其巨额资金投入受创的金融业。之后,我们会继续看到许多问题和不利的后果。然而,我们还得用私有化和更好的监管来取代对金融业的部分国有化。但是现在,这场金融危机的潮流已经开始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