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光影

发布时间:2009-07-01

编辑手记

 

    2009年的时间走入七月,考试老先生已经起身走远,脾气火爆的盛夏小妹来到,暑假公主终于驾临人间!暑假公主每年都会照例带来美好的东西,阳光、蓝天、冰淇淋、度假……还有,超级多的好电影!

 

    暑期档,电影的黄金档期。好电影扎堆上映,观影人趋之若鹜,合家欢一起上阵,电影院门口大排长龙。赶在这个当口,光影版面如约和你见面了,我们保留了去年的一些栏目,也新添了更多不同的内容。在这个暑假,在整个夏天,光影将带您用另一种方式看电影。一起听名家讲电影、听朋友们说故事、看电影的历史、学习电影知识,讨论热门影片、欣赏经典海报……光影版面希望能在四个月的时间、八期的内容里,为你带来一段别样的电影之旅,一餐丰富的电影飨宴,一次愉快的电影阅读。

 

    光影,期待与你共度电影之夏。

 

 

 

美国电影艺术的欣赏

 

■ 沈寂

 

 

 

沈寂,原名汪崇刚,浙江奉化人,一九二四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四十年代起开始写作,先后出版小说集《红森林》《盐场》《捞金印》等。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在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任编剧,编写了《一年之计》《狂风之夜》《中秋月》等十余部电影剧本。一九五二年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辑、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珊瑚岛上的死光》《开枪,为他送行》等。近年出版《上海大亨》《上海大班哈同》《一代影星阮玲玉》《一代歌星周璇》《老上海电影明星》《上海电影》《话说电影》等专著。

 

    我们平时看一部电影多是从故事情节、画面动作来看的,而没有从电影特性上来看。其实,电影特性是一个和其他艺术不一样的特殊艺术。

 

    电影集编、导、演合为一体。首先是剧本,电影剧本怎么写?外国有一个说法:写电影剧本要注意三个S,一个是Suspense,就是悬念;一个是Surprise,惊讶意外;最后一个是Slimax,就是高潮。我们国内也有这种说法,像明代的李渔,他是一个戏曲家,他说戏的开始是凤头,首先要吸引人;第二个是猪肚,猪的肚子饱满;结束是豹尾,就是高潮,要特别有力量。

 

    我举个例子,像《魂断蓝桥》,影片故事写的是战争时期伦敦的一次大轰炸后,有个女孩在防空洞遇到了一位军官,晚上他看女孩在剧院跳芭蕾舞。这个戏开始写两人遇到,发生爱情。以下的戏写他们要结婚,找牧师,结果时间晚了,他们就约定明天一早再来。结果第二天男的就突然奉命撤离走了,没有见面。而芭蕾舞团也不要她了。男的母亲约她见面,女的先到餐厅,看到报纸上说男的死了,她因此绝望,可在母亲面前不能说,神态恍惚,母亲因此误会离去。她生活又无着落,只好到车站当妓女。结果男的没有死,回来了,男的就带她到家里去,那里都是有身份的人,她当过妓女,身份不行。她跟婆婆讲,她说我这个身份不好,配不上你们贵族,然后自己就走掉了。最后在滑铁卢桥,她被车撞死。结尾出人意料而悲痛。

 

    还有一部电影,叫《卡萨布兰卡》。有一个酒吧,一开始,有一个人来了,他是做护照买卖的。他被警察抓住,他事先把护照交给酒吧老板李滋。接着来了一对男女,酒吧里面有个黑人钢琴师。女的认识这个黑人,但观众不知道。她要黑人弹一个曲子,他不肯弹。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不知道,这就是悬念。结果弹了,引出李滋原来与女的相识。他知道这对男女是搞反法西斯斗争的,要了护照以后才能离开这里。女的跟酒吧老板李滋说,我们需要两份护照离开这里,酒吧主人说,我没有护照,不肯给她。女的离开了,很痛苦。为什么李滋不肯,这就是吸引人的悬念。他就从这里开始回忆了过去在法国巴黎,沦陷前一天,那女的和李滋同居,他说要和她一起离开这里。在火车出发的时候这个女的却没有去,使他很失望。现在她竟和一个男人回来了,对那人还是她的丈夫很是不满。女的解释说,她丈夫原先是被关在集中营里面,生死未知,她这时与李滋同居。丈夫放出后,他病得很厉害,我要照顾他。所以不能和你走。李滋听后同情,两个人又和解了。最后到了飞机场,警察又要抓他们,他们以为被李滋出卖了。但最后故事发展出人意料,李滋把两份护照交给她和她丈夫。这个戏真是很曲折的。

 

    这些就是悬念,为什么说悬念?就是悬而不绝,念念不忘。悬念有两种:一个是开放式,一个是封闭式,像《蝴蝶梦》里,丈夫对他前妻不是爱她、想她,而是恨她,观众却不知道,这就是封闭式的;开放式就像《魂断蓝桥》,情节曲折,悬念迭出。

 

    李渔讲,一个剧本必须要有一个起伏,情节要曲折,曲折就是起伏。我看了很多的电影,中国电影也好,外国电影也好,都是一起一伏,像《魂断蓝桥》,一波一波推向高潮,这个高潮必须要有一个意外。《卡萨布兰卡》中,开始时李滋这个人是坏的,这是开赌场的流氓。最后却是反法西斯英雄。电影剧本一定要有起伏,我问了很多早期电影界前辈,为什么电影要有一个起伏?他们说,这是一个节奏问题,就是快慢、起伏、高低、轻重。

 

    再说电影镜头艺术,电影完全是导演的艺术,是一个镜头组合的艺术。导演是有想法的,他拍这场戏要有多少个镜头,怎么剪辑等等。近景、远景,中景、特写,所以摄影是很重要的。

 

    再说电影《流亡曲》,法西斯抓男主角,他逃走后托人告诉他妻子,明天上午,八点钟到市场上去,两个人见面不许打招呼。否则会被法西斯发现他。这场戏导演的镜头用足技巧。开始一个远景,很多人在买东西。后来一个中景,这个女的过来了。假装买东西,可是这女人不能看丈夫。男的戴了一顶帽子,观众看到了,这个是近景。又一个中景,女的走着,从女的眼光中,看到一个穿黑衣服的,观众也看到了。这时再推一个近景,女人离男的就差一步,就晓得这是她丈夫。可是不能看他,怕旁边有特务看着她,男的戴了一副眼镜,来一个特写,这两个人擦肩而过。这个女的不能看男的,这一秒钟的事情,表现了这个妻子心里多痛苦,多么难过。这一场戏就是这样,远景、近景,来去跳动、节奏很快,让人看得很紧张。这些镜头用得好,这个节奏是从慢到快,越来越快。

 

    再讲导演的镜头应用。有部电影讲一对夫妻分别关在集中营,放出来后相认,所有女的都有丈夫相认,就她没有。她以为她丈夫死了,一个远景,人都走了,只留她一个人。从她这面看出去,一个人都没有。她还在等,等了半天,她回过头也想走了。可是她没有地方去,她又回头看了,见有一个人影,走得很慢很慢,这个镜头拍得很长,女的想,我要不要上去认一下。于是走近了,她看出来了,一个男的,手里拿着拐杖,她再走过去看,她终于看到自己丈夫腿没有了,她傻了。丈夫看到她时,扑过来了,他没想到他妻子还在等他。结果男的因断腿摔倒了,女的看到了也扑上去,也摔到了,两人抱头痛哭。就是这一场戏,就是这些镜头,引起观众悲痛。导演蒙太奇处理得非常好,镜头非常细致。

 

    我觉得一部电影拍得好,一定要有节奏,导演分镜头应该根据节奏来,而节奏无疑是导演艺术的技巧。很多外国导演,很注意节奏技巧。我们欣赏电影,就是要看有没有起伏,看导演用的镜头是否有节奏,演员表演细腻与否。这方面,美国早期电影可以给我们不少借鉴。

 

 

 

把日子过成段子

 

 ■ 猢狲

 

    二十多年前南方小村的夜晚静谧得恍如一个甜美的梦。我和姐姐、弟弟,偶尔还有村里其他小朋友团团围坐在父亲身边,仰着小脸,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牢父亲,双耳更是不敢有一丝懈怠,牢牢地捕捉父亲嘴里蹦出的每一个字,流淌过的每一声叹息。月华如水,时间潺潺而过。

 

    那样的夜晚,讲着各路传奇的父亲在我心里宛若天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一班小孩都围着父亲团团转,央告、缠闹不休,只为再掏出一个小故事。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忍受父母不耐烦的斥责,只为了再得到一个故事。我身上不切实际的浪漫因子大概就是那时候潜入心间的。

 

    稍稍大一些,等到我也读了几本小说,看过一些志怪故事,就技痒难耐地要挑战权威。父亲再讲故事时,眼神时不常地带上点儿“畏缩”,就怕一不小心说了什么不合逻辑或者史实的话,被我拂了面子。

 

    等到我成年后,偶然再撒娇要父亲讲个故事听听,父亲也只是宠溺地摇摇头,故作无奈状:就那几句老话,你自己都会讲了。是啊,父亲的故事不过也就是农夫和蛇啊、大辫子姑娘啊、懒媳妇、三国里的诸葛亮等等民间传说和人物传奇,但那时候听来宛如天籁,是自己孤寂乏味的童年生活最大的一抹亮色,平凡普通的父亲因为这些故事也变得生动、亲切、诙谐、乐观。

 

    若干年后,看蒂姆·伯顿的《大鱼》,看到那位执着着要把日子过成段子的父亲,我笑到泪流满面,那里面也有我的父亲,有我自己的影子。

 

    比孤寂乏味的生活更可怕的是我们心灵的贫乏和干涸。多少人在生活面前败下阵来,但爱德华·布鲁姆却胜利了,他用想象、幽默把自己的生活装扮得峰回路转,趣味盎然,就像一尾自由自在的大鱼悠游在时间的长河里。

 

    爱德华·布鲁姆是艾许镇的“大人物”。在他自己的讲述里,他小的时候曾只身闯入女巫荒废的老宅子,不但与乖张的女巫成了朋友,还知悉了一众人等日后如何死去的秘密;他冒着葬身怪物肚子的危险,单凭一张利口说得巨人比尔回心转意,为镇子除去一害;他不留恋丰都郡的美丽安逸,一意孤行套上自己的远行鞋,再次踏上征途;他足足铲了三年大象粪便,才终于得悉佳人芳名,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抱得美人归;他参加二次世界大战,不小心落入敌手后,机智地说服两头一身的双胞胎姊妹花与自己穿越大半个地球,毫发无损地回到妻子面前……

 

    最爱爱德华·布鲁姆初遇爱妻的那一段。在说服巨人比尔,为艾许镇除去一大害后,不甘心做小镇里的大人物的爱德华出发开始新的冒险。在一个马戏团里,他顺利把“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发现”——巨人比尔推荐给马戏团团长。也在那场异常成功的表演上,他偶遇自己一生的挚爱——那个穿着蓝色裙子、有着金色软发的女孩。“人们说,当你遇到自己真爱的时候,时间会静止。”于是时间真的静止了,爱德华穿过正在燃烧的火圈,推开狮子正大张着的巨口,跨过蹬着圆木桶的马戏团演员,拂落停在半空中的爆米花,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的真爱带着一丝丝忧郁的眼神,彷佛一缕轻愁停驻在眼前……

 

    有一次,心血来潮,缠着父亲讲他和母亲初相识时的情景。父亲使坏,说:“第一次见你妈,别的都没记住,就她那一口‘暴牙’,当时觉得真适合吃西瓜……”母亲在边上不甘示弱:“什么啊,你当时蹬个自行车,穿个掉了扣子的白衬衣,不也傻得很……”斗完嘴,两人忍俊不禁,相视而笑。

 

    也许爱德华与妻子的爱情,父亲与母亲的爱情一如我们每个人的婚姻爱情一样平庸,但在每个人的心里,自己的爱情就是可以幻化成这样的传奇。我爱这其中出现的悬浮在空中的爆米花,适合吃西瓜的暴牙和掉了扣子的白衬衣。

 

    感谢所有的电影和故事!

 

 

 

淘碟,淘生活

 

    ■ 易芳

 

    尝试从一条街的街首,走到街尾,无论是头顶炎炎烈日,还是面迎凛冽寒风,一直这样走。再从街的那一头,反身走回街的这一头,几个年头似乎就在这之间一晃而过。

 

    从大学毕业开始,每逛街五次,其中可能就包含一次这样的“走街”,以这样平均稳定的频率走街,是为了淘碟。淘碟,就是挑选电影DVD碟片,因为目前国内特殊的引进制度和限制,想要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往往需要到特定的地点去寻找电影碟片,这个工作需要付出体力和细心,也需要经验和知识,所以被冠以了“淘”这个动词。近几年,资深和专业淘碟者的队伍日渐壮大,在全国各个城市形成了众多的淘碟区域。每有闲暇便游走于这些地方“大筐淘碟”的人们,我便是这其中小小的一份子了。

 

    我走的这条街,原本是因为特色服装小铺集中而慢慢形成规模。不知何时开始,这里开始安插进了多家音像制品小店。于是,从这条街首的第一家音像店开始,一家家挨个“扫”过去,经过比较后再从街尾一家家淘回来,成为了一件乐趣无穷的事。

 

    淘碟最初是直奔目标型,只挑选一些自己想要和知道的影片,但是开淘后发现,从漫漫成排摆放的“大筐”里,成百上千张的DVD中,快速抽取自己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达成的任务。总归要耐下心来,从这一筐的第一张,慢慢翻拨,直到这一筐的最后一张,再跨步转身向下一筐伸手……在这张张翻拨的过程里,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多年以前爱过的经典影片,当时恨不得只是在学校里看过一次模糊不清的VCD,当手指翻到这样影片时,会非常高兴,感觉多年的喜爱终于可用清晰的收藏给一个好归宿了。也有看到完全陌生的影片,纯粹被碟片包装上简单的剧情介绍吸引,淘回家发现却是超级爱的好电影,这种感觉,就像是“挖到宝”。而在街尾那家小店,我还曾经和葛优背对着背,听着他和家人边聊天边挑碟,我若无其事地竖起耳朵……

 

    从开始的只知道认电影名称,连DVD5DVD9的区别都不懂,到后来已经可以区分“一区”、“二区”、“三区”的碟片。现在,淘碟已经变成了一项日常的基本技能,是一项最普通的休闲活动。

 

    我走了几年的这条街,现在已经进行了旧街改造,街的一边保留了个性小店,另一边立起了大型商厦,音像小店也比原来少了一半。蓝光碟已经横空出世,再过不久也许连DVD碟片的时代也将结束。淘碟走街的几年间,不经意间标注了很多个时点,见证了很多变迁。生活也便融在了淘碟的记忆中,一片被抽出来,一片被放回去,随着各式的电影碟片,晕开了历久弥新的颜色。

 

 

 

海报赏析

 

本期主题:大海

 

    如果说电影融汇了大千世界,那么电影的海报则相当于将电影的主题和精华浓缩图中。所以其实,欣赏各式各样电影海报的同时,就是在看世界。今年光影的海报欣赏,就将以不同主题的形式组合,希望通过欣赏这些主题海报,我们看电影的同时,也看到了世界。

 

    我们的旅程是从夏天开始的,提起夏天,你会想到什么?大家的关键词列出一长串,在这当中,却都有“大海”。好,我们的第一期,就从大海开始。海是什么样的?在电影海报中,我们看到了,《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的海是宁静的、《碧海蓝天》海壮阔深隧、《征报海洋》的海充满激情、《海上钢琴师》的海深沉、《海角七号》的海则饱含温情。

 

    你想去看海了吗?我们一起。

 

 

 

 

    碧海蓝天 The Big Blue

 

    美国(1988

 

    导演:Andrew Horn

 

    主演:大卫·布鲁斯宾、Taunie Vrenon

 

    热爱大海的雅克一直梦想着与大海生活在一起。即使是在年少时亲眼目睹父亲在一次潜水事故中被大海吞噬,仍不能改变他对大海的一往情深。这一切在雅克遇见乔安娜之后发生了变化,他彷徨在大海与爱情之间……历经种种,海报中的大海,依然浩瀚无垠。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Ano natsu, ichiban shizukana umi

    日本(1991

 

    导演:北野武

 

    主演:真木藏人、Hiroko Oshima

 

    天生的聋人阿茂,在偶然捡到一块破旧的冲浪板后,毫无基础的开始了冲浪练习,在同样是聋人的恋人无声的支持和鼓励下,阿茂终于获得了冲浪大赛的冠军。夏天即将过去,一阵海风从两人之间吹过……海报中,大海正用它的宁静,迎接着无声的恋人。

 

 

 

 

 

    海上钢琴师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意大利(1998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

 

    主演:蒂姆·罗斯、普鲁特·泰勒·文斯

 

    故事背景发生在本世纪初,描述一名具有钢琴天赋的孤儿历经一切的苦难:音乐、爱情及两次大战,但他从未放弃过他生长的地方。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完成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海报中,“海上钢琴师”正与深沉的大海融为一体。

 

 

 

 

 

    海角七号 Hai jiao qi hao

 

    中国台湾(2008

 

    导演:魏德圣

 

    主演:范逸臣、田中千绘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梦想、与爱情的故事。海报上泛黄的信件与照片,相拥的恋人,都被大海的无限温情包容其中,传达给人的是一片柔软和温暖。

 

 

 

 

 

    征服海洋 Step Into Liquid

 

    美国(2003

 

    导演:丹娜·布朗

 

    主演:Robert AugustRochelle Ballard

 

    在炎热的夏日,还有什么能比站在波峰浪尖上更令人刺激和惬意的事呢?导演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遍访各个冲浪胜地的同时,用自己的所见写下了影片的剧本,并辗转于各个外景地拍摄了整整两年。这样,大家才看到了现在海报上充满无限激情的大海。

 

 

 

视角

 

    视角镜头,用来表现某一具体人物的主观视野。从物理空间上讲,摄影机镜头被放在人物的眼睛位置,我们所看到的正是这个人物的视角。通过这种主观的视角镜头,观众看到了人物所看到的东西。视角镜头使观众与人物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接近感。如果是主角的视角,会让观众产生同情,如果是反面主角的视角,通常会引起恐惧。也正因为视角镜头可以有效地强化同情或恐惧,所以不会被随意使用。在《大白鲨》中,鲨鱼的主观视角镜头就被用来给我们灌输恐惧。

 

    片例:《大白鲨》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画面是一个年轻女人游泳的优美水下镜头,稍后看到这个年轻女人受到攻击并死去,随即明白最初那个镜头实际上是鲨鱼的视角镜头。到第43场时,观众已经看到鲨鱼的攻击了。现在当我们返回到同一场景看到度假者在游泳,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

 

    然而让我们的恐惧全面爆发的是导演斯皮尔伯格切换到水下拍摄的鲨鱼主观视角镜头。现在我们不再把漂浮的度假者看做人,而是作为鲨鱼来看他们——一顿顿大餐。我们注意到他们离得多么近、多么没有防备、多么丰盛。通过再一次返回到水下的主观视角镜头,观众已经能够想象到最坏的局面了。

 

    在第三幕,我们一看到理查德船底的水下镜头,就知道即将迎来另一次攻击。我们会假设这个水下镜头代表鲨鱼的主观视角。当理查德潜入水下,我们知道我们正像鲨鱼一样看他:他易受攻击、渺小、没有信心。与鲨鱼主观视角镜头的重复关联立即再度激起我们的恐惧。

 

    《大白鲨》场景回放

 

    鲨鱼眼视角看人们躺在橡皮筏上。从水下我们看到游泳者的轮廓,胳膊和大腿在蓝色的水里不紧不慢地摆动着。在橡皮筏间游来游去,突然来到一片开阔的水域,只有一只橡皮筏。一双脚在踩水,双手在划水,形成奇异的水下声音,比人耳正常感知的要响。

 

    元素运用解析

 

    斯皮尔伯格的主观视角镜头不但向我们说明了度假者看起来像什么,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在水下时我们自己像什么。这不但让我们为度假者担心,也为我们自己担忧。这些主观视角镜头使观众进行思维转换,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日常生活。在主观视角镜头成为鲨鱼的特征镜头时,也让我们学会预料一次次攻击。

 

    根据《电影化叙事》一书编辑整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