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精细,精彩——访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许良平

发布时间:2009-07-15

■ 本报记者 张小雅

 

 

 

    你知道自己平常拿的一把伞有多少个零件么?你知道这些零件组装中的奥秘么?也许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就只是把伞么,能有多少零件和奥秘,可是走进福太之后,才知道一把伞里蕴含着怎样的精细。

 

    一把伞的精细

 

    “别看一把伞打着很不起眼,我们可能也不会关心伞到底好用不好用。但品质方面差异真的很大”许良平很认真地和我们说着,激动的时候还会用手比划,“金属的薄厚,看伞的时候伞骨前后都被伞头和伞把罩住了,看不出它的薄厚。比如我们必须用0.6mm)厚度,如果商家用了0.4mm)厚度的也照样可以做,可是买的时候却看不出来。”这时,许良平递给我们一个装满不同材质做成伞骨样品的盒子,“伞骨原材料的选用也不一样。夏天女孩子用的遮阳伞都愿意选很轻的,但遇到刮风下雨就不好使了。”

 

    50多年来,这样的精细让福太成为了洋伞制造业中的佼佼者,坚持产品外销的策略让其客户遍布各大洲。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幅《台湾商业周刊》的封面,上面赫然写着《福太,57年做第一的全球伞材王》。

 

    进入福太的样品间,一间大约100平米的屋子,四周货架上摆满了样品,伞型和花样之多超过了想象。“福太是以销定产,所以量少样多是我们的特点”许良平接着解释道,“客户下单100把,每种样式只要20把,这样的生产对生产线要求很高。订制的伞只要有一个零件不到都做不成,就像点菜和自助餐的区别一样。”

 

    一个企业的精细

 

    福太的精细不仅在制伞上,也在管理上。50多年来,出差后写书面报告,实习期每天写实习日志的要求从来没有断过。

 

    “在福太,出差回来后是要写书面报告的。”许良平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解释道,“尽管产品出来后有评测管理,有抽检,但难免有缺失和漏洞,还是要用一用才行。比如客户把一把伞撑开,在你面前说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得到的信息才更加宝贵。”而对于“出去看一看听一听,回来后讲一讲”的出差流程,许良平认为“问题在哪里实际上根本不知道。” 所以福太的出差报告必要时还要附上产品的照片以作说明。

 

    如果有助理陪同出差,除了出差人要写报告,助理也要写自己的报告。“助理的报告给老同事看一眼就知道他有没有认真学习。”报告出来后不仅要给相关的部门和业务线看,“如果欧洲线的产品有问题了,日本线的(同事)也要看自己的产品里会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这样就不用等客户反映回来我们再改进了。”

 

    在福太不仅员工出差要写报告,就连平时被认为只是打打杂的实习生在实习期内每天都要写日志,还要有实习部门主管的签字。“三个月下来,字里行间就能看出你真正学到了多少东西。”

 

    采访从始至终,许良平的眼睛一直非常专注的看着我们,好像生怕会漏听一个字。在回答有关企业和产品的问题时总是字斟句酌,非常严谨。但在谈到自己时,却没那么健谈了。

 

    从一位普通员工到现在的财务部副总,许良平在福太已经工作了四十年,“现在的年轻人中,已经很少有能为一家企业服务40年的人了。但福太大部分的‘台干’(指台商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中的台湾籍骨干)都在福太干了几十年,感情已经很深厚了。”

 

    或许是这份感情让他对福太的热情和精力一点都没减少,在去楼上的陈列间时,他的步伐比20几岁的我们都要矫健的多,全然不像一位年近70的人;而参观完毕,他更是细心地亲自把灯一一关好。

 

    采访完毕,许良平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两个字,“谢谢你们来采访”、“我们是家小企业,你们亲自来,谢谢了”,说的时候他总是双手合十频频感谢,这位从业四十年财务副总的谦逊超出我的想象。

 

    记者的话:在福太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细”的注释:不是每人一瓶矿泉水,而是用杯子两人分;空调的温度比较高,而且有了凉意便会关上;许良平对我们说员工在食堂打饭是不许剩下的,否则便会罚款……台资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早有耳闻,但是近距离感受到又会生出另一番感叹,原来有精细,才会有精彩,也许才会有“57年做第一的全球伞材王”。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