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光影

发布时间:2009-08-12

 

编辑手记

 

告别7月来到8月时,天气显得越发如火如荼,电影院也结束了一两部大片独霸档期和影厅的局面,转而进入大大小小多部影片“群雄割据”的战势。《麦兜响当当》、《夜店》、《大内密探灵灵狗》、《窃听风云》、《飞屋环游记》……动画片、喜剧片、剧情片,观影人群开始被分流,暑期档大战进入高潮,一片热闹的厮杀情景。

 

你选择享受所谓的商业大片,还是选择欣赏所谓的文艺小片,或是干脆选择没心没肺无厘头地大笑一场呢。电影的选择也如人生,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有一个自己的选择,到了电影院发现情况有变,人流爆棚,自己想看的电影已经没了票,可来也已经来了,又不甘心转身离去,于是加入蜿蜒的队伍中,盘算起一个新的选择。人生有很多选择可以一次到位,可有很多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这是任谁也无法避免的遗憾。但重要的是,我们一直都在选择,即便艰难,也仍在蜿蜒的队伍中前进着。

 

最终选择到了什么,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选择了享受人生的过程。

 

 

 

 

当女孩遇到女孩

 

■ 布拉布拉

 

最近看了一部拍广告出身的男性导演拍摄的女孩电影《花吃了那女孩》,看完后我愤怒了,并非不能接受极端的感情与极端的表现方式,只是为了形式的极端而人为极端的感情实在让人不舒服。同时脑子里一下子涌现出很多部女孩电影,以冲淡心中的不爽与愤懑。

 

粉黑双色的《NANA2005年、2006

 

当粉色与黑色的NANA相遇,“NANA”的服饰成为一种风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潮流代名词,“我就是NANA”。

 

这部由著名漫画改编的电影,请来了中岛美嘉、宫崎葵、松田龙平、成宫宽贵、平冈佑太等音乐及演艺界的年轻的帅哥美女连拍两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不记得是哪个国家的鉴言说,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一生都在寻找它的别一半,找到后他们会合二为一。但也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和你同样的名字的人。或许在你们相遇的时候,你们的命运就会交错在一起。

 

小松奈奈和大崎娜娜的名字都叫NANA,但她们却是从性格到经历都不相同的两个女孩子。小松奈奈是粉红色的,天真可爱软弱无主见,生长于温室里的她不懂世故,在小天地里只有她的男朋友。大崎娜娜是黑色的,来自破碎的家庭,她性格坚强,行事果断,渴望成为一个摇滚乐手。命运让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NANA在生命的驿站中相遇了。

 

同名的NANA遇到不同的爱情,不同的欢笑与眼泪,不期地相遇让她俩相依为命地共同经历面对命运的安排,让她俩从对方的生活中认识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

 

孟克柔、林月珍的《蓝色大门》2002

 

这是之后周杰伦御用女演员桂伦美的成名作。

 

小女生林月珍莫名地偷偷地喜欢上了阳光帅气穿花衬衫的青春少年张世豪,但羞涩和腼腆让她不敢与他接近,只让她的好友孟克柔帮她传信达意。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后,张世豪居然喜欢上了那个非常“个色”,一点也不女孩的假小子孟克柔,“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他向孟克柔展开了直接的追求功势。

 

难得一笑的孟克柔,内心深藏着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她喜欢的人是自己的好友林月珍。因为这个秘密,她暗自苦恼不已。她试图想弄明白自己,但最终发现自己一时间仍无法喜欢上眼前这个善良的男生。孟克柔的秘密与烦恼让单纯少年张世豪初识愁滋味,他想用自己的固执霸道和自以为是征服她,最后却是他的真诚热情与执拗帮孟克柔打开了心结。阳光下,两个嬉笑间互相赛车的少年,他们的笑容是那般的明亮纯净,云淡风清……

 

一部阳光明媚的青少年电影,三张可爱的笑脸,淡淡的焦虑与莫名的喜爱,真实的任性与执着……

 

《渺渺》的蛋糕香2008

 

《渺渺》是王家卫泽东公司在台湾制作的首部电影。导演程孝泽说:“生命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风景,《渺渺》是部让人会鼓起勇气去冒险的电影。”

 

18岁的小瑷是个活泼开心的高中女生,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出美味的甜点但却屡屡失败。新来的害羞的日本交换同学渺渺,外表含蓄,却原来是个蛋糕达人。渺渺教小瑷糕饼的艺术,小瑷则为渺渺介绍台北,当然包括渺渺未见过的最恶心的小吃鸡脚。渺渺常跑去一家二手CD店打发时间,并决定揭开忧郁老板悲伤的秘密,当小瑷发现渺渺喜欢上陈飞之后,她发现自己对渺渺的友情比她想象的更深。

 

渺渺感觉到了来自小暖的纯纯感情,但承载着两段不在场的感情(渺渺奶奶的爱情、陈飞与他兄弟之间的感情)的渺渺在这个夏天,先于小瑷学会了爱与被爱,她同样也感染了懵懂中的小瑗。属于少女们的夏天也许已经结束,但她们感情世界的小旅行,却才刚刚开始。

 

摇滚的《Linda Linda Linda2005

 

“我唯一所拥有的就是绝对不服输的强大力量。”

 

以“赖皮系列”闻名的山下敦弘的《Linda Linda Linda》,一部完全不同于日本青春励志片模式的影片。影片讲述芝崎高校的几名女生,本来想找椎名林檎的歌,却无意中听到已拆伙的日本乐队The Blue Hearts的 “Linda Linda”,于是决定在校园文化祭上表演这首歌。影片虽然描写她们日夜排练准备演出,但重点都放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上,讲述她们在排练过程中如何建立起友谊,一起乘公车到老远的录音室练习;半夜三更偷偷潜入音乐室开着手电筒来练歌,一起分享各自的小小恋爱心情。她们慢慢走到了一起,成为朋友,练歌倒是其次。影片没有强调她们的艰苦奋斗与天真烂漫,更多时候是拍摄她们在无语、等候、发呆与嬉戏。到最后演出的时候,山下敦弘擅长描写的人们漫无目的、懒懒散散的状态表现得更加极致,姑娘们居然因为排练一夜没睡而睡过头险些错过了演出,最后的演出没有辉煌空前的成功,有的是姑娘们的尽情与释放……这正是山下敦弘的青春,无需励志与成功,只要有音乐与曾经的青春……

 

很多女孩碰到的第一段“相爱的感情”可能是与女孩之间的,只是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点点朦胧感觉到而已,我们并不知道那是爱,更不懂得相爱,但那段感情一定是美好的,一定是温暖的,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是带着属于它的颜色、声音与味道……

 

你,还记得你遇到的那个女孩吗?

 

 

 

 

一缕光阴  一生光影

 

■ 砂时计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跳过水坑绕过小村,等相遇的缘分。”当我跟随我的说书人,跑下缓坡,穿过石桥,站在二十年前那座小镇影院前时,便听其携一缕光阴,娓娓道来一段属于我和电影的小小缘分。

 

我在小镇影院看的第一部,也是我人生的第一部电影是讲述莫愁女故事的越剧电影。剧情不外那些传说当中的曲曲折折,而头脑里留下的唯一印象,却是年少的我看到莫愁用笔筒将自己眼睛挖下时恐惧的心情。也许,内心深处,我本不能认同这样的故事,痴情的丫鬟和薄幸的公子,不可理喻的坚持和不可避免的绝望。可是,流传千百年的故事,在大荧幕上柔情辗转时,总是能触动人心的。“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这样的情怀,古人今人,大体一脉相承。

 

这座小镇上唯一的电影院就矗立在小学母校的边上。上下学路上,大大小小的孩子,总是流连着张贴在影院布告栏上的各式海报。少年时的我,在那座小影院中陪《妈妈再爱我一次》哭、和《少林寺》一起笑、看着《省港骑兵》惊叹唏嘘。那个年代,电影,是书本之外,我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伙伴,伴我痴痴笑笑,且任荒唐地走过青葱岁月。

 

那一年,小学即将毕业。镇上到处流传着电影院即将被拆去的传言。仲夏的夜晚,伙伴们下了晚自习,打打闹闹转到影院前,我被新张贴的海报勾去了魂魄,海报上一把手枪打出《金元大劫案》五个大字。伙伴伸手拉我,一辆二八大自行车飞驰而过,座上的叔叔眼睛痴痴盯着海报而没有看我——我锁骨被撞断,肩骨脱落。然后,便是卧床一个月。这是,我和这座影院最后的牵绊。待我伤愈复学,再次经过那座影院,已然被严严实实地围上了绿网,隐隐露着残垣。

 

日子缓缓流过。

 

我就读的初中,围墙外有一片属于学校的狭长的田地,其间种满了四季柚。这种四季开花四季结果的甜美果实总是太过于吸引路人,顺手牵羊者众多。学校无奈雇来了看柚人,还在田边立上告示,只要被看柚人抓住,学校便会对其使用最富校园特色的惩戒——在小操场为师生播放一场露天电影。初二的深秋,我们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偷柚贼”。当空旷的操场上投射出那属于电影的光芒时,当我眼前的幕布上反着出现《火烧圆明园》时,当叶赫那拉兰儿在花园为咸丰高声吟唱起小调时,我便明白,只要有这片白白的幕布,只要有一架运转的投影机,只要有一份完好的电影拷贝,无论是室内还是露天,都将是我的,私人的电影院。是的,家乡的影院可以被轻易拆去,但是属于电影的记忆却是完整安好地住在我脑海深处的。只要有一颗追逐光影的心,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一座,属于我的电影院,安静地站在城市的一角,等着我偶然的相遇,等着我悠然地踏进,然后,便任我,哭哭笑笑,恣意痴狂!

 

我们在电影里寻找生前,探究身后,追逐漫漫时间长河里我们无奈错过的点滴和那浩渺无垠宇宙中我们无法企及的天地。那些本不该属于我们的别样时空,那些我们不曾也不可能去经历的百转千回,借由电影便可顷刻到达你我的心,然后,轻轻一碰,就渲染。那是怎样的迷醉,怎样让人痴狂。这答案只有在你和电影深情交会的一刹那才能了然。

 

电影就是这样,纯粹地属于每一个诚意来访的人。无论用怎样的形式呈现你我眼前,我们从来都拥有着电影的全部。你可以这样理解,你也可以那般阅读,可无论怎样的答案都是属于电影的枝节,而真正的电影的魂灵,早已在我们安然落坐的瞬间,沁入你我的心。无论再怎样顽皮的心性,当电影院灯光一灭,我们所面对的就只剩下眼前的电影和眼下的真心了。所以,电影,便是自我经由大荧幕而到达真心的一段奇妙旅程。在电影院里的我们,谁都是无所遁形地面对最本源的,赤裸裸,毫无装备,绝不矫揉造作的一个自我。这样的自我,在光影流转的时空里,找到的永远是最贴合心灵的踪迹。

 

 

 

 

魔法OR人生

 

——热评《哈利波特6

 

 

非“哈迷”

 

“没看懂!直到结尾了我还没回过神儿来——这不还没完呢吗?怎么就结束了!”

 

“没有看懂,感觉如果是想作为哈七大结局的序曲,就实在是太长了,太浪费世界人民口袋里的钱和最要紧的时间了。”

 

“和《变形金刚2》一样,真想骂到它臭头,故事都不好好讲……”

 

“从拍给孩子看成功转型为拍给成人看之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还是找到了原著之外属于自己的成功模式——魔幻背景,大大的阴谋,虚虚的boss,纯纯的爱情,和张弛有道的情节搭配。哈迷们一定会抱怨电影没有表现出原著里那些紧张刺激、扑朔迷离、千回百转的情节。也许,这才是导演想要表现的改编尺度——想要知道个中曲折吗,请您捧回原著。谢谢!”

 

 

 

“哈迷”

 

“编剧擅自部分篡改了原著,导致这一部与第五部没有什么连贯性,不太成功。也就是视觉效果还不错。”

 

“改编《哈利波特》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为电影,本身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原著的构思和逻辑太过完整,导致哪怕是一点微小的改编都会破坏剧情的平衡。哈六电影之失,就在于将几个非常重要的情节省略,比如伏地魔的身世及成长;反而将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表现得过于拖沓,比如罗恩和拉文德的肉麻胡闹。这些占用了宝贵的篇幅,拖慢了电影的节奏,使整部影片结构失去平衡,没高没低。但导演追求的那种忧郁灰调子是我喜欢的,能表现出哈利随着不可逆转的命运洪流生存下来的那种韧性。另外最最失败的就是金妮,最早挑选演员时可能没有想到金妮到了后期会是一个这样重要的角色,延用的这个金妮演员完全没有书中漂亮聪明火辣的影子,从头到尾就是窝窝囊囊没有气场的样子,让人没法明白哈利会喜欢她什么,着实失色。”

 

“作为看过前5部电影和读过7本原著的哈迷,我非常不愿意给出失望这样的评价。即使里面有期望高的因素,但我觉得从来没有像这样既失望又失落过。将原书50万字的著作搬上大银幕对于任何导演来说都是挑战,何况还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书,而更加不可饶恕的是改编剧本竟然改编的乱七八糟,导演擅自加大的爱情主题甚至成了全剧最鸡肋的部分,本应是全书也是全剧高潮的邓布利多之死放在了影片结尾,处理的仓促又粗糙——这个桥段处理的就像港片火拼一样——一群人围着一个人,正要撸起袖子干活,这时凶手突然冒了出来,不说一句话‘啪’一声就解决了对方!真是让我为邓布利多这样在银幕上的‘就义’越发不平。现在只能祈祷 7大结局不要被大卫·耶茨再次糟蹋了,不然真是要引起全球人民的公愤了!”

 

 

 

 

海报赏析

 

本期主题:新娘

 

 

 

月历翻到8月,周末一排红色8号、16号、22号这样的“好日子”显得特别抢眼。又是婚礼扎堆儿时啊!80后们已经进入了成家立业的高峰时段,各大饭店的婚礼排期都是满满当当。结婚是人生大事,在各个国家,各个种族,各个年龄,婚礼这一天都是大日子,当上新娘,也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一天。因此,电影人们一直以来也都非常热衷拍摄表现以结婚为主题的影片。

 

而这些电影海报的主角,当然几乎都是美丽的新娘。在本期的海报赏析里,我们可以在海报上看到各式各样的新娘,千奇百怪的姿态。曲折的婚礼和艰苦的爱情都蕴涵在这些新娘的形象下。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再怎样新奇搞怪,海报的底色依然清一色的选择了纯洁的白色、清澈的视觉效果。这可能也是所有以结婚作为主题的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纵然好事再多磨,爱情仍是永恒的美好。

 

 

 

 

新娘靠边闪(27 Dresses

 

美国(2008

 

导演:安妮·弗莱彻

 

主演:凯瑟琳·海格尔、詹姆斯·麦斯登

 

简已经做过26次伴娘,对结婚的渴望已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简的妹妹泰丝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并且妹妹钓上的金龟婿正是自己暗恋多年的公司老板凯文。于是,简这次决定再不为别人“做嫁衣”,让第27次伴娘经历变成自己的新娘之旅……海报中,本该纯白的礼服上写满了数字“27”,第27件礼服会是伴娘服,还是如愿以偿地成为婚纱?

 

 

 

 

落跑新娘(Runaway Bride

 

美国(1999

 

导演:加里·马歇尔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理察·基尔

 

玛琪三次和准新郎踏上红毯时因为婚姻恐惧症而逃婚,纽约时报记者艾克将这个话题写成了专栏,并加以冷嘲热讽。正准备与第四任男友步入结婚礼堂的玛琪,因为这篇报道大感难堪,再度逃婚。玛琪于是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艾克展开报复行动。老牌经典落跑新娘令多少人至今仍津津乐道,海报上身穿婚纱却脚蹬“波鞋”的朱莉娅罗伯茨笑容灿烂,将浪漫爱情喜剧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婚大作战(Bride Wars

 

美国(2009

 

导演:盖瑞·温尼克

 

主演:凯特·哈德森、安妮·海瑟薇

 

丽芙和爱玛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她们各自的男友几乎在同时向她们求婚了,一切似乎都很美好,牧师的错误却导致她们不得不在同一天举行婚礼。于是全纽约每个新娘都梦想举办婚礼的地方——PLAZA HOTEL成了两人矛盾争夺的焦点。最好的朋友为了她们的新娘梦几乎反目成仇,敌对的情况在婚礼那天达到了顶峰……海报中两位美丽的新娘“刀叉”相向,效果颠覆传统,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恶搞浪漫。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My Best Friend's Wedding

 

美国(1997

 

导演:保罗·霍根 P.J. Hogan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卡梅隆·迪亚兹

 

朱丽安与迈克尔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家报社工作,两人相约28岁就在一起。没想到迈克尔却结识新欢金米。离迈克尔和金米举行婚礼日期还剩下四天,朱丽安接受了金米的邀请,同意做她的伴娘,并开始秘密实施夺回心上人的计划。海报将新朗新娘做成蛋糕上的奶油人偶,新娘人偶被伺机报复的女主角捏在手中,这个婚礼将会变成怎样?这样浪漫的危机让人放心不下。

 

 

 

 

广角

 

广角镜头除了在深焦的内景镜头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外,用在外景中无疑也很合适。广角镜头摄取宽广的远景镜头的能力使其在室外的交代性镜头中不可或缺。在简.坎皮恩的影片《钢琴课》中,用广角镜头来拍摄新西兰的海岸线。然后,和其他很多场景一样,坎皮恩强化了广角镜头的叙事功能。坎皮恩把人物安排在广角镜头最广角度摄取的远景画面两边,以此来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广角镜头以这种功能摄取画面,而且还被用来推进故事往前发展。

 

片例:《钢琴课》

 

在此场景中,主角艾达说服一个当地居民带她到放着她的钢琴的海滩。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他俩在海滩上,凯特尔站在画面最左边,亨特在右边。这个广角的远景镜头能够在他们俩之间空出很大的距离,映射着他们之间关系的状态。然而,在这场戏结尾,我们知道他们的关系变了。凯特尔朝亨特走去,每一步都逐渐缩小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钢琴课》场景回放

 

蓝蓝的天上飘着些长条形的云彩。三个人的聚会在仍然放着钢琴的宽广海滩上开始了。这里并不是没来过人。沙地上留着些脚印,几块木板已经被扯掉了。

 

艾达经过贝恩斯身边,急迫地朝钢琴走去。一会儿后,艾达拆下了几块木板,抬起盖子,钢琴。贝恩斯留在远处。艾达因能够再次触摸到琴键而感到非常高兴。她整个人情绪都变了。她活泛起来,兴高采烈、激动。弗洛拉戴上海藻假发,在湿沙地上狂乱地跳着她自己发明的舞蹈。她跳完舞后,就在沙地上玩沙了。

 

贝恩斯奇怪地看着她们,然而他有些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放任的女人。他的注意力放在艾达不受拘束的倾情演奏上,看着看着,他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靠近了。

 

当贝恩斯收拾木板的时候,沙地上拖着长长影子。艾达和弗洛拉正尝试双重奏。艾达注意到他拿着木板向她们走来,很明显是暗示她们该离开了。她的情绪顿时低落下来,弗洛拉已经停下来了,但她还固执地继续弹着钢琴。突然她停下来了。她无精打采地戴上帽子和披肩。贝恩斯被这突然的变化震撼了,他边安装木板,边看着她,像被催眠似的。

 

元素运用解析:

 

通过对两个人物之间的距离及其反面——接近——进行编码,广角镜头从视觉上暗示了情绪的变化。

 

根据《电影化叙事》一书编辑整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