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光影

发布时间:2009-08-26

 

编辑手记

 

    人们都说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火爆的电影暑期档也将离我们远去。我们总是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一元复始,又总是对美好的事物和时光眷恋难舍。就像去看一部电影,发现这是一部正对自己胃口的超级好电影,于是往往会这样:在电影片长过半渐入高潮时,内心突然开始惴惴不安——不要结束啊,看完了就没有了,真想好电影可以一直看下去……

 

    可是,电影总会散场,人生终有聚散。但正因为会散场,才期待着下一次的开场,正因为此刻我们分离了,我们才会有下次的再相聚。正因为一场又一场电影的结束,一个又一个人生经历的更新,生活才充满了无限的魅力。敢于面对一个终结,才能更加有勇气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生活的下一颗巧克力糖是什么味道?下一场电影会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阿辽沙,别害怕”,太阳将照常升起。

 

 

 

短片也成经典

 

沈寂

 

    现今中外电影很少拍摄短片,原因是观众迷恋大场面巨片。以为短片难出精品,艺术价值不高,不能获得评论界赞赏。我却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电影界对短片不够重视,艺术家们也不愿花费精力,恐怕得利不多。

 

    在我所观看的中外电影中,美国华纳影片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曾拍摄过一部短片集锦《曼哈顿的故事》,电影由五个短片合成,通过一件燕尾服贯穿五个故事。其中由爱德华·罗宾逊主演的《校友会》和却尔斯·劳顿主演的《音乐指挥》,可称精品佳作。

 

 

 

    《校友会》是讲一个因失业而穷困潦倒的大学生爱德华,忽然接到校友会通知:希望他参加校友们的聚餐,规定必须穿大礼服。他很想与大学时代的同学聚会,但没有礼服。他到衣铺去租借一套,配上硬领,然缺衬衣。便用硬领的半截衬布遮盖胸脯。他穿戴好后,像是阔绰商人,得意扬扬出席校友会。

 

    华贵的大厅,挤满了当年同学,现在都已经是社会名流,或巨贾富商。彼此问候,爱德华也自称是某大商行经理。同学们向他祝贺和奉承。

 

    入席后,有人丢失金表,校友会会长笑称:定是有人开玩笑,希望自动交出,但无人接应。会长建议,每人脱去礼服,贴身搜查。众人都纷纷脱下,唯独爱德华自知礼服内无衬衣,不愿暴露穷相。却引起校友们怀疑他偷窃金表。他气愤填膺,自动脱去礼服,毕露穷相,但表示了清白。失窃者也找到了金表。爱德华沉痛指谪人们不该为了金钱而伤害真诚的友情,拂袖而去。

 

    《音乐指挥》是一位颇有天赋而无名的作曲者却尔斯,因无出名机会而苦恼。有一位著名音乐大师欣赏他,为他组合乐队,在剧院里演出,并由作曲者指挥。音乐大师还亲自到场主持音乐会,乐队指挥必须身穿大礼服。却尔斯只得到旧衣铺租来那个大学生退回的那件旧礼服。

 

    演出那天,因有音乐大师郑重主持,音乐爱好者都身穿礼服前去观赏。却尔斯既兴奋又激动,尽力指挥。开始时,全场肃静,聆听美好乐曲,不料数分钟后,观众席上发出笑声,笑声越来越响,几乎压倒乐声。乐队只得停止,却尔斯惊愕慌乱,不知道发生什么意外,只得转身面朝观众。观众还是嘲讽地指着他大笑。乐队中有人对他耳语,他慌急脱下礼服,发现礼服的背缝因他指挥用力竟然崩裂,越裂越大。所以观众失笑,声也越来越响。他气忿地脱下礼服,丢在地上。

 

    多么美好又充满希望的一场演出,竟被那件倒霉的礼服破坏,真是无可收拾,也不能挽回。他再也禁不住悲愤,坐在指挥台上,绝望痛哭。可是,慢慢地,池座里观众们的笑声渐渐减弱,消失,一切喧嚣停止。接着一片寂静,作曲家胆怯地向池座窥看,只见所有观众都抬起头仰望楼上包厢里那位音乐大师。看到大师昂然肃立,毅然脱下他身上那件燕尾礼服,随意地放在一边,再用肃穆、鼓励和爱护的目光,凝视坐在指挥台上的悲伤的作曲家,将手一挥,命令他继续指挥。

 

    作曲家在大师的命令下,站立起来,也就在这同一时刻,池座里所有男观众也都从身上脱下作为社会礼貌的礼服。那位因礼服破损而停止演奏的作曲家,也穿着衬衣指挥乐队,重又演奏。整个剧院响起欢乐的音乐,庄严的艺术冲破世俗的礼节,在人间宣布生活的庄严和壮丽的人生。

 

    这两部短片,都以动人的故事,针砭世俗社会“只重衣衫不重人”的恶习。告诉人们,虚饰外表掩盖不了人性的真情,也无法抹杀天赋和真实的才能。

 

    这对目前我们社会中浮夸、虚伪等种种现象,不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吗?短片也能成经典,全看电影人的一颗用心。

 

 

 

梦想的气球

 

■ 易芳

 

    梦想是什么?还记得你的梦想吗?

 

    我轻轻地问,但没有人回答。

 

    在那些已经被遗忘的时光里,梦想大约就像是许多五彩缤纷的气球,一个一个被我们吹起来,看着它们升上天空,等待它们闪烁光芒。然后,时光的乌云飘过来,吞噬掉那些气球,于是,它们有些在我们眼前爆裂,有些被乌云带走,再也不见了踪迹。

 

    然后我们就长大了,再也不会去吹气球,再也不会相信气球可以升空闪耀,再也不曾记起气球里那满满的梦想。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当《飞屋环游记》里费尔逊先生的钉子户老屋扯掉布幕,无数只气球从烟囱里五彩缤纷地张开翅膀,将老屋原地拔起飞向天空时,我心里的某个地方突然感到被猛烈地敲击着。

 

    是吗?曾几何时,我心中也曾向往过仙境瀑布那样的地方?拥有这样那样的梦想,更拥有实现它们的信心。可是人生才过了多久,我就相信我已经老了。梦想,已经晚了。可是,真的晚了吗?即使到了城市早已变了模样,曾经爱的小屋变成了钉子住户,曾经强健的筋骨已经咔咔作响,老橡树养老院的车已经到了门口,就晚了吗?

 

    这世上没有什么来不及的事情,当无数个氢气球从老屋的烟囱里升起,费尔逊和艾莉几十年来的梦想,终于起飞,向着心中的仙境瀑布,出发了。

 

    看着无数个氢气球带着老屋飞翔的画面,眼泪不听话地从3D眼镜里落下。

 

    作为3D动画界泰斗的皮克斯制作组,像我这样的忠实粉丝应该不在少数。从最早的《玩具总动员》开始,每一部3D动画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玩具总动员》片头附送的著名袖珍短片《台灯父子》印象深刻,作为皮克斯标志的“小台灯”,是皮克斯3D动画的创始之作,也是使他们一举成名的经典之作。随着中文翻译“玩具总动员”的走红,无意中使之后皮克斯作品名称的翻译走上了一条系列品牌化的道路——《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汽车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的“总动员系列”在几年间成为了中国电影观众心中的“招牌产品”。每次总是比主角们先登场的“小台灯”也成了观众们熟悉的小朋友。皮克斯+迪斯尼,等于每一次的动画梦想盛宴。总有人会对我说:你已经快三十的人了,怎么还老是长不大,看什么动画片?曾经我辩解,如今我只笑而不语。在不可思议的动画世界里,无论是什么样的梦想,都能被插上翅膀,在异彩纷呈的世界里自由飞翔。我几乎能想象坐在电影大屏幕前的我,脸上被动画影像的七彩映照,彩色的一张老脸上却流露出孩童时代的表情。那令我自己向往的情景,已不足为外人道。

 

    《飞屋环游记》成为又一次的梦想之旅。

 

    电影技术不断飞奔,时代的脚步快得令我们应接不暇,简陋的老式“打铃开场”的电影院里的《玩具总动员》已经变成了戴着3D眼镜的现代化《飞屋环游记》。然而有些东西,从来不曾改变。

 

    就像老费尔逊看过艾莉留给他的“感谢你带给我的精彩人生,现在,去开始你新的冒险吧!”以后,把所有老家具全部扔出房间,踢开了那些纠缠困扰他已久的桎梏,思念与温暖仍在,心却重新记起了最初的梦想。由于破裂了一些气球、动力不足已经落地的老屋被清空减重,再次重新起飞,张开两侧的风帆,向着心中的坚持飞去。

 

    此时的我在黑暗的电影院中泣不成声。那些早已被堆积在角落中的梦想、希望和坚持,在心中不知名的角落被打翻。

 

    飞屋最终和五彩缤纷的气球一起留在了仙境瀑布,和费尔逊与艾莉的梦想一起,和那些温暖与坚持在一起,成为了仙境瀑布一道永恒的风景。而老费尔逊,开始了他新的冒险,梦想的旅程,再也不会停步。

 

    而我,带着一双哭肿的眼睛和一副被打湿的3D眼镜,带着那些又从时光乌云中找回的遗失的气球,走出了电影院,走回我的生活里,走进我自己的梦想人生中。

 

 

 

淘我喜欢

 

■ 猢狲

 

    我的正式的淘碟史要从大学时代算起。我所在的大学出了校门有一条“学生街”,不长的街道两侧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吃喝玩乐各种需求,其中几家面积不大的碟店生意尤其红火。

 

    我经常光临的一家店,其老板是一个二十四五上下的帅小伙子。小伙子相貌气质没得说,对电影的品味也自不凡。去小店淘碟,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去得勤,上了新货得及时了解。第二是要与老板打好交道。一方面是老板长期浸淫这个领域,不拘哪个肚子里都有不少货,随便聊上几句都能获益匪浅。另外一方面,跟老板搞好关系,这样才能让他把你喜欢的碟记在心上,看到你喜欢的了,才能把货给你带回来。我就曾经给帅老板拉了一个长长的购碟单子,请他专门帮我采购。

 

    北京是淘碟人的天堂,这是我在北京生活五年左右时间的切身感受。

 

    我自己最频繁光顾的是经典音像店,位于美术馆后街,三联韬奋书店边上。这家店最大的好处是各种碟数量、种类、版本超齐全,枪战、文艺、警匪、科幻、纪录片各种类型都有,导演剪辑版,大师珍藏版各种版本任君挑选。还有很多专业人士的最爱,比如说各届电影节的珍贵资料片,一些电影教材片等等,我个人关于电影的各种需求几乎都可以在此店内得到一站式满足。店里的员工每个都可算得上电影的超级发烧友,对电影、碟片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每次你想要什么碟,只要报出名字、导演、年代,他都能脱口而出一些相关的资料,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碟盒里立马找到目标物,每每让我叹服。

 

    记得有一次去店里找安哲罗普洛斯的《永远的一天》,但当时没有单张版本的,店里的小伙子就推荐我买安哲罗普洛斯的全集。我因为对他其它的电影没什么了解,显得有点儿举棋不定。于是小伙子开始给我上课,讲安哲罗普洛斯的风格,电影手法,关注主题,各部电影的特点……听得我大为倾倒,当场买下来。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小伙子大力推荐的《雾中风景》、《养蜂人》都堪称经典。

 

    除了这家店之外,北京连锁的经典音像也是淘碟人的天堂。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便捷。不管你置身城市的哪个角落,走着走着就能偶遇一家经典音像店,信步入店,挑挑拣拣下就会大有斩获。大多数经典音像分店都接受下单,有好货了,第一时间可以保障到手。

 

    淘碟者最大的乐趣是淘到自己倾慕已久的碟,最矛盾的是面对同好者要不要出借自己的心爱之物。这几乎是一个恒久的矛盾。一方面是文人大多有唯老婆与书不能借人(现代人当然要加上碟这一项)的“祖训”,但无一例外的,所有的电影爱好者最希望的就是别人与自己产生共鸣,共同交流一部大家都心仪的电影的感受是很多碟迷难以拒绝的。我认识一个师兄就因为借碟,与最好的兄弟反目,用他的话说,到后来是“见一回打一回”。而我心态稍微放松,一旦借出去,就抱着安之若素的心态,碟片若回不来也能开导自己——它教导了一颗蒙昧的心,算死得其所了。

 

 

 

海报赏析

 

本期主题:枪

 

    在暑假适合看的电影里,有枪支出现的电影必然也能占上一大类型,比如枪战片、谍战片、战争片、黑帮片、侠盗片、寻宝片等等数个分类的类型影片。

 

    从枪支身为武器的角度来讲,实在难称形象正面。因为枪支代表的往往是暴力、杀戮、战争、掠夺、死亡和血腥等等负面元素。但若单看枪支存在本身,枪又具有必然的经久不衰的魅力,它代表着能力、强大、保护,甚至国家和军队。男性对于枪支的迷恋,也许就像崇拜力量一样与生俱来。枪支自从进入电影的舞台以后,很快就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甚至可以在有些影片中成为几乎每分钟都出现的主角。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的一大批枪战片,永远用不完的子弹和各类型杀伤力强大的枪支看得人目瞪口呆,在世界电影史上写下了经典的一笔。

 

    随着全世界武器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式先进的枪支也不断被放进电影里展示。人类在反对战争的同时,看到各种先进的枪支却仍然感到兴奋,这就是世间予与盾永恒的悖论,也许也正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本期的海报赏析里,为您展示了各样枪支在海报中的巧妙运用。欣赏的同时你也许也发现了,在海报里,枪总是没离开女人,除去迎合男性观众口味的因素之外,恶与美,在人类世界里总是如此双生双伴。

 

 

 

 

 

    通缉犯(Wanted

 

    美国(2008

 

    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主演:詹姆斯·麦克沃伊、摩根·弗里曼、安吉丽娜·朱莉

 

    生活对于25岁的威斯来说,只不过是一堆又一堆的麻烦事。然而父亲突遭谋杀,一个神秘女人福克斯出现在了他的生活里,原来父亲的秘密身份竟然是一名刺客。在福克斯的招募下,威斯加入了神秘组织。组织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威斯很快成为了举世无双的致命杀手,然而一切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单纯。海报中,世界公认的第一性感美女安吉丽娜举枪沉思,低首敛眉的一瞬间,硬金属的枪支竟也随着性感起来了。

 

 

 

 

 

    择日而亡(Die Another Day

 

    美国(2002

 

    导演:李·塔玛霍利

 

    主演:皮尔斯·布鲁斯南、哈莉·贝瑞、托比·斯蒂芬

 

    惊险刺激的打斗、美艳的邦女郎还有最新式的间谍武器是007系列影片永远的主题。这一回我们的詹姆斯·邦德在北朝鲜发现了一位世界级的媒体大亨的阴谋诡计,在阻止阴谋的过程中,他结识了美丽的间谍金克斯,照旧将爱情与任务交织在了一起,而子弹便成为了他们的见证人。海报中躺着一支枪口还冒着硝烟的手枪,整个画面的金属感和现代感将007的经典主题极致地衬托了出来。

 

 

 

 

 

    爱情岛(Rabudo gan

 

    日本(2004

 

    导演:渡边谦作

 

    主演:永濑正敏、宮崎葵

 

    失去双亲,孤身一人的少女壋幸,遇到了拿着一把红枪的职业杀手叶山田。二个人对对方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吸引他们开始一起行动。这时候,叶山田正被两个杀手追杀……血红色的左轮手枪使海报变得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在手枪背后,少女忧郁的表情形成了更强的反差。冰冷可怖的武器后面,穿引讲述的却是忧伤的人生和爱情。

 

 

 

 

 

    高跟鞋(Tacones lejanos

 

    西班牙、法国(1991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主演:维多利亚·阿布利尔、玛莉莎·帕拉德斯

 

    一个女儿,一个母亲,爱恨缠绵十五年。母亲为了事业抛下女儿远走他乡15年,回国后发现女儿嫁给了一名以前与自己有染的记者。一个月后,女儿的丈夫被杀,临死前曾有三名女子到访,分别是女儿的同事,母亲和女儿,三个女子都有证明自己不是凶手的证词。电影海报将本是女性象征的高跟鞋和代表罪与暴力的枪绝妙地结合,使影片复杂的冲突、悬疑和曲折呼之欲出。

 

 

 

推—拉

 

    推镜头是指摄影机架设在移动车上朝被摄主体“推进”。推镜头导致视野变窄。“推进”和“跟进”经常交替使用。然而一般来说,“跟进”意味着移动车被架设在轨道上。拉镜头是指摄影机架设在移动车上从被摄主体“拉远”。拉镜头导致视野变宽。“拉”、“推开”、“拉回”、“拉开”经常可替换使用。

 

    摄影机运动:在某个场景把镜头推到某一物体上,然后接另一场景从同一物体或类似物体拉开的镜头,是一个常用的转场技巧。一般这种技巧只是作为特效使用,以进入和退出场景。但这种技巧也可以具有戏剧目的——其中一种是比较。观众看见两个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体,立即就会对其进行比较。比如《冰雪暴》里“推——拉”的组合使用。

 

    片例:《冰雪暴》

 

    两个暴徒藏身在城市郊区的小屋里。被他们绑架的受害者坐在椅子上,双手被绑着,无沿女帽被拉下盖在她的脸上。其中一个暴徒环视四周。他看着受害者透过无沿女帽有节奏地呼吸。然后他朝拍打着老旧电视机的同伙看去。当这个暴徒把注意力落到同伙白痴般的行为时,摄影机推进,直至画面中只有电视机屏幕。我们保持这个画面直到出现清晰的电视图像。然后摄影机拉开。在摄影机拉开时,我们看出这是另一个场所的另一台电视机。然后我们切换到新的电视观众——玛姬。她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她丈夫睡在她身边。

 

    《冰雪暴》场景回放

 

    镜头推进到卡尔,他站在老旧的黑白电视机前。电视上只有雪花没有信号。卡尔一边使劲地拍打电视机,一边咕哝:“好几天了,到这里好几天了,只有一个……该死的!一个讨厌的哑巴……什么事也不能做……该死!”每说一句“该死”就使劲敲打一下电视机。“连电视机都不能给我接上……该死的……信号给我接上,快给我接上!”

 

    最后一下敲电视之后,我们切回到电视机:一只昆虫拉着一只虫子的大特写。

 

    电视旁白:“树皮甲虫把虫子带回巢穴……在那它要把宝宝养到六周以上……”

 

    镜头从电视机屏幕拉开,我们已在玛姬的家里。玛姬和丈夫正在床上看电视。从电视机上我们听到昆虫唧唧的叫声。

 

    元素运用解析

 

    这两个深夜的场景,各有一对人在看电视。一对是冷酷无情的暴徒,而另一对是正幸福地期待婴儿降生的夫妻。这个推拉组合镜头有助于提醒我们人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镜头中只用了一个物体就实现了对两种环境和两种人物的对比。

 

    根据《电影化叙事》一书编辑整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