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楼市泡沫再起实堪忧

发布时间:2009-09-02

 

■ 高利鹏

 

    由于2008年年中时的房价已经到了令普通民众“高不可攀”的境地,解决“居者有其屋”这一民生问题的急迫性,促使决策者要对畸高的房价进行干预,其时金融危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也加大了房价下行的压力,火爆多年的楼市终于趋向沉寂,房价在全国范围内自南向北出现了松动。然而牛年春节之后,各大城市二手房市场却一扫半年前的颓势,在税费优惠政策和刚性需求得到释放的双重刺激下,成交量屡创新高,二手房交易的火热迅速传递到一度难见起色的一手房市场,楼市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完成了从“谷底”的反弹,轻松站上新高位。年初尚在忧虑如何捱过艰难一年的房地产业,半年后几乎已看不到一点萧条的影子。楼市回暖速度之快,足令所有人瞠目。

 

    鉴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政府一方面不希望房价远超百姓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又难以承受房价迅速下跌对整个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二手房市场的强劲复苏固然有赖于政策扶持,但一手房市场的报复性反弹幅度之大却出乎人们意料。即使在这一轮调整的“谷底”,房价客观上仍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在房价下行之初,个别地方政府随即或明或暗对市场施以援手。在中央政策层面,之后的数次降息即使不是专门针对楼市,也对阻止其转冷有毫无疑问的帮助。在楼市降温有加剧之势时,大力度的税费优惠更明确传递出政府不希望楼市快速转冷的信号。这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刻,似乎是政府不得不为的措施,但与控制过高房价的初衷又存在着明显矛盾。

 

    目前的现实是,由于各级政府在高房价利益链条中难以摆脱的关系,对楼市的调控已超出了决策预期,新一轮的楼市泡沫已然形成。仅2009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达53%,几个重点城市半年的房屋交易量基本与2008年全年交易量持平,房价在小幅下跌后全面反弹,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 ,意味着房价已经全面超越去年同期下跌前的价格高点,达到历史新高。巨大的成交量不但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坚定了开发商抬高房价预期的信心。出于对价格继续上涨的恐慌,更多的待购者已经决定尽快入市,投机性资金更是跃跃欲试,非理性置业比例明显提升,进一步吹大了市场泡沫。

 

    楼市泡沫再起,将给实体经济埋下重大隐患。房地产业超常规反弹,房价再度过快上涨,对原本应支持于实体经济的资金的“吸附”作用十分明显,上半年除了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大份额流入楼市,第一、二产业的市场主体也有将经营范围和资金向房地产业靠拢的趋势。大量资金流入楼市,在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时候,使得房地产业有脱离宏观经济的可能性。扩内需保增长,楼市的稳定固然重要,但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无法持续的。

 

    楼市泡沫再起,必定严重制约消费。高房价不但吸附产业资金,更是对消费能力的透支。目前国内的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衡,普通消费者通过积蓄、筹借或个人住房贷款购得住房,虽然在短期内拉动内需,但透支的是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消费力。同时个人贷款本质上挤占了其他领域的消费需求,结果就是资金密集流向房地产业,代价是其他工商业产业的空洞化,国民经济客观上被房地产业绑架。

 

    楼市泡沫再起,民生问题再度凸显。上半年全国城市房价上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百姓更加“望房兴叹”,高高在上的房价使得任何解决民生问题的口号显得滑稽。众多百姓买不起房,楼市失去了广泛的消费者,在社会矛盾一定程度积聚、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的今天,“住”这项公民的基本诉求愈加难以得到满足,无疑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

 

    楼市泡沫再起,蕴含潜在金融风险。随着本轮行情,投机性资金重新进入楼市,在保增长的背景下,初尝“寒冬”滋味的房地产业有幸及时遇到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由于货币供应量较大,对通胀的担忧又使市场主体纷纷把楼市作为抵御通胀的避风港。上半年累计有8200亿元的信贷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而企业和个人投入楼市的资金实际上仍大部分来自银行,在不久的将来一旦房价逆转,必将给银行业带来重大风险。

 

    (中国投资学会)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