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陕北,陕南(上)

----——榆林的剪纸与石雕

发布时间:2010-01-20

 

08“一方水土一方人”专版策划中,陕西就曾是我们拟定好的选题。因为遥远,因为不了解,对它的印象只停留在曾经帝都的繁华之上,曾经的历史那么厚重,反而让我们不知从何下手。经过近一年的思考,我们最终将注意力转移到历史所积淀所形成的地缘文化上来,那就是陕北的黄土文化、关中南北融合的文化和和陕南的巴楚文化。

是,在陕西省文化厅工作人员、榆林市群众艺术馆薛馆长,镇巴县文化馆郝明森的帮助和支持下,编辑部一行兵分两路开始探寻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承载体——陕北剪纸、绥德石雕、镇巴名歌,以及传承了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们。佳县的郭佩珍、绥德的鲍武文、镇巴的刘光朗、田洪涛、郭有林、冉明远、王照发……

这些技艺是顺利传承下去还是最终失落民间很难盖棺定论,我们此行只是客观地记录下这些文化和民间艺人在三秦大地上的现状,在此展现给大家。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手记

■ 唐果

陕西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西周到唐代,有十四个王朝在此建都。随着唐以后帝都的东迁,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较为封闭的寂静中得到了比较稳定的传承。按地域划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以陕北为代表的黄土窑洞文化,具有典型的黄河文化的特质;二是以陕南为代表的巴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一部分;三是以关中平原为代表的南北融合的文化。然而从数据上说,第一、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陕西只有51项,与丰厚的历史文化不成正比;从内容上说,很多都处于濒临灭亡和失传的境况:华县的皮影传承人几十年招不到徒弟,90%的民间皮影艺人都在60岁以上,老艺人越来越少,皮影艺术已经面临濒危状态;凤翔泥塑、马勺脸谱也只能作为手工艺品被剥去了原有的深厚内涵;民俗雕刻更是由声光俱佳的动态表演退居货架一隅、令人惋惜……

“眼睁睁看着民族文化消失,却无能为力。”这是很多民间艺人共同的感慨。就像冯骥才先生所呼吁的:“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自2008年始,陕西省文化厅着手深入开展普查工作,20095月,省文化厅组成4个验收组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基本摸清了全省非遗的资源种类、分布情况及传承脉络,并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邀请专家和学者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出谋划策。

加快建立非遗名录体系,这是明确非遗资源、保护对象和重点的先决条件。目前,建立的省级名录共有291项,10个地市公布的市级名录590项,县级名录2292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西安鼓乐和中国剪纸榜上有名,实现了陕西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零的突破。

要营造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氛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非遗走向大众的问题,省文化厅采取了举办大型活动和媒体宣传来营造保护工作氛围。2006年举办了民俗文化展演周,在第一、二、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分别举办了一个广场演出、一个剧场演出和一个研讨活动;开办了非遗保护成果展,并制作专题文艺晚会《大河风》;召开全省非遗工作高峰论坛。2009年初又积极组织5个项目12名传承人赴京参加中国非遗技艺展,受到温总理等中央领导的好评。

同时,合理认定、命名传承人,对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艺术的良好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被确定的167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49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于每个省级传承人,从2008年起政府每年给补助4000元用于传习活动。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建立和完善了传承人传习制度,还对他们开展各种传习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激发了419名市级传承人和1298名县级传承人钻研民间艺术,提高自身技艺的积极性。不过,民间的东西还要靠民间来保留,政府只能是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引导。“陕西省每年有100万的民间文化专项保护资金,面对众多的项目,只能是撒‘胡椒面’。”“不单是资金的问题,培养文化工作人员为民间艺人服务的意识也很重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提到,在政府对民间艺术扶持的同时,倡导民间力量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向。

 

 

黄土地上的毕加索

■ 余江灏

这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陕北民居,院子不大,但很整洁,几间窑洞式的房间一字排开,78岁的郭佩珍老人正坐在其中一间大门口的小板凳上,一手拿针,一手拿线,娴熟的盘着从自己衣服上掉下来的一粒钮扣。

8岁那年,郭佩珍就开始跟母亲学习刺绣和剪纸,这一剪,就是整整70年,如今,老人右手的小拇指明显的向上翘起,这是常年使用剪刀留下的“后遗症”。

 

 

 

天才的作品!除了天生的审美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更有对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的挚爱蕴涵其中。这位执着于剪纸七十余年的世纪老人,在给后人留下一份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自己的手也因长期剪纸而永久变形。一把普通的剪刀和胸中的一幅幅家乡山水美景,构成了她平凡又精彩的一生,而她也因这些作品而满足和幸福。

 

与南方的剪纸追求题材和故事不同,榆林剪纸更加偏重生活化,诸如人物、花鸟、鱼虫、兽类、图案花纹等等。老人指着桌子上摆着一张即将完成的剪纸,用浓厚的乡音说道:“这个整体是一个‘喜’字,但其中包括很多图案,比如四季平安、吉祥富贵、鸳鸯戏水……”。眼前的这幅剪纸虽然内容简单,却雅俗共赏,它就像脚下的黄土地一样,有着这块土地特有的“面孔”,拙朴、奔放,洒洒扬扬、变形夸张,既纤细秀美、剜空透亮,又粗犷大方,浑厚古朴。正是几千年的黄土文化,才孕育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农民博物馆里,有一幅长13米,宽1米的巨幅剪纸——《奥运春风到我村》,剪纸中塑造了1000多名各类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呈现在一张纸上。这幅作品,是她用了整整3年时间,一点一点剪出来的。

目前,郭佩珍正在创作一幅更大的作品,长度将达到14米,展现出佳县城郊到白云山的全貌。“这可能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件大作品了,一定要把它做好,留传下去。”老人起身,在柜子里取出一张纸铺在床上,这张纸上用铅笔勾勒出白云山的景色,楼台庙宇,花草树木,精巧别致,跃然纸上。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竟然都是老人凭着自己以前的记忆画出来的。

“老人对看过的东西基本都是过目不忘,每到一个地方,不用拍照片,就能把看到的景色记在脑子里,回家后再凭着记忆把它剪出来。”和我们同去的榆林市群众艺术文化馆薛馆长说道。细细看过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之后,让人不得不承认郭佩珍对剪纸的确有一种天赋。就连她的儿子也说,老人剪纸的技法可以模仿,但灵感和神韵却很难把握。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多民间艺术都难逃商品化的命运,在佳县,不少剪纸艺人也都把作品拿到市场上随意买卖,但郭佩珍老人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剪好的作品全部收集成册,整齐的放在家中。“等到有一天我不在了,就把它捐赠给博物馆,留给后人来参观。”

老人坦言,自己很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以前也办过不少培训班,但效果并不是很好。“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吃不了苦,也认识不到这门手艺的价值,都不太愿意去学。”说到这,她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链接:

佳县剪纸是以老传小代代相传至今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佳县剪纸是以广大劳动妇女为主体的传统本土文化艺术。它包括“生殖崇拜,生产崇拜,生活崇拜”,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语言。传统的佳县剪纸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有专家学者考证佳县是剪纸发源之故乡。佳县剪纸能够代代相传至今是因为它是劳动妇女不为利益,自娱自乐,不受任何形式限制自作自用于节日和婚丧礼仪中群众性最强的民间艺术。

每遇结婚嫁娶、生辰祝寿、暖窑乔迁,或是逢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窗上或居室内贴上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剪纸图案。人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灵巧的双手融人了一幅幅剪纸作品中,花鸟、山水、人物、建筑等,无一不是剪纸作品表现的对象。佳县剪纸艺术纯朴、明快、幽默、活泼、笨拙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遗失的石狮子

■ 阿雅

10月深秋,陕北的气温已经在逐渐降低。不到9点我们从榆林市出发沿210国道一路向东南方向的绥德驶去。在全国,被人熟知的除了绥德汉子的伟岸和气概,还有绥德的石雕。其中,又以“炕头狮子”最为著名。

车子到达四十铺镇边界的时候,只见一个又一个毗邻的石雕铺子。同行的榆林市群众艺术文化馆薛馆长告诉我们,现在石雕已经是绥德县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了。随即车子驶入一个摆满了石料和未完工石雕的小院。在弥漫白色粉尘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它的主人鲍武文。在他的办公室里,墙上的“09年度工作排期表”吸引了我们。五个牌楼的雕刻占据了鲍武文09年工作的全部内容,每个牌楼的工期在2-4个月不等。

 

憨厚的笑容中透出一丝精明——一个自小从事石刻艺术,现今彻底融入市场经济的绥德汉子。

 

鲍武文告诉我们,现在他的公司基本上主要接牌楼、龙柱的生意,零碎的会接动物石雕和公园雕刻的活儿。整个工艺从切料到完工,80%的过程都要靠机械完成。先在石料上勾画出大概样子,然后由下料工下料,刻多大的石雕就切多大的料;料下好后用机器刨样;之后再做细活。除非客户要求很复杂的动物或人物才进行人工雕琢。他随手指着车间里的一台机器跟我说:“这是刻字的机器,用电脑控制想刻出什么字体就能刻出什么字体。”

鲍武文公司的规模在四十铺镇算是比较大的,周边开铺子的老板很多都曾是他的徒弟。自从卖掉了自己原打算留着的“炕头狮子”后,就再也没有做过了。当时鲍武文把家乡附近的“炕头狮子”全都搜集起来卖给外贸公司赚加工费,没想到这些“土玩意”却非常抢手。2000年以后,他将原来的石雕厂改制为有限公司,购置了机器设备,扩大了规模。02年以后,他基本已经没有手工雕刻过任何作品了。“现在除了做石雕还要亲自管理这个公司,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用。首要任务是要养活公司里的人。” 身为总经理,鲍武文不得不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搞创作卖不上价钱还耗时间,就怕最后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到效益。”

 

 

淳朴的“炕头狮子”如今演变为嚣张的狮子座像,以满足商业的需求。

 

关公造像和红军战士造像一起出现在机器声飞扬的石雕工场里,这是否预示着传统的石刻艺术离我们渐行渐远?

 

鲍武文为包头市万青陵园手工雕制的走兽,虽技法朴实,但刚毅中也有机器雕刻无法比拟的柔和。

 

在四十铺镇,技艺一般的工匠日薪为200元左右。虽然做石雕是个苦活,但在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是能保证经济来源的。大多数年轻人愿意到石雕厂干,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鲍武文说县政府曾考虑请他们这辈老艺人办学校,但上课这种形式理论性太强,实操性不够。而且对于实践出身的老艺人来讲理论讲解是弱项。况且即便招收手工雕刻的徒弟,技艺是可以教授的,可手法、悟性、风格则是因人而异。手工雕刻讲求的是功底扎实,现在年轻的一代就算给时间赔钱让他刻,刻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满意。

“那是不是这门手艺逐渐就会失传了?”

“基本是的。就像现在还有几个人会写手好字,都改用电脑了”。鲍武文犹豫了一下后说到。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尚无退休意愿的鲍武文希望子女能够接手自己的生意,继续扩大公司的规模。而对于纯手工雕刻的“炕头狮子”,鲍武文说不光他的厂子里没有了,四十铺镇基本上都没有了。

 

链接:

绥德石狮是黄土地文化和经济的象征。绥德石狮雕凿自然、随便,不受约束,神态生动,妙趣横生。社会和人生的风格都在绥德汉子的石雕艺术上放大或缩小,表现了生活中最可爱、最生动的一种神韵,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那种浑厚、纯朴的气质,具有浓郁的泥土芳香。在创作方法上随意、大胆、粗扩、泼辣、大气磅礴,并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阴刻、阳刻、线刻并用等手法,线刻中阴线与阳线灵活多变,是真正写意传统与纯正民族特色的结合。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除署名外,本版图片/干铁泠(建行浙江省分行)

附件下载:
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