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0-06-09

 

话匣子topic · 文逸

    词典里对规则这样解释,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体育比赛有赛事和项目规则,学科知识有理论和实践规则,企业机构有内部的奖惩规则,小到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大到治国也有一套系统的规则。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但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每个社会公民的承认和遵守。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总有些人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执行原先制定好的规则,当这部分人群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另一种规则就出现了,它藏于公开规则之下,我们称之为潜规则。

    山西黑煤窑事件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警告,当黑窑女主人指责官员那句他们就知道收钱,但不给办证公诸于世的时候,说明终于有人觉得交钱解困这套行事手法不再是潜规则,而可以正大光明宣之于口,且是大家都能理解和同情的常规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应该保障劳工权益的公仆变成了人贩,应该维护治安的警察变成了闲事少管的路人,这些看似完全不合逻辑的情形,似乎也都成为一种正常的状态。

    在解决这种逻辑之前,应该先回答一个源头问题,人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或者说一套规则的合法性是如何确立的?规则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根本就在于其制定的公平,再加上执法当局的公正,人们也就乐意遵守了。反过来说,假如大家觉得这个社会的规则执行不公正,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会跟着这些规则办事,没有人再会相信它们的效力了。

    假如有人富可敌国,但只交很少的税,一般人纳税的动机就会因此减弱了。假如有官员身居高位,可以挪用公款为己用而不受处分,那底下公务员和百姓偷窃动机就增加了。假如学生成绩不好,但凭着关系和贿赂却能上研究院,那其他人就不会再发奋了。

    如果一条规则执行不公正,人们就不会再心甘情愿地遵守它,如果一堆规则执行不公正,社会遵守规则的文化就要破产。如果不遵守规则不仅不受罚,甚至能得到好处,很多人就会发问,乖乖地循规蹈矩岂不太笨了?

    这种心态如果持续得到膨胀,就会引发另一个现象,犯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犯规,因为那样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在现实中,总有些人犯规却不用承担风险,于是,另一些人就会研究和分析这种现象,再效仿他们,归纳出一套原理,使自己也避开逾矩的恶果。当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心理行为时,他们将不再相信谁是清白无辜,原有的规则至此就只是一纸空文罢了。那些犯规后照样平安无事的方法也就是潜规则。要知道,潜规则并不会推翻表面的规则,人们还是会阴奉阳违地承认后者,尽管没有人再遵守它。

    有时候,这只是一时的平衡,最后会有一场典范转移,表面规则被彻底扬弃,而原来潜伏在暗地的规则登上台面,成为新规则。

    上文提到的黑煤窑事件就是一场典范转移,在看到了这种潜规则后,我们可以判断,对于经营黑窑一家人所犯下的邪恶大罪,不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蒙敝,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彻底适应了收钱得办事的公平新规则,所以这名坦白得吓人的女子才如此无愧无惭向大家揭发那些收了钱不办事的人。

    当然,在更多的时候,规则会被不断修改和完善,填缺补漏强化原有体系,尽可能朝着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让潜规则失去滋生的土壤,推动社会不断的进步。

    2010520,中国政府宣布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5000元后,发现网络发言者在新闻跟帖中的群情汹汹:有些地方,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几万元却没被追诉,要求先抓几个受贿5000元的贪官吧。这也是笔者对规则潜规则组成的游戏规则走向光明的一个期待。

 

 

南非制造

体育漫谈sport · 公孙欠谀

    八年前,世界杯离开欧美,来到发明蹴踘的亚洲,在蹴踘的故乡中国附近安营扎寨,韩国和日本联合承办,两个做人不太厚道的国家分别把本届世界杯称为韩日世界杯日韩世界杯,这是个小动作。那次比赛,日本人小组出线了,韩国人进了前4名,嗟乎!亚洲足球之崛起不在此时还在何时?但看过韩国击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比赛,我觉得羞以为邻!真正赢得比赛的是当值裁判,事后,执法韩国和意大利比赛的厄瓜多尔主裁判墨雷诺便被排除出了国际足联主裁判名单,本来就落后的亚洲足球如此下去,何时才能崛起?

    不过,韩国人倒是很雄起,我很担心,韩国人可以把中医改成韩医,把端午节改姓韩拿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可以把蹴踘拿去姓韩。

    今年,世界杯来到它的另一块处女地非洲,作为在欧美之外举行的一次世界性的足球大赛,其意义当然也不同寻常,除了竞技比拼,冠军争夺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在一个充满战乱、饥荒、疾病的大陆,依然有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在从容不迫地踢球,他们没有球鞋,光着脚奔跑在烈日暴晒的土地上,踢着用渔网、藤条捆扎而成的足球。从这里走出了尼日利亚、喀麦隆、摩洛哥、加纳、多哥、科特迪瓦等曾经在世界足坛上灵光闪现的优秀球队,他们拥有米拉、维阿、拉德贝、德罗巴、埃托奥这样的世界级球星。非洲的足球水平要高于亚洲,但经济发展要低于亚洲。南非作为非洲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把世界杯交给南非,让足球成了非洲与世界的又一个重要连接点,依托足球,发展非洲,这是一个良好的举措,能催生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非的交通、通讯、体育场馆建设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很多人也想用体育这剂药去粘合非洲的种族隔阂,历史上南非的足球和种族隔阂契合很深,甚至有些变态,他们的联赛分好几种,白人联赛和黑人联赛,还有白人和部分黑人参加的联赛,他们曾经为了满足国际足联的要求:黑人和白人都应该参加世界杯!异想天开地提出:1966年选拔白人队员参加世界杯,1970年选拔黑人队员参加世界杯。现在当然好多了,总统也成了黑人,球员也不分肤色可以在一起踢球了,但几百年来形成的种族矛盾依然存在,要靠办一次世界杯来解决一切,足球的任务有点重,它毕竟只是一项运动,不要赋予它太多的责任。

    最近,我看到媒体对南非世界杯的准备也提出了一些批评:比赛场地、门票销售、安全保卫、后勤保障都还存在问题。南非政府也看到了现实,他们承认:南非现在还面临着艾滋病蔓延、贫富差距加大、犯罪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这也是国际足联认为南非作为世界杯东道国必须要解决的缺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靠一次体育运动会来改变一切,是不可能的,目标的实现,还得一点一点来,希望这是个开始。要感谢国际足联和布拉特,用实际行动给了非洲温暖,让踢渔网藤条足球的地方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瞬间moment ·世博·面孔

    上海世博会开幕已经一个多月,日均入园最高已经突破40万人次。世博是世界文明的集中体现,也同时包容着世界万象。不同肤色的人们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相聚,不同样貌的面孔在世博相映成趣。西班牙馆里一个黑发宝宝痴痴地望着大婴儿米格林宝宝、黄色面孔的小女孩和黑色面孔的中东妇女合影、非洲馆里的面孔墙与游客的面孔……

    项光敬/图

 

 

孩子是这样长大的

城里城外emotion · 张霞

    孩子的世界也是一个满大且很重要的现实世界,大人之间交往得遵循社会基本准则,孩子之间也有他们的规则。

    2010年第一天,女儿祺挨打了。是苗,祺最好的小朋友!苗比祺小两个多月,个子比祺矮半头,以前俩人在一起玩,偶有小打小闹事件发生,但也总是祺占先。可是这次打架事件中,祺可是着着实实被苗打了一通。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苗家是复式楼。平时,我带祺去她家,只是在楼下玩,这次,我们去了楼上玩,因为这是苗妈给苗新辟出来的一间游戏室。楼上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大开间,放了一张书桌和一张单人床。看见有床,祺并不客气,手脚麻利地上床就钻进了被窝,还闭上眼睛假装睡觉。苗看见可不乐意了,也要上床。我怕她俩打架,就把祺从被窝里抱出来,苗趁机上了床也钻进被窝。这下,祺不干了,还要钻被窝。于是,祺紧贴着床边想往被窝里钻,而苗手上一边抓着祺的脸,脚下还在被窝里一个劲儿地踢祺。再看祺只是一动不动地硬挺着扒着床边躺着,尽量不让苗把自己踹下床,小脸已经被抓得一片红、一片红的。苗妈赶紧用话语制止苗。一个是不停地踢,一个硬挺着不还手就让踢……我赶紧把祺抱走,转移阵地,去书桌上玩小石子。这时苗看见祺在玩小石头,又不干了。祺坐在椅子上,苗妈抱着苗,那高度苗正好伸手就揪住祺的头发往下拽……虽然事后苗的爸爸妈妈一直在道歉,也让苗向祺道歉,我和祺爸嘴上说着没事没事,可是心里却想,小孩打架争玩具,很正常的事,甚至挨打也是正常的。但是,没有像祺这样的,一点自卫和还手的能力也没有,这要是上了幼儿园,那得吃多大亏啊!

    曾经,我和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妈妈讨论过:如果孩子在外面被打了,做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她的结论很简单:一定要教她打回去,不然她还会被别人欺负。

    晚上回家,我和祺爸有意识地对祺进行打架教育。先是口头教育:首先你是不可以主动打别的小朋友!但是,如果别人先打你,你就不能傻站着等人打,先要学会躲,然后在适当时机予以有力还击。我们的原则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也要打,最起码要让别人知道你不是随便可以被欺负的。我们伟大领袖毛爷爷曾经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清朝末年外交官顾维钧先生早说过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己发展壮大了,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在我看来,会打架不是天生的,知书达理也不是天生的。有了孩子才深知教育的意义。养不教父之过,不教是不行的。你不可以欺负别人,但是绝对不能被别人欺负了还不会还手。在我和祺爸的谆谆教导下,现在祺已经基本掌握了躲功和揪头发功。不过,这也要付出代价的,她身边的人都充当了实验靶子,尤其是我,本来头发就不多,现在已经让祺练得没剩几根了!不过,为了祺,我忍。(建行总行)

 

 

人人都爱东野圭吾

聊书斋chatting · 山风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以极度伤感的笔触写到:没想到东野圭吾是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他应该像福山雅治那样清雅俊秀的啊。不禁莞尔。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我们都有这样的臆断,十有八九都是源自于我们对东野圭吾的爱吧。是的,喜爱一个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脑中将对方塑造成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这是心理学的一种解释。

    08年《白夜行》首发大陆版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和琢磨,到了去年,东野圭吾的作品在中国的受众群忽成井喷之势。仿佛一夜之间,全国各大书店便铺天盖地地陈列上了诸多东野圭吾的作品,很多书店还打破多年常规,为其设置了专柜,那是何等的荣耀与骄傲。真喜欢也好,假附会也罢,东野圭吾正慢慢挤进中国人认识的世界著名侦探推理作家前三甲之列。

    东野圭吾的书好看在哪?和先辈比起来,奇巧大逊阿加莎,悬念大逊柯南道尔,气度大逊松本清张。但是纵观东野圭吾这20多年来的作品,奇巧、悬念、气度分别成为其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没有个人风格,或者说没有固定个人风格,一直是东野圭吾为评论界诟病的主要原因。但是东野圭吾自身却完全不能忍受重复的写作内容和方式,他的小说,旨在编织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这自然会呼唤无限可能性的写作风格。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何等的幸事,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的东野圭吾又会呈现怎样的作品给我们。这是我们爱东野圭吾的原因之一。

    推理小说发展数百年来,几乎各种手段、谜局都已被一一尝试,擅读推理小说的读者,也已经对于各种意外性都司空见惯。阅读推理小说,就是读者与作者的一场智力竞赛,但是,很多时候这场竞赛是不完全公平的,小说结局之意外,凶手也好、方式也罢,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对故事信息本身掌握的不对称。在阿加莎与柯南道尔的小说当中最为普遍的,文章最后的恍然大悟,只是因为读者在最后一刻才获知最关键的信息。东野圭吾的作品不是很愿意使用这种不对称造成的意外,他更愿意运用其高超的叙述技巧——有评论用理性叙述来描绘他的这种技巧——来制造他所要呈现的意外之感。东野往往用朴素平实口吻在前190页的文字中说明既见事实。我们得知了全部的现象,获取了全部的信息,但是东野圭吾就是能熟稔利用人惯常思维模式当中的盲点,而巧妙地把读者诱入局中,一次次与真相擦肩而过。最后10页的解谜峰回路转,面对真相那一刻——答案原来早在故事的缘起就已显山露水。这种诡计式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淋漓尽致的阅读快感。

    用最理性的文字来展现最深邃的情感,这是东野圭吾作品另外一个动人之处。刻板化的凶手、受害人、侦探、警察,这是经典推理小说一直难以跳出的窠臼。即使伟大如阿加莎,在她笔下的那些凶手都是略带个人偏见式的中下层人民。当然,这是属于时代的局限,而不能完全归咎于作者本身。然而,随着推理小说的发展,其为主流文学界所诟病的重情节而轻人物这一问题却一直停留在18世纪,而大大地影响了推理小说在文学界的地位。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放学后》起,在东野圭吾的书里,我们一直能够很轻易的听到人性的赞歌。和社会派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一样,近年的东野圭吾也致力于描绘日本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但和冷静客观的旁观者松本清张不同,东野圭吾之于其作品更像是参与者,我们阅读者他理性的是文字,却似乎是以他深情的双眸在注视他笔下的那些人物,感受他们的辛酸苦楚,体味不可逆转的绝望孤独。笔下人物之间的深情与东野圭吾对他们的深情相互交织,我们读到的就不是一起起冰冷的凶杀,而是一曲曲温暖的爱之歌了。

 

 

小处大文章(九)

克劳蒂娅和自行车

小小说story · 俞天白

    都说中国是自行车王国,其实不准确。所谓王国,不仅数量多,更要体现使用者对它的重视。我在德国海德堡火车站见到的自行车,大约上万辆,更抢眼的,是其安放之整齐,令人想到艺术陈列,想到了社会群体的文明素质!

    海德堡是大学城,黑格尔、歌德都曾经在海德堡大学任教,六十多岁的歌德还在这儿重新燃起爱情之火。我去的那天正是周末,学生都度假去了,骑着自行车到火车站,然后乘列车奔赴四面八方。所以与平时不同。

    这里说明两点,一点,他们在城内习惯骑自行车;另一点,到海德堡以外城市便习惯乘火车。不像中国,不管城内城外,可以使用公共交通的偏要用小轿车,为了摆阔,哪怕死要面子活受罪,堵上几个小时。海德堡的人们却把乘什么车视作自己的社会责任,地球人的起码素质。正宗的日耳曼人克劳蒂娅小姐,就是一个例子。

    克劳蒂娅小姐是经济学硕士,我儿子的朋友。她收入不菲,她驾驶执照早在学生时代就拥有了,并有一辆欧宝汽车,但她基本上搁置不用。她住在莱法州州府美茵茨市中心,比邻千年大教堂,离工作单位的黑森州首府维斯巴登有15公里,她却选择了自行车,不管风霜雨雪,烈日酷暑,每天往返三十公里,到了大雪封路,她仍然不用小轿车而选择火车。她还时常义务为朋友和同事修自行车,乐此不疲。我的儿子自行车坏了,就去找她修,她修不好的时候,就会把她的男朋友拉来一起修。她的男朋友可不是修自行车的,而是在当地电台工作的一名新闻工作者。

    开始,我还不信。我在国内习惯骑自行车。到德国是暂住的。经常要和儿子同时使用,不方便,但又不想买,一位中国留学生就借了我一辆。有一次出外,一不小心摔坏了。于是我真的验证了一回,我们父子俩把自行车拖到她家里去了。

    她还没有结婚,和男朋友住在一起,她的工作很忙,约在夜晚九点。那晚,下了雨,我父子俩到达时,她也刚回家,匆匆地换下因骑车而淋湿的衣裤,来不及整理房间,让我看到了她真实的生活面貌。简朴!一室一厅,厅既是会客室,也是厨房兼餐厅,餐桌上,垫在烛台和水果盆子下面的不是塑料垫,而是枯黄的梧桐叶;墙壁上不是墙纸,是用水彩颜料自己涂抹的装饰画,回荡着一派原始古朴的气氛。两间居室以内,不说豪华的家具和摆设,就连最普通的电视机也不见一架!她是个嗜书虫,可整个居室,除了电话黄页之外,只在床头摆着几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

    我先为把她当作自行车修理工而表示不安。她却嫣然一笑,说出了原因,她热心助人,为的是鼓励朋友多用自行车,尽量减少几个开车者。

    原来她是后物质主义的追随者。后物质主义者也是社会批判者,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我算身临其地来感受了一回。真的,她的居室,就是她信仰的展现,她不买书,因为她厌倦个人的聚敛与占有,共享才是她所追求和身体力行的。在生活中,她真的拒绝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衣物也都是棉纺的,其中不少竟然是在跳蚤市场觅到的,绝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执行物质再利用的理念。烟酒不沾,就连咖啡都拒绝。常年消费的,不是时尚流行,而是价格高昂的绿色食品。

    当然,克劳蒂娅是克劳蒂娅,海德堡火车站上那上万辆自行车的车主,绝对不可能都像她这样拥有什么主义的信仰。世事无极端,他们统一的,不过是生活小事上的素养。

 

 

附件下载:
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