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也说通胀

发布时间:2010-08-11

 黄晓阳

    中产的焦虑早已超越蒜你狠豆你玩的层次。如今,中国经济站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当CPI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时,中产们也许感受不到这一数字带来的生活压力:猪肉涨了,可以吃牛肉;大米涨了,可以买面粉;咖啡馆提价了,可以在家里喝;房价涨了,可以先租房。这些不过是中产阶级的幻觉,以自身生活体验,起初认为通胀无所谓。

    如今,房租在多年稳定后开始蹿升,中心城市包括一些二线城市的房租涨幅超过了20%,这时,中产们陷入无处可避的境地。这轮通胀,火已经烧向了自己,CPI的上涨让一向对价格不够敏感的中产们开始觉得如此直接而沉重。如果像有的经济学者说的那样,未来十年,世界都将在通货膨胀中度过。我们该如何避免自己的资产不缩水?如今,错综复杂、内忧外患的金融危机下,中产阶层的焦虑或许正是中国的焦虑。如今,中国经济站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或许我们应该梳理这种焦虑,从产生这些焦虑的元素中,发掘出真正的应对之举。今年一季度中国创出了11.9%GDP增速,人们在担心中国的通胀压力,随着欧元债务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人们担忧的焦点又开始转变成了通货紧缩。

    我们在2008年发出令全球叹为观止的四万亿救市计划。2009年开始,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让商业银行多出了9万亿新增贷款,甚至到今年上半年,仍然有4.6万亿的新增贷款发放。投资保证了中国的经济增速,2009年,中国GDP投资拉动率高达92%,比2008年上升了45个百分点,结果是保八成功,在黯淡的全球经济中独树一帜。

    不过,中国货币数量增长,高于GDP增长2030个百分点,这使得中国广义货币M2GDP的比值在2009年年底达到创纪录的180%左右,这个数据远远超过美国的65%以及日本的110%。换句话说,中国用接近10万亿美元的货币,生产着5万亿美元的GDP,而美国只用8.3万亿美元,就生产了14万亿美元的GDP。通货膨胀会使物价上涨,中低阶层财富减少,导致人心不安。

    今年5月,中国的CPI同比上涨3.1%,又一次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自2007年开始,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局面,CPI以每年约5%的速度在上涨,那一年也是次贷危机发力的开始,正是在救市背景下,出现了大手笔刺激计划。货币大都流入了基础设施、房地产以及汽车行业,通过拉升地产价格,加大石油消费,使得高企的房价和油价,成为增发货币的高能回收器,好处不一而足。以前买不起房,最少还可以租房,但现在城市的中产阶级,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切实感受到生活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充裕的廉价劳动力,经过多年无限量供给后,终于在老年化的阴影下,看到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这将直接引发劳动力成本提高,近来,富士康加薪,东南沿海大规模的民工荒,以及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高等一系列事件出现,使中国又多了一道难题——未来几年劳动力成本上涨也将成为通胀压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初刚经历了西南大旱,夏季又遇到了南、北方暴雨,中国夏粮连续6年增长后首次产量下降,反映到菜市场上,则是各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依然没有缓解。在2009年宽松货币政策,在持续上扬的住房价格,在劳动力成本变得高昂,在粮食和能源因为各种原因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加重了中国进入通膨的心理预期。

    如果不是通胀,而是通缩,是否宁愿让资金躺在银行的账户上,也不要以高风险进入股市和理财产品市场,来博取并不一定能得到的高收益呢?又或者应该精打细算,严阵以待,防止通胀通缩并存下的滞涨,那样面临的很可能是大规模失业和减薪,这类似于《等待戈多》这样的后现代荒诞解构状态。

    之所以要重视中产的焦虑,是因为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也是社会消费的主力人群。当中产阶层花费太多的钱用于食品、房屋、教育和医疗支出,喝咖啡、旅游和消费高档商品的需求,就将退居二线。当中产阶层消费能力持续受到损害,劳动阶层的储蓄又贬值的环境下,恐怕扩大内需的政策不仅难以实行,社会矛盾也将日益尖锐,和谐很难自圆其说。

    从这个角度说,中产阶层的焦虑正是中国的焦虑。如今,中国经济站在一个尴尬而又危险的十字路口,理智的做法是不该坐等戈多到来,或许我们应该梳理这种焦虑,从产生这些焦虑的元素中,发掘出真正的应对之举。

    (建行重庆市大渡口支行)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