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0-08-25

 

话匣子topic · 张立宪

    抽嘴巴是一种行为艺术,学自一个朋友。她每次追看那种烂到家的电视连续剧,都是一面抽着自己的大嘴巴,一面一集不落。所谓二环路上捡烟头——转着圈找抽

    近些年,我有两次想抽自己的大嘴巴。都跟新浪有关。

    一次是因为新浪的微博。某个夜晚,本来已决定睡觉,好精神抖擞地投入第二天的战斗,但是……我的手就是那么的贱,点开了陈晓卿老师坐落在新浪的微博。这下可完了,他发的一条条微博看下去,他关注的一个个人看下去,一些有争议的微博下面的留言也要看下去,有的留言是那么的傻,又要去看看留言的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傻,又要去看看这么傻的人都有什么人是他关注的什么人是他的粉丝……等我抬起脑袋,发现已是天色大亮。那是我经历的无数无聊的夜晚之一,唯一不一样的是,居然是被无数的傻瓜言行所消耗。但这能怪谁呢?我只能恨自己那颗对傻蛋充满好奇的心。

    这一次,是因为新浪的邮箱。像俺这样的交际花,怎么能没有几个IT界的朋友呢?若干年前,一些坐落在新浪网的朋友,或打电话说可以为你开通新浪的VIP邮箱,或在饭局上直接送给我新浪的贵宾邮箱卡。听听,咱可是作为VIP被人家惦记的耶。我当时真拿自己当人看了。

    五年前的某个深夜,我踌躇满志地筹备《读库》,要设立一个投稿邮箱、一个邮购邮箱,便想起手头那堆新浪的贵宾卡。找出来,刮开密码,开通了两个。

    日月如梭,我接到新浪的邮件,才知道转眼间已经过去一年,这两个邮箱要续费了。再找那些卡,已不知所踪,只能打电话给坐落在新浪网的朋友,求他们给搞两个续费的卡号和密码。

    日月如梭,四五年过去了,每年,都要被这么折腾一下。好在,交际花的朋友多啊,每次都能迎刃而解,还显得自己特有面子,特有路子。

    今年又到续费时,首先发现,IT界的风水流动快,许多熟人都已经离开原来的岗位,终于找到一个坚守在新浪的,申明缘由,朋友说,如今规矩变了,程序分明,管理严格,需要先报批,再层层审批。又说,没问题,我给你办。

    小张啊,瞧您这面子。

    两周下来,朋友说,再等等,已经快审批到最后一关了。

    上周五,这两个病病恹恹的VIP邮箱终于因为欠费而不再是VIP,邮件的收发功能全面歇菜,工作大受影响。并且这两个邮箱我们已经广而告之了这么多年(三十多期《读库》上都印着呢),再转投他乡,会给作者和读者带来不便。我已经等不及朋友按照新浪的标准程序等审批下来了,乖乖按网页上的指示操作,通过网银续上费,然后,又VIP了。

    两个邮箱,一年的费用不到400元。其实这样的网络支出已越来越常见,我们为方便大家下载申请的联想网盘,还一年399呢,也没觉得什么呀。咱有的是钱,有的不是钱,怎么会在乎这点儿小花销。

    可是,可是,我那颗市侩的小心脏,怎么总有点儿不舒服呢?

仔细思考了一下,新浪的做法没错。是我应该抽五年前那个见有免费VIP便宜就上的自己一个大嘴巴,再抽现在这个为省一点小钱就劳师动众的自己另一个大嘴巴。所谓二环路上捡烟头——转着圈找抽,然后还又上了三环。

 

 

亚运来了!

体育漫谈sport · 公孙欠谀

    吃完了肉,就想起了豆腐。世界杯结束后就看见了亚运!因为我们已经办过奥运了,对亚运的兴奋就提不起来。

    20年前,中国第一次办亚运,也是中国第一次主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那是何等的投入和骄傲,圣火由14岁少女达娃央宗从青藏高原采集,最后在首都北京工人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是国家的大事,开幕式上大型的团体操,整齐划一的美丽姑娘先导入场,每个人的前额都激起一缕高缨。第二天,全中国突然多出了几千万高缨。很多人不知道,1990年亚运会的会歌并不是大家都熟悉的那首《亚洲雄风》,而是一首叫《高举亚运会旗帜》的歌曲,大家都很陌生。

    今年,亚运会进入倒记时100天,我似乎没有感觉到大赛来临,除了看到报纸上在讨论刘翔有没有资格参加亚运会?我有点惊诧,中国田径的宝贝儿子要参加在自己家里的盛会,不需要再讨论了吧,但有人质疑,按照中国体育某部门的规定,刘翔由于没有参加之前所举行的一系列比赛,没有取得亚运入场券。有两种人脑袋里装的不是脑子,是脑花,放点葱花盐巴搁水一炖,可以吃了。第一种是制定办法的人,第二种是提出质疑的人。果然,中国田协修改亚运参赛运动员选拔办法,刘翔顺利获得参加亚运会的资格,这是中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今年国人对亚运的冷淡有点出乎意外,有记者说:人们对亚运的热情一如广州的天气一样,不见云日,何时才能够艳阳高照?确实,在广州街头随机采访,有人不知道他们的城市即将举办一次大型运动会,有人虽然知道亚运即将在广州举行,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至于什么时候开幕,基本没有人答对,即使站在亚运倒记时牌下,也没有人抬头偷看一眼答案。就连亚运推广大使成龙同志也对开幕的时间显得很含糊,这些记者也坏,明明知道他答不上来,还去出他的糗,一个广州市民宽容地说:能有几个广州人说得准这个日期呢?

    说不准是因为不关注,今年亚运所面临的尴尬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媒体不关注,电视报纸上很少见有报道,连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只字未提。早于亚运6个月举行的世博倒是声势浩大,为上海人挣足了脸面,世界人民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朝贺,全国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排队。亚运会被边缘化了,广东人就干脆提出办亚运要有平常心,不能要求亚运办成奥运和世界杯,亚运会只是一个运动会,没有必要承载太多政治内容。这句话听起来有点酸,但也有道理,在国外很多人就不重视举办大型运动会,有的甚至比较排斥,记得罗马要申办奥运会,就有人上街游行反对,理由是因为奥运会要跑马拉松,会出现交通管制,导致市民上街、上下班不方便,还会增加外出成本。当时,我觉得这个人觉悟够低的,中国人肯定不会这样,为办好奥运,叫我们呆家里,我们就乖乖呆家里,为办好世博,叫我们去上海排队,我们就带个马扎去赶飞机。

    事实上亚运会的主办权已经没有多大挑战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这个失去了兴趣,日本、韩国就对亚运主办权基本不表态,让曼谷、多哈等城市才有机会。广州在2004年是唯一一个申办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没有竞争而得到,自然让一些广州人觉得不值钱,便宜得来的东西就不太珍惜。

    北京亚运会那一年我23岁,风华正茂,每天守着电视热血沸腾,今年广州亚运会,我43岁,我儿子风华正茂,亚运对他来讲像是出土文物。

    我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后退。

 

 

瞬间 focus ·旅程中的邂逅·麦芽糖

    到杭州游玩的朋友一定不会放过到宋城的机会,特别是逛这里的夜市,一进到这里仿佛回到了远古的宋代,所有的小商小贩、做小买卖的、耍手艺的、耍把式等各种表演均为宋代的装束。看到一位用传统工艺做麦芽糖的铺子,吸引了我的脚步,这位老人边吆喝,边操作,一会儿把那麦芽糖拉的长长的,一会儿把它迅速缠绕起来,拧上几圈再拉,看上去很费力气,工艺和装束太有意思了……谢有福/图文

 

 

总有好书让人期待

——2010年上半年非小说类图书透视

聊书斋chatting · 潘启雯

    纵观2010年上半年的非小说类图书市场,虽然整体来看市场稳中有升,诗歌类、散杂文类、传记类、电影类、艺术评论类等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亮点图书——颇让人期待,但是整个市场的比重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诗歌和散杂文类:发展缓慢,却持续获取效益

    在诗歌类图书中,近半年来较引人注目的主要有叶延滨的《时间背后的河流》、赵丽宏主编的《改变我姿态的力量》、林夕的《十方一念》、阿毛的《变奏》、林徽因的《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奥斯卡·王尔德的《王尔德诗选》、谢尔·埃斯普马克的《黑银河》等。

    相对于文学类中的其他门类而言,对作者影响力依赖度最大的门类就是散杂文类。纵观这近半年来散杂文类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耳熟能详的名家比比皆是:周国平、史铁生、郑振铎、张小娴、安妮宝贝、余秋雨、雪小禅、龙应台等人。这个市场上活跃的畅销书,一般也都是这些名家的新作或以前的作品合集。比如李敬泽的《小春秋》、郑振铎的《幻境:郑振铎散文选》、周国平的《灵魂独行》、林文光选编的《钱玄同文选》、筱敏的《成年礼》、上官紫微的《最是元曲销魂》、雪小禅的《烟花那么凉》、洁尘的《流年》、龙应台的《野火集》等。

    从这些书的作者来看,大多都属于名家作品。无论是诗歌类,还是散杂文类,它们的发展虽然有些缓慢,但却可以持续稳定地引领图书市场,并获取效益。

传记类:年轻也开始回忆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我喜欢看人物传记——看隔着时间河流,那些传主们如何有选择地展现自己或长或短的人生,看面对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些传主们又如何自圆其说或者闪烁其词。

    比如,在国内,王文华的《开除自己的总经理》、吕良伟的《路是无限宽广》、尚雯婕的《连卡佛小姐》、王刚的《我本顽痴》等都值得期待。在国外,加藤嘉一的《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科比·布莱恩特的《科比24》及《谁造就了赵小兰》等也各有特色。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近半年出的这几本传记的作者都非常年轻——这么年轻也开始回忆,时间过滤得远远不够,该怎么说呢?真实的人性总有无限可能。

电影和艺术评论类:业余也有自己的位置

    今年323日是日本大师级导演黑泽明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因此,唐纳德·里奇的《黑泽明的电影》、野上照代的《等云到:与黑泽明导演在一起》等与黑泽明有关的电影类图书很受关注。另外,杰伊·麦克洛伊的《日本恐怖电影》、贾樟柯的《海上传奇:电影纪录》、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的《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Na jaha的《跟着电影去旅行》、孙健三编著的《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汪影的《纯艺术:恐怖电影》等是近期电影类图书的优秀作品。

    在艺术评论类中,陈丹青的《外国音乐在外国》、李欧梵的《音乐札记》、那里的《纵情声色:那里的影音馆》、约翰·罗贝尔的《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威廉·斯莫克的《包豪斯理想》、扬之水的《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等,让人耳目一新。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市面上热卖的电影和艺术评论类图书中,大多都是业余爱好者写的——不过,业余也有自己的位置。

 

 

西红柿鸡蛋面

城里城外emotion · 冰蓝

    离家3年半,有些感受总是害怕去触碰,尽管隔段日子可以和父母团聚一次,但每次也只是来去匆匆。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是个智慧而理性的人,在她的脸上很少出现大悲大喜的神情,她总是淡定的、安静的处理着周遭的事物,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发发短信撒撒娇这样的事是时常发生我和爸爸之间的,而和妈妈更多的是一种含蓄而亲切的表达。我曾庆幸没有一个唠叨的妈妈总是关心着琐碎的八卦,可我也总是抱怨妈妈为什么很少对我说她想我了这样的话。

    那天的电话里,我说:妈妈,我忽然很想吃你做的西红柿鸡蛋面,就是我小时候生病你做给我吃的那种。妈妈听后先是哈哈一笑,接着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们也便继续聊着其他的事了。相隔几乎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我终于准备回家了,在机场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妈的回复依旧没有太多的矫情,只是淡淡的说我已经买了西红柿和鸡蛋,也做了酸奶,那一瞬间,我的眼眶湿润了。

    飞机慢慢着陆,我回到了熟悉的城市,夜晚的北京有些许清凉,爸爸妈妈却来到大门口迎接我的回归,爸爸很自然的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包,妈妈只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到家了,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嚷嚷着要吃夜宵,妈妈转过身打鸡蛋、切西红柿,我看着这熟悉的背影,恍如隔世,曾几何时,这个身影陪伴我走过高考的煎熬、青葱的祭奠,好多年过去了,而我已经多久没有看到这如此亲昵的背影,或许这一切在曾经的我看来都那么习惯成自然,如今却感到了它真实的温暖,当一碗热乎乎的西红柿鸡蛋面端到我面前的时候,爸爸拿起筷子挑来挑去跟我说,我看着他溺爱的表情,闻着那扑鼻而来的香,饱含着装不下的他们的宠爱。

    曾经以为要求着我这样那样的父母永远坚强,而当我关上家门走出去的时候,猛然回头,看到的是爸爸那红了的眼圈和妈妈宁静的微笑,而那两双眼眸的背后盛着不舍和担忧,他们总是轻松地跟我说一句拜拜,而爸爸也总是会加一句起飞了来个信息。或许,我早已不记得我某时某刻的特殊思念,我甚至想不起来,我是什么时候说过想吃妈妈自己做的酸奶,可妈妈却在我回家前准备好了一切,哪怕只是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也留香着妈妈的味道和爸爸的疼惜。

 

 

小处大文章(十三)

巴特尔教授的独特追求

小小说story · 俞天白

    对于那些追求时新建筑材料,追求最现代化的家居装饰,以每天能够过上宾馆生活方式为满足的人来说,是绝对无法理解巴特尔教授的追求的。

    巴特尔教授是我儿子的老师。一退休,夫妻俩就隐居到维茨威纳尔去了。维茨威纳尔是个小山村,紧捱法国边境。他对退休后的居室,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花园是我们的油画作品,房子则是一篇散文;因为房子是固定的,花园却是活的不断变化的。

    德国人造房子,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每幢房子都是房主人生活追求、艺术趣味的综合体现,正如各人的脸面,没有一张是相同的。巴特尔教授的这一幅油画,这一篇散文,是坐落在山坳里一幢低矮的花园别墅。深灰色的外墙,和翠绿的林木显得相当协调。从外面看,非常简朴,简朴得不显山露水的,毫不招摇,一进室内,便让我们吃惊了。吃惊的,不是因为豪华的装修和珠光宝气的摆设,而是别有一片天地的个性。房子宽敞,空间很大,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一间又一间的相当多,但是每一个空间,有墙相隔,有通道相连接,却都没有门,或者说,因为没有门扇,也就没有房门这个概念!

    我惊呼,啊,为什么没有门?

    巴特尔教授得意地说,你没有感觉到,你已经来到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吗?这就是用没有门创造出来的。请仔细瞧,虽然没有门,但每一间高低都不一样,而且每一间,都有很大的窗,站在每一个角度,都能够和大自然交流,和大自然融合。可是,你再仔细看看,每一间里,都找得到让你保有稳私的地方。尊重隐私,保有隐私,享受隐私,绝不等于让自己与自然隔绝,把自己隐藏起来。你体验一下,生活在这空间里,不是生活在一张图纸里,而是生活在一首音乐里,从东到西,是用不同音调、不同颜色谱成的一首乐谱!这首乐谱,是要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欣赏的,我们两口子,就像按照这曲乐谱,在做游戏。空间越大,越接近于老子的,空间越大,也就越有个人的世界,这才是生活空间的艺术……

    难怪,不同的房间,基本色调都是不相同的,这色调,不是指墙壁、地板和天花板,而是由家具、摆设所汇合而成的总体色彩。

    难怪,当我问这房子有多少平方米的时候,巴特尔教授只告诉我有多少立方米。真的,生活岂是一个平面,而是立体的!这立体,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这就是巴特尔教授介绍时几次提到的,我在设计这房子时,总好像和爷爷在一起做游戏!

    生命的立体感受,难道不是最接近于的吗?……

    请看看我们的花园。巴特尔教授说着,拉开了玻璃拉门,我们顿时融进大自然里了。花园很宽敞,按面积计算有2579平方米,一条小溪自山林间汩汩流来,不知它从哪儿来,穿过花园以后也不知流向哪儿去,在水声里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比没有门的室内,更加多姿多彩,更觉得她的无边无际。她有围墙相隔,围墙却被隐没在林木中间,所以给我的感觉,整个山林都是巴特尔的花园。但是,她没有山林的芜杂,弯弯曲曲的铺着碎石的小径,遍布精心培育着花草的花坛,长着睡莲的清沏的水池,繁茂的藤架……都告诉我们,这确实是一个花园,而不是山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从美洲移栽来的植物,还有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化石,使情趣超越这个花园,超越这一片山林,跨进了能够引发无边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这些,又都无声地印证了巴特尔教授的另一个观点:园林不是自然,是人文。正是这种人文,将她与山林区别了开来。

    巴特尔教授的自然与人文糅合在一起,展示于人的,何止是个体生命的特征呢,而是对生命价值、生活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自我张扬。

附件下载:
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