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老西儿”的执拗与精明

----——访建行三亚分行行长侯凤儒

发布时间:2011-02-09

本报记者 张小雅

    侯凤儒来三亚三年多,依然操着一口地道的山西腔普通话,浓重的前鼻音贯穿了采访的始末,对于侯凤儒来说,不管是在山西故乡,还是在海南这个和老家截然不同的省份,三晋人的特点都在他身上显露无遗。

    三晋人的

    有笑话这样演绎老西儿的拗劲儿和直爽:孙孙不听话爷爷罚他站到太阳底下受罪。天气太热,孙孙满脸晒得淌汗。其父从外面回来,一见这样子,就动了肝火,二话没说,也站到太阳下边,嘴里还不停嚷叫:你晒我的儿子,我就晒你的儿子。

    以上权当是笑话,是否真实发生不得而知。但侯凤儒里透露出的那股拗劲儿在记者所采访过的其他基层管理者身上并不多见。

    在山西代县支行担任行长后,侯凤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员工盖宿舍,因为自己没有任何建筑经验,所以特别怕塌了。建筑队打圈梁的时候基本都在半夜,侯凤儒嘱咐别人在水泥浇灌前一定要让他到工地来,所以那段时间他凌晨12点到2点左右都在工地呆着。到了工地现场,侯凤儒就开始数钢筋,数着钢筋发现有个墙砌歪了。侯凤儒就在半夜里对施工队说,你们得推倒了重来。施工队说这图纸就是这么设计的,侯凤儒说这楼设计得不对,对方答复做不了,侯凤儒的拗劲儿上来了,怎么做不了?无非就是现在把这个宽度拉窄,再把那个长度改成这么长么!侯凤儒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长宽,说明他的规划图。最终施工队实在拗不过他,重新做了图纸规划,打起了的圈梁推倒了重来。但后来,侯凤儒也知道了那圈梁其实是不会塌的

    来到三亚,侯凤儒的执拗劲依然不改。原来三亚分行的办公楼很小,门脸也不起眼。但其实新办公楼已经盖好很长时间了,就是搬不进来。这里头可能涉及处理人的问题,但必须要就事论事,我们不是要处理人,而是要搬进新办公楼,否则就走进死胡同了。侯凤儒担任行长后决心一定要搬到新办公楼,在找到领导汇报时,侯凤儒也直来直去,要是查什么经济问题,我不干这事。我是要搬新楼,其他都要围绕这个目的来做。最后搬家时,时任办公室主任对于仓库里面的资料拿不拿走有点犹豫,来请示他时,他的执拗劲儿又上来了,也不管蹦出的是方言还是普通话了,你扯不扯啊,党委书记在,行长在,还轮不到你,想那么多干嘛

    “如果再高点的话,我们的外在条件和内饰装修都是三亚最好的。建行毕竟是字牌的银行,这些外在修饰是锦上添花的。侯凤儒带着记者在新办公楼的楼道里转悠,指着墙上的装饰画,和员工天地不无自豪的说道。

    三晋人的精明

    关于精明,也有个故事:老西儿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南方人,你是大城市的,俺是农民,这样吧,我出的题你要是猜不出来,你给我二百;你出的题我要是猜不出来,我给你一百。南方人说:行。老西儿先问:什么动物有三条腿,还可以在天上飞?南方人想了半天后说:我实在猜不上,给你二百吧。付完钱后,南方人很不服气,就说:你说这是什么动物?山西人答:我也猜不上,给,我付你一百。

    三晋人的聪明可能仅用精明形容还不够,史上的晋商就是一例。他们颠覆了无商不奸的商人形象,重义轻利为他们赢得了持久的财富和口碑。

    在忻州的时候,省委书记搞村村通公路工程。当时市委书记很着急,他马上要退休了,但是财政又拿不出这么多钱,还缺口1800万元。他先是找到自己长期合作的另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想贷款,结果人家没批。又找到建行,侯凤儒也没说什么,其实人家市长找你二级分行行长已经是低头了,他肯找你肯定是有求于你,这个时候就要放开些。但贷款实体是当时交通局下属的公司,属于政府的三产企业,有交通局的财政支持,走正常的手续是贷不了的。侯凤儒便给客户出谋划策,建议对方另想出路做抵押,并担保如果还是贷不下来就是自己的事。最后,贷款顺利通过审批。第二年,交通局将所有财政性存款都给了建行。不是要违反什么原则,而是要真正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帮他。

    在三亚,下面支行的一些无风险业务按流程要报省行批,可是客户又等不及要办,支行行长经常打电话问侯凤儒怎么办,能怎么办,先办吧。没有业务风险,无非就是管理流程上面的问题,管理流程还有个逐步改进的过程呢。而且人家财务每天跑来跑去就折腾这些事儿,也要体恤人家。

    “社会再复杂、人情再冷漠,也没有人不喜欢诚心诚意做事的人。这时候帮客户多担待一些,客户就会记着你。有些道理很粗浅,但认真去做,大家就会认可你。在采访中,侯凤儒反复提到这句话。

    诚心诚意做事同时,侯凤儒也透出商人所必须的生意头脑。三亚分行搬到新办公楼开业的时候,市政府四套班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都来参加了。如果四套班子一起出来,在三亚就是个大事儿,媒体肯定要报道。你要是单独请媒体他可能还不一定给报,如果做广告又要花很多钱,这样多好。

    记者的话:采访后期,我始终想该以哪个切口下笔写这篇文章。在说起起圈梁这件事的时候,说起搬新办公楼,还有和领导直来直去讨论人事变动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是典型的北方人,直爽、不会遮掩、执着地有点。但后面,他又谈起自己和客户打交道的事情,如何对待下面有情绪的员工,又让我觉得好像不是刚才那个认死理儿的人,显得很灵活、很有策略。便突然想起坊间流传的关于三晋人特点的描述,再回想起采访时他不自觉外露出的性格,便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附件下载:
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