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房价今年会不会大跌

发布时间:2011-03-02

 刘杉

    预测房价是个受累不讨好的事情,尽管如此,经济学家和评论家还是乐此不疲。但凡预测者,两种类型最讨好。一种是坚定看涨派,他们总是获得市场支持;一种是坚定看跌派,虽是百战百殆,但是民心所向。

    今年以来,政府调控政策不断加码,除了严格信贷政策外,更有地方政府不经过立法程序就推出房产税,最后发展到干脆直接限制购买。面对如此强烈的调控政策,恐怕各路人马对房价的判断都会陷于迷茫。

    早在新年前,我在搜狐经济学人年会上主持房地产论坛,参会嘉宾都认为房价太高,但没有人认为房价马上会跌,就连坚定的看跌派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建海,也不敢妄言房价下跌。也有中介公司董事长认为,房产税或许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属于两不靠,房价涨的时候,我总认为该下跌,理由就是政府是理性的。后来发现我错了,其实政府的理性只有经济理性,而经济理性告诉他们,房地产来钱最快。由于政府官员都干不长,而房地产就成为他们获取短期利益的最好手段。所以,历次的房地产调控都是半推半就,半真半假,最后搞成了假调控,真涨价。现在大家开始看跌房价了,我倒认为,房价还会坚挺一年以上时间。

    近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住房限购令,这看起来很美,似乎抑制了住房需求,也就限制了房价上涨。不过,限购也改变了市场预期,进而也限制了房价下跌。道理很简单,政府之所以限制购房,就因为需求旺盛,这意味着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政府限制购买了,必然使存量房主人也会产生不卖的想法。所以限购令的结果是成交量急降,但价格保持稳定。没有了买卖,也就没有了价格,也不可能降价。

    如果说真正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是市场预期,那么影响预期的关键是货币供给和住房供给。也就是说,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影响需求,而土地制度则影响供给,二者相互作用就会影响市场预期和价格。我们知道,如果货币存量保持稳定,那么在供给水平不变情况下,价格就难有起伏。这时地方政府若要扩充财源,就只有出售更多土地。这是因为,如果货币供给受到约束,流动性相对短缺,市场不会出现涨价预期,开发商不会囤地,地方政府也就无法靠限制土地供给来推高地价,进而也就无法获得土地超额收益,而只能靠多卖地走量了。因此,如果给定货币供给数量,地方政府获取收入的办法就只能是增加土地供给数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囤积居奇,靠土地单价取胜,也就不会人为抑制住房供给了。

    从根本上看,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最好手段是改变货币供给和改革土地制度。如果这两条做不到,其他的调控都是短期行为。当然,此次调控的想法是先限制房价上涨,然后再通过增加保障房建设来增加供给,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虽然总体看,这种办法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商品房而言,则价格不会在短期内出现下降拐点,关键问题就是货币的长期超发和居民的持续通胀预期。

    影响居民通胀预期的货币因素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短期因素是每年的信贷和货币增速,长期因素则取决于人民币升值速度。

    一般而言,为刺激经济增长,货币都适度超发,否则会导致通货紧缩。广义货币M2增速一般高于GDP增速和物价增速之和3个百分点左右,这样既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亦可抑制物价上涨速度,从而实现稳定增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为刺激经济,实行了超常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过量发行。在这场货币盛宴中,中国货币数量不仅严重超发,而且很快引发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价格波动,居民形成高度通货膨胀预期,进而进一步刺激资产价格上涨。本轮房地产调控就是在货币过量增发,且通胀预期强烈条件下进行的。一旦预期通货膨胀成为现实通货膨胀,再加上居民缺乏资产保值手段,那么房地产就必然成为资金热捧的对象。

    中国房价持续上涨,其实也与长期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有关。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过量,又坚持人民币不升值,结果导致基础货币增发,从而带来持续几年的流动性过剩,最终过量资金被房地产吸收,推动了房价持续上涨。如果不解决货币存量过度增长这个根本问题,房价上涨,就是经济规律使然。反过来看,一旦货币存量得到吸收,房价就要调整到合理均衡水平。

    我的结论是,限购令和房产税不会促成房价下跌,只有在人民币加快升值,汇率达到均衡水平时,房价拐点才会出现。那个时候,即便政府鼓励购房,房价也抗不住。这个时间,大概需要两年左右。(作者为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经济学博士)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