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1-05-25

慈善本真

话匣子topic · 素馨

    在中国,近年的慈善活动声势浩大,围绕慈善的言论字数占据了不少媒体和网络的空间。

    不同国家,社会形态不同,其慈善捐款方式也多有不同。

    在美国,慈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呈现出其成熟完善的一面安静平和、没有张扬、没有攀比、发乎内心、自然本真。

    你正在做晚饭,有人敲门,是几个可爱的小女学生,拿着宣传材料,为没钱吃早餐的美国孩子募捐。你不必惊奇,也不必有压力,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面对你的都会是天真的笑脸。当然,所捐金额较大时,你还会得到一张免税卡。

    雪后,房前一米多深的积雪还没有完全铲开,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敲门,说他愿意帮你铲雪,所得收入全数捐给海地灾民,你可以完全相信他。

    每年总有几次,你会收到一张卡片,告诉你,某一天退伍军人救助机构的车会从你的家门前经过,如果有衣物、日常用品或小型家电,你可以将它们包好装好, 安心地放在门前便道的醒目处,有人来取还留下一张免税卡。

    购物付账的时候,售货员可能会问你,可否愿意捐几块钱给老人院,或是你购物金额的百分之几给流浪者庇护所。只有几块钱,也完全视你自己当时的心情决定做与不做。临出商场大门时,你还可以将两袋不必烹煮的方便食品放在一个专用的购物车里,有人会把食品交到穷人手里。

    在美国,慈善不仅针对灾难和贫苦的救助,也包括面向教会、教育、公共领域甚至环保等的一般性领域的捐助。

    每年,信仰基督教的美国教徒们都会向所在社区的教堂捐助数目不菲的资金,甚至一架小型管风琴。位于首都的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里,每一张椅子上都刻着一个捐赠者的名字。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家长们都会收到学校寄来的大堆信息和要求,其中也包括几张捐赠表格,几十元、几百元自选,用于学校的各种支出如足球场的维护、学生戏剧团体的演出费用等等。在家中,你可能会接到警察局或是救火站打来的电话,他们问你是否愿意帮助像它们这样的一些公共部门。支票寄出后不久,你会意外地收到一张汽车贴纸,上书:马里兰州警察局长协会赞助者。当然,在你违规时警察叔叔还是会对你照罚不误。你还一定会收到救火站寄来的本州棒球队的比赛门票。看一场比赛,油费、停车费、吃喝加上买纪念品,你的花费远远超过门票价格,原来,捐助还可以拉动消费呢。

    除了公共部门,一些非赢利性的文化、艺术组织也是美国人捐助的对象。一些大的公司,如房地美贷款公司还会采取员工捐一份、公司搭上两份的办法,鼓励自己的员工向这些机构多多捐款。捐款人也是间接受益人。你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具有特别天赋而获得免费的油画培训机会,你则可以参加这些团体举办的各种文化节,如果有谁对你说你可以在华盛顿一年免费看上一场地道的中国昆曲艺术表演,你也大可不必惊奇。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的发达国家,其每年的慈善捐款金额也是最大的。2007年,按当年汇率计算为中国的98倍。2009年,美国的慈善捐款总额为3037亿美元,其中个人捐款占75%、私人基金会占13%、遗产慈善捐助占8%。在个人捐款中,年收入5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人群年均捐款额为1929美元,远高于平均数。

    100 多万个慈善机构的规范运作,加上社会诚信、慈善文化、宗教信仰、税收政策多种因素,造就了一个帮助别人如同帮助自己的美国社会。

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在发展过程当中,不必也不可能照搬、套用他国模式。但是,确有必要营造一种更自然、更本真的状态。

 

 

乒乓球“撼”了什么?

体育漫谈sport · 公孙欠谀

    当乒乓球健儿再次在世乒赛单打比赛中上囊括全部冠军后,国人兴奋了一下,也就结束了,毕竟这个项目非我莫属,赢球不值得骄傲,冠军不是我们的还能是谁的?悬念无非是张、二王、二马谁到最后而已。总结的时候也只是要说:我们乒乓球队又多了多少世界冠军!”“我们第多少次夺得盖斯特杯、伊朗杯、波普杯等等……”

    成绩就可以忽略,花边花絮却不断涌现。先是发错奖杯,男单冠军张继科捧起的是女双冠军的波普杯,男单冠军奖杯圣勃莱德杯却颁给了女双冠军郭跃和李晓霞。中国男队主帅刘国梁在运动员时代曾夺得世乒赛男单、男双、混双和男团冠军,当他看到弟子张继科捧起的女双奖杯时,开玩笑地说:这个奖杯,连我都没捧过。后来,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道歉了,国际乒联的公务员业务也太差了,可以改当调研员了。接着又讨论张继科的教练之争,张继科夺冠后,一下子就冒出了多个启蒙教练,都表示张继科是他带出来的。为什么很多教练会对带过世界冠军这么感兴趣呢?说白了,这里面除了荣誉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物质的东西在作怪。

    最吸引眼球的争执来与围棋聂棋圣CCTV5频道总监江和平(中国乒协副主席)的口水战,棋圣的博客上的新篇叫《乒乓座椅前的黑幕》,说:首先感谢中国乒乓球队从建国以来为祖国争得的所有荣誉。但看到电视上基本是两个人和一个球,在那里乒乒乓乓,并且拥有无限制时长,来回来去乒乒乓乓的一弄就几个小时,我看不出有什么意思和艺术性。近日的一个什么乒乓世界锦标赛,我看了几眼,估计那座体育馆可容纳的观众至少有9千人,可我也就看到9人,最多到现场的有90……而四周的座椅大部分被黑幕围上,为什么蒙着?黑幕的背后又是什么?” 江总监回应说:央视以前在每周一上午播围棋、周三上午播象棋,收视率甚至达不到0.02,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人收看,但在那个时间段,播任何赛事,都会过0.1” “我不光是中国乒协副主席,我还是中国羽协副主席,还是国际奥委会电视新媒体委员。体育频道的节目编排不是一个人就决定的,我的乒协副主席身份也不能对乒乓球转播有什么影响。

    棋圣这些年也挺寂寞的,围棋的影响也逐渐在下降,当年中日围棋擂台赛时的风光早已不再,逮个人说事也正常。22日,羽毛球苏迪曼杯团体赛就要在青岛揭幕,CCTV肯定要重点播,中国队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提前就放了话:请放心,中国羽毛球队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无论这十年二十年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乒乓球的优势,不可能看到羽毛球会像乒乓球一样主宰世界,我们只是扮演着我们该扮演的一个角色,推动羽毛球的发展,我们的比赛异常激烈。我们没有乒乓球项目这么大的优势,所以很难做到,我想很多体育项目都很难做到。所以你不必担心有一天羽毛球会没有人关注,你也不必担心他们会像外界说中央台那样成为乒乓球频道。请你放心,羽毛球做不到,不会成为羽毛球频道。

    搞不懂李永波是哪一派的,是想说乒乓球太强势,还是想说围棋没有人关注,是想得了便宜还卖乖,逃脱干系,还是为冷门项目打抱不平。

    最后,《人民日报》也说话了:播围棋也是传播文化,其实,围棋比赛特别是一些世界性大赛的对局,是很有观众缘的,如果用个把小时直播,效果应该也不错。过去也这样做过,但后来取消了,围棋从直播变成录播变成早上播半夜播。我想,仅用收视率来解释,似乎也难以服众。你总将乒乓球放在黄金时间、休闲时间,而将围棋放在午夜时间、上班时间,我相信收视率一定很悬殊。

    事情就是这样,乒乓球要,围棋要,都拉出了各家人马,不要打群架哦!

 

 

走过路过别错过

城里城外emotion · 成冬梅

    有些不期而遇的缘份注定像是彩云易散,在错肩而过和回眸一瞥间就如一颗水滴洒落在沙漠里,瞬间就湮没了痕迹,从此后霁月难逢,没有了答案。

    路过莲石西路,本来应该在公共汽车站候车,突然有了想走一走的愿望,于是就沿着人行道往前走,脚总是踩到盲道上觉得很是硌脚。突然感觉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跟着我,忙扭头看去:啊!居然是只导盲犬。以前只在电视中见过导盲犬,这次见到了现实版,禁不住惊喜地叫出声。这只黄颜色的拉不拉多犬显然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它穿着工作服即标有导盲犬三个字的小背心,戴着颈圈和导盲牵引带。见我挡住了路,就带着它的主人一声不响地从我身边绕了过去。在要过马路时,它停了下来,用身体挡住主人。待绿灯亮了,再镇定自若地带着主人走了过去。我一直不由自主地跟在他们后面,目不转睛都看呆了。我就这样一直跟着,仿佛追星般。几次想上前问问那位盲人关于这只犬的故事,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看到这只导盲犬这般忠诚地履行它的职责,有种感动的激流一下子拍击进我的眼眶里。可是在放弃了这次搭讪的机会后,我再也没看见那位盲人和他的导盲犬。也许这一次仅仅是他们偶尔的路过,或许错过了他们每天出行的时间,每每经过莲石西路我都翘首以待,期待着再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却没有如愿。

    我和爱琳是中学时代的好友,那时我们一起把腿架在双杠上聊天,或者把各自画的画放在一起互相品评。每到七月期末考试季来临时,我们在盛开时似满树粉红色烟雾的合欢树下,一边捡着那似一柄柄小小拂尘攒成的花朵。一边渴望自己立即变成除学生以外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只猫或者是一只麻雀,只要不考试就行。我们经常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或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句话来,心有灵犀得叫我俩感觉惊异。原本以为这种纯真的友谊会持续下去,没想到音信竟然断了,原因早已记不清。每次路过爱琳父母家住的十三号院时,总在想要是能遇见她该多好。没想到在十年后的一天晚上,我俩竟然在送孩子上奥数的学校门口相遇,为了这次相遇一等就是十年。爱琳说她每次经过我父母家住的大院时总在想要是能够遇见我该多好。我俩怎么都没想去彼此找一找去,在同一个城市,在同一个区,在隔着马路相望的两个大院里就这样陌生着。如今,爱琳的儿子和我的女儿已经如小树苗般与肩齐高了,在这相似的场景里仿佛昔日重来,熟悉而又温馨。真的好感叹:走过、路过,这次没有错过。(建行北京铁路支行)

 

 

瞬间 focus ·街边记忆

靠手艺吃饭在今天已不是主流。儿时爆米花的享受今天在街边又看见了,这个手艺也与时俱进加上了压力表。早些时候,老人们剃头、刮脸、掏耳朵,一套之后用热毛巾一热敷,嘿!那叫一个舒服!这一套高难度动作靠的是玩刀子的功夫,眼下发型工作室全都是用剪子了。嘿,这种爆米花和剃头手艺真的没有市场了吗?只能作为街边小摊存在了吗?

图文/谢有福

 

 

谁人护书堪称佳

聊书斋chatting · 韦泱

    知道陈梦熊先生藏书丰富,我需要查一些资料,不去百度一下,也不去图书馆办繁琐的手续,偏喜欢到梦熊家查阅。常去常来,就自然会生出不少感慨,梦熊是我见到为数不多的真正爱书之人。我粗略估算,他的藏书在万册上下。这些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每本书均用牛皮纸包装,像小学生包教科书那样,包得整齐、严实、干净,还在包装的书皮及书脊上,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上书名及作者;二是每册书的扉页下端,都钤上一枚熊融藏书(笔名)的藏书印。几十年中,经过六、七次搬家,这些书籍,还有大量友朋信札,都保存下来了,这甚为不易。翻阅着这些新若未触、保护完好的旧籍,不能不令人陡生敬意,心中叹道:每本书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啊!

    年逾八旬的梦熊先生,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家住城西狭窄弄堂里的旧工房,也就读于弄堂内的小学。由于学校大多是贫寒子弟,老师通情达理,为了减轻家长负担,开学之初,就写出课本名称、编者及出版书局等,学生可以自己去旧书摊廉价淘得,不必购买新书。这样,陈梦熊就在下午放学后,与几位家境困难的同学,结伴去附近的旧书摊找课本。所幸校门对面就是旧书摊集中的卡德路(今石门二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交汇处。在旧书摊上寻寻觅觅,他与同学们很快就淘到了所需的旧课本,皆大欢喜。

    由此,在课堂之外,陈梦熊又多了一个去处,那就是淘旧书,这是由淘课本引发出来的淘书兴趣。每天放学以后,甚至中午课间,他就与同学三三两两去旧书摊闲逛,尤其是五颜六色的文艺杂志,更吸引他,只要想看,就可以随便翻阅,如不损坏杂志,摊主是不会责怪的。有时见到内容喜欢,价钱低廉的杂志,也会买几本回家慢慢看。这由淘书而衍生出的阅读兴趣,就一直伴随着他一生。

    一年后,陈梦熊转学到静安寺附近的一所中学,这里又是旧书摊成堆的地方,让他犹如老鼠掉进大米缸,从文学杂志到新文艺书籍,淘书的范围更大了。记得,一次他淘得开明版的巴金小说《家》,欣喜不己,晚上躺在灯光暗淡的二层阁楼上,通宵读完了这部书。第二天在学校里,还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书中的人物故事。之后,他对文艺的爱好由阅读而开始试笔写作。他后来回忆说:巴金是我走上文艺领域的领路人。陈梦熊还与几个爱好文艺的同学,利用寒暑假,到颇有名气的四马路(今福州路)、文庙一带淘旧书,那里不但摊位多,品种杂,旧书的档次也更高一些。由此,开扩了他的知识视野。

    对旧书的嗜好,一直延绵不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梦熊仍是旧书店常客,每见旧书店,必进无疑。一次,他去看望亲戚,见弄堂口有一家旧书店,就进去转转,配到久觅不得的《民国人物传》第五集,大喜过望。遂与店中一位长者闲聊,得知他是上海旧书店的退休职工,因女儿残疾,就申请开办旧书店,让女儿能自食其力,作父亲的给予业务指导。谈兴正浓时,长者说起,文革前曾借用过陈梦熊的一本书,至今还存放家中,说完取来递给陈,果然上面有陈梦熊的一位同学的签名。由于在旧书店浸淫甚多,陈梦熊熟悉不少摊主,事过境迁,偶然碰到,便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上海建造了新中国第一家人物博物馆鲁迅纪念馆,陈梦熊就从研究鲁迅着手,进而进行现代文学的考证与研究。六十年代初,他在研究中有疑问,就写信向周作人先生请教,周作人先后给他回复解答问题的信件有十一次之多。半个多世纪来,陈梦熊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直到二OO四年,终于双喜临门,出版了两本专著,即《﹤鲁迅全集﹥中的人和事》和《文幕与文墓》,他的《鲁迅杂文四篇发现时的考证》《鲁迅残简三则》等一系列鲁迅佚文佚诗的考据文章,在学界颇有影响。黄源先生评价说:这些年来,陈梦熊同志就在业余时间,从事这艰难的工作。经他发现和考证的佚文,有十篇,证实确切可靠,大都收入十六卷新版的《鲁迅全集》中。陈梦熊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称陈梦熊为鲁迅研究专家,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藏书家,他谦虚地说:称家万万不敢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史工作者。我看,称梦熊为顶级爱书家,他是乐意接受的。

    多年前他患了髋骨症,动了手术后,就离不开轮椅了,从此与旧书店、与图书馆渐行渐远。近年又两度突发脑梗,不得不中断学术研究与写作。然而,作为一个学人,他仍心有不甘,每天阅读不辍,了解文坛信息。这已着实让人感佩不已。

 

 

上海人的精明、高明与聪明

说微知著story · 俞天白

    在中国,一般人嘴里说到上海人的精明,都带有贬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将精明与高明挂上了钩,谓之精明不高明。可以说贬到家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全面的。十里洋场上海滩,在这里混饭吃,而且要规规矩矩地端牢饭碗,没有一套硬功夫是会落空的。首先要具备一套过硬的基本功。天天成衣店是这样,其他行业也是这样,精到陈光甫的一元开户,粗到打包工这样的苦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上海钳工曹小宝初春脱下棉衣送进了聚源典当铺,典金为三元法币,典期半年。到期时无钱赎取,按典当铺规定,可以用支付利息的办法,延长典期,而且可以分次延期,但他的利息也无力支付。隆冬降临,他向老板借了十五元法币购置棉衣。这一点钱,他只能到旧货店去淘旧棉衣。他掏出口袋中这十五元,买到的正是初春时送入当铺的那一件棉衣。这个故事后面隐藏着当铺典当物处置中的许多成例:当铺对过期不赎的衣物,是按不同的,一档档地卖给提庄,由提庄发到衣庄杂货庄等旧货店。在分档打包时,典当铺的师傅有一套绝技:每一包衣物成色、质量、价格搭配基本相等,而且包裹大小相同。

    如果说,这是苦练出来的硬功夫,那么下面这个故事,就属于对市场观察的细致和对市民心里把握上的准确了。而这些上海人的表现,多少充实了精明的内涵,而显示上海人的聪明了。故事发生在南京西路的某水果店,无论怎样差的烂水果,到了他的手里都被一抢而光。方法很简单:他挑选下午四点到六点这一段下班的时间,将烂水果端到店门口去卖。上海市民不管有什么总是先排着再说的,何况位居前列,吃亏不到哪儿去的。只要有三到五个排好了,后面立刻跟进一大群,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先排好了再问前面卖什么的,这就是上海。摊头还没有完全摆开,而对爱淘便宜货的市民,他便先声夺人,拿出生怕被哄抢的架势,拦住最靠近他的那几个大声嚷嚷:别急别急别急哦,请排好队啊,货色不多!……

    可以说,这位师傅,准确地抓住了上海市民的心理,充分地利用了时间和地点的优势,使烂水果也成了抢手货。上海,是一个活力非凡的城市,活力表现之一,就是无处不是机遇。市民都有这样的体会,工作不满意,就不辞职赋闲在家,平时荡马路也会有上班的收入。这是说,荡马路时往往会碰到便宜货,因为全国许多商品就是从上海制造的,在制造过程中,总有一些次品随时拿到市场来折价销售,其价格只有成本价。但有些商品无非外表上受到一些损坏,影响外观而已。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一个月里能够在食品、日用品上碰到三五次这样的机会,收入就有可能与一个月工资相等,甚至超过了工资收入。这位师傅就是利用了上海人的这一心理。

    可惜,上海人特有的这份精明、聪明、高明,正在消失。如今是一夜暴富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年轻人都不屑于在那种所谓基本功浪费时间和精力了。炒股、炒金、炒楼、炒期货,做买卖,那才能成为抓住机遇的幸运儿,变革时代的骄子。大量涌进上海来的新上海人,加速了人口流动,汇萃四方人才,对于上海人口素质的升华,当然是一件好事。对于上海原有的性格认知,却带来难度。但必须强调一点,只有继承老上海人的对于职业基本功的重视,上海才能发展。而基本功,总是从打包之类最起码的事情上做起的,唯有如此,才能够像卖烂水果的店员那样,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发现市场特点以微妙区别抓住时代赋予的每一个机遇。将精明高明聪明熔成一炉,铸造出一代真正的新上海人。

附件下载:
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