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投资众生相2011版

发布时间:2011-06-15

编者按

21年前的冬天,黄浦江畔的一声锣响宣告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股民一词也正式出炉。如今,沪深两市有效账户已达1.34亿户,换句话说,每1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股民。除此之外,基金、外汇、黄金、信托、国债等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也逐渐被百姓所熟悉。本报从2007年开始,每年年中推出一期投资众生相,邀请几位投资者谈谈过去一年的投资感受。2010年,迎来20岁生日的A股市场表现波澜不惊,指数点位几经沉浮后重回原点,这种市场环境更加考验股民和基民们的投资智慧。

 

股票投资,还得看热点

    出场人物: 阿明

    性别: 

    年龄: 26

    投资年限: 6

    过去一年投资收益: 70%

    投资类型: 追逐市场热点

    每个经历过两轮牛熊转换的人,都应该具备相对成熟的投资思路及投资策略。在这样一个充满着血腥的市场,我们最避讳的是像新股民或心理素质不好的投资者那样盲目的追涨杀跌。当风险来临之时,我们不应幻想着这个股要涨到多少钱,而是要控制好风险和仓位;而当机会来临之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选看涨的个股。

    20107月初上证调整到2319点的时候,有许多投资者当然也包括我及很多所谓的专家仍然看不清楚整个市场是否已经是底部,但是有很多信号告诉我们,有很多个股已经是跌得不能再跌了,而且是跌到了1664点的水平,那么试想市场难道真的要跌到2100点或是更低么?或者说有哪些个股或板块继续带领大盘继续往下深跌呢?显然权重股在那时继续杀跌的动能明显衰减到低点,后市存在的机会明显大于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去把握机会。

    但这时困扰我们的又是买什么股,买多少等问题。当一个市场超跌后往往有几个机会是可以把握的,一个是累计跌幅较深的,技术上存在背离的行业和个股或者是业绩优良被低估的一些个股;另外一块便是政策支持的行业板块;再者就是一些有主题投资机会的概念题材股;最后才是权重蓝筹的补涨股。

    我们在市场中往往会错过一些机会,如超跌的个股,因为我们无法判断它的价格是否已到底部,很难判断是否被低估。相对而言,主题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需要我们多观察市场的一些资金流向以及相关的产业支持政策,这样才能把握住热点。像20109月底到10月出现的这波行情机会主要是资源类品种,当时受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很多资源类品种都出现了短期快速且持续的拉升,在这段期间有很多机构资金明显流入如西山煤电,国阳新能,江西铜业等煤炭和有色板块。其实,在这波炒作之前市场也不乏热点,譬如新能源中的锂电池概念,其中佛山照明,成飞集成,江特电机等个股都出现了翻倍的行情走势,后期萤石中的巨化股份、三爱富更是让人垂涎三尺。而近期走强的化工行业类个股青岛碱业,氯碱化工也都是属于阶段性的热点。想要在股市中淘金,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紧跟市场的热点。

    很多散户认为自身的能力有限,而且是这个市场的弱势群体,因此很难把握市场的热点,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的股票,从吸筹到震仓再到起飞的时候有几个方向标较为明了,一是筹码的收集程度,也就是控盘程度,从人均持股数目以及股东人数可以去判断;再者就是资金和量能的判断,在调整的末端往往是量能非常小、人气枯竭的时候;另外便是起飞阶段必然是突然伴随量能的放大。把握这几点,我们就可以去长期跟踪一些个股的走势。

    需要注意的是,热点的消散往往是在主题投资机会中龙头的主升浪走完之后,此时去追涨风险自然较大,因此我们还得看龙头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这个市场当中有很多的机会,也有很多的盈利模式,不管我们是做短线的,还是中长线的,别人的盈利方式未必适合自己,所以我们一定得结合自身的工作时间和性格特征找到适合的盈利模式,这样才能使得在市场中获得收益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股市中不断成长。

 

 

理财不是投机

    出场人物: 成城

    性别: 

    年龄: 28

    投资年限: 4

    过去一年投资收益: -5%

    投资类型: 长短线结合

    开始有理财观念,是在工作之后的一年,那个时候刚刚上班,不懂什么是理财,只觉得笔笔支出都让人心疼,通讯费、伙食费、房租、应酬……等一个月下来,竟然剩不下多少。无奈的月光生活只好逼迫自己去学习理财,投入到为财产增值保值的事业上来。

    刚刚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强制自己每个月月初拿到工资就去银行办理一个零存整取的业务,但是物价越来越贵,突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存在银行的钱竟然越来越不值钱了!从那以后,才开始懂得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是资产保值、什么是基金、什么是股票。于是,基金定投、股票买卖,国债企债……一系列可以用来投资的金融产品都被拿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付诸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当2007年刚刚开始基金定投的时候,看着基金收益不如股票来的快,于是又跑去证券公司开了股票账户,自己操作。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铝业,这几只大盘股在我刚刚开始进入股市的时候确实带来了不菲的收益,然而随着一波熊市的到来,原来的收益全部回吐,还出现了不小的亏损,甚至曾经有段时间的亏损达到六成。好在2009年到2010年间的牛市让我挽回了所有损失,并且略有收益。

    古人有句话说的很对,好了伤疤忘了疼。随着市场逐步上扬,当自己一步步挽回损失,甚至再度有所收益的时候,盲目的自信心又回来了。20113月份,听到消息说襄阳轴承会有利好公布,于是赶紧在8.5元买了一些。刚开始确实上涨了,而且是仅仅几天就一路上冲到9.3元,心中满是欢喜,盘算着这只股票能涨到11块钱,于是继续持有。谁知悲剧很快就发生了。先是中小板块转升为跌,后有大盘股接连下挫。持有的襄阳轴承一路下行,甚至跌破了7块钱的价位。不仅抹平了其他股票和基金的收益,还损失了不少本金。

    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我再也不将单一的长线为王或者追随波段作为自己的投资理念了。风险高的投资,每一次有个5%10%的收益,就获利了结,不再继续追随市场上涨的脚步;风险低的投资,就长期持有。虽然这样没有赚到什么大钱,但是自己的损失却一步步回来了。毕竟,合理规划自己的财产,在通货膨胀下确保资产不缩水,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财不是投机。

 

 

辛辛苦苦为哪般?

    出场人物: 羊子

    性别: 

    年龄: 38

    投资年限: 6

    过去一年投资收益: 20%

    投资类型: 短线操作

    转眼间接触证券市场已经6年有余,其间经历过20062007年的超级大牛,2008年的超级大熊,2009年的小牛以及20102011年的震荡,感觉似乎中国的市场更容易给培养成熟投资者提供完整的外部环境。通常情况下在华尔街可能6-8年的一个完整牛熊周期,而在中国,在我短短的6年投资生涯中已经经历了2次。有了这样的大环境,投资感想自然颇多。

    首先,目前 A股市场依然是一个靠价差盈利的时代,尽管已经推出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但在企业分红没有达到一个很理想的情况(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且融券标的没有大范围扩大之前,A股离不开低买高卖的赢利模式;其次,在A股市场似乎没有价值投资可言,所谓的价值也只是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加上了美丽价值外衣的投机而已。经常和圈子的朋友交流投资方面的一些理念,也会谈到哪一类股票最能获取利润,不约而同都会提到重组股,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以上提到的两点也算是主流了。

    前几天跟一个金融圈的朋友聊到投资,她平时很忙,基本也不怎么花时间去打理,就买了不少理财产品,股票型、指数型、债券型基金,券商的集合理财,基金公司的一对多,品种似乎很齐全。不经意间我们算了下收益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些产品都是最近2-3年内买的,竟然没有一个收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最高的一个年化仅是2.5%左右。

    当然并不是说理财产品买不得,而是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曾经一位老前辈告诫过我,这个市场只有5%的人能够跑赢大盘,如果你的能力还不足以成为那5%,要不去买指数基金,要不不进入市场。最近两年我通过一些数据统计,在基金投资方面发现了一些规律,在单边上涨市里投资指数型基金是最好的选择;而在震荡市或下跌市里,混合型基金和一些明星基金超越指数的概率要相对大些。

    投资体系的构建对一个成熟投资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市场中能够获取利润的方式很多,不管你用哪一种方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又能够不断获取利润那就是一种不错的投资体系。站在这个层面,股票投资就成了一个概率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赌博的问题。在我的经历中宏观体系的构建是极其艰难而又痛苦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由于20062007年的大牛市环境,买什么都涨导致了完全不重视宏观而重个股,所以在2008年吃过大亏,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我真正深刻体会到了胳膊扭不过大腿的道理,加速了宏观体系的学习和构建。

    影响A股市场的因素很多,但终究还是离不开政策市的大背景,流动性和盈利状况成为判断宏观方面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正是伴随着自己宏观体系的不断加深理解,看到从2010年底以来的货币政策收缩、房地产政策调控的持续以及2011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大面积不及预期,使得自己在2011年这次市场的大面积调整中提前意识到了风险的来临。

    市场里呆久了,风险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以前看巴菲特和一些大投资家的传记都提到过保住本金的重要性,但真到了自己做起来还是很难,我花了4年的时间才很坦然的做到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去空仓。后来发现其实空仓也好,2010年的3月到7月,整整5个月时间我基本都是空仓的,2011年的4月初又基本空仓了,或许也只有在这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下才可能有更多的心思去考虑是不是也该去商品市场或股指期货上去做做空单。

    投资是一项长跑运动,一路走来很辛苦。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尊重市场,顺从趋势,对的时候多赚一点,错的时候少亏一点,或许这就是投资活动的真谛。

 

 

ST股共舞

    出场人物: 老李

    性别: 

    年龄: 45

    投资年限: 16

    过去一年投资收益: 200%

    投资风格: 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中国的股票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沪深两市交易的A股超过2000只,市值跃居世界第二,单日交易量早已按千亿元计算,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公司基本都能在交易所里对上号。而我,作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入市的一位老股民,在股海中摸爬滚打十多年,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淘到了黄金,早早去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的输光了家底,发誓再也不碰股票这个洪水猛兽。我之所以能坚持战斗到现在,主要还是对这种涨涨跌跌有种特殊的偏爱。这些年里,虽然也有不少私募公司伸出过橄榄枝,但都被我婉言谢绝。炒股这件事,如果当成一份职业来做,身心都会很累,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业余时候玩玩还是可以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术业有专攻,过去78年的时间里,我只做一类股票,那就是被大多数人称作垃圾股ST股。几年下来,年均收益接近80%,而且的相对轻松。之所以选择ST股,不外乎两个原因:首先是绝对价位较低,95%的股票价格都在10元以下,按照中国股市的惯例,这样的价位未来向下的空间相对有限,而相上的几率相对较大。其次,操作时间相对固定,每年ST股的行情基本都是从年底开始到第二年4月底年报披露完毕,比较容易把握。

    在身边的朋友眼中,我是一个以中短线为主的技术型交易者,其实,与其他行业相比,做ST股更需要基本面的研究。谁都知道,买ST股主要是为了日后的重组,而上市公司的重组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需要很长的运作时间。虽然在这过程中各种小道消息会满天乱飞,但大多数都是空穴来风,只有从公开信息和盘面表现中认真分析,才能寻找到蛛丝马迹。比如公司原有的资产是否剥离干净、管理层是否调整到位、是否有人在暗中吸筹等等。通常情况下,我会在集中资金购买股票之前去公司实地调研,先是以普通人或者业务合作者的身份与公司的主营业务部门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目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然后以潜在流通股大股东的名义争取和公司管理层进行交流,听听他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想法。两相对比之后,再得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过去的一年里,我只做了两只股票,ST金瑞(现更名为金瑞矿业)和*ST威达。金瑞是今年年初买进的,成本价11元,目前市价24元左右。这只股票主要的涨幅来自于4月底摘帽之后,现在技术形态良好,我已经按照20日均线设置了止损价。威达是在去年5月复牌之后创下连续15个涨停板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后来回调到12-14元的区间震荡整理了一个多月,我是那个时候建仓的,一直拿到今年4月份。我做ST股有个原则,如果买入的股票当年扭亏后第二年一季度又出现亏损,就坚决出局。415*ST威达公布了一季度亏损的预告,我就开始逢高减仓,429正式季报出来的那天,全部清仓完毕,平均卖价是36.60元。

    最后,想对身边的股友们说几句,如果你是入市时间不太长的新股民,最好还是选择专家们推荐的那些绩优蓝筹股,先不要想着能赚多少钱,而是尽量保证少亏损,慢慢练手,磨练自己的技术和心态。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炒股经验,也想玩玩ST股,那请牢牢记住两点:一、尽量选择价格低的股票;二、更加坚决地执行止损和止盈。

 

 

需要继续坚持吗?

    出场人物: 青云

    性别: 

    年龄: 50

    投资年限: 3

    过去一年投资收益: -20%

    投资类型: 长期持有,交给专业人士打理

    当初决定买基金的时候,正是全民炒股炒基最如火如荼的2007年,我在同事的怂恿下,也进入了这个看上去一本万利的市场。不过想不到的是,悲剧从那一刻就注定了。

    先是200710月份的A股大幅调整,接着又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手里攥着的宝盈泛沿海基金一亏再亏,净值从8毛钱一路贬值到4毛钱,投资损失了一半还多。作为一个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个市场的外行,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的钱为什么一下子就没了这么多呢?不理解,不明白……

    随后的2009年,虽然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但宝盈泛沿海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动静和多好的表现。相反,等到年底,寄希望于收回投资成本的这只基金成为当年表现最差劲的股票型基金,甚至有些债券型基金都比我手里的这只基金更赚钱。有些失望,有些气愤,但是没有办法。于是,只有继续持有,等待下一个机会。

    截至到今天,201166,宝盈泛沿海这只基金的净值依旧在所有基金中倒数着,过去一年的表现已经可以用麻木不仁来形容了。有好几次,差一点下定决心抛出去,但每次一想到浮亏变实亏,总会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而且总觉得有一天,它的净值会涨回来,补回自己的损失。凡此种种,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卖出去,依旧拿着,只是每天不再关注净值的涨涨跌跌,不再关注股市的起起伏伏,就好像从来没有投资过这个基金一样。这种感觉,就好像期待多年以后搬家时,突然在沙发底下发现两颗许久不见的钻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对现实的无奈。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在亏损,但也有不少体会。至少现在不会再去听同事们乱七八糟的推荐,也不会相信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们天花乱坠的忽悠了。只有坚持长线投资的理念,把原本想迅速致富的念头抛开,让自己的判断不再受到市场噪声的影响,不但要选择对的,更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2010年到现在,股市债市楼市期市的行情都大大超出自己的预料,曾经一度火爆的中小板块股票一路领跌,期货商品价格波动幅度也超出了周围所有朋友的预料。从基金到股票,从债券到信托,身边只有少部分人实现了投资盈利,要么是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赚到钱的,要么是自己本身就从事这一行业的,而大多数都还是亏损着。投资,这本来就是一个专业的市场,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耐心去认真研究,才能获得收益。

    如今,我已经把资产托付给懂行的人,由他们去选择、去操作,虽然有不菲的中介成本,但是收益却是自己操作的很多倍。信托、地产、集合理财、股票、期货、基金、债券……这么多理财工具,是不可能靠我一个外行来完成的,况且我还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去专心地投入到其中。

注:本版所涉及的股票、基金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