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1-07-06

找寻闲情

话匣子topic · 俞可

    一分一秒一嘀嗒/外面的鸟儿早已飞回家/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家/我在家/不是摆弄芭比娃娃/也不是上游戏网站4388/而是拿起笔在奥数题上比比画画//压力好大/我真讨厌黑板上5678/什么时候我能给自己放一个假/一株草和一朵花/我都希望去探索它//压力好大/我真希望和小伙伴玩娃娃家/你当爸爸我当妈妈/照顾宝宝直到他长大/时光一天一天被学习打发/学习的内容难度也越来越大/妈妈,我想告诉你/长大的我不会没有出息/不要让大自然和我没有关系/给我放个假,好吗/妈妈,我的压力真的好大!

    这首诗歌叫《妈妈,我压力好大》,惊现于今年寒假前夕,因引发家长的酸楚与共鸣在互联网上被疯狂转发。作者是南京一名小学五年级女孩,她在倾述衷肠,并期盼一个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穷无尽的假期。

    事实上,假期未到,教育培训类广告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今年暑期最为热门的非幼升小、小升初等衔接类课程莫属,还配套买课送托服务。此外,吹嘘得天花乱坠的夏令营目不暇接,尤为火爆的不是锻造爱国主义情怀的主题夏令营,便是激发国际主义意识的欧美豪华游。这些急行军式的拉练总免不了一个环节,即造访名校,这是父母给予孩子一个明晰甚而强制性的价值取向。于是乎,无论升学类的培训还是游历类的旅行,彰显的仅为父母之功利主义,而非孩子的主观诉求,压力由此而来。

    新浪教育频道年初出台的《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教育消费占中国社会中坚阶层家庭收入的1/7,成为家庭消费重头。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训市场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从素质教育转向应试教育。至于这类市场以往推进的是否为素质教育,则另当别论,至少市场已占据课堂,父母的意志已取代孩子的愿望,学习已淹没成长,而假期无疑是主战场,充当炮灰的必定是孩子,被迫把童年放置在升学的祭坛上,从而印证尼尔·波兹曼的断言——童年的消逝。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青少年事务中心免费提供纷繁多姿的暑期活动:在女孩天堂岛主题夏令营,11-13岁的女孩不仅可以学习美容与摄影,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首饰;喜欢冒险的男孩则参加野外生存训练,深入树林探险,在岛上风餐露宿;在海滩聚会活动,孩子直接参与组织策划工作;在瓦尔蒂奥岛夏令营基地,孩子或尽情在树林中采摘浆果,或海边垂钓,或驾驶着小木船、脚踏船、皮划艇、香蕉形充气胶皮船,在大海中畅游。类似的暑期活动遍及欧美。其中潜隐着两点价值观:孩子既是主题又是主人;尽情顽玩,其乐无穷。这约莫回答了一个浅显却深奥的问题:什么是假期。

    假期把时间拉长把节奏放慢把视野拓宽把生命泼彩,从而享受一份俗话所说的难得的清静,从中孕育性与性,创造力由此生发。

    国际经验固然凉风习习,往往会引发水土不服。祖先却早已开列土方。清人沈复1808年写下《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童心童趣跃然纸上: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致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成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成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呑。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这是幼年沈复在私塾生活之外的一份闲情。

    当下,父母最怕字,生怕的一刹那,犹如刘翔赛场上的0.01秒,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而,孩子不得不以百米冲刺的斗志狂奔在漫漫之人生旅途。

    《妈妈,我压力好大》,这并非一个幼弱个体的嘶吼,而是一代民族未来的呐喊。

步入假期,找寻闲情,走出压力,坚守童年。

 

 

应该谨慎什么?

体育漫谈sport · 郑和平

    今年64日,一个载入中国体育历史的日子。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场,在崇尚英雄的罗兰·加洛斯,中国金花、29岁的李娜上演奇迹,成为亚洲百年来首位获得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的选手。正当我们还沉浸在李娜夺冠喜庆之中时,耐克却在夺冠当晚,第一时间推出李娜的海报,作为李娜感谢粉丝们的特殊礼物,其中,用运动改变一切广告用语,亦伴随李娜的夺冠成为永恒和经典。而作为李娜品牌赞助商,耐克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伴随李娜法网夺冠,其商业价值即成为最热门话题。李娜签约经纪公司IMG(全球体育和娱乐业营销巨头国际管理集团),高级副总裁麦克斯.埃森巴德坦言,李娜引起的效应丝毫不亚于莎拉波娃2004年温网夺冠的效应,梅赛德斯.奔驰等著名品牌也纷纷看中了中国本土走出的国际娜

    就在李娜商业价值井喷之时,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向本土企业发出了选择李娜代言需谨慎理性声音。需谨慎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网球在国内的认知度暂时还不高;二是女子网球选手商业价值的开发需要的不仅仅是球技,相貌和身材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三是如今李娜毕竟遭遇年纪较大的限制

    不可否认的,以上三点理由似乎都是事实,但却都是事物的表象并非本质。网球在国内的认知度暂时还不高,这是我们的差距,但这恰恰说明我们网球运动有很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国外品牌看中的,正是李娜背后广阔的中国市场。我们不愁没有赞助商,我们的工作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埃森巴德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对李娜的商业前景充满信心。在埃森巴德看来,世界顶尖的赞助商从李娜的表现中看到了中国网球的未来,都希望通过李娜,来敲开中国市场。

    和莎娃不同,李娜或许并没有天使的面孔和魔鬼的身材,但她其独特的个性、流畅的英语、对媒体的开放态度,正是她有别于莎娃们的独特优势,也是她受到国际大品牌青睐的重要原因。李娜大器晚成,在29岁才登上事业巅峰。应该说,29岁在激烈的网球运动中,已属高龄。但问题在于,当我们还在李娜的相貌身材高龄风险而喋喋不休的时候,而耐克已经赞助李娜14个年头。1997年,才15岁李娜就和耐克开始合作,并协助她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网球学院。尤其是中国网球单飞体制的改革后,从李娜及其团队身上的主题T恤,再到报纸广告,从赛前微博对耐克赞助商球员打出好成绩的期待,到赛后发布会应记者之邀请阐释主题,无不体现耐克对球员的心血和付出。

    分析其反差的原因,除了像耐克等国际性品牌拥有先进完整的运动员代言甄选和服务系统外,更有对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长期关注的策略,他们能较早发现潜力明星,而国内企业对体育明星的关注则更多的是一种短期行为。

    望着中国本土金花,突然华丽转身国际娜,绝尘而去,摇身成为外国品牌和企业的摇钱树,我们真的是该理性的谨慎,还是应该深刻地反思?

    或许,我们真正应该谨慎的,不是中国网球认知度,也不是李娜的相貌、身材和李娜29岁的高龄,而是我们的体育运动品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审视自身的流程和合理性,也许需要从骨子里问问自己,国内体育用品品牌是真热爱运动,还是仅仅当做生意?我们仅仅是把运动精神放在广告中,还是践行在事业的每个角落?对耐克在李娜夺得法网桂冠后的快速反应,不少有识之士这样表达了他们看到本土体育品牌企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瞬间 focus ·第一所建行希望小学

    1996年,建行新疆区分行在帕米尔高原上建起了全国第一所建行希望小学——达布达尔乡希望小学。学校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海拔高度近4000,现有学生213名(其中1-3年级学生151名,学前班孩子62名),教职工13名。这些8-9岁的孩子们每天都要独自徒步一两个小时,从家里来到学校上课,虽然自然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求学的热情却丝毫不减。目前,这里适龄孩子的入学率几乎是100%,学校也全部为双语教学班级。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现在最急需的是一辆能够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班车和更多会讲汉语的老师。

图文/余江灏

 

 

让历史告诉未来

聊书斋chatting · 公孙欠谀

    美国国家档案馆尘封的众多影像资料中,有许多来自60多年前的中国滇西和东南亚,前些年,这批档案解密了,《父亲的战场》《国家记忆》这两本书就是从这些影像资料开始的。两书的作者章东磐和他的朋友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挖掘出了那些我们的先辈浴血抗战的大量影像资料,并成书。

    这两本书我买了很久了,已经看过多遍,每一次看都觉得太沉重,有一种很痛的力量锤在骨头上。这段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后人对先人曾经为捍卫国家尊严的这段拼命历史模糊了。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一位记者,她告诉我,她曾经在松山战场遗址遇到过一群来自那个岛国的旅游团,那些旅游者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情,在他们的先人照片前流泪跪拜,而我们的导游在安慰他们时用日语说了一些丧失中国人立场的话。这位记者碰巧懂日语,于是就立即质问导游:你是不是中国人?让我想起《父亲的战场》书封上的一句话:打捞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最坚硬的脊梁!” 这就是作者的初衷,章东磐说:如果历史是根,今天就是树;历史是种子,今天就是果实;历史是父亲,今天就是儿子。

    是谁在为我们书写了这段历史?

    书作者对当时还在世的部分老兵进行了走访,《父亲的战场》就是关于这次走访的笔记,笔记的文笔不算好,但行文朴实,完全没有辞藻雕琢,依靠采访记录整理完成,记录了一位位抗战老兵的昨天和今天。

    在这些老人中,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张子文老人,老人年轻时候是少爷,是昌宁县长的公子,本来可以读书做官的,但他却在县长父亲的要求下,投笔从戎,参军进了军校,毕业后作为军事人才被云南省主席龙云要回云南,远东抗战爆发后,被调往中国远征军司令部任作战参谋,跟随卫立煌将军工作。抗战结束后,他便离开部队,回家,由于老人曾经学习过英语,后来到保山一中当英语老师。1956年,他被叫去谈话,后来这个国民党兵就蹲了大牢,这一蹲就是26年,平反回家时已经52岁了。对于历史,老人不太愿意提。

    章东磐行走在滇西,寻找那些曾经挺起坚硬脊梁的抗战老兵,记录和还原一段历史,当《父亲的战场》成书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不在了,掩卷,我不禁唏嘘。

    《国家记忆》是一本有500多幅照片的画册,全部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我仔细看了随书所附的影像光盘,发现有现在我所在城市大理的影像,美国士兵正在崇圣寺三塔前教中国士兵使用新装备的美式武器,那段时间,大理作为前后方的中转地,有屯兵,当时,怒江西岸滇西大片国土已经沦陷,大理可以是后方,也可以立马就变成前线,就是因为有照片上这些军人的存在,大理没有被变成前线。

    当时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通信兵为主的战地摄影师,这些异国的军人摄影师,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真实的记录,相隔60多年,后辈与先人的近距离触碰。书中说:二战中缅印战区,这个当年最多国家军队参战的搏杀之地,这个中国军队创造过大规模雪耻战绩的所在,由于从没有被正式纪念过,而渐成被遗忘的一个角落。60多年了,每一年诺曼底海岸吹响军号,当年为自由而战的军人得到全世界致敬的时候,我们的怒江边宁静如常,只有水牛在巨大弹坑形成的水塘里打滚。像张子文这样的抗战老兵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提着脑袋走过来的。今天,我们听到看到了许多抗战时触目惊心的战争场面,有湖南战场,滇西战场,淞沪战场,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以血肉筑长城的事实在很长时间里被屏蔽了,尽管他们打击的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尽管他们的牺牲可歌可泣。当同一时代的二战军人在享受无限荣光的时候,张子文们胸前连一枚抗战纪念章都没有。

    章东磐在书中写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开始得太晚了。虽然现在才来做这些是有点晚了,但现在已经开始做了,这一切,都还不晚。

    张子文说:都过去了。那声音像风一样轻!它让我的心情一紧,眼泪无法自持。

 

 

从公民权利意识看上海市民

说微知著story · 俞天白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度,首先看市民素质;看一个市民的素质,首先看市民为维护以公民权利意识为本位的义务到底拥有多大的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体现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但往往会被认为不是问题、甚至是值得人们学习的那些问题上。

    从这个角度说,我请朋友通过汽车品牌之类上海街景看上海城市的文明度,都只属于浅层次的东西了。

    去年夏天,有一件事,牵动了上海市民的心。一名送奶工在清晨到居民小区送牛奶的时候,意外地被碎玻璃伤了脚,脚跟腱几乎被割断,血流如注,行走艰难,可是他仍然强忍疼痛,咬着牙,一家一户攀爬楼梯,鲜血洒遍了订户的多层楼梯,手上的血,印染上了几百个牛奶箱,终于按时将牛奶送到了各个订户的手中,直到流血过多而昏厥,被人急救到医院,住院整整23天才勉强下床。问他为什么不首先去医治,而要采取这种近于自戕的行为?回答很简单,也很朴素,而且令人震撼:不按时送到,要给顾客投诉的呀。送一瓶只赚二角钱,可一只投诉电话打到公司,就得克扣160元!

    原来,就是这种严厉的惩罚手段,使他不得不以命相搏。

    众多媒体详细描绘了这则新闻,尽管博得了市民广泛的同情、赞美、关心和慰问,博得了公司领导上医院探视,并表示会保留这位职工的职位,从中让人看到上海企业营运过程中严厉规章制度后面的温情,也让人看到了上海还是好人多,然而,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感叹与悲哀:我们的公民活得太没有尊严了!号称东方第一大都市的市民的公民权利意识及其实行的自觉性,也实在太差劲了,差得简直像中世纪的乡村平民!为什么不想到,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向订户解释,向公司主管部门申诉?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驱动他如此漠视自己的权利与生命?

    这样的事,在21世纪的上海有多少,在中国有多少?

    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面对不危及到生死存亡的压迫和侮辱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是。遵从的就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放弃也不抗争的生存法则,因为经验教训了他们,放弃,抗争,都要比坚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历来只重义务,重责任,重付出,重承担,而忽视权利,忽视到了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尤其在官员面前,这种贱民精神渗透在各种典籍、政令、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中。这些年来,图发展,图变革,却没有把更新这些陈旧观念、培育能与世界接轨的人本素质知识结构,公民的权利意识与法治意识,当作治国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职工、对于公民教育观念上重大的偏离与缺失。只是教育老百姓畏法、畏官、畏谈权利。忘记了宪法中有这么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送奶工、纺织工、矿工……公务员、合同工、个体经营者……城市人,乡下人……只要有中国国籍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新华每日电讯》曾经针对一次矿难,发表过一篇题为《矿工需要安全课,更需要权利课》的每日一评,就充分阐明了这一精神,只看此文前面的提要,就可以说出上海这名送奶工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的原因:应该告诉我们的矿工,他们有免于恐惧的权利,有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利,对企业生产有知情的权利;在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有拒绝下井的权利,有向安监部门举报安全隐患的权利,有维权后不被打击报复的权利

    如果这位送奶工懂得这些权利,具有这样的权利意识,悲剧,会酿成这种程度吗?在发现脚跟腱几乎被割断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得到有效的救治了。

    最值得思考的是,这一感动人的事件,不是发生在别处,而是今天的上海!

附件下载:
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