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大豆进口性融资风险需警惕

发布时间:2011-07-20

王伯英

    2011年上半年,无论是商业银行的汇票签发量、信托公司的新发产品规模还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均达到历史高位。在信贷规模紧缩的背景下,信用证融资既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又不占用贷款规模、不构成存贷比压力,成为继银行理财产品之后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放贷的工具。最近业内传闻,大豆进口商通过信用证的融资业务再度兴起,无形中提升了我国对进口大豆的潜在需求,推高了进口大豆价格。

    从信用证的起源谈起

    信用证(L/C)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可见,信用证是为解决贸易商之间信息不对称而诞生的金融工具。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往往牵涉两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双方的资信状况彼此不甚了解。买方担心预付款后,买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则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卖方不付款。正是在如此纠结之下,信用证金融工具应运而生。

    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的手段,有效的解决了国际贸易中对手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但是此过程中国际贸易双方的信用风险不是消除了,而是贸易商将其自身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商业银行。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结算的份额一直保持在国际贸易总量的4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信用证结算使用量占到60%以上。与此同时,在银行经营和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非法融资的欺诈案件也越来越多,比如牟其中案、济南轻骑张家岭案、中盛粮油案等。

    信贷紧缩背景下进口性融资风险再起

    进口融资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贸易商通过抵押资产获得银行开具的信用证进口某种商品并迅速出手变现,以低于贷款利率的成本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行为。铜,因易储存、易变现的特点被认为是融资工具中的首选产品。信用证融资对商业银行和贸易商而言可谓双赢。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信用证业务既不占用贷款规模,不受限于存贷比,其所占用的风险资产权重还相对较少。在当前信贷规模紧缩的背景下,信用证已经成为部分商业银行着力拓展的业务。从贸易商的角度看,在当前信贷规模紧张、资金需求旺盛、大豆价格持续高涨及人民币升值的多重因素下,进口大豆也开始作为融资工具为贸易商创造流动性与利差收益。

    那么,国内大豆进口性融资是如何操作的呢?其主要包含三个步骤:首先,由贸易公司向银行申请信用证,之后按合同的约定进口大豆;其次,大豆到岸后,通过某些渠道将大豆尽快销售;最后,变现后再利用少量比例的保证金向银行申请信用证,复而进口,使得其资金链持续运转。在这一融资过程中,信用证的运用是关键。企业在银行开设的信用证有即期支付的,也有承兑周期可为30天、60天、90天、180天、270天,甚至1年、2年不等的可延期支付货款的远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时间差来获得利润。贸易商的利润来源有三个方面:其一,购货方企业靠信用证融资,单纯从利率的角度看,利用大豆融资要比银行借贷成本低45个百分点;其二,银行开具的信用证往往是以美元计价,且美元利率较低,而大豆到岸后企业获得的为人民币,若将人民币升值因素考虑进来,融资企业还将获得不小的利差回报;其三,如果大豆价格持续高涨,贸易商可通过大豆的买卖价差获利。

    融资风险值得警惕

    尽管业内传闻的30%-40%的港口库存大豆用于融资的说法尚存争议,但大豆进口性融资的风险却值得我们警惕。首先,大豆融资链能否持续运转,其关键是大豆可否顺利变现。一方面大豆不易储存,港口库存费用较高;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剧烈,融资风险很高,如果大豆价格大幅下跌或无人接盘,势必造成贸易商的亏损,引发信用风险。其次,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致使货币市场资金需求旺盛,各地民间借贷市场利息高企,许多融资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和高风险投资领域,一旦资金链断裂,可能诱发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最后,大豆进口性融资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需求虚高,贸易商为迅速变现而采取的不计成本的销售行为很可能打压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对国内大豆产业链构成威胁。(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金融产品中心)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