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1-08-31

编辑手记 

   养育,是一件地球上可以有生命延续的物种都不陌生、也是一个个家庭最为头疼的事。特别是对于80”“90”“00带有不同时代符号的年轻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来说,双方如何共同完成从父母的我到社会的我的转变?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成为19年后重温家书的意义。编辑部邀请了写信的,出书的和读书的一起回望家书。

    俞老先生将托翁哪儿没有纯朴、善良和真实,哪儿就没有伟大,从小根植于儿子是正确的吗?作为教育学者的儿子从专业出发,向社会呼吁成才之才是正道,是正确的吗?看似父子交流产生了矛盾而脱离了家书的呼应,事实上正是家书最为真实的延续。家书编辑刘冬冠先生在电话里这样表达:五年后再读,对于今天教育现实环境意义依旧。正是俞老不断帮孩子修剪,才使俞可今天能够超越父亲。作为俞可,是否也应从父亲今天的焦虑中重新审视自己?

    从依赖到独立再到合作,在双赢中不断提升自己,是美国科维公司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精髓,也是家书延续至今的现实意义。

俞可的标签是熟悉俞老,通过文字认识俞可的本报记者的心语。而更多读者羡慕和感叹父子间那种坦诚和平等的对话。编辑部在整个做版过程的思考是:放飞孩子与家庭教育在时点上是哪一刻?孩子与父母相依相随可能是没有交叉的平行线,也可能是共绘的一个圆形、方形……

 

儿子,我要对你说……

俞天白

    儿子,你归国五年了。这是你成人以后,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是你留德14年后,对你生活近距离观察的五年,要说的话太多了!

    我想对你说,你的生活方式应该改变一下了,这是指你经常熬夜,总是到我迎着初阳起身以后,你还在伏案工作,一个无须坐班工作的人,大可不必这样日夜颠倒,完全可以像我一样,按照日升月落的规律和节奏安排想做的种种;

    我想对你说,你的运动量应该减轻,不能再像30岁以前那样锻炼肌肉了;

    我想对你说,虽然不要你负担柴米油盐,但绝不意味着可以远离人间烟火……

    我还想对你说……

    我想对你说的实在太多了。然而,我最想对你说的,是如何学会变通,以灵活善变的姿态与方式,来应对当今社会的种种无情的甚至带点儿荒唐的挑战。

    之所以最想说这些,是因为你太刻板,太自信,自信得有些固执。回国以后,你的精力都投进做学问了,既没有时间和余力、也不屑于去研究如何向前后左右做感情投资,如何以掼掼派头、炫耀财富,赶赶时髦来提升身价;不知如何享受生活,周围哪些酒家餐馆有什么美食,节日假日何处可以休闲,仿佛都与你无关;不要说购买私家车了,出了门,能够骑自行车的,就绝不乘公共汽车;能够乘公共汽车的,绝不坐出租车,哪怕大风大雨。但得知同事自行车被窃,你毫不犹豫地把只用了几个月的山地车送给了她;当听到同事为购房首付款而烦恼的时候,你慨然送去了三万元……你不仅继续大学时代那种善举”——在新华书店看到一位购书老人在付款时钱款不够却又不愿抽出任何一本新书而为难的那一刻,你代他付清了缺款并不留姓名,而且更趋完善了,比如,不买私家车,少乘出租车,你说,这是在尽一个地球村村民环境保护的应有责任。这都使我想到正在远去的那些为民族增光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大家。比如袁家骝。你知道袁世凯的这个孙子吧,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节俭得近乎吝啬,他堂弟袁家倜曾经用抠门来形容,怪他到请他吃个烤鸭,也会吃三天批评。他和吴健雄在美国,中午就吃方便面,钱放在口袋里却不知道怎么花。2003年去世前,却将他和妻子的毕生积蓄,全部捐赠给了祖国。

    是的,这种品性,这种作风,都被我们这一辈人尊崇为贤为圣之举的,结果呢,你这五年来,在事业上,在个人感情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甚至受到了伤害。甚至,也像袁家骝,给人获得了这样一个印象:抠门。

    不是我随意类比,这是郑老师告诉我的。她说,她同事的女儿与你交往以后,得到就是这印象,抠门。这可不是一个褒词,也只有关心你的中学老师会如此直言相告。我和你妈妈听到虽然不是滋味,却不意外。你人生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是在崇尚传统、敬畏自然、珍惜造物的德国度过的,正如你拥有相当中文素养德语却超过了一般德国人,德意志民族的严谨、认真、俭朴,一起糅进了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始终把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所写的 “哪儿没有纯朴、善良和真实,哪儿就没有伟大作为座右铭,去追求朴素的伟大,却不去思考你今天生存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物欲横流,奢糜成风,虚假与谎言通行无阻,真实与善良,正在受到奚落与抛弃……

    儿子,我为你忧虑!毕竟是从人生泥泞道路上跋涉过来的人,我不能不对你说,你不能忽视你所生活的这个现实。既然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应该改变你自己。这不是要你抛弃固有的美德,远离托尔斯泰;也不是否定你的自信,而是在追求伟大中,如何掌握纯朴、善良和真实的,不不不,这个字不准确,纯朴、善良和真实,都是纯金一样人类珍品,是不能掺上任何杂质的。一有了,就意味着可以注水,可以掺假了,而是如何面对和变通,并请自信到固执的你明白:人所有的错误,都是在绝对正确的信念下铸就的。

    是的,是如何面对,然后如何变通。就是说,不能对抗,而是要学会对这个环境如何被认同被接受。社会风气既已如此,这是包括你在内的任何一个社会的人,要融入这个社会之必须。这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情不自禁的反应;作为单位的领导,恐怕也是情理之中的要求。就说抠门吧。这是一个物化了的社会,愿不愿意为你的交往对象大大方方出手,往往体现着尊重度、信任度,反之,就是礼数不到,就是不尊重。当然,这绝非把自己变圆滑,随他们一起堕入平庸。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弯一弯腰,是为占领制高点铺路。明白吗,这就是人生!倘能如此,你必定能将你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将你所学的如数贡献祖国,否则,必如千里马困于槽枥之中!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生活得现实一些再现实一些。社会污浊到这地步,你工作的大学校园,也不会是一片净土,崇拜权势,学霸横行,唯财是举的现象,你比我看得更多,体会得更深,无须我多说。这些,也是郑老师将抠门这个评价转告我的本意,希望你学会变通。想来你能够理解父母师长的心情吧!

    这些话,都是早想说的,因为彼此都忙,没有机会深说;还因为太尖锐,你接受不了顶撞起来而呕气,甚至伤及感情。多亏你这次作为访问学者重返德国讲学,为我们留出了思考的空白;多亏《建设银行报》为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冷静的以文字来表达,我希望你能够更好地去把握自己的未来。须知,人生如战场,就体现在这种地方。这就是我在《留德家书》中所说的,通过大俗去实现大雅。不知你能够理解否?在这个把纯朴当破烂、视善良为愚钝,贬真实为奴仆,视伟大为虚幻的现实中,还在苦苦守望着纯朴、善良、真实和伟大的我们父子,不能不研究生存技巧!

    不妨谨思之,慎试之,一如你所痴迷的学问!

 

 

成长之“方”

俞可

    因策划一次中德高等工程教育研讨会,8月中旬,我赶赴科隆应用技术大学,途经波恩。在莱茵河畔,我冒雨敲开波恩巷那幢诞生贝多芬的巴洛克祖宅。那儿,我获悉,为了承续家族惟一的生存方式——效力宫廷乐队,贝多芬竟然是在父亲的棍棒下苦学音乐。虽然此说无以考证,但足以让我惊愕。难道西方早就隐藏着虎妈的踪迹?两天之后,应德国华人莱茵书友会邀请,我在美因兹大学作题为《虎妈绝非杯弓蛇影》的报告。之后,听众踊跃讨论。大家几乎一致否定虎妈蔡美儿的暴力式教育,忽然,有人抛出一个问题:要是家有问题孩子怎么办。有几位身为家长的听众信誓旦旦道,照样放任。此言即遭围剿,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问题孩子。当然,蔡美儿的一双女儿尚未立业,便难以评判其教育方式适当与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这对千金并非问题孩子。由此看来,蔡美儿的家教有失偏颇。同时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绝非因为父亲的棍棒而成长为集西方古典主义音乐大成者,禀赋使然。他14岁就被宫廷首席乐师认定为第二个莫扎特。贝多芬的父亲或许深知,如何以棍棒来激发儿子与生俱来的音乐敏感性。

    其实,亲子教育无所谓对错,而在于适合。每个家庭所展现的亲子教育均为个案。在前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我曾写道:这几年,作家们纷纷著书倾诉亲子互动、体味家庭教育、直视学校教育: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育儿手札《孩子,你慢慢来》以及与儿子的两地书合集《亲爱的安德烈》,北京作家王朔的心灵散文《致女儿书》和半自传体小说《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武汉作家池莉的母亲心理历程《来吧孩子》、《怎么爱你都不够》,上海作家俞天白与留德博士儿子长达十四年的书信对话集《留德家书》等等。读者捧读后先是甘霖般的舒爽,随即是赏赐般的感激,最终却是迷途般的四顾茫然:名人的个体实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广泛复制?在教育情境盘根错节的因果迷宫中,以作家父母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父母所崭露并以期与读者分享的教育经验乃至教育理念,往往只是逼仄于自我经历的主观感受。

    尽管名人道出的是自我经历的主观感受,尽管名人的个体实验难以复制,但名人与俗人均具有生物性,即把自己的生理与文化基因传给下一代,底线是繁衍生息,或许还能一代胜于一代。在这代际传递过程中,父辈会采取各种手段,会支付任何代价,且不乏冲突丛生,却甘之如饴。台湾作家张大春近年来在大陆走红,他通过演绎汉字来教自己子女识字。他最近的一篇文章就表露出这种甘之如饴。

    “身为一个父亲,那些曾经被孩子问起:这是什么字?或者这个字怎么写?的岁月,像青春小鸟一样一去不回来。我满心以为能够提供给孩子的许多配备还来不及分发,就退藏而深锁于库房了。老实说:我怀念那转瞬即逝的许多片刻,当孩子们基于对世界的好奇、基于对我的试探,或是基于对亲子关系的倚赖和耽溺,而愿意接受教养的时候,我还真是幸福得不知如何掌握。

    进而他又说道:美好的时日总特别显得不肯暂留,张容小学毕业了,张宜也升上了五年级。有一次我问张宜:你为什么不再问我字怎么写了?她说:我有字典,字典知道的字比你多。那一刻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将教养像礼物一样送给孩子的机会的确非常珍贵而稀少。

    亲子教育往往随子女成年而终结,因为成年子女可以拥抱社会这部大百科全书,其容量与父母毕生经验毕竟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留德家书》却颠覆此惯例,儿子既要饱览社会这部大百科全书,也须捧读父亲人生积淀这本小册子,父亲从而可以无限期地延续着张大春所说的能够将教养像礼物一样送给孩子的机会。通过家书,父亲守望着成年儿子在异国他乡艰难地成长,这是一种为人父母的幸福。而这14年的守望竟然让父亲发现自己也在成长,收获的便是双份幸福。

    《论语·里仁篇》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朱熹注: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已告云之东,则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大意为,孩子出门必须告知去处,不得让父母担忧。写下如此注释,朱子真是难得糊涂。游必有方应指孩子离家后那段成长历程中的其志、其行、其道。《留德家书》以对话的方式使彼此分离的父子在越看越远越看越不顺眼,甚至对抗和冲突中探寻成长之

    诚然,不远游,则更须有。所以,无论是贝多芬的父亲,还是虎妈蔡美儿,还是莱茵书友会的父母会员们,他们孜孜以求的便是此

 

 

且行且珍惜

肖瑞娟

    之前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我亲爱的安德烈》都是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后者更是龙应台难得展露棱角背后的母性关怀,但是这本《留德家书》却较之前两者更适合我。首先它没有功利地向读者们传授如何将子女打造成世俗眼中的优秀,而是毫无保留地将留学途中的所遇所见所想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其次它更加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留学读研、读博的年龄正好和我现在相仿,书中提到的许多在处事时所需的态度和技巧,正是我这个阶段最迫切需要转变和过度的。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有无数次令我动容、感叹,而第一次让我有切身体会的便是那次被俞可称之为雷锋模式推广的接机事件。儿子被父母安排的接待国内朋友的事情折腾得够呛,费时费力费钱,最后别人似乎也没有领情,于是埋怨起父母拿了乐于助人的帽子让自己陷于被动,殊不知这是父母煞费苦心安排的交友计划。父母由于担心在异国求学的儿子人地生疏,特地让孩子负责完成一些接机任务,希望能因此结交朋友,排遣寂寞。父母希望通过在孩子看来无心插柳的举动,能够获得意想不到其实是情理之中的收获。这也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对母亲在我高中阶段的不闻不问感到恐惧和失落,认为是由于自己学业上的停滞不前导致了母亲的失望。很多年后当我已经考上大学,我和父亲谈起此事,我理直气壮地抱怨起来。但是父亲告诉我这是他和母亲共同的决定,主要是不想给我额外的压力,有一个人督促我的学业就可以了。当这个误会释然的一霎那,我突然意识到父母的用心之深、之切,我顿时后悔自己错怪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庆幸这次的沟通没有让我的误解延续下去。正如书中所说,为孩子们铺垫许多的通道,只是为了那一份父母才有的 

    书中父与子的对话除了对学业上的穷源溯流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甚为精彩外,两人有关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方面的交流:小到礼尚往来的巧妙艺术,大到待人接物的随圆就方,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借镜观形的价值。比如有关独立个性的塑造以及在客观世界中的平衡。我们有多少人害怕被同化、被破环个性、被腐蚀创造力,成为一颗颗没有棱角的鹅卵石,而当我们竭尽全力保留个性时,殊不知会遭遇俞老先生提到的硬伤,那就是来自世俗的阻力,对于才气凌人、锋芒毕露的排斥与挑剔。其实我们希望拥有个性是因为害怕平庸,而平庸又是什么?如果你享受的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又何须在乎旁人的眼光,你又怎会给自己戴上平庸的帽子。个体与社会周遭的平衡就犹如跳一曲华尔兹,有进有退。有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底线,强硬到底,有的时候需要让自己退一步,感受气定神闲的悠然自得。而这一进一退,不是谁能教会的,这种度的把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可以是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训,艺术就是心的声音吧。《留德家书》书中的许多片断对我们把握这个度大有裨益,好似一方亮光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翻阅此书时,一路走来的风景变换了一季又一季,转身回首,看到的最美的风景还是站在身后的父母。也许我们和父母的空间距离会越来越远,相依相伴不再是生活的全貌,而唯独你和他和她成为一家人的这种不解之缘,提醒我请且行且珍惜。 

    春末夏初,友人给我带来了这本《留德家书》,而当我合上它的时候,已经迎来了处暑,中秋也已近。今年中秋回家没商量!

 

 

俞可的“标签”

薛洁

    “每个人都能捕捉到实景,但未必能捕捉到意境。……现在,我需要擦亮和摆正我的心境,从而创造出带有我的标志的意境。这是1992年在德国美因兹留学的俞可写给父亲、著名小说家俞天白的信。那段日子,俞可正在迫切地向父亲学习如何写好散文。 

    俞天白告诉俞可,天底下多数事物,都是因为纵横交错,才显其力度与丰富。为文也是如此。就散文而言,线是情、思想。所谓技巧,就是组织的能力与手段。 

    俞天白以俞可之前写过的城市游记为例,让他知道捕捉实景即对的把握也是需要技巧的:“……可以写某一景点,如魏玛的超级墓地,德累斯顿的妇女教学,或某一事件,如歌德与席勒来维登堡的朝圣……然后回顾与此相关的事件,或历史的,或现实的,或此处的,或彼处的切入,然后再回到这里的景点或事件上来,将现实与历史,此处与彼处交叉、融合、贯通。用一根线把他们串起来,这一根线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思想。这根线就是,就是平常所说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有了的技巧,才能追求的意境,从而进一步形成个人风格。俞天白告诉俞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就那么多,看也让人看够,写也给人写尽了,怎么才能写出新意?新意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这种独特感受,可以让熟悉的景物变得新鲜,让一般的景观变成独特,让千篇一律变成独此一家。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用作者的眼、情、文化素养、人生经历、生命体验,作为柴火和调料,把同样的米和水、肉类和蔬菜,烹饪出京帮、扬帮、川帮等等不同的美味。 

    读此,多么羡慕俞可有一个会写文章的父亲! 

    如今,俞可不仅能自由地编织散文的纵横,也创造出带有他标志的意境。与俞天白重景与情强烈地流露出一股小说家的职业味的风格不同,俞可更重史与论,对东西方文化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对历史与现实客观的对照与把握,以及知识分子责任的理性深刻表达,成为不可替代的俞可标签 

    俞可必然会带有他生活轨迹的人生标签! 

    唏嘘!不是所有父亲都会写漂亮的散文,但所有父亲都想给子女锻造一个坚强的翅膀,让他们更高地飞翔。

 

 

因为你已经交给我一把利剑

张瑾

    《留德家书——一个本土作家和他留德博士儿子的人生对话》,从1992年到2005年,这段持续了14年的私人对话,伴随着父子俩的社会化历程,记录着一对父子彼此扶持的成长,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些书信穿越时空,洋溢着亲情的温暖,但更多的是两代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德文化、中西社会多纬度的交流,阅读这些书信,恍若是踏上了思想的旅程。 

    《留德家书》写下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依赖。切洋葱流眼泪是正常的吗?新茶长的绒毛是不是发霉了呢?发霉的茶叶是不是过滤下还可以喝?……这个在留德前毫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年轻人向父亲倾诉着自己的困惑,而在家书的字里行间,却丝毫感受不到儿子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退却,更多的是一种勇气和乐观。对于父亲而言,儿子也是他大半个精神世界,儿子的留德加快了他思维老化的进程,因此失去了大半个世界。他的失落与孤独交织在对儿子放飞的矛盾中,父爱如山,不厌其烦地叮嘱儿子雷雨的天气不要骑自行车,健美的时间不要过长、晚饭不要光吃水果和蔬菜……你根本想象不到这些琐碎的叮嘱和绘就《大上海沉没》波澜壮阔历史的同属一人。在儿子面前,没有作家的光环,只有牵挂冷暖的慈父形象。 

    在这对父子的私人对话中,同样也有着两代人的心灵碰撞,相异思维模式下价值观、人生观的论证,为穿越时空的对话笼罩了一层理性、思辩的光芒,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阅尽世事的父亲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他希望儿子的人生路走得顺畅平安,希望儿子能尽量做一个入世的人,但儿子却宁愿选择做一个精神充实而感情空虚的人。对于出国的目的,儿子这样说:出于对另外一个世界和另外一种文化的好奇心理,我来寻求一种与华夏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寻求一种文化补偿的同时,也寻求着一种思维的补偿,希望有一天在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上自如地周旋,成为一个文化边际人。人生的选择没有对错,每条路上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开明的父亲选择尊重儿子的选择。两千多封书信涵盖了成长过程中诸多的人生命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亲的家书不仅仅是写给儿子的,更是写给成长中的所有年轻人的。 

    “我学的是教育,我要做的是如何在文化批判的基础上建构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然后重新建构民族精神。” 

    “那你可能要遭受碰壁之苦。” 

    “我无所谓,因为你已经交给我一把利剑。” 

    读到这段对话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为人父母,你是否准备好了交给孩子这样一把利剑呢?

 

 

爱的降落伞

子涵

    孩子一跨入青春期就进入了第二次断乳,特别是在中国,整个家庭都会因为他们的第二次诞生而进行家政的重心转移。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一个降落伞,帮助他们平安度过危险期,更需要一种理性、包容、深沉的爱为其实现一个新生命个体与社会其他个体的平等互动,实现生命成长的社会化。《留德家书》是俞天白为21岁的儿子俞可单飞德国用文字制作的降落伞。 

    记得女儿刚刚去美国时,我常常害怕她半夜打来电话,怕她一个字之后就哭泣……但拿起电话还要安抚她,让她平静下来,鼓励她好好处理发生的事。儿行千里母担忧现在才体会出滋味。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只能将爱的另一半藏匿起来。 

    一年过去了,女儿不再流泪,但我知道她学会了泪往心里流,她学会了自己独立面对困难,她学会了拒绝别人的帮助,让我们相信她自己能处理。因为她知道父母的关心是有限的,她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独立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平等的条件是尊重。据统计,从2009年起,中国每年有十几万人留学海外。在习惯了电话、视频、QQ交流平台后,《留德家书》给了我一扇新的窗户。文字交流有效回避了尴尬话题情绪化对话的碰撞,使心灵深处的软弱有了通道。女儿,妈妈的电笔有了你这个可以伸向的角落了。

附件下载:
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