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晚清金融的企业家生态

发布时间:2012-02-22

 苏小和

    晚清不断高涨的商业经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限扩展的民间信贷,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之内,各种民间信贷手段次第上场,一时间蔚为大观。诸如汇票、银行汇票、拆票、庄票、抵押、内地放款等信贷措施,都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比如众人习以为常的拆票,又称拆放、拆款、拆借,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银行或者商行放给各地钱庄的短期贷款。对于某些中国商人而言,这种短期贷款经常让他们获益,基于自由金融支持的企业家生态得以慢慢成型。

    18744月,怡和洋行向上海钱庄总共贷出24000两拆票,每两每日出息2.5钱。这种看得见的利益,促使怡和洋行继续从事拆借业务,一方面是为了和新成立的外国银行竞争,另一方面,当时沿海市场确实存在着大量需要拆借的金融需求。到1878年,上海钱庄的拆票总额高达300万两,到1900年,超过了1000万两。一些大的钱庄在20世纪初期,每家的拆借款都在80万两以上。

    与此同时,各地钱庄的庄票,也做一些用于收购内地生丝、茶叶的贷款生意。上海最为著名的商人徐润一度破产,他在1886年试图恢复他的茶叶经营,便开始在湖南、湖北境内大量收购茶叶,这批巨额的收购款项,就是徐润从上海几家钱庄借来的,数额高达20万两。

    需要说明的是,晚清沿海地区的信贷交易在期限、数量、变动性和过渡扩展等方面,明显发育不足,这可能是晚清市场经济没有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晚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全方位金融竞争格局的重要性,这导致了管理的缺席,以及由于管理的缺席带来的高额金融风险。1883年被历史记录为刻骨铭心的中国金融危机之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远没有得到足够分量的分析。这一年的夏天,英国对华贸易商行太古洋行的合伙人施怀雅访问上海,对洋行松弛的信贷政策异常诧异,直接责骂相关人员是典型的玩忽职守。1908年,天津也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随着90年代以后买办制度的衰落,外国商人开始直接向中国商人发放贷款,无须买办的任何担保。到1907年,很多中国商人都背负这大量的贷款欠债,因为天津地区的进口贸易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到11月,700万两以上的贷款欠债不能偿还,双方都焦头烂额,只能用新的交货收款来偿还。

    英国商人组织中国协会对这种金融风险做了分析:

    “在这样基础上的广泛贸易,是不稳定的,因为当货物交到本地人手中后,无论是外国商行,还是外国银行,都无法追踪他们的担保。而国内贸易的资金筹措,只有通过钱庄才能安全有效进行。因为他们认识客户,并能追踪担保品

    这样的分析,可谓切中肯綮。

    金融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开放的秩序,但中国经济自进入近代以来,基本上都在秉承所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原则。一方面外国人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享有特权,一方面中国人在自己的市场却横遭拦阻,没有必须的金融权利。这样的局面,至少导致了三种败局:其一,当然是直接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多年来发育不良,要么是民间金融地下操作,不断积累着金融风险,要么是政府全面垄断金融市场,阻挠了金融层面的自由竞争,使得中国经济结构中的金融水平持续走低。结果是,无论是政府层面的金融力量,还是民间层面的金融力量,都不能成为中国经济体的有效组成部分,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残缺性。其二,长时期给予外国商业力量过高的政策优惠,会加重一个国家经济对外资力量的依赖性,今天中国经济过度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部分原因也与这种单向度的金融政策有关。金融层面的这种依赖性,有时候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事实上,多年来中国缺少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与金融的不自由有着直接关系,某种意义上,企业和企业家的出现,直接依赖自由的金融秩序,否则,企业生态和企业精神无法起步。其三,长时间的外资主导自由金融的局面,会催生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过来促使社会形成一种盲目的排外群体意识,形成一种双向的封闭,既对国际商业力量封闭,也对本土商业力量封闭,导致国家彻底滑向计划经济。

    本文根据凤凰网《中国企业家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一群人》编辑整理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