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2-03-14

都市与教育

话匣子topic · 俞可

    2012215,英国职业发展与教育服务研究机构QS首次发布题为《世界最适宜求学城市》的报告,巴黎与伦敦,即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联袂夺魁,中国的香港、北京、台北和上海分别以第19283439位进入前50。该报告遴选全球96座都市,这些都市必须拥有25万以上的人口和2所进入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高校。报告基于5大维度12项指标,5大维度包括该城市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学生结构、生活质量、当地大学在雇主中的声誉以及消费水准。

    QS以世界大学排名著称,每次全球排名均好似美国大学排名,但此次仅有1座城市入围世界最适宜求学城市前10名,欧洲却占6席,同样,欧洲都市也以绝对优势掌控美国美世咨询公司颁布的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占排名前十位的八成。可见,教育渴求的不仅仅是名校名师,良好的教育环境,优质的生活质量与优越的礼仪,以及优渥的职业发展机遇亦不可或缺,巴黎与伦敦领跑世界最适宜求学城市排行榜,足以明证。当然,这份报告在样本选取上存有瑕疵,仅城市人口总量一项要求便把英国的牛津、剑桥,德国的海德堡、哥廷根,以及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城、耶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排挤出局。尽管学子的青睐较少投向美国都市,但据国际教育研究所去年1114日公布的《2011年度开放国门数据》,对国际学生而言,美国最大都市纽约当选为最热门城市。大都市的诱惑力难以抵御。

    2007年,全球城市人口首度超过农村人口,人类进入城市化千年。国家统计局2012117宣告,中国城镇人口2011年已达6.9亿,占总人口比重51.27%,首超农村人口。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测,35年之后全球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城市。

    都市被誉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全球人口百万都市虽容纳约五分之一人口,其资产总和却占世界经济产值一半以上,占创新九成。法国作家、2008年诺内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更偏好形式多元的大都市,那儿混杂多样、文化多元的人群每天都行色匆匆。……这些大都市,……它们仍将继续扩大——它们正通往现代性最惊人的冒险:文化的混合。

    然而,都市历来是爱恨交织的产物。在基督教的《启示录》中,圣城耶路撒冷被喻为基督的新娘,巴比伦则是妓女之母。尤其是贫民窟现象,成为都市挥之不去的梦魇。荣膺奥斯卡8项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便是一幅印度都市化进程的素描。巴西目前仍有25%左右的城市人口居住于贫民窟。尽管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将举办今年6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但没有任何遮丑布可以掩盖近1000个贫民窟逾100万贫民。因175个贫民窟被置于毒贩集团掌控之下,里约热内卢亦被称作巴西犯罪之都2012227,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世界儿童状况2012》,其主题便是生活在城市世界的儿童。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有1亿儿童集中在大都市,其中三分之一深陷于贫民窟。对于这些贫民窟儿童,生活在都市即意味着生活在贫困。印度贫民窟54%的儿童因营养不良导致机体与智力发展滞后。全球约半数贫民窟儿童无法接受教育。

    面对都市教育如此窘相,“QS世界最适宜求学城市排行榜便显得尤为不合时宜。都市能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个问题实在多余。人们关心的却是,都市能否把其教育资源公平地配置给所有居民,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全纳性教育,这才是都市适宜求学的实质性问题。在本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那么,都市为何适宜求学?出生于纽约的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经典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道出缘由: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的神灵,经过一段段长期间隔后,走出城市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料的。教育显然是城市改造人类的一大利器。城市况且如此,都市更何以堪。

 

星条旗下的蛋

体育漫谈sport · 公孙欠谀

    石缝里蹦出个林书豪,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昨天,他还睡在兰德里家的沙发上,为找下一个东家发愁,今天,就一战成名。应该讲在NBA这样的体制下,一夜成名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一个NBA 球员的成长一般有两条途径,本土球员依靠一条不同年龄级别的联赛,重要的中间环节有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发展联盟考察等途径,中间还有球探、选秀等选拔方式;外国球员一般要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成名后或者被球探选中推荐,完成选秀或者试训后加盟。在这样的体系下,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躲在黑暗处,突然跳出来,挥舞金箍棒,大闹天宫的。林书豪是例外,在金州和休斯顿的饭碗被砸掉之后,纽约人给的也只是临时饭碗,还有两天时间,饭碗又即将被砸掉,据说纽约人已经找好了下一个来吃饭的人。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林书豪成名的原因有三:一是机遇,金州和休斯顿没有给他的机遇,在纽约出现了,主力球员因故不能出战,给了林书豪机会,纽约无大将,书豪当先锋,小米加步枪顶替机枪大炮,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表现的机会来了,不能再了!二是勤奋,厚积薄发,平时的埋藏的潜力得到释放,中国有句话叫:横着走多远,竖起就又多高,这个小伙子也许是前面磨难太多,懂得珍惜,懂得努力,懂得塑造完美;三前面两点的高度融合,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干了合适的事。

    从他身上可以学习的就两样东西,作风和球技。这个24岁的小伙子是个淡定哥,坐板凳也好,睡沙发也好,砸饭碗也好,他淡定,面对突如其来林疯狂,他淡定,即使不是运动员,也应该学学这份淡定。姚明说,令他感受最深的,是林书豪内心如一片平静海洋的力量。仔细看他打球,给人的感觉是脑子灵活、动作敏捷、技术扎实,如果靠一时手感,可能会打一两场好球,但不会一直保持好状态,特别是突然处在聚光灯下的无名下卒,心理和技术都很重要。

    林书豪的火爆让美国人沉醉,让中国人疯狂。不同的是,美国人沉醉于他精湛的球技,另外,长期的不被重视让他学会低调和谦逊。他的横空出世对严密的美国职业篮球人才选拔体制是一次警告,他们盯紧了一线球员和NBA明星高产大学,忽视了无名球员的成长性和哈佛这样的低产大学。中国人则疯狂于他黄色的皮肤,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篮球迷来说,后姚明时代的NBA本来已失去了多数中国观众,央视也减少了对NBA的直播,而当林书豪爆发起来的时候,中国球迷似乎又找到了关注NBA的理由。因为他是华裔,中国人对他感兴趣,折回头去查他的简历和出身,韩国人也找依据说他有高丽血统,估计他们又想去申遗了。任何人喜欢一个人,有他自己的原因,不过对NBA这种比赛,精彩就好,它不是奥运会。林书豪出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在美国读书,在美国生活,在美国打球,他讲流利的英语,他拥有美国国籍,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人,林书豪不是姚明,也不是易建联。如果按照现在有些中国的逻辑,林书豪应该加入中国国家队,那么,詹姆斯、科比和霍华德就应该加入非洲某国家队。有国内记者盯着林书豪问说:原来你说过可能来中国打球,现在是时候了吗?” 不太会说汉语的林书豪嘴里蹦出了一大串:“NONONONONO……”显然这不是他考虑的问题,倒是林书豪可能加入美国男篮集训队,并且在某一次国际比赛上痛扁中国队,你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还记得早年的网球名将张德培吗?林书豪和张德培一样,一张龙的传人的脸,实际是星条旗下的蛋

 

儿子的名字是天机

城里城外emotion · 李杰

    记得当初为给儿子起个好名字我可谓煞费苦心,翻遍《辞源》、《辞海》,历时将近两年而无果。那时,每逢儿子生病,他爷爷奶奶带去医院时,挂号就报名字为毛毛,挂号单上赫然写着李毛毛。毛毛叫了两年,我也被数落了两年。

    那时,我正在钻研计算机技术,心想何不编个程序来为儿子起名呢?说干就干,我只用半天时间就写出了一个起名程序,先把书上列举的可用于儿子名字的字全部录入数据,然后通过程序菜单实现自动组合和打印输出功能,记得当时电脑输出了六百多条记录,我拿笔一个个地勾,一个一个地分析,全部勾完了,眼睛也花了,但就是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呜呼!夫一美名竟如此难求,江郎才尽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毛毛快满两岁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刚回到家,父亲就兴奋地告诉我毛毛有名字了,叫 “有路。我问父亲名字是谁起的,他支支吾吾说不用问,我好奇地追问下去。原来是,父亲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和我母亲一起带着毛毛在他单位一中的操场上观看文艺汇演,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后排有人拍他的肩膀,他回过头一看,是一位白眉白须的长者,他俯在我父亲的耳边,说:我给你的孙子起了个名字,叫有路,父亲立刻惊醒,醒来就清晰地记住了这两个字。这个故事至今听来仍像个传奇,但却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父母亲一直都坚信这是上天给毛毛起的名字。

    儿子晓事之后,问起他名字的含义,我就给他讲解到:《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句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希望他谦虚踏实地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觉得自己的名字好听。儿子很聪明,但也异常调皮。上学后,老师们都说他脑子很好,就是不专心听课,成绩倒也还不错。有一次,他上课又不认真,老师故意点他回答问题,他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说:有路,我看你是没路了。

    关于他的名字,还闹过一个小笑话。那时,儿子都上三年级了,一个原来的老邻居在我父亲的办公室遇到他,那时他刚放学回来在爷爷办公室做作业。老邻居摸着有路的脑袋说:真快,都长这么大了。,看看他的作业本说:小家伙字写得不错呀!”,然后就看到了作业本上的名字,惊奇地问:他姓李呀?我还以为是姓刘哦!”。原来,我们一直没有留意,合起来就是的读音,用我们方言读起来更像。这样一来,李有路就变成了刘路了,而巧的是我爱人就是姓刘。我这邻居因此一直以为我儿子跟他妈妈姓,继而就推断我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而在我们这里做上门女婿是件很让人瞧不起的事,所以她一直不好问起。呵呵,多么有趣的事情。

    今天,我算是又一次泄露天机了,但我相信上天是不会怪罪的,独享这么富有传奇而又有趣的故事才是罪过哦!

    (江西省九江分行)

 

瞬间moment ·赛毽

2012359日,建设银行总行本部在B2多功能厅举办 “庆三八展风采踢毽比赛。来自总行32个部门的240余名队员踊跃参加了个人踢毽、多人踢毽和网式毽球三个项目的角逐。比赛中,选手们个个不甘示弱,尽展其能,纷纷拿出绝活和看家本领,踢、钩、挡、铲……只见她们膝若轴,腰如绵,身似猿,轻赛燕,五彩的毽子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次活动不仅使广大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图文/总行机关党委 毛静波

 

张爱玲与《十八春》

聊书斋chatting · 韦泱

    老作家沈寂先生知道我喜欢淘旧书,一日,他喜滋滋地对我说:送你一本旧书,我接过一看,真是大喜过望,梦寐以求还求之不得呢!这即是张爱玲所著《十八春》,不过,她署的是梁京笔名。沈老在扉页题签道:一九五一年我自香港返沪,遇张爱玲,她将《十八春》相赠,沈寂,二O一一年十月

    上海解放初,一切报刊均停办了。在主管文艺工作的夏衍支持下,于一九四九年七月在南京东路创刊《亦报》,主编之一龚之方请张爱玲写一部中长篇小说,以连载形式来吸引读者,扩大报纸的影响。张爱玲答应试试,只是提出要署个笔名。可能她曾有《连环套》连载失败而留下的心理阴影,急就章似的写一段就拿去发一段,质量难以保证。敌伪时期她与胡兰成的一段婚恋,自抗战胜利后对她来说都是敏感问题。况且,新政权的建立,她对此心里还没有底,想观望一阵再说。

    这时,张爱玲从静安常德公寓迁居到派克路上的卡尔登公寓(今长江公寓)。这是一幢座落在十字路口呈半圆型的六层楼英式建筑,入口处四门连成一排,通透的铁格栅电梯,大厅进入后有一个圆形的中央花园。这一切,很合张爱玲的心意。她就在这里开始写作其一生中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一九五O年三月二十五日,《十八春》开始在《亦报》连载,第一次署了梁京的笔名,至第二年二月十一日,连载全部结束。接着,《亦报》请张爱玲对全书修改一过,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以亦报社的名义,出版单行本,初版印数二千五百册。沈寂在整整六十年后转赠我的,即是这一版本,甚为珍贵也。

    《十八春》的女主人顾曼桢,是一位美丽、坚强、富有牺牲精神的青年女子。她自小丧父,在工厂做工时,与同事沈世钧真心相爱。此时,姐姐曼璐从前的男友张慕瑾看上了妹妹曼帧,与股票投机商祝鸿才的婚姻又岌岌可危。姐姐心有不平,设陷阱使曼桢怀上了祝鸿才的孩子。沈世钧也中了曼璐的圈套,以为曼桢离他而去,与张慕瑾结婚,便怅然而去另组家庭。几年后,姐姐去世,曼桢得知儿子生病,出于母爱不得不嫁给祝鸿才,终又离婚。后来,丧妻的张慕瑾与曼桢终成亲眷

    有人说,这部小说有模仿、改写美国作家马昆德的畅销小说《普汉先生》的成份。但熟悉张爱玲人生与创作的人,仍可看出,其中有许多张爱玲自己的影子。张爱玲与顾曼桢,有着十分相似的命运。她们都受到亲人的施暴,都想与施暴者同归于尽,又都因偶然的机会得到解脱,投奔新的生活。

    读者可以看到,《十八春》有一个光明的尾巴。顾曼桢与张慕瑾、沈世钧先后重逢,讲述自己不幸的遭遇。解放后,他们不约而同到沈阳,响应党的号召,投入集体洪流,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

    张爱玲写《十八春》,与她以往写任何一部小说的心境都是不同的。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表述的语境也会更谨慎、更小心翼翼。整部小说都明显突出了抗战、日本投降、国民党、共产党、解放区等等的时代背景,使之成为人物言行及性格发展的依据。但光明的尾巴仍使人稍感突兀,因为张爱玲从来就不属于左翼一路的作家,她一直是一个沉浸在自我中的小资作家,尽管她的个人遭际不甚平坦,但她的政治观不可能一下子随着旧政权的推翻而彻底改变。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她是真诚渴望社会安宁,民众生活在温暖、光明之中。当新时代来临,她努力要去适应,在写作上就会做出一定的姿态。这样,有些地方显而易见给人别扭、不自然的感觉。

    周作人(周遐寿)、丰子恺和张爱玲在当时被列为《亦报》三宝。

    一九六六年,张爱玲在美国担任迈阿密大学驻校作家,将《十八春》改为《半生缘》后,在香港、台北报刊连载。一九六八年,台北皇冠出版社首次出版《半生缘》,其在艺术表现力上较《十八春》而言,显得更为成熟。

    健在的前辈作家中,有两位与我谈及见过张爱玲,一位是前面谈到的沈寂先生,另一位是艾明之先生,他说与张爱玲一同,出席过一九五O年七月召开的上海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哪。

 

个性、自信与文化事业的繁荣

说微知著story · 俞天白

    我说的道德之困也好,法制之困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之困,文明之困,所以这个,就不是单指文盲多、学历低,而是广义的没文化现象。

    没文化最突出的现象,是抹煞民族文化的个性。去年11月中旬,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巡视员徐宗威在一次会议中曾经指出,时下中国建筑文化乖离自然、生活、民族、传统越来越远,千城一面,文化缺失,与生活背道而驰,与以人为本背道而驰,动不动就是欧美风格。结果表面上建造了许多高楼,民族应有的精神高楼却倒坍了!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世界艺术良知的刻意激励,国际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主持者却把一份象征建筑师最高荣誉、堪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奖项授给了中国建筑师王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建筑这一艺术类领域,中国已经与世界接上了轨。这事件,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当然,这不是指王澍的建设设计,而是指这一事件。获奖的作品,是王澍在宁波美术馆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建筑设计中所承载的建筑理念。这就是王澍在十多年的建筑实践中所始终坚持的本土化倾向。他运用了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用现代空间和建筑体量,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空间和意境。中国建筑设计师车载斗量,这样一个奇迹,为什么会落在这一位姓王名澍的建筑师身上?

    当然不是偶然。才华横溢的王澍,青年时期就显示出他的桀骜不羁的性格,他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求学期间,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比如在硕士论文答辩时,面对着一群颇有名望的教授,他就敢于如此大言不惭:我认为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我是一个,我的老师齐康是半个。他的论文因为坚持自己的建筑文化理念,对权威发出了NO的声音。这种性格,在中国是很难讨好的,太得罪人了,最起码的遭遇就是孤独。然而,他明白,作为建筑艺术家,需要的就是这份坐得了冷板凳的孤独。他开始蛰伏,他一个人在西湖边踯躅,在建筑工地上徘徊,浏览,品头品足,要不就是涉猎旁门,而不谈建筑。当然,一般人是看不出他的旁门所藏的奥秘:同是艺术领域的赏棋论画,博览群书,是为了帮自己打通艺术领域之间、形异实通的脉络,吸取素有综舍艺术的建筑艺术应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气韵。终于十月怀胎,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分娩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诞生了,然后是宁波博物馆等等一批引人瞩目的典型作品,然后在中国建筑界出现了王澍气质的建筑艺术……

    获得国际普利兹克建筑奖,无非是水到渠成。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这条如许清丽的中,流淌的是什么精神之泉啊?

    文化,不管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如建筑文化,作为个人,追求的第一个目标是个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艺术,也不存在没有个性而有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王澍的成长经历,王澍所取得的成就,流淌的就是这样充满着哲理的清泉。无以数计的个性。铸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个性,却来自于文化自信。与此相对应,作为文化艺术的管理部门,要使文化艺术繁荣,要使国家成为文化大国,应该做的头一件事,是鼓励艺术家和所有文化工作者,也要鼓励所有民众,发展个性,尊重个性,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应有的条件,培育应有的土壤。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首先需要有一条: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而且不是口头上中国有五千年文化传统四大发明之类抽象的,泛泛而谈的、打气式的、说教式的自信,而要具体体现在各个项目中。比如,像鸟巢之类的大项目,中国设计师就应该享有优先权,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附件下载:
4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