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2012年一季度理财市场报告(综合)

发布时间:2012-04-18

信托市场

新品发行:票据类信托遭禁止,信托行业显冷清

    2011年各季度相比,信托行业在2012年的第1季度显得有些冷清,产品发行数量同环比均大降:共有57家信托公司发行了信托产品,新发产品663款,较2011年第4季度的1092款减少近40%。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信托公司都放缓了新产品的发行,如2011年第4季度以161款位居发行之首的长安信托仅发行了43款,而本季度发行量最大的信托公司也仅发了54款。

赚钱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信托公司在2012年的第1季度就显得如此低调实属无奈之举。首先,2011年各信托公司业务扩张迅猛,使不少指标不能满足已于201211起正式执行的净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而信托公司年报将于34月公布披露,在披露之前各信托公司须达到监管指标;其次,2010年以后发行的房地产信托经过两年的运作期(行业平均期限)后,将从今年开始陆续进入兑付阶段,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十分关注,明确要求信托公司控制好风险。在诸多压力下,信托公司只得放缓新品发行步伐,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兑付上面,以满足监管之要求。(图1

1 2011年以来各季度新品发行数量(单位:款)

 

    从运用领域来看,基础设施、房地产、工商企业、证券投资、金融类分别发行66款、117款、243款、95款、49,占比分别为9.95%17.65%36.65%14.33%7.39%。其中,金融类信托的降幅明显,从2011年第4季度的302款减少至本季度的49款。金融类信托产品的减少主要因票据信托受政策限制所致。

    从运用方式看,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物权投资与组合运用分别发行201款、51款、95款、189款、44款,占比分别为30.32%7.69%14.33%28.51%6.64%。其中,银行股权信托代替票据信托成为本季度的一大亮点,发行量达30余款。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股东资本相对雄厚,虽略有涉及,但频率不高,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信托成为这类产品的主流。

    银行股权信托并非今年才出现,早在2003年华宝信托就推出有关招商银行法人股收益权信托。接下来的数年里,这类产品时有推出,到2011年第4季度这类产品明显增多。这是因为资金面的收紧,使得部分城商行、农商行的股东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从2010年末开始,房地产调控使地价和房价都有回调空间,用房产抵押、土地质押融资成本较高。而由于银行盈利性较好,且城商行和农商行一般有隐含的地方政府信用,故融资成本相对低廉。此外,中国特有国情下的民众对银行信用的肯定,使得与银行二字挂上钩的信托产品较易销售。

市场热点:票据类信托突生变,地产信托玄机重重

    ●一文《通知》,票据类信托命运突变

    20122月下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一纸《关于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到各地银监局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通知》的核心事项是信托公司不得与商业银行开展各种形式的票据资产转让/受让业务,包括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和银信合作业务,这被市场解读为票据集合信托业务被正式禁止。

    所谓票据类信托产品,对持有票据的企业来说,可缓解燃眉之急,提前获得所需资金;对银行来说,不必马上贴现,而是交给信托公司,也可缓解资金压力;而对信托公司来说,虽然利润不高,但毕竟也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在银信合作业务受规范、房地产信托业务受限后,信托公司开始盯上此类信托业务,并由粤财信托和长安信托率先推出,且从20117月开始此类产品爆发性增长。

    然而,随着《通知》的下发,曾一度被叫好的票据信托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2011年下半该类产品发行近400款,而本季度发行不足30款,特别是《通知》下发后该类产品基本消失。其中,发行大户长安信托受影响严重:2011年下半年其共发行230余款产品,其中130款系票据信托,而本季度仅发行了近50款产品,其中只有11款系票据信托,而此11款的发行时间均在《通知》下发之前。

    ●地产信托回暖背后玄机重重,投资须谨慎

    近期房地产信托发行现回暧迹像,某房地产信托被爆出1分钟内被秒杀等新闻也频见报端。曾经千夫所指的房地产信托是否有了新契机?然而,深入其中我们发现事情并非想象那么简单,投资者须擦亮眼睛,谨慎投资。

    首先,几乎在发行回暧的同时,部分房地产信托却提前到期。据统计,中融信托、天津信托、山东信托、华润信托、杭州工商信托、江苏国际信托、华宝信托、中诚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旗下均有房地产信托计划提前清盘。仔细分析近期发行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发现,不少产品是基于同一或关联项目,这说明具有用新信托接盘旧信托之嫌。

其次,部分信托产品为建筑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实质在为她人做嫁衣。在房地产行业,相对于开发商,建筑商和供应商处于劣势地位,通常情况下后二者会先垫付工程款、材料款。而建筑商、供应商以工商企业之名通过信托融资,实质在行房地产融资之事。信托公司设计此类产品,有违诚实义务和谨慎性原则。由于这类产品隐藏了信托资金的最终用途,风险较大,也比较容易对投资者构成不当推介。

 

阳光私募

新品发行:业绩不佳致发行无力,创两年新低

与信托产品相比,阳光私募发行市场显得尤为冷清,仅发行95款,创两年来季度发行量新低。发行无力受很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是业绩不佳所致。私募基金的客户对本金安全性要求较高,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而去年阳光私募业绩表现不佳,使得不少客户被套牢,再投资意愿不大;股市震荡,看不到明显的赚钱效应,新客户也不愿意入市。(图2

2 2011年以来各季度阳光私募产品发行数量(单位:款)

 

    原来的阳光私募以股票投资为主,而随着股市不佳,固定收益市场冷清局面的逐渐改善,一些信托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把头转向债券类阳光私募,因这类产品相对股票型产品更具稳定性,从而债券类私募产品开始增加,如1月份共成立13只,主要是国投信托的佑瑞持系列产品——佑瑞持3号至佑瑞持14号;而传统的偏股型产品共成立11只,以结构化为主;2月份共成立9只,数量虽然较1月有所减少,但发行主体或管理人来自于多家信托或投顾,而不像1月多数产品来自于佑瑞持投资。

业绩表现:净值小涨,部分产品现反转业绩

本季度A股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走势,从总体来看,A股市场的小幅上涨使不少产品扭转了上季度的亏损局面。纳入季度考核的阳光私募平均净值小涨1.97%,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358,平均收益率为5.29%,最高收益率为塔晶管理公司旗下的塔晶狮王1期,为41.66%;亏损产品239,平均亏损3%,亏损最严重的为君富管理公司旗下的君富稳健增长1期,亏损高达18.29%。(图3

3 2012年第1季度表现前十阳光私募产品(单位:款)

 

    从图3可以看出,塔晶系列为2012年第1季度最大赢家。塔晶狮王属于反转性私募,曾在2010年、2011年因净值下跌到0.6元以下而面临清盘风险,但今年以来经过持仓结构的调整,踏准了这波阶段性行情的水利、有色、券商等热点而东山再起。不过,虽塔晶狮王是1季度冠军,但绝对净值都在0.7元上下(0.6148元),塔晶系总体并未摆脱被清盘的风险。

 

券商集合市场

新品发行:成立数量大幅回落,量化产品受追捧

    一方面因春节长假前夕资金较为紧张,各大银行加速回笼资金,无暇销售;另一方面因投资者对股市信心不足,购买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意愿较低,券商从201112月便开始推迟已经通过审批的产品发行,201112月和20121月分别仅有3家证券公司推广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然而,春节过后,券商发行新产品的力度出现反转,延续了前两年的迅猛增长势头,因而3月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成立数量出现大幅攀升。总体来看,因春节的因素,1季度成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出现大幅回落,共有16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成立,较20114季度减少13只。

    从产品类型来看,1季度成立的产品依旧以混合型产品为主。其中,混合型成立12只,环比少8只,占新成立产品数量的75%;债券型成立4只,占新成立产品数量的25%。(表1

    借春节过后较为旺盛的投资需求,券商纷纷在产品发行上加快速度,快速扩大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本季度16只产品共募集资金66.90亿元;平均首募规模为4.18亿元,环比上升0.84亿元。其中,混合型产品共募集46.45亿元;债券型产品共募集20.45亿元。

    2011年,由于出现股债双杀的行情,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而采用量化策略的产品则崭露头角,受到市场追捧。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本季度共有4家机构发行了采用量化投资策略的产品,其中国信证券和海通证券首次参与了该类产品的发行。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这类海外对冲基金的表现来看,在市场低迷时,由于其风险控制上的优势,往往能够表现较好,但其在牛市里的表现则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产品。

    除了量化投资策略产品外,本季度券商有较大创新力度,投资方式日益多元化。例如新时代元亨1号,其积极参与新股与一级市场可转债申购,以获取超额收益;长城2号则参与定向增发、股票投资、固定收益类和基金投资、申购新股和债券等。

业绩表现:偏股型产品扭亏,东方红先锋系列沦陷

    本季度成立满3个月的30款产品中,共有15款产品实现正收益。其中,表现最佳的产品为兴业证券玉麒麟1号,累计实现收益11.44%;而表现最差的则为平安优质成长中小盘,当季亏损7.39%

    混合型产品平均收益为0.55%,高于股票型产品0.11个百分点。在满3个月正在运行的141只混合型产品中,共有57只为负收益,收益情况较2011年第4季度有较大改善。其中,收益最高的产品为兴业证券玉麒麟2号,实现收益为12.54%;收益最差的为东莞旗峰2号,亏损10.05%。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东方证券旗下的先锋系列几乎全部沦陷,在收益最差的10款混合型产品中,东方红先锋系列占据4席,为东方红先锋5号、3号、6期和6号,分别亏损6.98%6.33%5.98%5.87%。从披露的信息来看,4款产品均由姜荷泽管理,且重仓股基本一致,因而系列产品的表现也较为一致。从历史业绩来看,东方先锋系列产品波动较大,是操作风格较为激进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FOF型产品的平均收益为1.58%,在成立满3个月的43款产品中共有11款为负收益。其中表现最好的为财通金色钱塘基金优选,收益率为8.35%;表现最差的产品为财富证券财富1号,收益为-2.56%。总体来看,FOF型产品的投资结构使FOF型更加依赖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但同时也抚平了产品之间的差距,使得FOF型的产品收益分化水平要低于混合型以及股票型产品。

本季度受资金面牵动,以及基本面预期的改善,债券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向上格局。受此影响,本季度仅有1款债券型产品为负收益,为平安年年红债券宝,收益为-0.09%。另外,受益于香港股票市场的回升,QDII产品实现平均收益4.46%,为表现最好的产品类型。货币型产品的平均收益为1.19%,继续维持稳定的正收益。(图4

4 20121季度各类型券商集合计划业绩表现

 

 

基金市场

新品发行:基金发行热情不减,分级基金狂热潮渐退

本季度基金公司发行产品热情不减,共有68只基金成立,与20114季度持平。因春节假期原因,基金成立规模较20114季度有所回落,68只基金共募集391.60亿元,环比下降32.33%;平均首募规模持续回落,首募规模由20114季度的8.51亿份滑落至本季度的5.76亿份。(图5

5 2011年以来基金成立情况

 

    从成立类型看,分别有42只股票型(包括指数基金、QDII基金;分级基金分开计算)、4只混合型(含保本型基金)、20只债券型(分级基金分开计算)和2只货币市场型基金成立。虽然20121-2A股市场呈触底反弹的走势,为基金销售市场营造了较好的氛围,但总体来看,投资者对于偏股类产品依旧保持谨慎态度,平均首募规模仅为4.62亿元,债券型相对受欢迎,平均首募规模达8.34亿元。此外,1季度首募规模前三的座席均被债券型基金所占,其中广发聚财信用B募集到34.29亿元,为本季度募集之首。

    分级基金本季度在发行市场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共发行分级基金11只,其中首募份额最多的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分级基金,募集规模达19.3亿份。2011年,为了扩大营销市场以及增加基金公司的产品线,分级基金迅猛发展。但随着长盛同庆分级基金暴露的设计缺陷日益明显,证监会和基金公司对该类产品变得十分谨慎。其中,继之前华商基金撤回丰益分级债券基金申请、南方基金撤回润元分级债券型基金申请后,浦银安盛和方正富邦也分别撤回了中小盘分级股票型基金和和瑞分级债券型基金的申请。

业绩表现:A股市场小幅回升,基金产品勉强飘红

    截至目前,64家基金公司的2011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根据其披露的数据统计,2011年全年,公募基金共亏损5004.47亿元,创下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第二次大亏损。除货币型基金外,基金产品在2011年全部沦陷。

进入20121季度,A股市场先扬后抑,沪深300指数当季上涨4.65%;债券市场则继续震荡向上。受益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好转,本季度大部分基金勉强飘红。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成立满3个月的31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0.37%,其中表现最好的为泰信蓝筹精选,当季上涨13.73%176只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0.51%,其中表现最好的为华商领先企业,上涨了9.30%。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继续维持正收益,其中,纳入统计的231只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52%80只货币型基金的平均收益则为1.07%。(图6

6 20121季度各指数与基金类型业绩表现

 

保险市场

保险行业颓势难转,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保险行业继续延续往年的开门红。数据显示,20121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1891.76亿元,同比增长10.19%。但是考虑到2012年的春节假期在2月份而2011年的春节在1月份,寿险开门红现象较往年暗淡。而到了2月份,20121-2月原保费收入增长仅实现6.36%的增长率,同比增长较去年回落超过8个百分点,可见保险行业依旧没有扭转去年以来的颓势。(图7

7 2011年以来保险业经营情况

 

    寿险方面,行业个人寿险新单业务依旧乏力,其中保险销售队伍增员难是制约保险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虽然银保新规对银保渠道销售的影响渐少,但保险公司在此渠道依旧没有实现大规模突破。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行情还没有结束,对银保产品的销售产生巨大冲击,因而今年内保险产品在银保渠道的销售情况持续低迷的可能性较大。

    除渠道受阻原因,寿险产品无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收益率则成为制约其保费收入增长的原因。从四家国内上市的保险公司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维持在4.05%3.875%4.00%4.00%。由此可见,投资型保险在收益上并没有明显优势。同时,从20114季度以来,债券市场的小牛市使债券的投资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债券收益率的下降虽然有利于交易性债券资产价值的增长,但也意味着投资并持有到期的资金将面临收益率的下行,而从长远来看,这将不利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时,由于去年股债双杀的行情导致保险投资收益普遍下行,制约了保险公司提高保单收益的能力。

    20121-2月,产险保费收入实现14.89%的同比涨幅,增长幅度较2011年同期回落。产险保费收入中,车险占据七成左右,因此车辆的销售量和保有量对产险行业的影响较大。2012年,新车销售量增速持续下滑,预计2012年汽车销售增速仅有6%左右,而汽车保有量增速则为15%左右。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对产险将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车均保价上升,产险的保费收入增速不会出现如汽车销量般的下滑。

存单屡成保单,保险销售误导成整治重点

    寿险行业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行业,销售误导、理赔难以及销售扰民等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问题一直反应强烈,并给保险行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其中,销售误导最为严重。项俊波主席上任后,保监会对整治寿险销售误导工作十分重视。从201217全国保险监督工作会议以来,保监会在这方面动作频频。

    销售误导是目前寿险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有存单变保单、夸大保单收益率和炒停等。而为了整治销售误导,今年以来,共出台了3个相关文件,分别为《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关于做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人身保险业综合治理销售误导有关工作的通知》。

    过去几年市场行为监管一直是薄弱环节,而一旦对销售行为进行监管,短期内对保险公司销售会产生一定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保险销售重投资轻保障的现象严重,但是2011年我国保险资金收益率仅有3.6%,远低于同期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从影响大小来看,银保产品受到的影响最大,这无疑使得原本就疲弱的银保渠道雪上加霜。但从长期来看,整治寿险销售误导对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毛恩知(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附件下载:
3-1.jpg
3-2.jpg
3-3.jpg
3-0.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