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做最好的自己

----——访建行浙江省金华磐安支行傅天明

发布时间:2012-04-18

本报记者 薛洁

傅天明2008年冬天在建行办公大楼门前马上出发执行任务。

傅天明的摄影作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磐安在浙江中部,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目前仍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县名出自《荀子.富国》中国安于盘石之说,意为安如磐石。本文的主人公傅天明就是土生土长的磐安人。

    他的故事得先从1999年说起。这一年,因为经营不善,支行降格为分理处,员工分流的分流,调动的调动,从高峰时的56人,到留下18人坚守。当时42岁的傅天明是支行的驾驶员,同样面临着留与走的选择,年龄大了,文化程度又不高,最终我留下了。

    降格后很多行政部门被取消,只剩下岗位。傅天明如果还当驾驶员,就只能去与建行脱钩的公司。于是他转型干起了七七八八什么都要做的行政岗位:他一个人做后勤(兼司机),办公室(信息宣传、印章管理:包括支行行政章、支部章、工会印章。机要秘书岗、档案管理、0A办公自动化、后勤总务、仓库保管等工作),人力资源(党建、工资发放、培训管理、工资类信息维护、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货币化分配、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的缴纳与管理)、纪检监察、企业文化,工会……这么讲吧,直接创造利润以外的所有行政上的杂活都归他做。由于工作多、杂,他头天晚上要想好第二天要办的事,把跑县各部门的最佳路线算计好,并记在纸上,每二天一样一样对付掉。常常是这边正在看邮箱里的文件,那边有人说水管子漏了、堵了,快派人来修。还要隔三差五替领导到县里开会,坐在建行桌牌的位置上……

    为了新岗位,他到县党校学习,获得了大专文凭,背熟了五笔打字,学会了用电子表格。他做的最多是信息报道,2004年他尝试写了3条几百字的简讯,至今还保留着上级行发的34元奖金。为了达到上级行对宣传报道的考核要求,他不得不拿起照相机(图片报道也可以加分)。2008年上级行为他换了一台佳能50D数码相机,负责宣传的同事扔下一句:傅天明,你用自动档就好了,其他的就不要搞了。

    傅天明没吱声。第二天到处打听如何加入县摄影协会。原来摄影协会每月都搞活动,影友们带上自己的作品让评委点评,还当场评奖,傅天明还获过几次奖呢。从此,他总把U盘放在身上,随时让摄友点评。几年来他累计拍摄图片约10万张以上。

    有人说他干了四五个人的活儿,称他一人部后台万能螺丝钉,他听后朴实地笑了,带着重重的口音说:凑合吧,有的工作只能应付了。

    嘴上说应付的傅天明,其实骨子里是不甘应付的人,这从他的经历中就能看出来。1976年底,20岁出头他,因出身好,表现好,又是村里稀罕的高中生,所以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基建兵。他回忆说,新兵连集训的2个月是在辽宁省某县度过的,太苦了!气温在零下10度以上,每天吃的是高梁与小米饭,周日还吃二餐,早起训练,有时晚上也要搞突击行动训练。集训结束后,大多数磐安老乡分到农场,或到下井挖煤的部队中去了,只有他分到了汽车营,能分到汽车营的,必须是优秀的。

    傅天明向记者讲起他在部队最难忘的一件事,1978年春,因表现好,领导准备培养他。当时支队给营部两名深造学习的指标,他是其中一个。去深造必须先去天津市某院校考试通过,不幸的是我考试未通过,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很受伤,那次如自己争气,可能就不是一名驾驶员,也许是一名军官。或许这件事让傅天明痛彻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1982年,当了五年兵的傅天明转业回到家乡,在县里一家草编厂开货车,那段时间,他经常被借到建行临时开车。1987年,在建行工作的战友问他:我们要招一名驾驶员你愿意来吗?”“建行单位好、稳定,离老家只有15里的路程。就这样傅天明幸运地来到建行,成为一名临时工驾驶员。然而,令傅天明没有想到的是,建行也不稳定,1999年的他重新面临抉择。

    采访时他的同事还记得当年傅天明把住在乡下和外地的员工一一送回家过年的情景:春节前员工们都盼着坐上支行那辆风光无比的乳白色伏尔加,这可忙坏了傅天明,他大年三十夜很晚才回到乡下老家过年。有一年大年初一,他因太劳累发高烧在老家挂液水。只要能把员工平安送回家过年,苦点累点心里乐。19873月到建行,傅天明驾驶过4类行政车和运钞车,安全行车约50万公里以上。

    ……

    2009年磐安支行由原单点型支行(相当于分理处)升格为综合型支行,而傅天明的工作没啥变化,还是七七八八一天忙到晚。已经55岁的傅天明谈到未来时说:我的愿望很简单,能平安干到退休就心满意足了。人要跟自己比,想想过去,比比现在,一个天一个地,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一个曾经的临时工。

记者的话:

    傅天明的命运似乎一直在与不稳定作抗争,他一生追求稳定,以致他的愿望竟是能平安干到退休就心满意足。写到这里,我不禁叹息:个体命运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显得那么无力,无助,不可把握。然而,人却能把握好自己。这个社会不是所有人都要做投行,都要出人头地,踏踏实实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是不是让人们内心充满和谐的最现实选择?

附件下载:
2-1.jpg
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