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草根银行”与“国家银行”的博弈

----——走进凭祥(上)

发布时间:2012-08-22

写在前面的话: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境长达1050公里,有8个县市与越南接壤。2011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额达76亿元,其中边境贸易占贸易总量的82.52%。凭祥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这也是此次边贸业务系列报道选择凭祥的原因。

    “草根出身的地摊银行是中越边境贸易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特殊产物。是对持有越南国家营业执照、专门在中越双方民间从事人民币与越南盾之间现钞兑换业务的摊点的简称。由于人民币与越南盾无法自由兑换,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其在越南的合法性,地摊银行虽然一直游走在金融结算正规军的边缘,但在边贸结算中却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主角。虽然曾有专家断言地摊银行一定会在规范化管理的趋势中消失,但事实上,这场发生在草根银行国家银行之间的博弈仍旧在上演,丝毫没有收兵的迹象。

 

本报记者 张瑾 特约记者 张世兵

    换钱婆的银行生意

    建行浦寨分理处就在离边境检查站300米左右的地方,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装满货物的大卡车一直从越南排到了中国,绵延看不到头。运输的车队把这条跨国界的路堵得水泄不通,每天分理处营业时间结束后,运钞车几乎都会被堵在路上,根本进不了网点,正点下班成了奢望。说起这事儿,分理处的覃权也是比较郁闷,等到晚上9点也算正常。可郁闷归郁闷,因为分理处地处蒲寨边贸互市点的核心区,人气还是颇旺的。

    也许正是看中了建行这块风水宝地,浦寨的地摊银行就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了。每天早晨,建行一开门,地摊银行也开张营业,越南的换钱婆们穿过检查站准时到中国来上班,十几个人一字排开,坐在建行的门前,一把小椅子,一张小桌子,几个计算器,两部手机。一切准备停当后,就等着生意上门了。

    可别小看了这些换钱婆,在凭祥,边贸结算的主要力量是地摊银行。据不完全统计,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地摊银行超过180,主要分布在凭祥市的浦寨,东兴市的一般集中在越南芒街一带,大约80% 的中越边贸结算业务是通过地摊银行完成的。为了了解地摊银行的情况,建行凭祥支行的小黎做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估算,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地摊银行有大约20人左右,实力雄厚的日交易额最高可达上百万元人民币。手中周转的人民币现金均在百万以上。一些摊点较小的也会有几个或十几人的从业人员,日交易量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不等。记者在浦寨互市点看到,他们有条不紊地记账、打手机联系业务。面对陌生人的询问,有些警觉,但也显得平静。如果你要汇钱给越南客户,将钱交给我们,写下客户姓名、手机号码,我一个电话,对方立即就能在越南拿到钱。简单的交易流程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由于地摊银行的从业人员女性居多,所以凭祥当地人都称呼她们为换钱婆可别小看了这些换钱婆,生意好的时候,每天经她们手的资金有几十万。因为这些换钱婆常年驻扎在银行网点门口,所以分理处的覃权对她们的业务情况很是熟悉,特别是她们在通过银行为客户转账的时候,还能为银行推荐一些客户。所以,门里门外相处倒也相安无事。

    事实上,肇始于民间货币兑换点地下钱庄的地摊银行开始规模并不大,只是为了方便边民从事边境贸易活动,主要是一些零星的外币兑换摊点,交易金额并不大。通过人民币/美元、越南盾/美元的官方牌价套算,赚取过境人员兑换两种不同货币的差价。近年来,随着中越贸易活动的日渐繁荣,边贸交易额不断提高,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地摊银行也与时俱进,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和运作方式上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的地摊银行不仅仅可以做货币兑换结算,甚至还有临时融资等货币业务。小黎在调查中发现,正是因为地摊银行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且能提供信用垫款,在中越边贸结算中以人民币和越盾结算的地摊银行依然是主要结算渠道。小黎给大家举了个例子:比如某位越南商人从中方进一批货物越南客商直接把货款以人民币或越南盾交给当地的地摊银行或存入地摊银行指定的银行账户等中方客商一交货越方地摊银行即通过电话通知其在中国的地摊银行将货款以人民币现金交付中方客商或存入中方客商指定的银行账户。有时在进口商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地摊银行还给予垫款最后由地摊银行双方进行清算。对于喜欢方便、快捷的客商来说,地摊银行的经营模式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

    “在地摊银行,有时候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了,到了正规银行那手续可就多了。还是麻烦。这位客商的话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博弈依存

    早在90年代中期,有权威人士就断言,地摊银行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产物,必将在短时间内消亡。广西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古小松博士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边境贸易的结算方式全面告别不规范的时代是一种大趋势。但理想很丰富,现实却骨感,由于人民币与越南盾无法自由兑换,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地摊银行在越南的合法性,地摊银行虽然一直游走在金融结算正规军的边缘,但在边贸结算中却依旧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能担当主角主要是由于地摊银行还扮演着人民币/越南盾的市场汇率制定者的角色。汇率的确定一般是由几个比较大的地摊银行掌握调控而形成。汇率的制定主要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查看最新公布的美元汇率,以中越两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美元、越南盾/美元为基础,加上中越双边季节性的贸易趋势和贸易往来状况结合越南与所有交界国家边境对人民币、越南盾的需求情况,一般会在每天的9时、13时、15时公布汇率情况,由于其制定的汇率基本符合两国货币的真实币值,并且反映及时,因此所有从事边境贸易的公司、货主及中越边贸结算银行都自觉遵守执行,成为了产自民间的官方汇率。与商业银行公布的汇率不同,地摊银行汇价波幅没有限制,波动频率也较大,有时候一天之内变动次数高达 5—6 次。由于人民币与越南盾的汇率水平经常变化,就给汇率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比如一笔汇款业务,上午报的价,中午或下午就跌了,如果成交了,地摊银行就会亏本,在这种情况下,地摊银行很可能就会取消这笔交易。双方之间原来只是以电话口头方式报价,并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对地摊银行没有约束性,所以交易是否还会进行就要看地摊银行的道德操守了。小黎在调查中发现。

    正因为如此,在地摊银行与国家银行之间,一面是博弈,另一面却是依存。国家银行也曾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中越两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压缩地摊银行的生存空间,但地摊银行作为在国家掌控之外的一股民间力量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地存在。

    草根的未来

    地摊银行之所以具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地摊银行在汇兑费用上略低于商业银行,而且手续简单、结算速度快,有些还可以提供短期贸易资金融通。相比之下,银行边贸结算因为票据各行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跨国单据凭证要通过手工传递,因而结算速度慢,手续繁杂,费用高。但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地摊银行业务之所以能够如此方便快捷的为客户提供服务,是在商业银行开办储蓄存款通存通兑业务后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商业银行承担了地摊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部分成本,这本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公平与否在那里已不重要,市场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虽然地摊银行在结算操作方面具有便捷性和低成本等有利因素,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信用风险方面。 “地摊银行属于个体经营,没有正规、固定的营业场所,也没有严格的工商注册与资本金要求,基本游离在国家金融政策和外汇管理约束之外,业务的安全性依赖于个人的诚信。据知情人说,2005年发生的黄氏月卷款潜逃案,估计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因没有留下可证明交易关系发生的证据,没有一个中国客户报案,损失无法挽回。没有制度的制衡,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风险隐患是可想而知的。但从现实来看,在发端于熟人社会的地摊银行经营行为中,边民间的亲缘关系似乎比银行的信用更牢靠。

    果真是这样吗?

    2003年10月1我国实施的《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已规定允许多币种开放式进行计价结算。2010年国家财税新政策规定:边境贸易以现金方式结算的不再享受退(免)税政策,而只能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享受应退税额全额出口退税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银行结算无异于福音,使客商们不得不选择银行结算。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也针对边贸企业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在服务上注重差别化,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结算效率,使银行结算的份额不断提高。在采访中,一位换钱婆感叹道:边贸生意越做越大,银行结算越来越方便,我们业务越来越少了。有时候一天都没一笔业务。

    地摊银行作为边境贸易的特有产物,对中越边境贸易正常开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它在经营中的信用风险对中越边境金融秩序的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隐患。目前来看,强行取缔任其发展都不是上佳的选择。未来,在草根身份的地摊银行和贵族血统的国家银行之间展开的这场博弈,到底谁是赢家,只有市场才能做出最终的裁决。

感谢广西区分行凭祥支行黎敏毅对本文做出的调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