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2-11-14

 

 

瞬间 focus ·华尔街

华尔街,这条位于纽约曼哈顿区,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的街道上,聚集着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和垄断组织。每天,数以亿万计的财富在这里进进出出。这里,是每一个金融从业者的梦中天堂,然而,这里也是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在令人羡慕的光鲜背后,留下了不少落寞的身影。

图文/余江灏

 

话匣子topic · 俞可

瞿秋白在上海大学的演绎

90年前,19221023,《民国日报》刊登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因东南两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之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公举于右任先生为本大学校长。”当日,由于右任挥毫题写的校牌悬挂于闸北青云路323号(今西宝兴路)青云里口。校舍为两层老式石库门,共10余间,弄堂门即校门,被谑称为“弄堂大学”,又因未曾在政府注册,被贬称为“野鸡大学”。最终,这所学校以“东方红色大学”载入史册。

红色,是因为1924年年初中共上海大学支部组建。当时,沪上党小组仅五个,上海大学为第一组,组员有瞿秋白、邓中夏、张太雷、王一知、施存统、恽代英、蒋光慈等。在沪共产党员50人,上海大学以18位居首,共青团员195人,上海大学几近占半。支部书记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19231月访苏回国,家人希望他“入仕途分担其家庭之负担”。北洋政府提供外交部要职,他却婉言谢绝,7月,在李大钊的力荐之下,义无反顾地来沪就任“薪律极薄”的上海大学教务长,并入选作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的评议会。在1923730给胡适的信中,他写道,既然来到上海大学,就“要用些精神,负起责任”,并希望该校“能成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上海大学“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瞿秋白发表在192382-3日《民国日报》上的长文《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如是说。192412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日报》记载:“最近几个月来,中国布尔什维克之活动有显著复活,颇堪注意。这些过激分子的总机关设在西摩路132号上海大学内,彼等在该校出版排外之报纸——《响导》,贮藏社会主义之书籍以供出售,如《中国青年》、《前锋》。该大学之大部分教授均系公开共产党人,彼等正逐渐引导学生走向该政治信仰。”此文被冠名为《上海大学瞿秋白等活动》。一个瞿秋白足以让敌方闻风丧胆。五卅运动当天,该校学生有13人受伤131人被捕,领导人刘华亦为上海大学学生。《会审公堂记录摘要》称:“鼓动此次引起扰乱之学生或学童皆来自过激主义之大学——即西摩路之上海大学。”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刊指出,“广东可说是革命策源的大本营,而上海大学好比是派在帝国主义及军阀的虎穴奋斗的先锋队”。世人从此皆知“北有五四的北大,南有五卅的上大”。

瞿秋白在上海大学最大功勋在于创建并主持社会学系,堪称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滥觞。瞿秋白讲授的《国民革命与阶级争斗》由19259月入学的社会学系学生秦邦宪(即博古)记录,刊于该校中山主义研究会出版的《中山主义》周刊第一期。不出一年,秦邦宪已形成自己的唯物史观。曾就读该系的还有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共最高领导人王明、总理李鹏生身父母李硕勋和赵君陶、红军惟一女将军张琴秋等革命家。

“滔滔不绝瞿秋白,讷讷难言田寿昌;六月青云同侍讲,当时背影未曾忘。”这是坐在丁玲身后的施蛰存所描述的一段上海大学课堂情景。奠定丁玲文学地位的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便是上海大学校园生活的艺术化再现。其发表于1929年《小说月报》上的作品《韦护》则虚构上海S大学一位刚从莫斯科归来的教授“韦护”与女孩“丽嘉”之间的爱情故事,而原型即瞿秋白与上海大学文学系学生王剑虹。“丁玲天真烂漫,处处同一个男孩子相近,那王女士却是有肺病型神经质的女子,素以美丽著名,两人之间从某种相反特点上,因之发生特殊的友谊”(沈从文语)。瞿王两人于19241月初喜结良缘,不料,是年7月,王剑虹因患肺病猝然辞世。瞿秋白痛不欲生。此时,王剑虹的闺蜜杨之华给予莫大精神支持。这位1923年底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才女19241118与瞿秋白结为患难夫妻。两人名字所隐喻的天造地设充分体现于瞿秋白亲自雕刻的印章“秋之白华”。19358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就义,杨之华自此厮守着这方印章终身未嫁。

当时的校园不啻为一方革命加爱情的乐土,瞿秋白的演绎堪称完美。

 

城里城外emotion · 舞雩

善小而为

20121029,百年飓风桑迪狂袭美东,800万户家庭断电,新泽西的几个小镇狼藉一片,一向灯火通明的曼哈顿下城入夜后黑暗阴冷,交通瘫痪,学校停课。所幸女儿处于曼哈顿中城的住所未受影响。

1030晚,女儿在电话里说,“妈,我这里都成了避难所了。今天有好几个同学来我们这里想借宿,但我们只能留一个人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那其他人怎么办?”

“只好去别处找。”

“啊?你怎么不让她们同你挤一张床?”

“妈!”女儿的声音在抗议。

我知道,我随口说出的话是她难以做到的。看来,当初那个哭哭啼啼要拯救世界的女孩子,最终还是突破不了小我的局限。但问题是,这是特殊时期啊。“那她们多可怜,如果你是哪个需要帮助的人呢?”

“妈!”女儿受不了我的感情攻势。“学校开放了一个大厅,她们还可以去那里。”女儿试图减轻自己的负疚感。“有被子,还有免费的吃喝。我把我的卫生间都献出来了,她们来我这儿洗澡,上厕所,还在我们这里做饭、洗衣服、写作业,我的书桌也献出来了。”

“好吧,妈并没有想责怪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或者说超越不过去的界限。那些设立慈善基金的人可能做不到为养老院的老人洗脚;那些能去山区支教的人,不一定肯捐出自己的角膜。还是那句话,能做多少做多少。”

放下电话,令我想起了去年和女儿的一次视频电话场景。

“妈,我觉得,我现在心变硬了。”这么说着,我看到女儿的眼睛里开始有泪。

“怎么了?”我有点发懵。

“纽约这里到处都是流浪汉和要饭的,纽约人看到他们就像没有看见一样。”

“那你呢?”

“我一开始很难受,现在每天看见他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的心变硬了。”女儿开始流泪,她真的是很伤心。

我的心有些发紧,“你在哭,就说明你的心还没变硬啊。”

“可是穷人那么多,我又能怎样?我又不能每个人都给钱,最后我会像那些纽约人一样没感觉了。”女儿的泪还在流。

“别要求自己太多了,又没让你拯救全人类。要知道贫穷是永远消灭不掉的,你爸爸工作的世界银行目标也只是减少贫困,而不是消除贫困。”

“可是老师说的人文关怀,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也许将来我会找到一种方式,但现在我还不知道。”女儿的情绪似乎平复了一些。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还是妈妈那句话,现在能做多少算多少,只要自己心里舒服就可以了。‘勿以善小而不为’。”

“什么?”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教育他儿子的话。”

“噢—”女儿似有所悟。

短短一年后,女儿已经学会“善小而为”了。

 

聊书斋chatting · 李莉

阿尔卑斯的“活雷锋”

在中国的儿童读物中,还没有一个象海蒂这样“一根筋”的人物,明明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却偏偏惦记着阿尔卑斯山里的一帮穷乡亲,天天吵吵着要回家放羊。这故事要是让曹老师来写,父母双亡的海蒂可能就变成了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整天纠结在个人恩怨中。但是在约翰娜·斯比丽夫人的一手“策划”下,穷苦孤女海蒂却成了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让性情古怪的爷爷回归了社会、让瘫痪少女克拉拉站了起来、让放羊娃皮特识了字、让失去女儿的医生找到了依靠、让瞎眼奶奶看到了希望……雷锋身上那些“助人为乐、热情似火、无私奉献、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在海蒂身上都能找到。一百多年过去了,海蒂的“英雄事迹”传遍了世界各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由此可见,尽管国情、文化、世界观不同,但人类对“雷锋精神”的需求是一致的。

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约翰娜·斯比丽夫人的本意应该是通过《海蒂》来宣扬基督教义,但一不小心创造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雷锋式典型形象。海蒂从一开始凭借天性自发地做好人好事,到后来在上帝的指引下,有意识地帮助影响别人,通过一系列“雷锋事迹”,完成了传播基督教博爱精神的义务。书中两次提及爷爷一动不动地盯着熟睡中的海蒂:第一次是海蒂被姨妈当做包袱送到山上,一向孤僻冷漠的爷爷半夜起身查看孙女的情况;第二次是海蒂从城里回来讲完圣经故事后,爷爷双手合十低下了头:“爸爸,我对上帝和您做错了事,已经失去了做儿子的资格!”并流下了眼泪。从远离上帝到向上帝忏悔,不管我们信不信上帝,这些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也同时体会到了什么是基督教主张的大爱。因而,斯比丽夫人在向世界输出海蒂这个“洋雷锋”的同时,也成功输出了其价值观和宗教观,这应该是《海蒂》最成功之处。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提倡要爱起来,从“独善其身”到“兼顾天下”,从爱亲推及到爱邻居、爱天下,都是在主张爱,但我们关于爱的教育却一直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始终与现实生活脱节。一种观念、一种文化如果仅仅是个学说,只能掌握在少数学者手里,只有借助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才能广为传播。我们倡导了几千年的爱的文化,却没有通过文学作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并被普通大众广泛承认。这是广大文学创作者应该向斯比丽同志学习的地方。

一直以来,我们的儿童读物、影视作品都是由孙悟空、哪吒这种半人半神、充满了斗争精神的圣斗士担当主角,始终没有一个与人为善的文学形象出现。吴承恩老先生在创作孙悟空这个形象时,是基于明朝后期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想通过孙悟空这个形象来解答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约关系,这远远超出了一般孩子的理解能力,因而《西游记》虽为一部神魔作品,实为一部社会小说,并不适合儿童阅读。而家长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奔着阅读的功利性,要求孩子们读《四大名著》,读四书五经,读《十万个为什么》、读《上下五千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孩子们从自己的心智出发,只能从《西游记》里看到打闹争斗,从《水浒传》里看到哥们义气,从《三国演义》里看到不择手段,从《红楼梦》里看到勾心斗角……这虽然丰富了孩子们的人文历史知识,提高了文学鉴赏力,但独独看不到真善美这些人性中最美好并构成普世观的东西。在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世界观还未形成时期,没有能够引领孩子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出现,这无疑是一种阅读缺憾。

细数这些年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迎合主旋律的高大全典型外,还真找不到一个象海蒂这样充满爱的“活雷锋”形象!而斯比丽夫人呢,一个外国人,远在阿尔卑斯山脉,毫无利己的动机,连个党员都不是,却能够把全世界儿童的阅读事业当作她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一种雷锋精神!因此,我们不仅要提倡孩子们学习海蒂好榜样,更要倡导文学创作者们学习斯比丽同志好榜样!

 

说微知著story · 俞天白

自我实现与自我救赎

自省精神是完美人格的集中体现。它体现着人与人、人的内心平衡方面的努力。

那么,我们的知识精英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自省?

这与文化背景有关。在西方,进了教堂首先是去忏悔,以求自我救赎;而我们进了寺庙,是为了求取菩萨的庇护,隐恶扬善,消祸除灾。于是社会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自身的价值,往往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牺牲别人来实现的。自我实现,就成为排斥他人的一种本事。你自省了,极会成为被排挤的缺口。自省,或许会有,但也是为了达到压倒别人抬高自己方面的精益求精,而不是追求人格上的完美。比如,中国这几十年发生了多少折腾,作为多数中国人,是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可是,我们一有问题,就是责怪别人,而且上升至国家、民族某些人,而不去想一想自己个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某些当权者确是有责任的,但作为个人,没有了这种自省精神,所以内心就永远站不起来。今天,不是都在说中国崛起,都在做着大国之梦吗?殊不知,世界上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是从内心里真正地站起来而成其大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到勃兰特的那震撼世界的一跪吧。他这一意外之举,因为不是访问行程中设计好的,使在场的政要无不意外,当时的世界各国新闻媒体很快对此发表评论,无一不是积极正面的。“勃兰特重塑了德国在整个世界的形象;一个敢于认错、敢于担责的国家和民族,没有理由不发展强大”等等。从此德国的历届政府对反省战争罪责从不回避,并且多次向遭到纳粹德国侵略和伤害的国家及人民谢罪。他们的真诚忏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谅解和尊重。1973年,勃兰特接受了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的采访。他谈到了自己当时采取这一出人意外的行动的感受。他回忆说:“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勃兰特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但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出任德国总理后,我更感到自己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那天早晨醒来时,我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每年的58曾经是德国投降纪念日。到了198558,当时的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认为德国在战后四十年一直将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他对民众说,“今天我们大家应当说,58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们大家从国家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解放了出来。”到了19956月,德国总理科尔出访以色列,继勃兰特之后,他再次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再次提起勃兰特,是因为很多道理,都包含在这个故事里了。起码说明一点:自省,并不是组织行为,当自省成为了一种责任的承担精神,那就不在于上级要我怎么做,也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受命于责任的主体:我,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与道义。如果能够这样,就把责任推给别人或别的客观因素的防空洞堵死了。这就是自省精神,这正是自我救赎的表现,这正是所有自我实现的出发点。

作为当代中国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但谁都没有认真思考,其前提是学会自省,学会在这个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的那一份自觉,一种为了解放自己而自我救赎的自觉。而这一点,正是一个人内心是否强大的表现,也个民族与国家强大的基点。

附件下载:
4b1.jpg
4b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