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写在指尖 “讲”在心中

发布时间:2013-01-09

编辑手记

“头版头条”这个带有丰富含义的位置,历来是纸质媒体的一个阵地。客户版的头版头条一直以来主要由本报记者撰写,不是自信,而是为了挑战。近一两年以来,其他版面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有了更深入的合作,沟通渐入佳境。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于该领域的信息比记者捕捉得更迅速,解读得更深刻,何不尝试让他们写头条,让文章更具时效和独到呢?最终,这个想法使他们又多了一个“本报特约记者”的头衔。但搞研究、做业务与写新闻稿终究不是一回事,打磨中,互相考验着心智。本年的“撰稿人心语”版面特别邀请了这五位为我们撰写过头版头条的作者,述说他们在写那1500字小文背后的故事。

 

艰辛成就快乐

吴道勇

    作为新闻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自己的稿件上头版头条,最忐忑的也是写头版头条,特别是撰写特约稿件,由于编辑部框定了范围,颇似科考殿试中的应制作文,切题走笔,字字艰辛。但也有高中的快乐。20121010,《建设银行报》客户版刊载了我撰写的文章《温州金改驯化民间资金的新尝试》。这篇稿件于我来说,成稿只用了两个小时,而整个酝酿过程足足花费近两月,颇为艰难,也让我体验了艰辛成就的快乐。

    7月中上旬,客户版编辑张瑾给我发邮件,约写关于温州金改的稿件。说实话,我对金华分行以外的事物关注不多,一时间觉得题材陌生,回以怯意。事后一想,作为行报约稿,对于建行员工来说,不仅是一种抬爱,更有义务去完成。随后,在心里埋下写作的责任种子,开始有目的地关注方方面面关于温州金改的信息。写温州的金改,必须先了解全国的金改,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较之中选准切入点。当时金融创新已在全国形成一股热潮,在温州获得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以后,珠三角出台了系列金融创新措施,泉州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有望拿到国家签发的通行证。了解三地金改共性与个性,有助于我对温州金改特点的把握。我像看《三国演义》一样嚼食关于三地金改的资料。广东是国内第一大经济省,GDP占全国九分之一,金融资产和业务规模已达到全国七分之一,珠三角的金改是把金融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背靠香港,融汇澳门,探索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如同驱动一头底气十足的奔牛;泉州连续13GDP居福建第一,总量达到全省四分之一,而信贷投放只占全省七分之一,民间资金沉淀4000亿元,企业资金严重缺乏,其金改的目标是让民间资金有序流动,就其性质而言,是为了牵动卧牛;温州金改,缘于民间借贷风险的暴发,更象是要给野牛套犁。做完这些功课花费了大量精力。到8月中旬,再开始细读手头积累的一大叠温州金改资料,大致是三种声音。一种来自官方,正面肯定,多为温州金改初见成效说;一种来自当地学界,不咸不淡,人云即云;一种来自企业界,心态矛盾,盼金改,又怕越改越糟。在这一期间,心里多次冲动想提笔,而仍茫然不知主题向何处切,一只笔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心中发不了笋,只字没成。82526日,为现场感受金改的情况,利用双休去了一趟温州,亲自体验了一番温州金改的热度与速度。这一次颇有收获,温州人虽然仍在争论要不要金改,怎么改,但关于金改的一切都在按计划执行。从我内心肯定金改方向没有说,于是又有了冲动,拟定以温州金改 在争议中前行为主题,将先前收集的素材进行同类项合并,将实地采集速贷帮撮合民资借贷对接的例子纳入其中,并整理出了自身感受过的温州个私经济的历史资料。这回虽然胸中似已有竹,但枝枝叉叉,打腹稿总卡壳。写顺溜,太平谈;广征博引,又恐一堆乱麻。反复思量,自认为仍然是主体不突出,所以短则淡,长则滥。

    我再次沉下心来研读关于温州金改的整体方案和各方面参与者披露的启动金改初衷。发现其根本目的是要对巨大的温州民间资金流进行约束和引导,使之走上规范化、阳光化的金融轨道。这时候,先前形成的温州金改象是给野牛套犁的印象在头脑中有了动感,没有约束的民间资金就象洪水猛兽,狂奔滥泻;金改的方案设计,就是建规矩开通道,让其转化为实体经济投资。整个温州金改的来龙去脉以及走向,就是实现这种转化。一个新鲜的主题不经意地冒出来,我随着记下来:温州金改,转化民间资金的新尝试。在正式撰题时,心中的具象再次出现野牛的影子,索性确定驯化为行文主题。这次动笔,不再看原来的文字,整篇文章从笔下流出来,成稿不足两小时,在过程上全无劳心之苦,反倒是有一种剖蚌取珠的享受。这篇稿件后来经客户版编辑一番雕琢,顺利见报。(建行浙江金华分行)

 

转型

王浩民

    与建行报客户版的最初结缘源自于市场漫谈

    “市场漫谈是个评论性的栏目,基本是一个可以发挥个人特长、展示个性思维的空间。尽管也时常有自以为是的稿子石沉大海,但并不影响我写作的热情,因为对我来说,写作本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和心情的发泄,既然原本属于不吐不快,现在吐出来就是一种快乐。印象最深的是首次在市场漫谈栏目刊发的那篇《股市里专家为什么总是预测不准》,对证券市场里那些所谓专家只为吸引大众眼球而信口雌黄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淋漓的讽刺,似乎有一种为股民们出了一口恶气般的快感。这篇文章后来又被数家媒体刊登或转载,也正是它把我引上了两家媒体特邀撰稿人的道路。

    市场漫谈转型到头版头条新闻报道似乎在偶然之间,但又在自然而然之间。因为它们之间本就是同属一个领域,那就是要时刻跟随市场的热点和细节,热点不一定是重要事件,但必是人们关注的事情;细节便是具体的数字以及公众对该事件的反应。只是这两者之间的写作方法却是截然不同:评论的特点是观点鲜明,侧重的是讲道理;新闻的特点则是事实清楚,侧重的是摆事实。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如果说评论可以或多或少夹杂作者个人主观倾向的话,那么新闻稿则来不得半点非客观的东西,特别是财经类的新闻稿大多是以数据为支撑的,即便是对市场的看法也只能是采访对象的观点——这一点我当然是熟记于心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转型反而使我驾熟就轻。当然,这种驾熟就轻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自己本身就需要每天关注市场热点和财经信息,也不间断与业内人士或客户打交道,和他们交流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心得。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把专家的观点或机构的预测当成你唯一的投资依据,基本上都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投资品种,预测顶部或底部都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离开基本面的纯技术分析更是在瞎掰和胡诌。事实已经证明,在某一时段100个做市场预测和技术分析的人当中,真正能够预测准确的不会超过10个,因为市场的走向往往是:当绝大多数人热情高涨或失去信心的时候,市场的转机和拐点就要出现了。面对嘈杂的市场声音,如果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投资者很容易被忽悠得无所适从。所以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任何机构或专家的观点,都要以扬弃的态度和批判的眼光对待之。行情在失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欢乐中死亡。这才是证券市场颠簸不破的真理。

    参加证券公司或基金股市举办的周末讲堂也是我的一门功课。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学习他们的投资方式和选股能力,而是通过现场的互动了解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一些真实想法。除此之外,还与一些券商和基金公司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阅读他们定期通过邮件发送的投资分析报告。这是为我做采访提供素材的两个重要渠道。

    至于数据,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因为网络媒体上的数据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不够完备,有的数据是无法从媒体上查到的;二是不够准确,即便对于同一件事的报道不同媒体数据差距很大。幸运的是,为了能够及时提供丰富的理财资讯,单位已经安装了Wind资讯理财终端,今年又购买了金融终端,这对我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正因为特约记者的角色,也促使我更进一步去体验Wind资讯更多的功能,从中获取到及时、准确、完整的财经信息和数据。这也算是转型之后的另外一点收获吧。(建行河南新乡财富管理中心)

 

讲故事的人

李淳

    “讲故事的人是莫言在瑞典发表的演讲的主题,这里借来一用。我想我们每一个写字的人,就是讲故事的人,写在指尖,讲在心中。

    建行报编辑打电话来约稿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坦白说,写字并非我所长,总要抓耳挠腮一番才能挤牙膏似的写出几个字。每每和别人说到这,对方总会朝我一笑,那笑容的意思,大抵是你在开玩笑吧?是啊,大学里修的是新闻,现在从事的又是广宣工作,正是所谓的科班出身岗位和专业的结合,别人哪里会相信你还有这些苦恼

    我这苦恼的来源,大概就是讲故事的水平还不够。不会讲故事,要不就是心中没故事,要不就是心中有故事,却讲不出来。每天,我们接触那么多的人,经历那么多的事,所见所闻不断,满肚子里应该都是故事,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应该都属于后一种情况。

    我想起了今年上半年给建行报写过的一篇头条,是一篇产品介绍的稿件。这篇稿件的撰写过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感触。此稿前后经历了三次大改,小改就更是不计其数,直到截稿前最后一天才最终完稿。那一次我真是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现在再拿终稿和初稿对比看看,我发现,往往就是那些我认为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了解的细节,成了终稿的点睛之笔,而这些在我的初稿中完全被我想当然地忽视,我还在搜肠刮肚地遍寻素材,却没发现往往这些就是故事的精华所在。

    再进一步想想,为什么这些细节会被忽略,是因为讲故事讲不清楚的三个问题:脱离环境谈问题,就事论事,此为一;言语生拗,还有好些专业术语,此为二;平平淡淡,缺少对亮点的挖掘,此为三。工作时,周围的同事和自己处于同一环境,关注着同样的问题,讨论交谈中早已形成了默契,即使突然讲起一个话题,无需多加解释,也自然能心领神会。而这种惯性一带入写作,总认为读者和自己一样,对事情这也知道那也明白,洋洋洒洒一两千字下来,却显得无头无尾,缺细节缺亮点,只有骨架没有灵魂。

    我们常说,要认识和了解客户,才能满足和服务好客户。讲故事也是如此。认识和了解听你讲故事的人,知道他们想听什么,这故事才讲得精彩,讲得动人。这些听故事的人,并没有参与到故事其中,所以总愿听我们将点滴的精彩娓娓道来。当我们在写新闻、投广告、做宣传时,也都是在给客户讲故事。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那么多细节,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于是被忽视,于是被忘记,转而费尽心思寻找其他。但是,这些任何一个被忽视的细节,都可能恰是客户眼中的闪光点。啊,原来建行还有这样的服务!这样好的功能以前我都不知道!如果这样的感慨,如果客户只有在体验过产品和服务后才能发出,这只能说明,我们这故事讲的还不到位。凡事转换思路、凡事转换角度,多从的角度出发,多问问能看明白吗,多想想客户知道吗,于是这才发现,原来身边并不是没有故事,而是因为总站在一个角度看世界,蒙住了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

    写至此,再回到莫言的讲故事的人。有人评论说,没有故事的人是可怜的,有故事讲不出来更是可怜的。于我而言,今后如再有机会写撰稿人心语,我希望能与你们分享的,不再是这些苦恼,而是我在讲故事时的种种收获与感动,这也是我这一年来在建行报撰稿对自己最真实的期望与祝愿。(建行信用卡中心)

 

收藏快乐

宝木

    收藏,一项能够陪伴你一生的文化娱乐活动。有人说,收藏是文化底蕴的展示;也有人说,收藏是投资理财的途径。应该说,这两种说法都没错,但如果用孤立的眼光去绝对化看待其中一个方面,那么如此收藏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笔者从中学时代开始收藏,也算碰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从1979年开始收藏邮票,迄今屈指算来已逾三十多年,不知不觉中收藏伴随着一个初中生走向知天命的奔五年纪,光阴荏苒呀!

    在邮票的收藏中,逐渐发现其中无穷的奥妙,除了包罗万象的知识外,也有专业的邮识,而邮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衡量集藏者的收藏水平,同时也可以为你增加意想不到的财富。笔者开始收藏邮票,免不了拾遗补缺,所以到市场上去寻觅所缺的邮票是难以避免之事,也因为经常逛邮市,对市场的起伏留下了深刻影响,并从此踏上收藏与投资相结合之路,当时这种方式谓之以邮养邮,近十年来则称为收藏投资。自然,在集邮与逛市场中意想不到则是成为了一个笔耕邮市与邮识的作者,且自1987年开始撰文,至今不辍。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邮票收藏有所降温,其他收藏品热潮则风起云涌。笔者也开始增加金银币和地铁卡等品种集藏,而近年来随着非遗受到国家的重视,一些传统工艺品的收藏也不断受藏界重视,新的收藏品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自然更受笔者关注,特别是对那些流传千百年的传统工艺饶有兴趣,一些在电视上播放的相关内容片子绝对不会放弃。

    20124月份《建设银行报》客户版编辑邀我去贵州采风,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采访当地的非遗传人。

    在贵州的苗族聚居区,在他们的眼里,无论是银饰、蜡染,还是锡绣,都是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而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一种正在逐渐消失的民族传统工艺品。他们都透出了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勤劳的气息,凝聚着独特民族风格智慧的结晶。

    这些产量不大却实用而美丽的工艺品,恰恰吻合了收藏投资的要素,如果说邮币卡是现代工业化的批量收藏品,那么苗家的手工工艺品就成为稀少的藏品了。

    世界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传统产品正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消失,而它们也无可奈何地成了收藏品的新军,就连我们少年时代用过的缝纫机、电子管无线电收音机、唱机和唱片等,都不得不走进了收藏博物馆,过去许多人不屑一顾的日常用品,现在却成了藏家的心仪之物。当你将收藏的唱片放到那72转的老式唱机上,传出的声音虽然没有我们现在高保真立体声那样传神,却能够在声音中沉浸于过去那原汁原味的美妙旋律,这种身临其境般的回忆也许只有收藏者才能够体会与享受,那同样是一种快乐,收藏所带来的快乐,因为收藏品就是凝聚着过去快乐的结晶。

    有人说,玩收藏的是傻子,因为他们将钱扔到了被大多数人遗弃的旧垃圾中,这话听来有些道理,但细细琢磨却又不是这么回事。毕竟在旧垃圾中,收藏者同样能够获取快乐,而嘲笑者却永远不会理解和享受到这种垃圾中的快乐,自然也不可能明白为什么这些垃圾会有投资价值。

    或许,我这辈子永远与收藏相伴,而唯一能够比普通收藏者多一项爱好的,就是笔耕收藏,将收藏的快乐告诉其他志同道合的藏友,一起来分享收藏的乐趣与投资的收获。(邮币收藏专业撰稿人)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孙林洁

    坦率地说,因为我的学艺不精,我在客户版的头条之路走得非常之拧巴。

    接到编辑部预约采访的电话,得知此行目的地是内蒙古——大草原啊,谁不向往!心情一下雀跃起来,我甚至为这之前狂热地喜欢一首歌找到了注脚,难怪从一过年我就爱上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原来冥冥之中已为我安排好了这次行程。再加上还能写头条文章,是多少写手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真是想不激动都难。

    等到心情稍稍平复,仔细研读采访提纲,我那脆弱的小心脏热度呈阶梯式下降。边贸跨境人民币业务地摊银行,虽然都是些很专业的术语,但我有决心有信心弄懂弄通,让我一个头两个大的是——“要写成财经体,这可不是我的强项啊!

    我确定那一刻,我的头脑中真的可以用风云激荡来形容,各种想法交织冲撞,互占上风。是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是编辑老师慧眼发现了我的潜能?也许,我的文风可以就此转变?真正的共产党员遇到困难怎么能轻言放弃?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收拾行装,出发!

    后来的事实残酷地证明:我之前的自知之明是万分正确的,我之后的盲目自信是极端危险的。

    跟随编辑老师一路采访,前半程我是云山雾罩。我一直没有抓到成文的主线,这可是这么多年写作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吾已老矣,尚能文否?后半程我自以为柳暗花明,三个生意人的边贸故事仿佛一剂强心针纾解了我多日的纠结,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开始了我的头条创作。

    颇费了一番踌躇,当我那故事性极强的财经体新鲜出炉时,咋看咋像副刊新闻背后的故事。偏偏我那一次性成文再也不会改的毛病又犯了,不管了,先听听编辑老师的意见再说。

    不出所料,老师用词婉转地提出了批评意见,电话那头循循善诱,电话这头连连称是,听得好像有所领悟,可放下电话理论与实践怎么也不能实现亲密接触。云里雾里又改了一稿,得到的评语依然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继续拉大旗作虎皮,援引官方数据,言必业内人士称,却横竖看着四不像。连着三稿,开创了我写稿历史上的不成功先河,突破了我经常一次定稿的最后防线。毫不夸张地说,抓狂的我在那几天里最怕看到的邮件就是亲,有时间来电谈谈稿子。那次第,真是怎一个字了得!

    看两次三番改造无望,朽木实难雕成画梁,脾气超好的编辑老师终于大发慈悲,稿子由我来写最后一稿吧,财经感觉不是一次两次就有的,假如不感兴趣,也是很痛苦的事情。是吗?”——是的,是的,最尊敬的老师,感谢您救我于水火,并万分顾及我的面子,昨天我们还说,你是个小女人,也许并不想追求这样的文章。不是不想追求,实则难以企及啊!

    当编辑老师的定稿千里飞鸿,我只能用两个词表达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赞叹——佩服佩服!仰慕仰慕!

    当朋友看到付梓印刷的客户版,惊叹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时,我唯有如实相告,那其中感性的部分是我写的,理性的部分乃高人之作。朋友当头棒喝:就没看出感性的部分来!

    呜呼!我那彻底失败的头条之旅!

    都说得失相伴,成败相连,生活的哲学真是无处不在,正当我为这次经历深刻反思,痛定思痛时,失败之子诞生了。采访途中和编辑老师随口聊起使用手机银行的事,让我与《银行》版头条又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组建行产品的体验文章,不是干巴巴的推广说教,而是用故事反映出产品的特点和功能,是三版中唯一让我通读全文的板块。

    这次约稿,完全没有财经体的诸多纠结,有的只是一气呵成的畅快。接到稿约是个周五的下午,命题是手机银行AA收款功能,挂了电话就到电子银行部请教,并且亲自体验一笔,一切细节均了然于胸。回家途中,边行边思,整篇文章的框架已具雏形,本想周一开笔,但做饭时,整理时,那些有意思的桥段、小幽默的对话,抢着挤着往我脑子里涌。不写不行哪!一支秃了头的铅笔,此时却化作我最得意的利器,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周一交稿,过关!

    这才是我的菜嘛!接下来一发不可收,连着三期《银行》版头条,新的一期也正在酝酿中,不日将与诸君见面。

    有喜有忧的头条经历告诉我: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全能冠军,盲目的执著远不如放弃来得明智。且让财经的归财经,抒情的归抒情。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文如此,人生亦然。(建行山西晋城分行)

附件下载:
2bwdy.jpg
2bwhn.jpg
2blc.jpg
2bbm.jpg
2bl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