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百姓置业心理小议

发布时间:2013-05-15

 回建强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办公室职员,或者普通百姓,只要闲谈起来,话题总是围绕房地产展开。房子无疑成了人们生活的重心,某种意义上房子已经远远超过了居住的意义。百姓置业购房的心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买房从一种自发需求,逐步发展到成为某种习惯或定式,现在则成为资金避险或奠定未来的必要手段。

    笔者的购房经历大概属于第一阶段,即所谓的刚性需求,购房时间是2006年,用于定居。虽然从事的职业、平时接触的信息都和房地产有关,但真正去售楼处洽购,才发现买方和卖方有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存在。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刚需概念刚刚萌生,投资需求渐入佳境,政策环境宽松,房地产调控时紧时松,市场自由度高,是房企奠定未来几年行业地位的关键时期。

    买房的基本过程也差不多,售楼处看沙盘、现场看房、根据开发商提供的销控表选房、签订预订协议、交定金、签预售合同、交首付、贷款、供楼、交房等等,一套程序下来,两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期间还经历市场的短暂下跌,准业主们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进行维权等插曲。笔者感觉,7年前的房地产市场参与者,大都心理平和,至少没有房价高涨带来的怨气。上海的房屋每平方米均价在8000元左右,现在则2万以上。居民的购房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了。购房首先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因为要结婚、因为要在上海定居,所以就买了,就这么直接和简单。而投资性避险需求在当时有增长,但远没有现在这么强烈,需要政策去遏制。因为,2006年时的资本市场,正是从998点快速奔向6400点的半途,流动性大多进入了股市。

    随着楼市价格的稳步提升,加上随之而来股指的高位崩塌,买楼投资成为富裕阶层的普遍共识。虽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政府部门的救市力度则远大于对冲危机所需的程度。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资计划被指美国生病,中国吃药。巨大的流动性被注入到经济体系,楼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宽松期,并被中央寄予厚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排头兵。这个时期的购房者,除了所谓刚需外,投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挥,一些研究机构估算投资购房的比例超过50%,买房已经成为生活习惯,有钱就买房就是这个阶段的真实写照。笔者属于后知后觉型,虽然也动过买二套房的心思,也计划去看楼盘,但终未成行,错过了这拨买房盛宴。但身边的朋友们买二套房、三套房的例子就太多了,这一阶段谁买了房,特别是改善和投资类的房产,也奠定了其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基础。

    经历2009-2010年的投资热潮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收紧,而且是史无前例的限购、限贷、限价政策,投资需求被冻结了,首套自住需求和首套改善需求是购房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与限购政策同时代的,是高企的CPI和低迷的股市。对那些急于寻找保值增值渠道的资金而言,这个局面有点抓狂,楼市不让投、投资股市就赔钱、放银行一样贬值。投资黄金也不是长久之地,投资艺术品需要运气和长期的沉淀。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调控打压之后,不但没有出现下降,反而是更加快速上涨。

    2012年下半年楼市大炮任志强就预言20133月份楼市价格要暴涨,理由是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都不足。而社会舆论对此褒贬不一,而3月份市场的实际走势则再次证明了任志强的预测功力,楼市价格确实上涨了,而且在国五条的反向助推下实现了名副其实的暴涨。政府与市场的较量中,市场占据了上风。

    现实教育了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该伸的手不要乱伸,有形之手要给无形之手让路;现实教育了百姓,就投资而言,还是买房靠谱。现阶段的买房已经不是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不是投资的习惯,而是某种急迫的需求心理,是占有资源,是为未来而打算。

    综合看,百姓购房行为的演变与政府政策的演变、市场的演变,包括经济社会的演变密切相关。当买房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个人财富避险不得不依仗的唯一渠道时,我们就要反思房地产调控是否出现了重大问题,反思房地产市场之外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是否出现了问题。百姓是聪明的,也是很苦的,因为作为个体只能适应和跟随体制的变化。如果改革给大多数个体带来的是痛苦、是扭曲,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相关的所谓改革措施和政策是有问题的,需要及时调整和纠正。(作者为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评研究中心副总监)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