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房地产还是经济主角

发布时间:2013-10-09

 刘杉

    香港商人李嘉诚具有超人眼光,其近来撤离内地楼市的举动引起市场关注,这被解读为资本退出楼市的风向标。

    不过尽管李超人开始转移资产,但国内开发商仍然看好内地楼市。94日,融创集团在北京拍出楼面价每平米7.3万元的全国地王,显示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依旧被市场热捧。

    各地地王频现,地方政府热衷于拍卖土地,推高房价,而中央政府也开始喊话。925日,国土部召集座谈会,13个省份和16个城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与会。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理论上,国土部设计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绝大多数地王产生。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控制好投放节奏,今年的地王大都可以避免。国土部要求供求紧张的城市,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影响预期。

    但很显然,国土部的要求难以得到地方政府配合。坊间一度热炒李克强经济学,而李克强总理也一再强调不会出台大的刺激政策,但实际情况是,维持高于7%的经济增速已经成为政治任务,在这种预设前提下,政府嘴上不说,手下仍然会对经济进行适当刺激。

    至少可以这样认为,中央政府不言房地产调控,表面看是想回归市场机制,实际仍然希望维持房地产适度活跃,以支持经济实现既定目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前8个月增速基本维持在20%以上,高于去年后半年45个百分点,这表明,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可以简单地认为,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频繁出现地王和日光盘,就是政策默许下市场联动的结果。语焉不详的城镇化与房地产调控不作为,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使得经济增长依然受益于旧有格局。

    这又让人回想起今年一季度出台的房地产税收政策,这验证了笔者当初的判断,住房所得税政策在抑制二手房交易同时,会推动新房价格上涨,并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显然,对经济增速的追求,仍是房价无法回归的内在力量。

    在宏观调控上下限思维下,结构调整与微刺激处于此消彼长的微妙平衡状态中,货币供应也会适度松紧转换。市场本来预计三季度末会出现资金紧张状况,但目前情况是六月的人为 “钱紧局面并未重演,央行近来通过逆回购不断注入资金,有效缓解了资金状况。

    经历了市场动荡后,央行操作行为显得谨慎。在笔者看来,中国目前维持货币紧中平衡的目的,就是希望留得后手,在美联储宣布退出QE后,启动 “周小川池子,以满足货币需求。不过,由于美联储在9月会议意外宣布维持债券购买计划不变,这让中国货币政策得以保持稳定。目前仍有国外分析师对10月美联储退出QE抱有幻想,这种看法显然不合时宜,一是美国财政预算问题仍有麻烦,二是经济数据即便好转也不能就做定论,否则美联储显得过于儿戏。

    考虑到货币政策需要谨慎制定,因而美联储年内退出QE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也不会考虑放松货币,维持既有节奏,或是最好的政策选择。

    应该看到,8月经济指标好转货币因素起了很大作用,8月社会融资规模比7月增加了近一倍,比6月增长了五成。不过,尽管货币供应增加,但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仍需怀疑。8月数据显示,当月增长最快是未贴现承兑汇票,由7月的负1777亿元,变为8月的3045亿元,显示资金仍对实体经济保持一定距离。另一个重要数据是委托贷款增加了1000亿,表明一些企业宁愿获取高息,也不愿增加实际投资。

    在政策微妙平衡下,经济数据得到好转,但实体经济投资环境远未得到有效改善,因而未来经济增长依然摆脱不了政策摇摆平衡的尴尬局面。

    近来国务院再度解除一些项目的投资管制,甚至推出自贸区实验,但仅靠放松管制显然不能足以调动民间投资的热情。除了泡沫经济导致的实体投资利润率偏低外,税收的实际优惠不到位,对垄断行业的改革缓慢等,也是制约民间投资的重要原因。

    不过即便政策难以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不断上涨的房价终有回头的时候。美联储退出QE是必然,一旦全球货币供应预期逆转,中国若想继续维持房价,则要付出更高的政策代价。因此,逐渐摆脱房地产依赖症,才是让宏观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明智选择。(作者为《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经济学博士)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