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空间

发布时间:2014-09-10

瞬间focus ·富春江上打鱼人

 

女主人提着鱼鲜和杆秤涉水上岸,男主人在和邻船的同行聊天。

 

待时候也不忘了把死鱼挑出来,免得影响了生意。

 

新鲜的鱼货从江中捕捞而来,各个品种数量很少。

 

诱人的鱼鲜。

 

2014719日下午,富春江畔,陈家弄鱼码头和小小的鱼市。

 

719日下午,烈日炎炎,浙江富阳富春江陈家弄亲水平台渔码头,清晨出发打渔的渔船陆陆续续靠上了岸边。这个由九姓渔民自发形成的渔码头规模不大,却是当地人采购一手江鲜的仅有的两、三个鱼市之一。九姓渔民(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在富春江流域打渔自明代以来已延续了五、六百年,全家吃、住生活都在船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实现上岸定居。目前仍有40余人、20多条船从事捕鱼生产,为居民提供鱼鲜。干铁玲/图文

 

 

话匣子topic · 俞可

一位抗日殉国的大学校长

    第一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国家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名录所收录的不唯独军人,还有出版家如邹韬奋、医学家如白求恩、艺术家如郁达夫、银行家如高捷成。最大缺憾是承担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的教育家缺位。其实,有一位教育家理应跻身首批名录,因为抗战时期他是第一个惨遭暗杀的文教界名流,也是全国唯一为国殉难的基督教领袖,大学校长,更是仅此一人。殉难次日,邹韬奋挥泪写下:他竟为国而牺牲了!……至死不受伪命,这种可敬的精神,伟大的人格,实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好男儿,值得我们最高的崇敬。

    刘湛恩,沪江大学校长。

    沪江大学于1911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设,原名上海浸会大学,由沪上两所教会学堂合并而成,1914年定校名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直译就是上海大学。20世纪20年代,收回教育主权运动如火如荼。1928年,校董会任命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部总干事兼光华大学校董刘湛恩为该校首任华人校长。时年32岁的刘湛恩幼年丧父而饱经世间沧桑,虽头顶耀眼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光环,却心怀一颗平民之心,矢志为贫寒子弟办一流学校。

    倡导社会服务,提倡勤工俭学,实施平民教育,乃刘湛恩之办学特色。沪江商学院堪当典型。该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由刘湛恩力排众议于1932年在市区商业中心创办。除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的4个系,该院为在职青年设置大学专修科、普通科和特科。一时,门庭若市,在职学生数量远超全日制本科生。以继续教育形式,城中区商学院为上海发展培养大批工商精英。上海工商界巨贾闻讯纷纷倾囊捐助,并提供奖学金以鼓励下属积极报考。该院被誉为我国夜大学之滥觞。

    面向社会的办学,在国难当头之日,即为面向抗战的办学。九一八之后,刘湛恩在校实施国难教育,屡屡邀请冯玉祥、陶行知、李公朴等名流主讲,并把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社会科学讲习所办在城中区商学院,陈望道、胡愈之、郑振铎、周予同、严景耀、余日宣以及斯诺和艾黎等中外名家轮番执教。

    刘湛恩曾寄语毕业生:大四毕业同学,本己立立人,已达达人之宗旨,以奋斗精神,牺牲决心,坚忍意志,各尽本色,随时随地积极努力,以毋忘青年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应尽之义务,其应有之责任……”这段寄语实为刘湛恩为对大学使命的阐述,更是对校长责任的自勉。他兼任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所所长、上海市参议员、上海工部局教育处委员、商务印书馆董事等社会职务,奔波于社会各层。时人视他为不易得之社会的人物。此外,他通过创办《角声》来激励国内基督教徒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刘湛恩还利用个人的国际人脉与声誉,奔赴世界各地慷慨陈词,以传播国人抗日决心,揭露日本侵华行径,赢取国际对华声援。淞沪抗战期间,沪江大学与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和之江大学合并成为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保障教育教学不辍,时有上海抗大之称。身为上海教育界救亡协会主席和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会主席,刘湛恩主持联合大学校务,并发起上海学生救济委员会,负责安顿各地流亡来沪学生。

    因严拒伪政权教育部部长之职,刘湛恩被日伪疾之如仇。他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我平时教导沪江学生要为国不惜献身,怎能不以身作则,临难苟避!一语成谶。

    193847日上午,上海静安寺公交车站,乘客鱼贯上车。突然,三声枪响惊扰这片祥和市井的繁华景象,一代爱国教育家壮烈殉国。暗杀的幕后黑手是日本特务组织所操纵的汉奸帮会——黄道会。举国震惊。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公葬。

    刘湛恩被誉为教育界奇才,学府明镜。在任十年,沪江大学由传承西学的教会学校成为爱国救亡的教育基地,教学水平居沪上各大高校前列。他曾言,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并最终以个人的牺牲换取沪江大学的积极、前进、建设。

    荣登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无论首批抑或任何一批,刘湛恩实至名归,为的只是拒绝遗忘。

 

 

笔记本story · 红英

大理味道之野山菌篇

    吃菌子的季节,大理尤其可爱。

    六月初,头茬的香菇星星点点上了市,不多,品相极好,在椒红豆绿边的瓜叶上,傲然端坐着。虽然一年四季有干货,但头茬的鲜货,依然抢手,你要稍稍嫌贵,卖菜的阿婆会说:水灵灵的大姑娘,咋个能和干巴巴的老太太比。若不买,显然是判断力出了问题!菌子都是早上拾,下午上市,当晚一定要吃掉。配了尖椒和蛋丝速炒,活色生香,要十分小心口水掉锅里。

    七月,雨水下透,泥土不再板结,各种菌子就争先恐后地来赶场。铜绿菌和青头菌先下山了,暗淡的青和绿,短短的杆撑着肉肉的伞,让人想到复古、乡村、返璞归真的Fashion Show。野生菌中青头菌最安全,可以生吃。但通常的做法还是先翻炒到7成熟,加入云腿、尖椒丝炒熟,起锅前略加蒜片翻炒下。云腿的香和着菌子的鲜,加上微浓的汤汁,丰盈略脆的口感,配上湾桥出产的大米饭,那种滋味,实在能够记忆很久呢!

    八月,能进山捡鸡枞了。鸡枞的模样是卓尔不群的,黑白两个品种,都极其修长,仿佛是古堡里的王子公主。鸡枞长在蚂蚁窝上,靠蚂蚁的分泌物生长,所以这些王子公主十分神秘,仿佛有种约定,在老地方年年生长。如若破坏了蚂蚁窝,鸡枞也就消失不见了。记得我45岁时,长我3岁的姐姐某天用小背心提了一大兜鸡枞跑回家,边跑边哭,原来她和小伙伴在张家地头发现了一大窝鸡枞,没法拿就脱下小背心系了个口,采了一大兜,不巧张家大孩子来了,一阵抢夺,小孩逃脱,大孩子就愤愤地把蚂蚁窝挖得稀巴烂,那地方就再没出过鸡枞。一般菌子都是骨朵好,但做油鸡枞却要开了的。开而未败的鸡枞,最是难得,用瓜叶洗净后撕开晾一夜,然后下锅煸到没水气盛出待用,核桃油热了搁辣椒炒香,放鸡枞重煸至微干即可。若想保存久,就放干辣椒煸得干一些,否则用新鲜的红尖椒。一大兜鸡枞,最终只得一小罐,所以吃的时候也很俭省,母亲总是在开饭是给每个小孩一筷子的量。就这样,我也还是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担忧,现在想来真是很没有出息呀!

    见手青也是独特的,有红见手和黄见手,是少有颜色鲜艳而能食用的菌种。顾名思义,采摘和拿放都要极轻巧,稍一用力,菌子就变成青一块紫一块了。小时候喜欢看大人切见手青,觉得刀刃落处菌子瞬间变色是很有魔力的事。

    还有一种牛奶菌,一尘不染,极其白嫩,像天山童姥,孤独求败。老人们说是小牛吃奶时牛奶落到地上长出来的,这种说法似乎缺乏科学精神,但牛奶菌确实有奶香。牛奶菌从不群居,遇到也只就一朵两朵的,别的做法不适用,小孩儿就用签子穿了烤着吃,那种无盐鲜香嫩的境界,可遇不可求。

    至于现在很流行的松茸,小时候却不待见,大概因其常见,外形笨拙,又有药味。现在流行松茸炖土鸡,但我遇到小孩说我不吃大脚菇!的时候,还真想过去和那个天厨小知音握握手呢!

    九月入了秋,大部分菌子都下市了,谷熟菌大器晚成。冷露为霜,它吸纳山间露水清霜,所以味道清雅,脱俗,口感好。秋天的菌子要清炒,用少许鸡油,放一点点青红尖椒,最大限度保留山野的味道。正应了菜根谭里说的: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一位老大哥曾说:人有记忆的不是大脑,而是胃,当时我还嘲笑他又诗人了。在炙热的北京,我思念着家乡的味道,忽然明白,这是真的!

 

 

心归何处anchor · 章沐

遵从国家常识,从心开始

    的确,这考验是无情的。以竞次GDP的增长,首先摧毁了以消费促增长以增长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这一文明社会应有的良性经济循环。

    美国比较政治学学者迈克尔·罗斯金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在《国家的常识》一书中,拿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九国为个案,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历史变迁、重要制度、政治文化、互动模式、阐明观点的争论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当代公众急需要了解的国家常识。其中有这样一条: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政治问题。他说:经济增长和变化将新人带入政治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强烈地感到不满。不要认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政治问题;它常常使政治问题变得更糟

    在中国,迈克尔·罗斯金所说的新人,不仅指一大批农民工,还有一大批刚出校门就遭受重挫的年轻人。他们的,是通过竟次看到了干部即便不贪不腐,但所享受特权、特供、双轨制等等好处,原来都是剥夺他们基本生存权而取得的,难怪一提改革,就拿种种理由拒绝,拖延,否定,使改革步履维艰。拿吴敬琏的话说,属于触及了政府和政府官员自身的权力和利益,因而对进一步改革产生了来自党政机关内部的阻力和障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干部们,在大声疾呼,希望公平、公正、正义的回归;无助的老百姓为了生存,只能昧着良心去牟取私利,并自欺欺人地把这作为天经地义,一遇不公,就选择了暴戾的手段作答,哪怕伤及无辜;多数人,却明知社会不公,就因为不公正的事没有落到自己头上而暗自庆幸;最糟糕的,是看到了有人表现出公平、公正、正义的行为,便发出种种无情的质疑,质疑这些人的善良动机,使人良心发现了也不敢回归!

    这就是说,全民都陷入了疯狂的竞次状态。

    想起迈克尔·罗斯金的它常常使政治问题变得更糟,能不寒而栗吗?

    公平、公正、正义之心,产生于人的人文素养。我们有着漫长的文明积淀,由深厚的文化滋养而成的公义、公平、公正之心,一如遭遇野火以后的野草,一遇春风又会蓬勃生长。尽管一些人一旦发现社会亮点,便习惯性地质疑这些人的动机,但是只要整个社会环境变好了,人心的回归也就水到渠成。一年多来,习近平同志和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一再表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决心,并郑重表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远离竞次而回归公平和正义。

 

 

体育漫谈sport · 公孙欠谀

新生,仅属于陆俊!

    92日,陆俊出狱。

    这一夜,下雨了,他是清晨离开的,没有选择凌晨走,淡定或者不想太特殊太麻烦。理论上讲,时间跨过92日零点,他就自由了,很多结束服刑名人会在这个时候离开监狱,一分钟都不想多呆,比如高晓松,比如柯震东。

    多数媒体没有赶上见证他走出铁门的那一刹,记者们都爱睡懒觉,少有敬业精神,陆俊却是一夜未眠,刨除受贿两个字外,他最应该获得的是敬业两个字,监狱也给了特殊照顾,接他的车子直接进了监狱的第一层院子。

    四年半的时间,人们渐渐把他忘了,时间是最无情的洗涤剂,洗掉一个个过客的痕迹。对他的评价一直是功过分开,错了就是错了,他也该是咎由自取。中国足球裁判的头把交椅一直也为他空着,没有人去坐。陆俊在牢里这些年,中国足球竟没有任何进步,来了一些人,走了一些人,在一条道路上,犯着相同的错误,相反很多人离足球越来越远了。陆俊至少还能给我们带来相对专业的执法和球场上的控制能力,即使是从中植入特殊感情的比赛,也难让你看出有多少偏颇,把收了钱的比赛吹得像没收钱一样,专业得游刃有余,现在国内的比赛执法裁判多是把没收钱的比赛吹得跟收了钱一样,昏哨、嫩哨满天飞。曾经,中国足球裁判水平最专业的人,是个黑哨;现在,中国专业的足球裁判,是一群足球水平不专业的人,中国最专业的足球裁判是一个足球圈外的人,是一个终身禁止从事足球有关的活动的人,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当年他被判处56个月的时候,还附加有:终身禁止从事足球有关的活动。不知道足球有关的活动都有哪些,是不是也包括用语言和文字谈论足球,他现在连足球比赛都不看了,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心灵世界,他怎么想的,其他人不得而知,我们所能获得的仅是他积极改造,干脏活累活,获得减刑的外在表象。不知道他与足球决裂的决心是怎样下的,又是怎样完成自我控制的。陆俊离开中国足球一定是中国足球的损失,他走的路和当年诸时健非常相似,老诸对企业的贡献,甚至对中国烟草的贡献是没有人能代替的。耄耋之年的老人,疾病缠身,另走了一条成功之路,种出闻名天下的诸橙,很多人在买这种价格不菲的橙子时,看重的多是老头倔强的精神,这或许对陆俊有用,离开足球也能闯出另一条路。

    中国足球的恶与你有关,即使原来与你没有关,现在也与你有关了,即使是中国足球先了,才让你犯了错,而这些现在都不重要了,在监狱里拼命干活,洗刷马桶,顺便洗刷了罪孽,把该还的债还了,从此告别了与足球的是是非非。非法所得81万,是个小数字,陆俊是缺这几十万的人吗?这不及他一年正当所得,不值!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醉死的都是大酒量。但在诱惑面前,在失去监督面前,在各种关系面前,在过度膨胀面前,在负能量的示范面前,何况在中国足球这个肮脏的环境中,顶得住诱惑的人实际上是根本就没有被诱惑过的人。

    事隔几年,放下些浮躁,细细想来,中国足球界有多少人都进去了,从足协管理层到俱乐部管理层,从教练球员到裁判,还有活跃在这些中间的捐客,所有的汤都坏了,是一两颗老鼠屎的问题吗?少数人德艺双馨是异类,迟早要堕落到德艺酸腥才能成为同一阵营,他收的钱不是主动要的,也不是一个精明的买卖人,在那个染缸里,不带点色能行吗。

    对于他的出狱,各方又有了一阵骚动,毕竟他还是一个有分量的人物,媒体和搜索引擎用的都是:结束其狱中生涯,重新回归社会。有些好笑,监狱和社会是对立的吗? 他的去向也成为人们热议论的话题。他原来是有公司的,继续就行了,向老诸学习,有功有过有路,过去现在将来,减刑的时候他说过,出去后我相信我有能力会过得好的。平静话语中想争口气。

    201492日,下雨的北京,这一天是55岁陆俊的新生,但不是中国足球的新生,中国足球继续在咎由自取,陆俊这本教材,对中国足球来讲,有意义吗?

    陆俊改造好了,中国足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