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英国退出欧盟分析

发布时间:2016-03-02

 金研

    近期市场对英国退出欧盟的忧虑导致英镑持续下跌,伦敦市长约翰逊表态支持英国退欧后,英镑兑美元汇率222日大幅跳水,录得11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连续两日下跌共2%,创下七年新低1.3986

    英国疑欧退欧之心由来已久,这其中有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原因。英国虽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英国既不是欧元区成员,也未加入《申根协定》。

    第一,英国退欧的根源在于流淌在英国人血液中的主权意识。虽然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金融、军事地位逐渐下降,但英国对欧盟保持政治独立、牢牢控制主权的理念有其历史根源。长期以来,英国秉承着防止欧洲大陆出现超强国家的战略,丘吉尔在其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其同西班牙、法国、德国在历史上的一系列战争是这种战略的直接体现。英国早期择身份弃融合的理念使之放弃了创始成员国的机会,进而放弃了对后续规则制订的影响力,以致于当前对遵守欧盟条例显得无可奈何,在欧盟内的政治经济影响已无法与德法抗衡。

    第二,英国的长期国家战略-英美特殊关系使得英国对欧盟关系瞻前顾后。英国希望在不放弃与美国特殊关系的前提下,在欧盟中捞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英国一方面通过欧盟身份获得美国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依仗英美关系向欧盟施压以赢取更多利益。然而,欧盟加速一体化使得英国在欧美间这条政治经济钢丝上的平衡感逐渐丧失,并且美国国际战略的亚太转移方针使得英国对其自身价值也产生了危机感。随着全球经济和政治重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以及美国外交重心的相应转移,英国在战略层面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因此需要在更趋多样化的世界中不断拓展合作网络,从欧美双边平衡过度到中美欧三边甚至多边平衡。

    第三,英国不愿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也不愿牺牲政策灵活性和自由性。欧盟的制度框架被认为是限制了英国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争论议题就是预算摊派和移民问题。英国是欧盟预算的主要贡献者之一。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欧盟预算的贡献度,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提高,2014年达到100亿欧元,约当英国GDP0.5%。此外,由于欧盟国家内实施劳动力自由流动,移民大量涌入英国,不仅挤占了英国公民的就业机会,而且享受英国政府福利,增加了公共支出,并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当前欧洲的难民危机更是加剧了退欧的呼声。

    英国退欧,首先经济方面弊大于利。欧盟是英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退欧的直接后果是英国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和外商投资减少,同时还可能失去大量就业机会、因不确定性引发资本出逃、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下降等。因此评级机构惠誉表示,英国退欧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代价,长期则构成重大风险;穆迪称若退欧可能将其评级展望调低至负面。另一方面,退欧后英国无需再承担欧盟预算份额;英国或可效仿挪威和瑞士,与欧盟继续保持贸易关系。但总体来说,英国退欧对经济的影响弊大于利。

    政治方面则弊大于利。尽管英国仍可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北约成员等角色发挥作用,但它不再能够通过欧盟成员国身份影响欧盟决策,不再能依托欧盟发挥超出自身实力的影响力。同时,它也有可能由于不再能够作为欧洲与美国之间的桥梁,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美国的吸引力。此外,由于苏格兰是坚定的留欧派,退欧还可能引发其再度谋求公投独立。

    出于竞选的政治考量,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3年承诺,如其所在的保守党政府连任,将在2017年底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2015年大选获胜后,卡梅伦政府积极与欧盟方面谈判,就英国留在欧盟开出四大条件:确保欧洲共同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增强欧盟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束缚;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议会权力;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减少对欧盟人口自由流动原则的滥用等。

    2016219日,经历长时间谈判后,欧盟与英国就欧盟改革达成协议,同意英国在欧盟中享有特殊地位。包括英国可不参与欧盟一体化进程、不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议、限制移民福利等。卡梅伦宣布退欧公投日期定在今年623日,并建议英国民众让英国留在欧盟。但随后保守党内重量级人物、伦敦市长约翰逊表态支持英国退欧,其被视为下任首相的热门人选。

当前市场普遍判断英国退欧概率低于50%,需关注未来英欧讨价还价过程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如英国退欧,其市场冲击将远大于去年希腊退欧闹剧。由于当前市场并未充分对该风险定价,预计未来该事件还会继续发酵,需警惕公投之前退欧预期上升对于英镑、欧元汇率以及股市的打击。本次英国退欧公投事件,不仅对英国,对欧盟也将造成重大冲击。如若退欧,英欧双方将是双输的局面,其将具有示范效应,引起欧盟内部信心下降,可能导致分崩离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