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万境归空,你还去吗?

发布时间:2016-03-30

 

《斯通纳》在1965年首版,多次再版后,又迎来50年后的畅销。它被称作是一件文学的不朽瑰宝。再版书封上的推荐语是这样写的: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你看到故事,还是看到自己,全凭你的悟性。

 

万境归空,你还去吗?

文/本报记者 张瑾

    

    斯通纳在42岁的时候,就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

    我想他是对的。其实,大多数人的一生过得都挺无聊的,虽然谁也不肯轻易承认这一点,但不承认,并不代表就是错的。

    

    导演李安在回答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时,他是这样说的,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我在做的事情就是让生命有意义。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是呀,如果人生果真虚无,我们又到底为什么而活呢?所以,我们选择以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来填满生命的每一分钟,让时间的流逝留下痕迹。换个励志点的说法,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没错,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的,所以,我们从没有真正意识到虚无的存在,或者说,是无暇顾及。比如,准备一场蓄谋已久的旅行,大概要耗费你几个月的心力,处理一段失恋带来的后果,可能需要不甘、怨恨、悲伤等种种情绪的接力来度过漫长的疗伤。无止境的想念、牵挂和期待,不知道和什么人的一场约会,都会心跳好一阵子,这还不算结束,之后还有漫长的回味什么的。当然,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你的参与,比如为人父母,更长的制造意义,莫过于支付心力为TA筹划一个完美的未来了,即使你可能会看不见,残酷一点的结果,是TA根本不理你这茬儿,潇洒走了自己的路,最终让你的意义变得毫无意义

    凡此种种。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你的人生有了意义。

    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为人生制造着意义,目的就是让虚无无处容身。但很多事情很怕想,认真一想,所有的意义都失去了意义,已经做过的,或者是你准备去做的。这样的念头只要一涌上来,就会让虚无钻了空子,你根本无力招架。为了把它彻底扼杀在襁褓中,所以,我们当然不会承认,我们的一生其实过得真的都挺无聊的。

    什么?你不承认?没关系,我没理由逼着你承认,那没有意义,对吧。

    但是——我们的人生很怕但是,不是吗?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这是斯通纳的人生意义。

    正因为如此,我还在饶有兴趣地保持着一种阅读的习惯,并用一长段的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完了《斯通纳》。

    

    小说没有设置丝毫的悬念,在开始就全盘托出了斯通纳的一生。这对阅读者真是个考验。生活的平庸让我们更期待在别人的人生里找到波澜壮阔、大开大合,以此找到为自己的苍白一生吐槽的理由。但《斯通纳》一点儿没给你机会。以至于开始读的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花时间来旁观这么一段无聊的人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读有意义的书,不是吗?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之后,此后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程后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他死后,几位同事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一部中世纪的文献手稿,权当是对他的纪念。这部书稿也许还能从珍稀古籍典藏库里找到,书上写了段题记:敬赠密苏里大学图书馆,以缅怀英文系的威廉·斯通纳。如果偶尔有学生碰巧看到这个名字,也许会纳闷斯通纳是谁,但促使他深究的好奇心顶多止于提个漫不经心的问题。斯通纳活着的时候同事对他并不怎么尊崇,现在几乎绝口不提了。对于年纪稍长一些的同事来说,他的名字意味着让人想起等待大家的那个最后结局;在年纪更轻的听来,这个名字不过是勾起毫无意义的过去的某种声音而已,而且没有什么共性可以跟他们本人或者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

    这是斯通纳人生的全部。到这里,小说就可以结束了。

    

    但人生里总还是有些起承转合的小瞬间,希望、温暖、刺痛、绝望、抗争,诸多种种,那些瞬间照拂着我们的命运,让我们看到光阴一点点流过的痕迹,知道自己曾经身在何处。

    来听故事吧。

    按照我们现实世界的语境,《斯通纳》前三分之一部分是一个凤凰男鲤鱼跳龙门的励志故事。斯通纳出生在密苏里中部的一个小农场,他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孩子。从他的小时候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必将在土地上展开,像父亲一样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没什么不对的。但一个意外的机会,让斯通纳在高中毕业后成为了大学农学院的一名学生,命运出现了小小的转机。当然,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四年后,斯通纳将以一个农学院大学毕业生的身份重新回来,做一个有文化的、本分的农民。

    斯通纳也是这样想的。但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改变了斯通纳的人生轨迹。

    “你从这里拿到学位后想回农场吗?

    “不想,先生。斯通纳说。声音中透出的果断让他都吃惊。

    “你知道吗?你现在还不了解自己,你想当个老师。

    “你确定吗?

    “我敢肯定。

    “你怎么看出来的?你怎么这么确定?

    “是因为爱,斯通纳先生,你置身于爱中,事情就这么简单。这是斯通纳和斯隆教授的一段对话。不是吗?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有的时候,你想成为谁,你自己并不知道,但命运会给你一个安排,让你成为那个你其实一直想成为的那一个。这不是什么成功逆袭的故事,应该是冥冥中的安排,是命运。最终,从布恩维尔农场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到此为止,凤凰男的励志故事就讲完了,觉得命运对斯通纳还算眷顾吧。话说回来,谁的人生没有那么几段春风得意呢?这也不奇怪。接下来,斯通纳在校园里开启了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的一生。大学教授斯通纳的一生大概是这样的:斯通纳娶了一个小银行家的女儿,这是他的初恋,是他爱上的第一个女人。但因为妻子不同寻常的性格,最终爱情破灭、婚姻失败。压抑、沉重的生活中,女儿的到来,成为斯通纳惨淡生活中唯一的亮色,但最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不惜借怀孕退学嫁人来逃离父母以及这个冰冷的家。当然,像许多不幸福的中年男人一样,毫不意外的,斯通纳遇到了自己真正的爱情,一段和女教员刻骨铭心的婚外恋,让斯通纳重拾爱情,但现实的压力又让彼此各奔东西,从此形同陌路。更为糟糕的是,斯通纳的事业也并未得到命运的眷顾,虽然他足够努力,但因为和系主任紧张、糟糕的人际关系,斯通纳没有得到职务上的晋升,始终教着一些鸡肋一样的课程。在临近退休的前夕,斯通纳得了绝症,即便如此,彼此也没能和解。斯通纳最终以大学校园里一名无足轻重的老教授的身份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说的结尾很耐人寻味,他打开那本书,这样打开的时候,这本书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他让手指轻轻地快速翻了一遍书页,感觉一股刺痛袭来,好像这些书页是活的。刺痛穿过手指,迅速流过肌肉和骨骼。他时刻感觉到刺痛在那里,他等着刺痛弥漫全身,等着那种古老的兴奋像恐怖般的兴奋把他定在躺着的地方。从窗户上掠过的阳光照在书页上,他看不见自己在上面写了什么……”

    这些给他带来刺痛感的书页,也许是斯通纳唯一存在过的痕迹。

    

    如果说斯通纳的一生是个悲剧,那他所遭遇的爱情算是一段悲喜交加的插曲了。

    “斯通纳在非常年轻的时候,他认为爱情就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挺幸运的话,可能会找到入口的路径。成熟后,他又认为爱情是一种虚幻宗教的天堂,人们应该怀着有趣的怀疑态度凝视它,带着一种温柔、熟悉的轻蔑,一种难为情的怀旧感。如今,到了中年,他开始知道,爱情既不是一种优美状态,也非虚幻。他把爱情视为转化的人类行为,一种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发现、修改的状态。糟糕的生活让人绝望,爱情成为了斯通纳人生最后的避难所。

    “四十三岁那年,斯通纳学会了别人——比他年轻的人——在他之前早就学会的东西: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在文本中,斯通纳和凯瑟琳的爱情很美。有时他们会从书本上抬起眼睛,朝对方笑笑,然后接着读书。有时,斯通纳会把头从书上抬起来,凝视的目光停留在凯瑟琳脊背优美的曲线上,停留在总是垂着一撮头发的纤细的脖颈上。接着,一种缓慢、舒服的欲望像无风状态般从全身流过,他就起身站在凯瑟琳后面,把胳臂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会竖直身子,把头往后靠在他的胸脯上,他的双手向下伸进宽松的睡袍中……好像他们的爱情和学问是一个过程。爱情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哼唱着欢快的歌,轻盈的跳跃,无忧无虑地浸润着斯通纳黯哑的心灵……

    约翰·威廉斯够仁慈,没忘记在生活的围追堵截中为斯通纳安放一段可以疗伤的温暖爱情。但爱情就像一个梦,虽然刻骨铭心,但稍纵即逝,最终没能躲过现实的剑戟,伤痕累累,成了校园里的一段传奇。美,改变不了脆弱的本性,冷酷的生活依旧在等待着斯通纳回来。

    你得承认,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拯救。美丽的爱情像雪融化后的大地,化成了水,渗进了泥土里,好像根本就没有来过。但这就是人生,所有的辗转腾挪都是生命的必经之路,你再怎么逃避、躲闪,终究不能改变生活的走向,危机四伏的人生总会在转角的某个地方等着你回来。

    躲不开,逃不掉。

    

    在阅读《斯通纳》的时候,不必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就像你正在过的生活,自有其曲折前行的走向,不笔直,惊喜也只是不值一提的点缀,因为最终还是会回到既定的轨道。总之,你千万别期待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桥段,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平淡无奇,一种你我随处都可能撞见的人生。

    但总有些人不甘心,期待斯通纳成就一段英雄传奇。

    豆瓣上的有段文字,很有意思,斯通纳面对所有来自婚姻、职场的横逆、欺压、侵凌甚至掠夺,他为什么始终束手不反抗、不试图化解?当一生中唯有的一次真爱降临,即便是婚外情,他饱尝其甜美且珍爱之,又为什么还是束手不护卫、不争取?很难说他怯懦,我们自始至终感受的是刀枪不入、火不能烧的顽石一块,在人伦与人际的罗网中,他以不辩解、不抵抗、逆来顺受般的不作为摆出存在的姿态。

    “为什么始终束手不反抗、不试图化解?这样的诘问,有没有一点怒其不争的火药味?但很奇怪的是,我从没有过这样的设想,因为我们都过着这样的人生,没有谁生来就懂得妥善的应对人生中一切,那种短兵相接的赤膊上阵,快意恩仇,貌似你占了上风,但命运还会在下一个转弯等你,根本不会放过你的。到最后,你就成了堂吉诃德一样,在看不见的风车阵里拼杀,真的活成了一个传奇。但,这还是斯通纳的人生吗?

    面对绝望,斯通纳并没有像一个我们所期待的伟人那样,跳起来扼住命运的喉咙,而是用冷漠的姿态向生活妥协了(但在这种妥协里我也看到了坚持)。这多像我们自己。——面对生活的千疮百孔,我们一点点在学习如何与之相处。

    “这就是斯通纳的一生,他想当一名教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是的,如果你有一天也站在了漫长岁月的尽头,你能找到什么呢?学着做一个冷漠的人,这是和生活和解的最好选择。

    在斯通纳年轻的时候,好友戴夫·马斯特斯曾对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那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这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马斯特斯后来死在了战场上,他真是个预言家。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当你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斯通纳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不如意的,职场的倾轧、婚姻的残酷,爱情的幻灭,亲情的出走……这些都不是斯通纳想要过的人生。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他在令人窒息的恶劣环境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秘密花园,以一种内在的强硬誓死捍卫着自我世界的完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斯通纳算是一个英雄,虽然有点悲壮,不是吗?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承认人生的虚无和幻灭,但不影响我们依旧认真地过生活。

    

    “青埂峰下,一僧一道告诫灵性已通,凡心正炽的顽石:凡间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

    阿白说:我要去。

斯通纳怎么回答?

 

 

【书评摘编】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这是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澎湃新闻

    面对现实生活,斯通纳是懦弱的。在他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隐含着推倒重来的可能,比如放弃味同嚼蜡的婚姻、和情人远走高飞,或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独断专行的学院体制彻底决裂,但他终于还是挥了挥手,轻轻放开,退而求其次地遁入身后那个荒凉、狭小而柔静静谧之地。可即便如此,他仍是勇敢的。他的隐忍、不作为未必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计,反倒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他太清楚与其把自我托付给毫无理性和黑暗的力量,不如漠然处之。

    ——《南方都市报》

    作为一个虚构的英雄,斯通纳只能淹没在默默无闻的生活中。但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我们有过的最善或最恶,英雄主义或卑鄙无耻,也只能被最亲近我们的知晓,终究免不了被遗忘,何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最深的感情都封藏于自己的内心。我们憧憬名望的动机多源自缺乏直面以上事实的勇气,我们向很多人忏悔,仿佛通过这些自我曝光人就能避免直面隐秘自我时的恐慌。《斯通纳》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小说艺术的杰作,因为约翰·威廉斯笔下这场直面隐秘自我的故事没有变成一场悲剧,而为我们的自我救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勇气。

    ——凤凰读书

 

 

网络时代的「小说」、「教育」及「同情心」

文/清馨

    网络时代,小说教育仍是常用词。1902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小说》时,在发刊辞《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强调小说的教育价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中国五四前的学校教学,也深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中教育最高目的是道德等思想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他在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中,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他提倡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被一些学者标榜为新教育现代教育,并流传至今。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某些教师常会以某人是否合群评判其言行优劣。笔者以为,在现代社会,合群与否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常被人认为喜欢特立独行,离群索居,以至孤独终老,令人唏嘘。1954年她在《张爱玲小说集》自序中说:我希望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说不定会联想到他自己认识的人,或是见到听到的事情。不记得是不是《论语》上有这样两句话: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明白了一件事的内情,与一个人内心的曲折,我们也都哀矜而勿喜吧。显然,这位曾受过中国现代教育的女作家是想借古论今,希望现代读者能够明白同情心的重要。

    关于同情心,中国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教授在《美学与意境》书中论及《艺术生活与同情》时曾说: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小己解放的第一步,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我们为人生向上发展计,不可不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展。

    美国俄亥俄大学亚历克斯·梯尔教授在《越轨社会学》一书中谈及家庭暴力、官员腐败、商业骗子、连环杀手、精神错乱或抑郁、自杀式爆炸、滥药卖淫等社会偏差行为的表像与事实时,亦很易令读者联想到中国当代的社会新闻,并且质疑是因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道德真空或失范所导致的恶果,然而,正如梯尔教授在中文版序中所说:你们可能认为美国人太拜金,他们只关心像金钱这样物质的东西,甚至到了对他人没有同情心的地步。但有意思的是,这本《越轨心理学》会告诉大家,美国人就像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把同情心视为一种弥足珍贵的美德。

    张爱玲作为一位受过中国现代教育的小说家,成年后能选择自食其力,与社会和平相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即使孤独地面对人生,也属理性之举。张爱玲的作品至今仍受当代读者青睐,可见,判断某位作家及作品的优劣,作家本人对同情心的关注或许比合群与否更为重要。

    “互联网+”时代,当人们再次面临与自然互动、与社会交往文化进入新旧交替之际,面对既是多元又是单一的互联网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情况,中国人曾信奉的礼义廉耻是否仍然重要?以当前流行的微信群广场舞大妈为例,这些活动虽能满足人们日常通讯和社交的部分需求,但却颇易令人产生对虚拟世界和合群生活的过度依赖或依恋,也无可避免地产生例如窥人隐私、扰人清静等社会偏差行为,甚至引发官场集体腐败、民间共享毒品等犯罪行为。在此情形下,小说是否仍然能够起到教育公民的作用?同情心是否仍然重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综上,笔者以为,一个社会若是过分担心公民是否合群,而不关心其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法律规范,不再重视人的现代化对国家现代化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反而会造成多方困扰和疑虑。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应记实、暗示、嘲讽、指导、叹息,还是认同、鼓励、赞美?中国当代作家正通过文学叙事和想象记录历史,针对零总的社会现象,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形式,生动记录现实事件和相关人物,其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2014年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创作的长篇小说《炸裂志》等优秀作品,都描绘了现代中国社会在接受现代化公民教育之后的民情生态,作品表现的内容,属作家主观认识的人生真相,以及作家希望透过小说主人公和故事情节给读者提供的人生指导。可见,在网络时代,重新探讨小说教育同情心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相比起纠结于自己是否应该合群,或是评论别人是否合群,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