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五味

发布时间:2016-05-11

中国古代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根据现有文献,目前对清代帝王生活的记载最为详细。

清代皇帝每天早晨寅正至卯初(4-5点)就要起床,梳洗完毕后,第一件事是去长辈处问安。康熙帝的请安时间较晚,约在巳时(9-11点),而雍正之后的皇帝每日起床后就得赶往慈宁宫向太后问安。卯时至辰初(5-7点)是上早课、进早膳的时间。皇帝的早课称为日讲,每日由选定的大臣主讲儒家经典和《资治通鉴》。早课完毕才可用膳。与常人日食三餐不同,清帝只有清晨、午后两顿正餐,但份量惊人。乾隆帝的正餐多时有二十几个菜,不过他经常在菜谱之外单点一些特色菜,包括韭菜盒子、羊肉炒麻豆腐、蒸鸡蛋糕、小葱拌豆腐、拌茄泥、豆腐脑、面片汤(没错,不是你想的山珍海味。爱提字的乾隆帝吃饭也是这么接地气儿)。用完早膳,皇帝就该正经工作了,但并不是坐在金銮殿上宣布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历史上皇帝都是在乾清门的门洞里进行御门听政,皇帝坐在架设的御座上,官员在门外汇报政事,程序极为简单。此时听政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二是与大学士一起集议处理折本(就是皇帝觉得需要再斟酌考量而折上一个角的奏本,都会拿到第二天的御门听政上讨论)。顺治时代,御门听政时间在早课之前,但百官纷纷表示起床太早影响工作,康熙帝将之改到了辰时(7-9点)。嘉庆之后,御门听政便逐渐废弃了。工作到午时(11点),就到了午休和第二次正餐的时间。正餐用毕大约未时(14点)。如果皇帝不继续处理政事,就可以将下午作为休闲时间。康熙帝喜欢看书,乾隆帝喜欢作诗,不过大部分还是选择看戏。宫内每月初一、十五、过年过节过生日,都要演戏,往往一演就是十几天。平时想看戏还可以传唤演小戏。乾隆帝热衷戏曲,为宫中添置了大批行头和道具,还将戏剧内容绘成册页,以便翻阅。下午酉时(17点),娱乐时间基本结束,接下来有一顿小吃作为晚点。用毕之后,就到了礼佛祭神的时间。由于晚上也没啥娱乐活动,第二天又要早起,皇帝一般在戌初时分(20点)就早早就寝了。

 

呵呵出现时,你们之间就没有未来了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格雷戈里·布莱恩特对于笑声在群体中所表达的含义非常感兴趣。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布莱恩特及其团队发现,通过听取一段共同笑声世界各地不同社会的人们都能较好地识别出发笑双方是陌生人还是好朋友关系。

    “共同笑声可能是一种群体信号,它告诉听见笑声的人,发笑的这一群人中间社交关系的亲疏。带着这样的想法,布莱恩特首先在校内进行了一项实验:录制两个人的共同笑声让学生们听,再让他们判断发笑者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朋友还是刚认识的陌生人。结果发现,尽管共同笑声仅有短短一秒钟,学生们还是能够猜出正确答案。在对笑声和听众们给出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后,布莱恩特和同事发现,当共同笑声具备以下特征时,人们更倾向于将发笑的两人鉴定为朋友:

    1.笑声更短促

    2.音高和音强的规律性重复次数较少

    3.音高重复的稳定性较高

    虽然理解这些量化指标比听起来的直觉判断要难,但大家可以试着体会一下哈哈哈呵呵呵之间的区别。

 人们能够通过短短的笑声就分辨出他们的关系。这告诉我们,笑声能够非常好地反应团体的亲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借此得知其自己与其他人之间是否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大脑一片空白,你真的什么都不想?

放空状态下,你的大脑并没有休息。

    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Marcus Raichle和同事一直运用一种称为PET的脑成像手段研究与词汇有关的大脑活动。有一天他偶尔发现,大脑某一区域在参与者休息时还存在某些激活,而在任务开始后激活又消失。1997年,Raichle的同事Gordon Shulman仔细查看了以往134名被试的脑成像结果,无论发现实验任务是什么,大脑中有一块位置总是在任务开始后降低了激活。2001年,两人发表了论文,揭开大脑中这一神秘默认网络的出现。Raichle和他的另一位同事Debra Gusnard认为,大脑放空时的功能和记忆密切相关,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可能正在为我们提供日常种种的记忆片段,并让我们产生看似无意义的白日梦,再由默认网络对这些记忆片段进行再整合。以便为未来行为提供参考。

不仅如此,在麻醉、镇静剂和睡眠状态也发现了同样的神经发放模式。因此,Raichle认为默认网络参与着记忆的筛选工作: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具有威胁性,默认网络正在抓紧一切时间积少成多地处理大量短时记忆信息。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着大量神经链的建立,以及随之而来的能量消耗——休息时人脑反而耗氧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