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明星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6-06-08

 

梅姨

 

·保罗

 

朱丽叶·比诺什

安妮·海瑟薇

 

弗洛伦斯·劳伦斯

 

丹尼斯··刘易斯

 

艾玛纽·丽娃

 

 

明星知多少

 旗下的明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是好莱坞大公司米高梅老板路·梅耶的一段溢美之词,的确,随着明星制的建立和大批欧洲表演精英的涌入,好莱坞黄金时期真是繁星璀璨,诸如葛·嘉宝、英·褒曼、费雯丽、秀·邓波尔等女星,克·盖博、劳·奥利弗、马·白兰度等。同样,其他国家也涌现出许多明星,如法国的让·伽班、钱·菲利普、阿·德龙、卡·丹妞芙等,意大利的索·罗兰、马·马斯特罗亚尼、德国的谢尔姐弟等。他们身为大众偶像,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身为时尚达人,言行打扮无不被人效尤。现在,虽然明星制已经消亡,但明星依然是电影产业的生力军和品牌,依然是影片的卖点和电影节的亮点。新生代明星层出不穷,演技派和偶像派明星不断转型,使得世界影坛的银河系益发膨胀扩展。

 

 严敏

    明星学

    明星究竟是谁,究竟是什么?这个命题长时期内从未系统研究过。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英国电影学教授理查德·戴尔撰写了《明星》(stars,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严敏译),才算有了一部奠基性的明星学专著。他深刻阐述了明星的本质,其一是作为社会现象,亦即明星是(电影工业)经济从(影片)生产为主转变为(观众)消费为主的必然产物,既可吸引投资,也可推销影片,还可操纵市场。其二是作为形象,明星塑造的人物形象无不代表着社会各种群体。一个国家的社会史可以由该国的电影明星书写出来。好莱坞明星们就塑造出硬汉老好人女强人反叛者超级英雄等许多社会典型。其三是明星作为符号,亦即明星借助外表、手势、表情等表意符号构建人物形象,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表演风格,像约·韦恩给坐骑拴缰绳的潇洒动作,蓓·台维丝的眼珠总是骨碌碌转动,玛·梦露蓝眸眯起,红唇微启的媚态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还有,明星是通过影视作品以及报刊、广告、电视节目等捧红的,若脱离了这些媒体就不存在。它们会构成明星的语境,其若是正面的有助于明星形象的升华,如奥·赫本一生无绯闻而成为女性成长的楷模;若是负面的,则有损于明星形象的高大,如英·褒曼二战后私奔而遭美国公众背弃。

    明星的三大模式

    明星的模式或者说流派,应该是较多的,但主要为这样三大主流类,第88届奥斯卡奖之所以举世瞩目,因为它标志着美国电影回归(政治)现实,而且表演奖具有广泛国际性,涵盖当今世界影坛盛行的三大电影模式——好莱坞模式、新浪潮模式和演技派模式。

    好莱坞模式 捧红明星,名利双收

    根据电影史学家研究的结果,明星最早是在美国产生的,但其真正的渊源却在戏剧界。本杰明·麦克阿瑟在其专著《演员和美国文化:18801920年》中指出,正是在19世纪从一个专业剧团变为多家戏剧公司康拜因(集团)的转化过程中明星制开始萌发,一些知名演员巡回演出,喜欢在不同的城市里演绎同一种角色,由当地剧团的演员们饰配角,而自己挂头牌。久而演之,演员们按照任务额度被分级,即划分为明星男主角/女主角饰庄重角色的演员等。至20世纪10年代,随着影城好莱坞的崛起,明星即演拍电影并出名的演员——“电影人格(有艺名和认同身份)及其种种语境(从明星的表演及其评论延伸到明星银幕下的私生活)开始涌现。1910年,一个叫卡尔·莱姆尔的制片人在《圣路易斯邮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称旗下的女演员弗洛伦丝·劳伦斯遭遇横祸,被一辆有轨电车撞死,可第二天该报又登载一则启事,称昨日的消息纯属捏造。这是影史上为提升演员知名度的第一个案例。也是精心打造明星形象的第一个范本,尽管有争议,却满足了大众猎奇的心理需求,但也为虚假宣传、炒作私生活开了先河。30年代是美国电影的黄金年代,各大制片厂都拥有一大批男、女明星,他(她)们被隶属合约套住,要求在规定年限内专拍大众类型片和专演观众认可的类型角色。为电影巨子们大赚其钱,同时也为好莱坞打响了国际知名度。至此,明星制正式确立。明星和一般演员之间等级森严,前者权势无边,享尽荣华。50年代,制片厂体制进行重组,明星签约长期(标准为7年)合同的做法中止,代之以单部影片为基础的聘用制。自80年代起,高概念大片越拍越多,本土和海外票房均逾亿美元,明星的薪酬(片酬加分红)也水涨船高,渐渐形成了超级巨星群体,如“2000万美元俱乐部

    然而,金融危机发生后,好莱坞资金匮乏,无奈大片少拍,而A类明星仍要1500万美元或以上的片酬和20%的票房分红,使得手头拮据的片商们放弃大明星而把有限资金用于开发好故事、购买好剧本。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好的创意要比大明星更加吸引观众,更能缔造好票房。另外,近10年最卖座的影片表明:酷炫的视觉效果比演员更为可靠且更受欢迎。凸现明星的魅力已经不如营造视觉奇观。阿凡达就为了追求高度的拟真感而不打明星牌,票房却逾20亿美元。

    好莱坞模式近期的佼佼者是安妮·海瑟薇和珍妮佛·劳伦斯。1982年生的海瑟薇是位美女,但为了突破好莱坞旧模式,不断转型,猫女、时尚女和苦命女等都演。比如在《悲惨世界》里演女工,不惜牺牲昔日形象,为戏剪短发,急瘦11公斤,先后捧得金球奖和演员公会奖。1990年生的劳伦斯是青春派玉女,曾以《冬天的骨头》入围奥斯卡,近年又拍《饥饿游戏》及其续集,2013年以《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先后获得金球奖和演员公会奖和奥斯卡奖。

    新浪潮模式 摒弃美艳,选用凡人

    新浪潮模式由法国新浪潮带出的欧洲新电影运动也改变了明星的本质。该学派导演们拒用艳光四射的女星和英俊潇洒的男星(如阿兰·德龙等),而起用自己的朋友,女友和凡人们。这批新型男女明星经常扮演着导演的第二个自我之角色:年轻、真实、随便、时髦和纵欲。他们中间男的多是温和、睿智、瘦弱和黑发;女的多是不化妆、深色飘发和少女装,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魅力类型——少性感,多知性。至于演技,也是看似无表演,半即兴式的:台词常念错,动作时显笨拙;这些都符合新浪潮的真实性美学。难怪一副丑男模样的让-保罗·贝尔蒙多会成为新浪潮电影的品牌形象,他脸型很不标准,鼻梁坍塌,神情懒散,念词随意,但嘴叼香烟的神气活现时却极具阳刚的男性魅力。

    新浪潮所创造的明星模式是非传统的,但至今在国际上盛行,不失生命力。像以《爱》先后摘取欧洲电影奖、洛杉矶影评奖等后冠并入围第85届奥斯卡的艾玛妞·丽娃就是一个明证。再看法国的朱丽叶·比诺什、伊莎贝尔·于蓓尔、玛丽昂·歌提雅、德国的汉娜·许古拉、瑞典的丽芙·乌尔曼等频频得奖,进入全球市场,票房号召力不逊色于好莱坞的大众明星们。

    演技派模式 戏精无我,个性呈现

    演技派模式则是由世界各国许多演技精湛的戏精长期聚集而形成的,代表着当今电影表演和明星养成的主流。好莱坞模式和新浪潮模式的一些明星通过不断的转型,演技越加炉火纯青,如今已纳入演技派模式。它不同于前两种模式——其美学核心分别是超我自我,表演风格分别是人格化随意化”——而是崇尚无我的美学境界和个性化的表演方式。代表人物就是梅·斯特里普。这位被誉为世界影坛常青树戏精从影四十余载,18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打破了凯瑟琳·赫本保持的12次记录),2次封为影后,1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她不愧为电影表演艺术的楷模。所谓个性化,是由明星不断改变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特征而产生的,借以呈现所饰演角色的差异性。斯特里普擅长饰演睿智女性,但从21世纪起又改饰反派(如《满洲候选人》里的阴险政客),还饰时尚角色(如《时尚女魔头》)、喜剧角色(如《朱莉/朱莉亚》),和历史人物(《铁娘子》),不愧为千人面。她又擅长用不同的口音演绎不同的角色,如《索菲的选择》是波兰口音,《走出非洲》是丹麦口音等,不愧是千人音。与个性化相左的则是人格化,其代表人物施瓦辛格、史泰龙等尽管片酬和票房大大多于斯特里普,但在那么多的的动作片里形体或口音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亦即他们的明星形象连贯性高于角色的差异性,始终在演自己,难怪一直与奥斯卡奖无缘。

    另一位演技派翘楚是戏痴丹尼斯··刘易斯。1957年生于伦敦的他,外表英俊,表演了得,正、反面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被英国影艺学院授予当代最佳男星称号。1990年因在《我的左脚》中出色诠释残疾画家,首次入围奥斯卡即折桂。2008年,这位影剧变色龙又因在《血色黑金》中成功演绎“20世纪的撒旦”——石油大亨,再度封帝。近年饰林肯又转型,形神兼似。他不但外表同林肯不可思议地相像,身高也接近林肯的6.4英尺,以致只要上淡妆,而且同林肯一样也好于沉思,这是成为领袖的必备素质。开拍前他仔细揣摩林肯的伊利诺伊州口音,模仿林肯的笔迹;拍摄时他入戏非常之深,以致拍完后无法认知现代世界。结果第三次封为影帝。成为奥斯卡奖历史上英美明星中获最佳男主角最多(三次)的一位。

中国演艺界由于历史原因,受好莱坞明显模式的影响最大。近年,继巩俐、章子怡等几位好莱坞发展的国际级明显之后,又涌现出不少颇有港台明星和日韩明星范儿的偶像派明星,如范冰冰、李冰冰、黄晓明等。他(她)们片酬之高令人乍舌,同时成立工作室,跨界做投资人。

 

 

链接

另类明星——宋仲基

眼下东亚的韩国明星,以影视歌星为主的韩流即韩国娱乐文化传播的排头兵。在中国,基于地理和文化的相近他们颇受追捧,成了许多人崇拜的楷模和感情投射的伴侣(诸如师奶杀手等)然而,不论从明星学或主流明星模式来看,他们只能归为另类,尽管他们享有男神女神美誉。因为他们主要凭借容貌而非演技,用恋情等故事包装,置入广告宣传,在票房、收视率或点击量上获得效应最大化。

    随着《太阳的后裔》在网上热播,宋仲基这个去年刚刚退伍的小鲜肉红得发紫。该剧大结局在韩国的收视率达44.5%,在中国的点击量为30亿次。许多宋太都害上相思病。宋仲基56月中国之行,与粉丝9场见面,唱23支歌,吸金2000万元——盛况真是超过金秀贤和早先的裴勇俊。

 “30的他出道本钱就是帅。当时有人问他想做明星还是演员,他选择了前者——“现实中我不可能马上变得像前辈们那么伟大,但我想,成为明星之后再继续积累经验,应该会逐渐靠近演员的道路吧。原本想当冬奥会速滑选手的他因脚踝摔伤而改从演艺,2008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却凭着清纯气质被某导演看中在《霜花店》里饰一角色。以我这把年纪,说演技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他决定今后要多演感情戏,拍了《攒钱的罗曼史》、《狼少年》等。身为一名商业演员,我要向合作的女演员展现最好的一面,这样观众才会喜欢我、接纳我。木村拓哉(日本红星)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他懂得如何讨观众喜欢。《太》是军旅题材,但铺陈了大量篇幅的甜蜜浪漫的爱情故事,与宋仲基搭档的又是大名鼎鼎的宋慧乔,自然让这个花美男令人刮目相看。该剧导演李应福直言宋仲基的形象属于较女性化的感觉,颜值很高;他的表演就是通过微小的细节烘托人物微妙的爱情心里。他的男神天赋一是吹弹可破的皮肤其诀窍是每天用牛奶洗脸,敷面膜、涂防晒霜;二是强壮的肌肉,其诀窍是只吃鸡胸肉和烤鲑鱼以及复合式健康运动。

 

 

日本影坛硬汉高仓健的临终手记

高仓健在《追捕》、《铁道员》里塑造的硬汉形象,和在《幸福的黄手帕》里的凝练表演,给世界影迷留下深刻印象。他一生共拍了250多部影片,表示一直想当导演20141111日,这位荣获日本天皇亲颁的日本文化勋章的巨星因病逝世。就在去世前4天,他在病床上亲笔写了向日本民众告别的遗言”——临终手记。原文刊于日本的《文艺春秋》。20151月号,现由笔者摘译如下——

    “人生诸事均无常

    这一点我最早体味到的,是在战争结束的1945815日。

    那天,我被当作学徒分配去把货车上的煤卸下来。不知何故突然不干了。一名同学拉我到寺庙旁的水池里去游泳,有六、七人在一起游,突然他们说广播里将播放天皇的讲话……“大概是日本战败了”“ 咦,投降了?刹那间, 我的生活剧变,人间真是无常呀。以后我不知多少体味到这一点。那年我才12岁。

    大学毕业后,东京的职业介绍人通过大学老师向我推荐某县一家知名企业工作,我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我的性格。那时我多么想当中村锦之助那样的明星,于是去东映公司面试。这是我当演员的好机会呀。该公司的一名专务要我第二天就去摄影棚,不必见习就直接加入东映新人行列。一共录用了男女15人,月薪5000日元。

    经培训后我正式在东映公司的东京摄影棚工作。处女作是《电光空手道》。它是昭和时代义侠传记系列片的第一部,导演是石井辉男,公司选中我,他几无意见。我勤练空手道,马不停蹄地在外景地拍戏。上映后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他们在电影院里对着银幕狂喊我的名字。

    那是东映电影全盛时期,每年有18部新片开拍,摄影棚里人满为患,温度骤热,我忙得通宵达旦拍戏,走廊里的长椅就是小歇的床...我的人生真的大变啦,我成了义侠电影明星了!

    后来我接受《南极故事》片约,涉足南极和北极拍戏,这是日本电影史无前例的。有个朋友勉励我沿着走过的路走下去,专心致志,坚韧不拔

在我漫长的演员生涯中,唯一的一例改变自己的正是1977年上映的《八甲田山》。它是我在东映公司拍好《追捕》而成为自由演员时接拍的一部大片。导演森谷司郎邀我出演男一号。所有戏均在雪山里拍摄,条件不难想象很艰苦。一日三餐都在雪中用,多为饭团浇鱼汁,常常冻结。为营造雪崩情景运用大量炸药。我在拍戏时不知怎么地十分揪心,严寒之下几乎使不出功力来。出于照顾我,摄制组让我往返宿舍和拍摄现场坐履带车,可一共只有两辆,许多人都坐不上,我一个人怎能独坐呢?结果我跟大家一样每天徒步来回,就像片中的戏。那样,体力消耗真大。第一年整个冬天就这样挑战人体极限地拍摄并未结束。我心中不安起来,每天要抽近200支香烟。经过三年三个冬天的拍摄,《八甲田山》终于杀青。离开外景地的前一天晚上,导演森谷到我住处来,醉醺醺的样子,聊一会儿吧,高仓君,你怎么这么坚强呀?说着好像要哭出来。霎那间,我脱口而出:因为人生必有一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