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乐淘书与好读书

发布时间:2016-09-28

 

淘书记

 

 

生计在琴书。对于书,我还是不爱去整理它。我总以为,万事应是物为我所用,别为物所累。而我那牵手,其实也是敬惜字纸的人,生前她总是想把一本本书打扮得净亮,同样是一个读书人对书珍爱的情怀在其中。可如今,还有谁能帮我打理这一堆堆的旧报刊和旧书?

 

 

文/可轩

 

今天起得早,逛了大半个旧书摊,得数不少。有旧书本,也有旧杂志。有大陆版本,有香港版本,还有台湾版本,可谓林林总总。看来,早起大有好处。

旧书有来自大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出版的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和80年代中期重版的费孝通的《乡土中国》。80年代是一个思辨的年代,各种哲学思潮跌宕起伏。其中李泽厚是代表之一,他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等主要著作出版曾经轰动一时。《乡土中国》是费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以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的内容为蓝本,应当时的《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论文。他从社会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深入研究。虽说是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却是社会学公认的名篇。

旧杂志有大陆的1985年第1期《文史知识》,开篇就是李泽厚应约开讲的《新春话知识——致青年朋友们》。文章的结尾,他说:“总之,我们不是玩赏知识,也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为创新而学知识,青年恰恰是创新欲望和能力最旺盛的时期,不要错过啊。”情真意挚,今天读来仍然是振聋发聩。旧杂志还有香港的《收藏天地》(第40期),该杂志出道早,可惜关门也早。这一期刊登陈传席先生评价乡贤黄紫霞画家的《集众所善  专为一家——记黄紫霞及其诗画艺术》,文章的开头就写到:“二十世纪开始以来,画家不少,诗人也不少,实业家更多,但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又是实业家就不多了。黄紫霞便是这样一位业跨数行、身兼数任的人物。”陈传席先生以敢说真话和诤言而闻名于世,能够如此高调评论黄紫霞先生的艺术修养和胸襟,甚为难得。前些日子,我从东暖阁迎请的紫霞先生在81岁高龄(去世前一年)所作《桃花八哥图》小品,老辣恣肆,不可端倪。确如传席先生所评论的一样,合乎情理。这回最为高兴的是拾得台湾版《创世纪》杂志。它是六十年前,在极其艰巨的政治环境下,由洛夫、张默、痖弦等老诗人和名诗人共同创办诗社日后发刊,每年四季,每逢三、六、九、十二月中旬各出版一期,专门发表诗作、诗论批评、翻译、诗坛史料的刊物,每期推荐一位诗人,图文并茂介绍他们一天的写作和生活。目前,该刊物已经在海内外发行第58个年头。作为一本纯文学的诗杂志,在如今功利横溢的当下,以暂无稿酬只给一册当期杂志作为作者的酬谢,却能够如此长时间地生存,不得不让人感动。2012年由方明率领新的经营团队接手发行,他在接任的感言《璀璨的传承》一文写道:“如何将两岸的诗学整合传播,又可以保留本到原土特色,在没有洛夫、张默、痖弦的光环下,接受璀璨的传承,能变成传承的璀璨,来路定是艰辛与漫长。”是啊,角色和身份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心理过程,一切都在路上。再读起那一篇篇乡土意味悠长的诗文,祝福他们的团队和杂志昂然迈进新的一年。

 

不知道哪一个聪明人发明了双休日,从而可以帮忙劳累的人们洗去一周工作的身心疲惫。放下脚步,过起慢生活。

周日,本是想出趟门观赏紫砂壶的展览。先妻在一边规劝我别顶着热日去多花那一些冤枉钱。是啊,这几年,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一把能看上眼的紫砂壶,就是技工做的小壶也得花数百上千元才可以拿得到手。于是静下心来,焚烧一炉好香伴读起闲书来。

这是一本昨天从地摊无意拾得的旧书,八十年代初期出版的科普书,名字叫《瓜果疗法》,薄薄的一册,不足60页码,作者肖钦朗是卫生系统的知名专家,对神农本草和肠道病症等业有专长的人物。而在封面署名时却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个编字,以表明自个是编者的身份而不是作者也不是编著。除了谦恭,更多的是他在科学面前显得十分的严谨。反观当下文坛和科研领域抄袭成风,他的作为更显风骨。

在当下,养生潮热火朝天。各种时兴书籍的版本层出不穷,洋洋大观,热闹非凡。这么一本薄薄的《瓜果疗法》似乎显得单薄,甚至有些寒碜。可是当你有机会读一读其中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各种偏方妙法,相信你会感叹编者的专业和用心。全书精选47种生活中常见的瓜果,如香蕉,甘蔗,龙眼, 荔枝,葡萄等,从其药性原理,实用价值一一地道来。包括瓜果的来源、所含成分、性味功能、防病防治的方法,在临床的疗效及其禁忌症等内容。反观当下的养生市场,熙来攘往,追逐名利,在这当中能够静下心,乐意坐冷板凳作基础医疗研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乐意做这事,更何况是惠普民生的辛苦事情。当今在普及和研究瓜果的防病和防治工作中,有许多人知道瓜果富有营养价值,但它可供防病治病,特别是有些瓜果含有防癌治癌的物质,则是许多人所不够了解的。我也是在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

前些天,从一家商号起得颇有禅味的拍卖行里拍得清朝嘉庆年间进士王允中的山水绢本团扇画,颇为养眼。垂柳岸边,亭台楼阁之间一畦池塘中渔夫在起网,丰收在望。一派“渔耕乐”的景象与画家的题诗相得益彰:“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柳塘春气暖,正是欲归时。”我是个地道的海之子,世代以海为生,以海为家,对江海有着特殊的感情。或许是故乡那汹涌澎湃的海浪让我较早地领悟到潮起潮落的人生。生活的不定和反常如今年的夏天时不时地下雪和冰雹,令人顿感敬畏天地来。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之所以火热是因为它是导演陈晓卿“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把镜头瞄准广阔的社会,让老百姓做主角,让普通食材作主题。不像以往的纪录片采用记事式地过多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采用牧歌式的散文笔法,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让更多国人重温起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折射出百姓日常生活中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我那读大学的儿子也在热衷这纪录片,我问他看中的是什么?他说,里面有许多好吃的……是啊,吃比皇帝大。家乡的古语把吃饭的事排在皇帝的位序前面,把中国人“民以食为天”和“食道即天道”的价值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周六本是休息的好时光,家里却来了俗客,加上钟点工一搞卫生,弄得满屋子尘土飞扬。干脆开路到外头走一走,透透气。烈日当空,何处能消遣。好久没有光顾旧书摊,何不择机一游。

今天的假日市场,摊头倒是不少。一眼就看中那本民国二十四年上海新文化书社印行,初版的《明清八大家文选》旧书。于是与摊主议价一番,谢天谢地,终于得手。

回家后,无意看了看封底的标识:“洋装二册,定价大洋二元”,才知道原来《明清八大家文选》是明、清四大家的文选各成一册的,手上的这本还缺失另外一册——明朝四大家文选。买的确实没有卖得精!幸好摊主不知道文选中的曾涤生和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同属一人,否则这本书哪有这么容易得手,不向你漫天要价才怪。想到这,心里倒是暗自高兴起来。

读该书的《曾涤生文抄》,其中曾氏主张的立志、居敬、主静、谨言和有恒等“五箴”,言之有物。曾国藩作为清朝政坛上的大人物,他之所以区别于普通的官僚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我人格的修炼。从“五箴”中可以读到他的思想和为人。首先是胸怀大志,立志成就事业,期望成为圣人;第二是敬畏天地,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威严;第三是身心合一,心、气、神、体均处于安宁的状态;第四是谨言独行,有一说一,不作浮夸,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第五是起居常恒,生活、工作有规律,饮食有节制。他每天记日记和写家书,对自己每天言行进行检讨、反思和批判,经常处于自责、焦虑、恐惧和悔恨的时候。时常要求自己和家人早起、俭朴、谦对、退让、惜福和知命等等,犹如一位苦行者历练老成。

人格修炼往往被认为是虚无的东西,甚至带有空想,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到人性弱点的深渊中,是有一定的风险性。而纵观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禁欲主义者,他可能失去许多生活的情趣,甚至由于长年累月过度的克制和自律,使得他患上失眠的不治之症,终生痛苦不已。而正是这样的磨难,使得他在个人的人格得以升华,从而造就他日后“屡败屡战”的坚忍性格,为成就“中兴名臣”奠定坚实的基础。每一次读他的书信,日记,奏折和诗文总有一股古风迎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

读一本旧书,舍得之间缅怀一位高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参悟其中,足矣。

 

例行下乡,却无意遇到一堆的好书,旧书。犹如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于是从中挑选出四本旧书打道回府。

带回来的书中有一部是《雪白血红》上下集,这是以辽沈战役为背景的报告文学。它是我当年在成年大学学习时,写作老师特意推荐的作品之一。那时候,除了这部书以外,老师他还推荐经济学家顾准的不少著作,和同学们探讨城邦国家制度是他经常挂在嘴上的课题。时过境迁,没想到过了十几年,久觅不到的这部书,却在乡下那俩大书橱里静静地竖立着,好像在等待着爱书人的到来。这样的情景除了说是缘分的作用,还有什么好释怀的呢?我赶紧把这等好事以短信告知当年的业师林先生。

其他两本旧书,一本是五十年代依照民国版本所重版的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十篇单行本,一本是台湾新潮社出版的小说《弘一法师传奇》,潇琴的作品。鲁迅先生的单行本,繁体字竖排印刷,配上当年陶元庆的仕女持花图作封面,已是发黄的纸张仍然书香不减,那是岁月成就的沉香。直至今天,在泉州这一座古城写弘一法师传记成书并出版的作者,恐怕一位是以“落驼”为笔名的老先生。只可惜他已经过世近十年了。他的《弘一法师的故事》,薄薄的一本书,却在不断再版发行,也是一种因缘际会。另一位该是在《泉州文学》作编辑的潇琴女士,早知道她的这一部小说已经在大陆出版过,却不知道还有个台湾的版本。不知二者在内容上是否有什么差别?弘一法师在闽南弘法十四年,如果有更多的人来描绘法师那悲欣交集的修行该是何等佳话,作为一名弘一法师的研究者,我如是想。只开惜目前书肆上眼能够所及的,更多的是一些史料上的并凑,缺乏民国或以前学究们创作的严谨。

周六喜无事,仍旧游历旧书摊。上周那未得的红皮书--《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这是中共第一部简明党史。现在一时间已经找不着那卖书的摊主。却从另一书摊得《人民公敌蒋介石》。这两位作者当年同是毛泽东主席身边的秘书,命运却是天渊之别。曾到后者的陈氏故居,见其门庭竖立着当年祖上中进士后所立的旗杆,如今已看不见旗帜,只余下基石,与对面的五梅峰和天井里的兰草相见无言,像是思考着一个读书人执笔从政的命运交错与复杂。

沿途到邮局取得所订阅的报刊大把。结账的营业员嬉笑我:这两天放假休息,这些报刊可以让你看个够了……是啊,这样看似舒坦的事,果真可以当枕入眠以消暑吗?

过了两天,林老师终于回了短信:“提起《雪白血红》读时仍十几年前,恍悟岁月倏忽,感受从中年向老年的转化。”当年激扬文字的他,即将告别教授生涯以退休。从壮年走向年老,流水有意,岁月无情。奈何?

 

无意从旧书摊捡拾他人若干旧家书。这些发黄的家书是家在南平的父母写给远在南昌求学儿子的信,内容涉及学习和生活以及分配工作前的实习等等。

儿在千里母担忧。作为父母无不时刻挂记儿子在校的状况。透过那大气如父字,娟秀如母字的那一封封旧家书,让我有机会走进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和两位姐姐虽说是在山区的工厂工作,但在当时,一家五口人当中有四个人拥有正式工作,家庭经济条件应该算是比较宽裕的。他们总是不断地供养在外求学的他,包括远在上海的姑姑也加入此中,不断供给的钱和物,如时兴的麦乳精等稀有品种。几乎每一封信都反复叮嘱他不要节俭,该花销的地方不要节省,钱不够还可以继续寄给,别担心经济的问题。他们只是希望在外求学的他要学习好,身体棒。按照信中所言:学习进步,力争三好。

当他的学习有了厌倦松懈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和鼓励他要吃得苦中苦,趁这青春年华的好时光努力拼搏,千万别让青春付水流。作为在工厂政治处工作的母亲不仅引用当时最有名气的张海迪事迹,还以身边的亲人们是如何在工余,克服一切困难,挑灯夜战地赶考的事例激励着他的进步。他们不仅言传而且身教,父亲自学中文,母亲自学哲学,两位姐姐在备考电大和函大。当他被评为优秀团员时候,一家人高兴之余,作为父母的勿忘提醒他更要谦虚谨慎,要与老师和同学搞好关系,要多向党组织汇报,多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同时要求他注意锻炼身体,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当他开始实习,在车间上班的父亲,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引导他:要不怕脏不怕累,多向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学习真本领。但别向他们学习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同时要多练习书法,把来信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改掉。免得以后参加工作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信中的内容难免带有当时的政治和实用色彩,但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就是时过三十多年的今天,读来仍有可取之处。

润物细无声。这孩子还算争气,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如意的工作,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考取了由铁道部颁发的内燃机司机证书。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在成长中,家人通过家书以及言传身教地对他的关心和鼓励,一路呵护分不开的。

透过这一封封平实的旧家书,让我更多读到亲情的恩典。可如今,电子通讯发达,这些抵万金的家书,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旧物,有点可惜。

 

读吴兴文的《我的藏书票世界》一书,他说,本是想自己热衷于收藏藏书票以后,可以减少了买书和藏书的可能。真没想到书越买越多,书越藏越多,为书所累。作为一名著名的藏书票专家竟有如此的感慨,何况我们作为普通的读书人呢?读之,总有一番感叹涌上心间。

小的时候,在家乡那小渔村,我能够阅读到的课外书无非是小人书。如今里边的情节故事大多忘得差不多,可是书名和主人公的形象却记得牢牢的。什么《地雷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和《小英雄雨来》等等至今勿忘。即使是在当年家庭经济并不乐观的条件,总也想方设法买上几本,闻一闻书中的油墨都是一种享受,长大以后才知道那书中的油墨叫书香。这恐怕是我购书之旅的开始。

成年后,手上终于有了点小工资,除了每月缴给父母填补生活费用和个人日常支用外,大多用来买书供夜读。那时候买得更多的是小说,是它们陪伴我走过那青涩的青春年华。以至第一次搬家,不知情的人如果看到那一箱箱的纸皮箱上车,还以为是什么金银财宝在搬运,其实如孔子搬家一样——尽是书。

搬进新家,看见那为它们特作四大门扇的书柜成为书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打心里高兴。我的藏书终于有个落脚的家。可是过不了三两年,藏书却成患,有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有新书,有旧书。除了书房书柜书桌,还有卧室床头,客厅茶几,孩子房课桌,甚至卫生间等等都能够看见书堆的身影。我那有洁癖的牵手,当时大有意见,理由多多,对我叫嚷到:你总是不分好坏,不分新旧,不分轻重,只要是书,总要把它领回家。并发出最后的通牒,再不整理干净,别怪我把它们扫地出门。话虽是这么说,可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有一回她打扫书柜卫生时候,打破了我珍藏的一个旧印盒,无不把她吓得一身冷汗。如今,她与我天各一方,期望着她在天国不再被吓得一身冷汗而是温暖的。

是啊,我对书本总有一种天生的情结在其中,这就是敬惜字纸。每一次逛书店,没有带一两本书回家,我总感到缺了什么。可是我是个不善于打理的人,书看了或者没有看过,总喜欢把它们搭建在一起做伴,这样找书总方便得很。

生计在琴书。对于书,我还是不爱去整理它。我总以为,万事应是物为我所用,别为物所累。而我那牵手,其实也是敬惜字纸的人,生前她总是想把一本本书打扮得净亮,同样是一个读书人对书珍爱的情怀在其中。可如今,还有谁能帮我打理这一堆堆的旧报刊和旧书?

 

 

【作者简介】

钱志鹏,男,19664月出生,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首批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2009年以钱云山署名出版第一本个人散文、随笔集《闲打铁》。并相继在《丰泽文学》,《泉州文学》,《福建文学》,《文汇读书周报》和《建设银行报》等报刊发表若干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