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活字”生香

发布时间:2016-11-02

 编辑手记

风物做了很多期的匠人系列,从最早在云南遇到的瓦猫的捏制者,到龙珠村上有着千年历史的手工白绵纸的制作者,再到开封庙会上那些形形色色的手艺人,他们用娴熟的技巧和执着的坚持,让历史的风貌在这个步履匆匆的时代留下了一些可贵的念想,他们有人倚赖着这门手艺生活,手艺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道场,有人只是因为单纯的喜欢,手艺成了生活的日常,但不管怎样,对于匠人们来说,还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呵护、传承着这些技艺,本身就是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而在我看来,他们所编织、捏制的,更像是一种值得艳羡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有了更为充分的理由,放慢脚步,凝视、摩挲每个日子,学习体会那么一点超越了“活着”的渡过时间的方式。我一直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的。后来有一天,在浙南的温州东源村遇到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者,古老的木刻字,被墨迹浸润得黝黑发亮,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见到的那一瞬,真是震撼,午后的光线暗淡,仿佛千军万马席卷而来,历史一下子就亮了。在瑞安农村,现在的木活字印刷只有在修编家谱族谱的时候才会被使用,因此,谱师成为了这门木活字印刷术的唯一传承者,很遗憾,没能看到制作家谱的全过程,据说是件颇具仪式感的家族大事。不过,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当谱师们神情庄重的翻捡着字模,制版、上墨、拓印,最终完成即将流传千秋万代的家谱,这该是桩多麽恢弘的工程。因此,总觉得单纯用匠人来定义这些谱师们,有些不大贴切,在木刻字和家谱之间,他们是历史的讲述者,也是历史的重构者,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庄严。在他们的手中,那些木刻字活了一样,绵延着血脉的传承,讲述着一个个家族的传奇。“活字”生香。能把历史激活的人,该有多了不起。

 

■ 本报特约记者 应克

王士生

温州瑞安平阳坑东源村的村书记,现年64岁,20岁开始做谱师

制作家谱的印刷“母版”

捡字

制作“母版”

上水刷墨

拓印

印刷好的纸样

 

据说东源村祖先们喜爱读书,这需要一定知识的木刻活字印刷家谱的作坊,就成了他们首选的职业。位于飞云江中游的东源村王氏宗族在两个多世纪前就开始了做家谱、宗谱的营生,传到王超辉已是第九代了。根据东源村保存的《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东源村王氏祖宗原住河南,唐末时有一房进入福建。在元代的王法懋用木刻活字印刷术技艺印刷家谱,后从福建省移居瑞安。

 

浙南的东源村,煦暖的阳光照耀下,空气显得有点干燥。

“天气干燥动作要快,天气湿润的话可慢一点。”王士生先用刷子在印刷母板上刷上水,过了几分钟再快速均匀地刷上墨汁,接着在母板上覆上印刷纸张,随即用棕刷子在纸张上面刷拓,一连贯的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张拓印好的精致样张就展现在了眼前。

王士生演示的,是木活字印刷术,一个流传了近千年的技艺。木活字印刷主要用于制作家谱,用活字印刷制作家谱的手工艺者,就被称为谱师。王士生正是这样一个谱师。王士生是温州瑞安平阳坑东源村的村书记,现年64岁,20岁开始做谱师。他已经不记得自己这样演示了多少回了。因为有很多人来参观,“尤其是学生很多,多时会达上百人。”

原本默默地讨生活于偏僻乡村的古老技艺,走入大众视线,并最终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媒体的力量功不可没。自2001年开始,从地方报刊、到省刊、到中国地理杂志,从浙江卫视到中央电视台,争相报道东源村的“印刷活化石”木活字印刷术,从而声名雀起。因此,瑞安市政府专门拨专款设立了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展示馆原来是国家级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人王超辉家的老宅,具有300年的历史,2003年被瑞安市政府收购后,辟为木活字印刷展示馆。

王士生就是在展示馆的演示室里面演示的印刷术。走进演示室,顿时墨香扑鼻。屋子并不大,是展柜的布局。几张拼合在一起的长方形大木桌子,以反“L”形隔开了里外。面向大门的横向大木桌上,放着几碗水、墨汁、墨刷、墨板和棕刷;旁侧的大木桌上,则罩着玻璃柜,柜内,是一盘盘已经排好版的字盘,字盘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一个个字模,字模黑如墨碳,大约是在墨汁里浸润的时间长久所致,组成可任意编排的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母版;里面靠墙也是几张拼合的长方形大木桌,上面,同样放着一盘盘黑乎乎的排版用的印刷母版。

王士生进入展柜里面,大家就站在外面观摩,当然,你要走进里面,也不会阻挡。

“印刷家谱工艺太复杂,就演示一个简单的吧。”说着话,王士生动作利落地在一个刻有“心想事成、身体健康”的花案母板上,开始了印刷术演示。木活字刻的是老宋体繁体字,这种方正匀称的“官方字体”,显然是因为印在宣纸上的美观大气而被选择为家谱制作的专用字体。木活字用的材质是棠梨木,因为其光滑而不易腐烂。

“用棠梨木做活字,每个字块大小高低都一样,在装置活字的木框里,每个字行之间都用木栏夹紧,固定好的模板就可以用直接用于印刷了。” 印刷用墨则是一个很讲究的技术活儿,不慎就会导致拓印失败。如果失败了会有两种情况,一种会因为墨多了,字印显得湿而模糊,另外一种因为量少了而字印不清或偏白。王士生刚拓印好的这一张,不干不沾,图案字迹清晰,显然比较成功。

印刷,其实只是整个做谱工艺中的一环。总流程有15道工序,除开丁(登记)、誊清(理稿)等文稿环节外,印刷环节有字模、捡字、排版、校对、印刷、切谱(裁边)、装订等。修编祖谱当然是件大事,所以必须要挑选黄道吉日,并选择在人丁兴旺的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家庭里,举办隆重的开谱仪式。随后,几十号谱师就转到祠堂,自带碗筷被铺,吃住在祠堂里面,直到印刷好家谱,再选定吉日吉时,举行更加隆重的圆谱祭祖仪式。仪式由谱师主持,届时一族里的男女老少尽量到齐,还会邀请被认为重要的人参加,大摆宴席、祭祀完毕后,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家谱的制作。

一般来说,谱师们很少接单外出印刷家谱,因为一套木活字印刷要备足2万多字模,要带齐所有的活字工具与随身的日常生活品,无疑是颇为艰难的运输,“落了一个字,都不行,谱就制不成了”,因此,除非是很大的一宗生意,否则谱师们轻易不外出。王士生回忆说,这些年来,最大的一宗生意,是永强李姓人家的一万多人的祖谱,当时30几号人做了八、九个月。

现在,已经很少能接到大宗的生意。由于木刻字久了会模糊,所以谱师还要会雕刻字模,但不是所有的谱师都会,王士生说自己就不会刻,所以无法给我们展示“制作字模”这项木活字印刷术中的核心部分。后来离开时,在村头的亭子里,却意外地发现了正在刻木活字的师傅,补上了这次的遗憾。

不过,大多数谱师会刻字模,比如王士生同宗的族人王超辉等。而有些谱师,因为木刻字不够经久耐用,就转而使用相对美观的铅字。“木活字用墨水,铅活字要用油漆。”但对于老一代谱师来说,觉得木活字才是“正宗的”。据悉,现年60岁的王超辉,从十几岁开始从事木活字印刷术,是仅有的两名国家级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人之一,虽然此次与其缘吝一面,但从展示馆上的资料显示,王超辉就是“木”活字印刷的坚持者:“谱是老古式,一定要用老古式的木字去配,铅字不相称。”他认为重修、增补家谱在现代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修族谱的人要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原始味道,这样族谱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和谐。

参观展厅过程中,王士生还用瑞安方言诵读木活字印刷的排版“捡字诀”:“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听来煞有意趣。熟悉“捡字诀”便于迅速排版,只是这158个字的歌诀,外人听来,还是如坠云里雾中的。

有着40多年做谱师经历的王士生,对于木活字印刷的未来,不如王超辉般乐观,他就没有让自己的子女继承这一项传统工艺:“太辛苦,又不赚钱,做的好了,一年最多的能收入十万元,但大多数谱师也只有四、五万元的收入。”也许,在将来,木活字印刷术将只作为一种历史遗迹,成为供游人们、学生们、少数爱好者们参观的对象,届时现场演示可能会消失,代之以资料片的视频演示。当然,这只是一种悲观的假设,因为毕竟国家传承人王超辉们还在坚持并坚信着,木活字的乐观未来。

 

历史

本世纪初,温州瑞安市发现木活字印刷技术仍旧在民间使用,以东源村为集中地。其技艺严格遵循古法,工艺十分考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传统特点,被称为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活化石”。2008年,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作为“中国活字印刷术”现存的唯一载体,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的流传,维系于中国民间修编家谱族谱的传统,特别是温州地区,至今寻根续谱的家族观念比较,一般每隔20年左右,每个宗族都要续修一次,因此,瑞安的木活字印刷宗谱就得以继承、流传和发展。现在,瑞安木活字印宗谱队伍还有100多人,其中,东源王氏家族60来人,东源村其他姓氏的20余人,其他人员分布在瑞安马屿镇、陶山镇、高楼镇等地方。

(摘自《中国木活字印刷印刷文化村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