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发布时间:2017-01-25

 

2016年走过的日子,回头看看,恒常如是,我们感叹现实的狼狈不堪,却更觊觎想象的“诗和远方”。

雾霾的反复造访,朋友圈的频频吐槽,不吐不快的发泄,一边艳羡蓝天白云别人家的生活,一边又是一地鸡毛的万般无法割舍。生活就是选择,永远没有模板,因为生活只属于你自己。

对待雾霾的态度有点像谈恋爱——你在谁身上花的心思多少,代表着你对这个人重视程度的深浅。所以,与其每时每刻和雾霾纠缠不清,不如静下心来读上几页书。当然,自我修为也抵挡不了PM2.5的渗透,但总比你对他做无谓的挑战要有意义。既然做不到全身而退,那就最好找个事儿来做做。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用你诅咒雾霾的时间。阅读带来的精神成长会给日常染上不同底色,让生活丰盈而饱满。记得李陶说过一句话: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不论爱情,还是事业,包括我们在过的生活,谁也不敢说一辈子,一辈子该有多长?变是常态,不变才是奇迹,爱人不见了,事业泡汤了,生活的峰回路转,横生枝节的事儿遍地都是。以不变应万变,唯有读书,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起读书吧!诗成行,远方不远。

——编辑手记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为了实现自我,一个人既要有技术,又得有理想。

 

从技术到理想

李陶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为了实现自我,一个人既要有技术,又得有理想。诚如一位师者所言,“只有技术而没有理想是罪恶,只有理想而没有技术是愚昧”。对于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快节奏工作中的现代人而言,掌握技术意味着需要不厌其烦地深入到日益复杂而枯燥的细节之中,怀抱理想则要求我们能够保持宽广的人生格局,以爱的名义始终促进自身和他人的精神成长。试以2016年阅读过的三本书来阐述以上主题。

第一本书是Atul Gawande于2009年出版的《清单宣言:如何把事情做对》。作为外科手术师的Atul的主要背景是医学,他最近为国人所知是因为他的那本《最好的告别》。《清单宣言》一书的主旨很简单,那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对,可以采取列出清单事项并逐一实施的方法来实现。采取清单方法的原因有三,第一是人都会犯错,所以需要用清单事项来逐一对照检查,减少犯错,清单体现了对以往经验的积累总结;二是现代社会日益复杂,从驾驶大型客机、建造摩天大楼、运营金融机构到操作外科手术,无不如此,需要利用清单来予以规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是一个人没法单枪匹马地完成一项复杂的工程,清单能够帮助厘清参与各方的职责,促进统筹协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在过去的一年里利用清单方法办理了几笔较为复杂的金融交易,策划组织了一场客户答谢活动,接待了几个访问团组,深感清单方法的有效性。它能够让组织者有“尽在掌控”的感觉,最终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当然如作者所言,清单也是一份“活的”文件,需要根据实践情况不断修正调整。

第二本书是Chris Matthews于1988年出版的《硬球:一个局内人告诉你政治是如何玩的》。Chris数十年生活在美国政坛高层的幕前幕后,近距离观察了诸如卡特、里根以及克林顿等政治人物的沉浮成败,是一个真正了解政治,懂得政治的人。Chris认为,政坛风云人物的成功智慧与从政艺术,不应该只对雄心勃勃的政界人士有价值,其中包含了人类永恒的真理准则,应该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人分享,去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成功。总体而言,《硬球》教导的是一种干脆利落的政治行事风格,无论是在结成同盟,应对敌手,达成交易还是在保持名誉等方面,都是如此,但同时又主张深思熟虑的事前谋划。这本书让人爱不释手的地方在于,它给出的结论简洁有力,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例证的轶闻读来饶有趣味,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于政治人物的好奇心理。比如在论证“重要的不是你知道谁,而是你了解谁”的主题时,作者举了“零售政治大师”林登·约翰逊的例子,初出茅庐的他为了尽快结识国会里七十多名议员助理,在集中住宿的小旅馆里一晚上洗了四次澡,一早上每隔五分钟共刷了五次牙,为的就是更多地见到这些议员助理并跟他们搭上话。

政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相互动,寻求他人的支持,达成自己的或是共同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硬球》所倡导的原则适用于白宫,也同样适用于日常的办公室生活。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两条,一是“接受好过给与”,“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就让他帮你一个忙”,因为别人对你投入得越多,对你的支持就会更加坚定忠诚。人需要懂得恰当地提出请求,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擅长;二是“不要扯平,要向前看”,说的是对待批评和攻击的态度。对待不实的攻击,作者倡导要及时地“一个不落地予以反击”,但不主张耿耿于怀、过度地投入时间精力去和对手“扯平”,因为“向前看”并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更为重要,这里既有策略考虑,也是胸怀问题。诚然,这本书里教导的原则并非终极理想,但体现出一种坚定有力、自信豁达的人生格局,对于想要在世俗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们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是从掌握技术到实现理想的“助推剂”。

第三本书是Scott Peck于1979年出版的《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本人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少时放弃了父母安排的大好前程,学医后没有随大流去做外科医生,而是走上了心理咨询之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病人。在数十年的心理咨询生涯中,治疗了成千上万的病人,书中引用的治疗案例比比皆是。在作者看来,人生不易,“少有人走的路”说到底是一条“精神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痛苦挣扎不可避免,少有人走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是懒惰的,总是安于现状而不愿承受有益的痛苦。尽管如此,这条路仍然是值得追求的,因为精神上的不断成长能够提供持久的快乐。作者的两个核心概念是“自律”和“爱”,自律要求探索精神成长的人们推迟享受、接受责任、忠于真相并注重平衡; 爱则代表一种坚定的意志,决心延展自我来滋养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自律需要有爱的强大支持才能发挥,而爱的来源包括儿时父母的关爱,他人的关爱以及造物主的恩典。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作者对于“爱”的定义,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因而区别于昙花一现的罗曼蒂克式的爱,也不同于溺爱、癖好和依赖。精神成长谈何容易,无论从事何种事业,都需要面对问题,接受责任,采取行动,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在这样高度自律的过程中,人的能力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在精神上有了成长,能够为一个更好的人世间作出贡献。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每个家族都能给族谱里增加一点鲜活的内容,历史,就会无限地接近真实。

 

夏妈妈的“回忆录”

金钱草

虽然老奶奶出书已不是什么新闻,但俺周围始终没有这样励志的老太太出现。俺读过姜淑梅大娘的《乱时候,穷时候》,说实话,这样的故事,大部分农村老太太都能讲上三天三夜,不用刻意创作,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记得婆母来伺候月子,洗完尿片,就给俺讲故事,俺觉得那个胶东半岛小山村,一点都不亚于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那些彪悍的汉子、风骚的小媳妇、独特的胶东风情,在跌宕的大时代背景下,稍加组装,就是一部传奇故事。

可关键是会讲故事的老太太有的是,能落到笔头上的则凤毛麟角,并不是每个老太太都有姜淑梅大娘的勇气,60岁开始认字,看了三本半莫言小说,就有勇气创作,并用事实告诉天下所有老太太,只要会讲故事,都可能成为女版莫言,莫言自己不也自称是讲故事的人吗?不是也说自己是因讲故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吗?

但夏妈妈的出现,却不是受姜大娘启发,更跟莫大爷没一毛钱关系,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会讲故事,面对全村空巷、人人争阅《难忘的记忆》的场面,她笑称:“没想到这次玩火了!”很多村民跟她说:“都是咱村的真事儿,没有半点造假,简直就是部村庄史!”为了看这本书,有的村民烧水烧干了壶,有的忘记开门营业,虽然大家平时都乡里乡亲的,但被写到书里,还是头一回。夏妈妈退休前任教的小学校长说:“明年开春,你回来给孩子们讲讲校史!”家里电话更是此起彼伏,除谈读书体会,更多是来补充史料。问她是否写个续集,她乐呵呵地说:“这本书,我写了三年,从2013年到2016年,写了三稿,不想再遭那个罪了!”

比起不识几个字的姜淑梅大娘,今年74岁、土生土长的威海大妈夏玉兰可谓“高级知识分子”,虽只是初中文化,却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才女,当年整个外遥村就她考上初中,为争取读书,她答应母亲干完地里、家里活儿,再上学写作业。她说最终是在部队服役的父亲来了封家书:“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学文化!” 才让母亲同意了她继续上学。初中毕业后,再无书可读,跟社员们战天斗地了几个年头,她以全村最高学历,被聘为乡村女教师,一直干到退休回家。

“本来是想把学校里有意思的事儿写出来,写着写着就收不住了!”这当然跟她另一身份有关,当了二十多年的村支书夫人,她有独特的视野,除了自己的家事和工作,村里的大事她都记了下来,兴修水利、办纸箱厂、用上粉碎机、吃上自来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水井里的事故》,1972年夏天那场大旱,村里三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到井里抽水,因为缺氧,再也没活过来。她说老头子的焦虑症就是那时做下的病根,至今没好。

“村里有了粉碎机,再也不用人工推磨了,家庭妇女过上神仙般生活,不用推磨压碾,不用缝缝补补,不用拾柴烧火,闲下来就是唱歌跳舞!”这些村庄里的故事,紧扣时代脉搏,挨饿、要饭、解放战争、土改、大跃进、大锅饭、兴修水利、文革、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拆迁躲迁,农民上楼……如果每个村庄都有这样一本“编年史”,史学家们的工作就容易多了。为修建南京大屠杀的“哭墙”,专家和志愿者们历经艰辛,才找到10615个殉难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夏妈妈的“回忆录”有相当的史料价值,而她描写的童年生活,比如看鸡、看妹妹、夜里挑鱼,细节生动,语言活泼,显示了一个乡村女教师的文字功底。

“我不会电脑,都是手写,写完了就给我的学生夏源,有时孙子也帮我输进电脑里,老头子为支持我写作,身体不好,也自己烧水冲茶!”夏妈妈说她70岁才开始写稿,好几次都要放弃了,在中戏读研究生的学生夏源,每次回来都要检查 “作业”,逼着她完成了“回忆录”。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每个家族都能给族谱里增加一点鲜活的内容,历史就会无限地接近真实。夏妈妈纯属“玩票”的行为,无意间为外窑村留下了一部编年史。期待一大批像夏妈妈一样的叙述者出现,毕竟再精彩的口述史也没有一部编年史来的长久,就像莫言说的“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读书时,应该在自己与书本之间进行不断的思想交换,所以书不能太容易读,读书不要太享受。这样才有效果。

 

赶赴一场禅宗之旅

林培阳

我第一次读比尔·波特是在一个朋友家。那时正是下午,大家睡去,我看窗外,小鸟飞翔在阳台南方向的田园中,有老农在田间挑水种田,老牛在田埂中有节奏的摆动着头啃草。田间有一棚寮,一派陶潜笔下的田园风光。无聊中翻到一本书,就是《空谷幽兰》。当时没有太注意,一看不得了,作者通过行走中国,寻访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隐士,补充了隐逸史在现代中国的状态。其中记录到一位隐者,竟然不知道有毛泽东。事物越是具体,越有力量,也越有说服力。这样的文章,比起查资料形成的作品要强得多。我想《史记》为什么不可逾越,就是因为太史公“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司马迁走了多少地方?不要说古代车舟不便,关山万重,就是现代推崇田野调查,飞机火车轮船,有谁能做到这样?所以现在为什么无书可读,就是因为大部分书是天马行空。

还须细说一下比尔·波特。他将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佛典虽是梵文译成中文,比尔虽是二手转译,但没办法,也有功德。主要作品有翻译的《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据说从1972年起,他只履东来,游历中国,住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文的作品,功力最集中的,要数佛教,特别是禅宗史。

几年前看过一本麦克尔·罗奇写的《当和尚遇到钻石》,其中对佛学思想特别是因果的诠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作者由商业悟佛学,实证了因果其实是一种行为或心理的印记,当你行善积德的时候,就会在灵魂深自即第八识阿耶赖识留下印记,而当你往后做事的时候,这种印记会不断积累并随时启动保护你以后的行为。这属于现象学,又是方法论,罗素也讲过,但罗素没有那么深入,只是表面现象——我大概是这样理解的。除了麦克尔·罗奇,另一个讲佛学因果的大师是多识仁波切。除此以外,我至今没有遇到过将佛学的高深学问特别是因果学讲得特别容易懂的人。

读书时,应该在自己与书本之间进行不断的思想交换,所以书不能太容易读,读书不要太享受。这样才有效果。比尔·波特虽然讲佛学而不涉及高深学问,但他以历史对读现实,访问禅宗史,穿越时光,也是功德。这样静静的夜里,对着沧海,我喝了一杯茶,然后像朝圣一样捧读这本《禅的行囊》,也就像跟作者去行走一样。

比尔·波特行走的时间大致是2006年到2009年,是禅宗发展史涉及到的地方,从达摩少林至云浮新兴国恩寺,作者沿着始祖到六祖的脚步,细数了佛寺,细阅了经书,细摩了佛像,细访僧人,细问了内心。我想是因为这样五细,就是佛说的五种智慧或般若吧,才能将行旅与禅宗史结合得那么好,才能将禅宗史写成散文。我读过一些佛学散文,影响最大的是台湾的林清玄,但我对林清玄兴趣不是特别大,似乎是在讲一些大道理,或者一柱香一个香炉,会引发很多思想而已,这种文章是技巧而不是力量,就像星云大师,高产的作家。他们俩都可以获文学奖,对佛学宣传有功,深入不够。

行走,背起行囊,然后边走边写,用稿费支持走行,也一理想人生。古有徐霞客,中国的山水几乎走遍,但徐写的是山水,山水虽美,但只有地理学和美学的意义,没有渗入人生,这样的文章注定流传有限,就像谢灵运的诗,跟陶潜的就没得比。现代中国人,好像林达、舒治国也是边走边写,像一个驴友,写尽人生和历史。但比尔·波特又有不同,他写灵魂,写佛学史,将佛学史写成散文。那些爬格子写了一部又一部禅宗史的人也有功德,但世人更愿读散文式的逸思,不愿对那些大部头。

我惊叹于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有时要胜过中国人自己。例如明恩浦,他写《中国乡村生活》,充满真知灼见,书中的那些生活,其实我小时候还过着,难怪潘光旦和鲁迅要赞叹。比尔·波特对中国禅宗的深入了解,非一般中国人能及。宝峰寺里的和尚竟然要在书柜里找资料,才能回答我宝峰寺是不是临济宗的问题。相对于比尔·波特,中国大丛林里的僧人都该汗颜。

比尔·波特笔法老到,不失幽默。他喜怒形于色,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中国人很少这样。他骂那些在佛寺里太闹太吵的“挂单”的教授,明确睡觉胜过禅七的内心想法。

读完《禅的行囊》,合卷冥思,看看远方,沧海际涯,波光澹澹,海面之光,海上之光,海底之光,皆是虚妄吧。

云何应住,因为要读《禅的行囊》;云应何住,就住在《禅的行囊》里头,跟他一起去一场禅宗之旅。

《禅的行囊》是我学佛路上的增上缘。

 

 

如果说金融知识是要饭的饭碗,是“地”,那文学追求就是精神夜空,是“天”,心理则是自我,是“人”,达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

 

金融、文学及心理

程真波

我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书,这些书界限分明地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财务方面的,一类是社科文艺方面的。第一类是用来服务自己的物质生活;第二类是用来填充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物质与精神都不够充实的状况下,这两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些书一度排满了整个桌子。

我研究生学的是心理,所以从工作的专业性的角度来讲,我不“专业”,是行里的外行。因此我开始阅读经济金融方面的书,尽量使自己看上去很专业,让人觉得自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长久以来我就是这样欺骗着自己,无知者无畏,所以心中充满着力量和希望。当然单单靠骗还不足以促使人持续地去看书,必须要让人看到读书的动力和成果,而考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欺骗着自己考取了一些证书——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中级经济师等,考完后发现自己在专业性上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唯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认识到了原来自己斗志尚存,所以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更大的骗局,我想我在加强学习以提高专业性的谎言里已经没有退路了,我需要用一个更大的谎去圆前面的谎。

如果说金融是与工作相关的,那文学应该是与生活相关的了。金融方面的书籍是呆板的,毫无乐趣,跟工作一样。看这方面的书是硬着头皮,主观上是被动的。而文学则要鲜活而生动得多,跟生活一样。文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剧本”,这些“剧本”都是由生活改编的。正因为是改编的,所以我便可以对这种精神世界进行肆无忌惮的重构,在文学的精神夜空里为所欲为,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理想和追求。在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来自生活的“剧本”,多多少少能够使我找到一些支持和依托,虽然这也多少有一点画饼充饥的意味在里面。

在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几乎没再怎么接触心理学方面的东西,在我桌子上的那一整排书籍当中也几乎看不到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在就业时背叛了心理学,心理上着实有些过意不去。但我经常会跟别人调侃说:不要跟我谈金融,我是一名心理学研究者。前些天我收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稿酬,让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这种成就感前所未有,虽然之前在核心期刊上也发表过不少学术性文章,但这一次让我看到了心理学也可以走进大家的生活。不管怎样,心理学是自己的本行,忘不掉,也逃不了。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还要在这里面吸收更多的养分。

金融、文学及心理似乎互补相干,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却又密切相关。如果说金融知识是要饭的饭碗,是“地”,那文学追求就是精神夜空,是“天”,心理则是自我,是“人”,达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而这也将是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