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开封有个“灯笼张”

发布时间:2017-06-28

 

“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张俊丽两兄妹。

 

木板雕刻印制戏灯“小上坡”。

 

有着很多尖尖角角的灯笼,造型其实来源于一种叫蒺藜的植物,谐音是吉利,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汴京灯笼张招牌。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道圣旨传到汴京城(今开封),慈禧从西安回京途中,指名要到开封来看看,地方大小官员得知老佛爷要大驾光临开封,自然不敢怠慢,便立即着手忙于此事,命“汴京灯笼张”第四代传人张弘对慈禧在开封的行宫进行修整。经过多天紧张的装修后,行宫修葺一新,犹如京城的宫廷一样富丽堂皇、光彩照人,慈禧和光绪天子入住后大加赞赏,甚为满意。张弘由此一鸣惊人,张家的“敬文斋”作坊也名声大振,“汴京灯笼张”一举成名,由此成为了官府的附属“活户”(专为官府服务,由官府使用的工艺匠人),从此,敬文斋就成了张家的金字招牌。

 

 

 

开封有个“灯笼张”

■ 本报特约记者 张靖/图文

清朝晚期,古都开封理事厅街,一家叫做“敬文斋”的店铺,以制彩灯、扎顶棚、裱字画为业,不但会画、会刻、会印,还能扎糊彩绘,尤其对宋代精品彩灯有独到的研究。“敬文斋”的店铺就成了开封城内制作彩灯的高手,当时官府门前高悬的宫灯及府内悬挂的各种彩灯,就是出自这家店铺,店铺的主人就是“汴京灯笼张”的创始人张太全。

在万象纷至的开封城里,书画及装裱方面造诣颇深的张太全,将自己的专长与制灯工艺相结合,在对宋代精品宫灯深入研究和继承的基础上,将花灯的制作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他制作的木版年画灯、绢纱花篮灯、宋式宫灯等,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善于从民间传说和戏曲选材中设计画面,如小放牛、大定缸等,画面生动有趣,广受群众喜爱。由于他的勤奋和大胆地构思,他制作出来的彩灯无人能比,渐渐地成为开封城内制灯名家,成了“汴梁灯笼张”的创始人。

张俊涛和张俊丽两兄妹是“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家兄妹从小耳濡目染,常常跟着父亲学习彩灯制作技术,“灯笼张”第六代传承人张金汉老先生,不仅将他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技艺传给了他的一双儿女,也把他毕生的精力全花在了这项事业上。

不幸的是张老先生在2011年作古,临终前留下三个遗愿:一是建立汴京“灯笼张”彩灯博物馆;二是扩建敬文斋彩灯制作传习所;三是编一本有关“灯笼张”自己的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传承花灯技艺,张家兄妹在敬文斋的原址上重建,将原来一层青砖小瓦房改建成两层的小楼房。敬文斋是“汴京灯笼张”的花灯研究基地,也是“灯笼张”的家,他们祖祖辈辈一直住在这里。老屋见证了张家花灯技艺从出现到成熟的发展全过程。

在过去敬文斋的原址上,已成了如今“汴京灯笼张”家庭展览馆,敬文斋灯笼制作所也迁在别处,张家两兄妹也分别在生活的小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对他们来说,生活、制作和展览相互分离,互不干扰。

在开封市理事厅街“汴京灯笼张”展览馆里,见到了“汴京灯笼张”的第七代传人张俊涛。张俊涛除了是“灯笼张”展览馆馆长以外,他的头衔还有“开封市彩灯艺术研究会会长”和“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馆长”等职务。

“我这个以灯笼为主题的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由过去的谋生手段转化成传承民族文化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主要用于汴京灯笼的推广和宣传,每年有一万多人前来参观。”一见面,张俊涛笑着向我介绍说,话语中充满对保护和传承花灯制作工艺的殷切希望。

“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到近代有许多灯笼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痛心惋惜之余,从2000年开始,张俊涛和父亲投入了30万元人民币的积蓄,从国内各地搜集资料,开始了古灯的研究复原工作。父子俩传承祖业,胸怀雄心壮志,决心把失传的彩灯精品恢复出来,再现千年梦华。

“这个展览馆是我2011年6月份建好的,目前馆内有灯笼品种300多个,灯笼数量上千盏,因为家庭式展览馆场地有限,这里摆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关于灯笼的品种和制作技艺,我父亲已经做了很多,我自己想把重心放在灯笼内涵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上。”张俊涛说,还是要更注重文化的积累,把基础打好,把研究灯笼文化内涵的功夫做足。

进入北边的展厅,天花板上挂满了无骨花灯,多彩的灯笼发出柔和的光亮。无骨花灯,顾名思义就是灯笼内没有硬物骨架来定型,全部由一块块丝绸或纸质的灯皮相互粘接而成,利用灯皮本身相互支撑形成的力量,使灯笼呈现出立体的结构。由于源自传统,它自身就含有一定的寓意,“无骨”花灯取其谐音便是五谷丰灯,无骨通五谷,这其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在楼上的一间展厅里,除了墙壁上挂着京剧脸谱灯笼外,天花板上挂着许多万眼箩灯笼,灯体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圆孔。张俊涛介绍说,这些圆孔都是在制作灯笼时一个一个扎上去的,一些最小的圆孔,是用最细的绣花针一针针地刺出来的。这样一来,做灯皮的材料就不仅仅局限于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了,一些不透明的材质也可以用来做灯笼,因为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孔,就能够透出光亮。风再大,里面的蜡烛也不会熄灭。

漫步其中,被眼前各种各样灯笼所吸引。有宫灯,有民间传统灯笼;有大的,也有小的,最大的有2.5米,最小的只有4、5厘米;面料有绸缎的、有纸糊的,也有塑料的;样式上有传承的,有复制的,还有是创新的。看得出,传统灯笼是多种手工技艺的综合体,它是经过了时间长河的历练,形成了固有的特色流传至今。

在展览馆二楼的展厅里,还有张俊涛从民间收集过来的木刻灯花印版,上面雕刻的花纹甚是精美,且富有深刻的寓意。张俊涛说:“这个是清朝时期出现的,类似于木版年画,把需要用的灯皮图案刻在这个木版上,就可以大量印制灯花。它的出现,生产效率远比手绘提高了很多,使得批量生产成为现实。不过,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一定要好好保护和发扬。”

“这些古灯如果我们不去挖掘和保护,就有可能会失传。主要是现代科技的冲击,我们祖先创造的神奇的精美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我们把它复原出来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了解我们中原彩灯在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如何传承、挖掘和保护这些手艺,张俊涛说:“制作灯笼的技艺是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灯笼张’,了解这门老手艺。”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1998年11月又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河南省十杰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4年11月,“敬文斋灯坊”被命名为开封市宋都彩灯艺术研究基地。

2006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7年6月,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8年6月,“汴京灯笼张” 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传承和突出贡献的大师,就是“汴京灯笼张”第六代传人张金汉。

“灯笼张”第六代传人张金汉倾尽毕生精力,设计、制作、恢复各类彩灯一百多种上千盏,均已得到传承和保存。“灯笼张”制作的灯笼特点是造型突出,令人过目不忘;用料考究,注重材料、色彩与光源的一致性,灯光照度高,并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着重浓郁的生活气息,张金汉大师做出来水果灯、蔬菜灯和植物灯,形象逼真,让人看起来有种亲切感,且价格便宜很受大众欢迎。还有些灯笼延续了宋代灯笼的风韵,像火动灯、水动灯、风动灯,这些其实都反映了宋代的科技文化成果。比如“火动灯”中的走马灯,就是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得灯笼里面悬挂的纸片人物或动物,靠灯笼内蜡烛的热量去驱动旋转的。在北宋时期,它作为玩具被发明出来,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却在一场“破四旧”中渐渐失传。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灯(烛火)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止则顿止矣。”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从现代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来看,走马灯的运动,本质上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它应该是燃气轮机的雏形。

作为宋代走马灯技艺的传承世家,张金汉不愿看到老祖宗发明的精品就此失传,便下决心要把宋代走马灯精品恢复出来,再现千年梦华。凭着自己的记忆,他开始了走马灯的研究复原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张金汉大师终于复制成功,失传多年的走马灯又重见天日,将老祖宗的手艺再现出来。从这个走马灯我们不仅能看到民间手艺,还能看到历史、文化和科技。张金汉大师认为,只要能够把最难最复杂的东西做出来,其它的传统灯笼就不在话下了。

千手千眼佛灯是馆内唯一的一个大型花灯,高约2.6米,宽2.5米,也是张金汉制作出来的,当年便获得了开封市彩灯大赛的一等奖。千手千眼佛是按照开封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制作的,千手千眼是一尊四面佛像,每面都有1033只眼睛和1049只手,其中大手24只,小手1025只。作品四面与原物相差无几,体内有大灯,每只手上还有一盏小灯,灯亮时如佛光普照。下面的莲花宝座也是盛开的荷花灯,辉煌亮丽,祥光瑞气,一尘不染。尽管张金汉制作的佛像比例比原物小了许多,但一切与实物完全一致。为便于外出展览,所用的材质都比较轻巧,整座佛像灯的重量只有50斤左右。

另一只一米多高的八仙过海走马灯,是张金汉和他的儿子张俊涛花了三年时间复制出来的,这盏灯也是张金汉根据记忆复原出来的。

不断有新的创意出现, 不断有失传的灯笼被复原。张金汉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总是想着有所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张金汉非常懂得这个道理,在继承家传技艺的基础上,又运用现代科技“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创作出了几百种新款彩灯。

于是,宋式宫灯在他手里变得更精美别致,圆角宫灯宛如风姿绰约的仕女;双喜宫灯后面仿佛有一位出水芙蓉般的新娘子;吉庆有余宫灯则从宋代大晟府的音乐编钟、编磬得到灵感,仿磬灯下悬着一条红鲤鱼灯,构思之巧妙令人叹服。

在汲取宫灯的营养上,张金汉创作出立体景观汴京八景无骨花灯,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发扬了宫灯的传统,看起来也精致美观,典雅不俗。花灯出自民间,势必采用民间生活题材,对此张金汉设计制作更为得心应手。神话传说往往脍炙人口,以此制作出来的彩灯又怎不让人见人爱呢。齐天大圣灯、见钱眼开灯、天将神犬灯、文武财神灯、龙王祝福灯、戏剧脸谱灯,一个个活灵活现。更有趣的是“金鸡报晓灯”,只要你向它投上一硬币,金鸡便张嘴、展翅、摆尾、鸣啼。还有那尊“猪八戒吃西瓜灯”,更是妙趣横生,吃瓜、吐瓜子、摇扇子,憨态可掬,还会对你说出吉祥、祝福的词语。

张金汉技压群芳,享誉民间,尤其是他制作的滚地灯(球形灯)更是一绝。这种滚地灯是用细竹条捆扎成圆形骨架,连接处抹胶粘牢,将红纱紧绷在骨架上。这种圆圆的红灯笼,可以让小孩当球踢,红灯笼在地面滚动、跳跃而不会损坏。无论怎样滚动,灯笼里的蜡烛火苗始终朝上,不会熄灭。

张金汉倾尽毕生精力,设计、制作、恢复各类彩灯三百多种数千盏,均已得到完善地保存。三百年来,传承了七代的“汴京灯笼张”在开封乃至全国的古灯界,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张金汉大师就像一盏光彩夺目的彩灯,闪烁在开封寻常巷陌之中。

“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可以说汴京灯笼张历代传人,均有自己的独特技艺传世。汴京灯笼张第一代创始人张太全自不必说;第二代传人张艺广在彩灯制作和揭裱名人字画方面技艺出众,尤善雕版,在彩灯图案雕刻堪称一绝,由他制作的鲤鱼跳龙门彩灯,就是利用走马灯原理,使旋转产生的灯影达到鱼进龙出的动感视觉。因此,鲤鱼跳龙门灯被共认为是彩灯代表作;第三代传人张精业制作的风车灯,迎风转动,速度甚快,但灯内烛炬在重力作用下不倾斜,不歪倒,不影响彩灯发光,明显增加了科技含量;尤其是第四代、五代“灯笼张”张弘、张嘉义布置慈禧开封行宫,得到了老佛爷的交口称赞;还有第六代“灯笼张”张金汉制作千手千眼佛灯;以及第七代“灯笼张”张俊涛、张俊丽创办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每一代都有他们每一代的代表性。

如今,张家兄妹继承了父亲的彩灯传统制作工艺,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结合现代制作工艺让汴京灯笼绽放异彩。张俊涛说:“传统的灯笼主要是运用最传统的材料,和传统的工具去制作的。在传统彩灯的传承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使用现代的材料和现代的科技。我现在要做的工作是,把这个传统的工艺保存下来,同时结合现在的东西创新出新的作品,让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更完美,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制作上,虽然兄妹俩各有分工,但在削竹篾、画灯画、扎骨架、糊灯皮等方面,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做出的各种灯笼,实际上也是多项艺术的组合。由此不难看出,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法传承下来的,一道道工序,一项项技术,一件件揣摩,言传身教,传承至今。

汴京灯笼张制作的灯笼既有传统宫灯的古雅华贵,又有浓郁的百姓生活气息。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上,依然使用纸、布、稠、缎、绢、竹、木等材料,经过扎制、合褶、着色、整理等流程完成作品。每一个灯笼上,它集木刻、年画、剪纸、着色等艺术为一体,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风采,使一份古老的艺术焕发出青春。

此外,“灯笼张”的灯笼很讲究互动,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灯笼,也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张俊涛指着墙上的一幅花灯说:“就像这个人物花灯,你看他表情严肃,只要从‘他’面前走过,他就会主动向你问好。”

百年敬文斋,七代“灯笼张”。一个小小的灯笼,被张家七代传承,汴京灯笼张彩灯作品,长期以来被民间和名家收藏。如今的敬文斋,主要是复制、展示、研究和制作为主,将民间的传统手艺发扬光大。

1997年,开封清明上河园在开园之前,张家受市政府指定,专门为清明上河园的店铺、道路等地方,设计制作了上千个灯笼,像正店灯、角店灯、折子灯、客栈灯、马路灯、五连灯、九连灯等几十个不同种类的彩灯。

后来,开封的“小宋城”建成后,“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家兄妹,依据“小宋城”内各家店铺的特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出富有特色的门面灯笼。这些灯笼造型别致,用料考究,注重突出了各家店面时尚和风格,达到了造型和艺术、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合一。

如今,凡到过清明上河园和小宋城的游人,无不对“灯笼张”制作的灯笼所信服,它不但作为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柔和灯光也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从第一代传人张泰全创立汴京“灯笼张”的名号,到至今第七代传人张俊涛兄妹的坚守,汴京“灯笼张”已走过近300年的风雨历程。300年来,这种祖祖辈辈坚守老行当、老手艺,被历代不惜一切地传承下来,他们的毅力和精神,真的让人感动至深。

作为开封著名彩灯制作世家,从第六代掌门人张金汉除了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作为传承人以外,他还打破老辈灯艺只传家人,不收外人为徒的规定,破例接收河南大学和黄河水利学院美术系的20名大学生为徒。还与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开封大学等高校联建了实习基地。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项难得的宝贵财富。虽然目前“汴京灯笼张”已成功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要真正传承传统技艺,只靠“灯笼张”一家远远是不够的,还要靠民众自觉地增强花灯文化传承意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过:传统文化流失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以技艺为载体的民族历史记忆,如果民族记忆日趋淡薄,中国人就会丢失自己的根。

“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家兄妹,坚持以弘扬、传播民族文化为己任,将民间手工工艺发扬光大,希望“汴京灯笼张”的彩灯照亮在世界的角角落落。(河南省开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