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贺友直先生《弄堂里的老上海人》赏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贺友直(大卡)

 

迷你卡

 

 

 

 

 

■ 图文/李天一

被誉为中国画坛“故事圣手、白描泰斗”的贺友直先生与上海地铁十分有缘,在方寸之地的地铁纪念卡上留下了不少佳作。

贺老从事连环画创作50多年,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技法淋漓尽致地运用到连环画创作中,将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人书”升格成为“传世瑰宝”。环画代表作《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等伴随了几代国人的成长。贺友直先生1922年生,浙江镇海县人,1949年9月开始画连环画。共创作有连环画作品近百部,以及大量小说插图及少儿读物美术作品。2009年获建国以来首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0年5月1日,创作的《老上海360行》及《弄堂里的老上海人》在上海世博会四大主题馆之一的“城市足迹馆”陈列展出。

继《申江风情录》、《贺友直画360行》画册发行后,90岁高龄时的贺老还精心创作了多幅生动形象地描摹旧上海特有的世相百态和老上海弄堂生活的全新原创作品。

《弄堂里的老上海人》,作者通过几个窗口和几个阳台,将昔日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这些市民或者莳花弄草、或者含饴弄孙,这些平时被大家忽略的凡间琐事,一经画家用笔描绘,顿时让人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

贺老的过人之处在于其非凡的记忆力。过去几十年的人和事他都能准确地记忆,而记忆的方法在于记特征,哪怕一根电线杆,大师也能准确地寻找到它的特征加以记忆。岁月更迭,但在大师心中,这些特征却无法磨灭,这就是大师时隔几十年后还能够将那么多老上海的人物、街景、世相原景重现的奥秘。以超常的记忆及细腻的“贺氏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旧上海特有的世相百态,将过去时代的市井生活描摹得极其传神。而这些生活,原本就如血脉般根植于贺友直先生的记忆中。质朴无华的海派风格感动了老上海们,唤起了他们对逝去岁月的无限回忆,同时也让无数新上海人从中认识了老上海的众生相。

19世纪50年代,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国人为挣中国难民钱,按伦敦工业区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栋造了八百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生活。从早先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 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差不多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著名作家陈丹燕说:“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的宝石花。就是在最动乱的时候,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弄堂里的老上海人》为地铁纪念卡海上遗韵系列,它的发行面世,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地铁纪念卡的形式,了解贺友直先生的绘画艺术和独特的艺术禀赋,使得海派艺术神韵得以真正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