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北极90° 您好

发布时间:2017-08-30

踏在千年冰层之上,想想4200多米的海底,脚下反馈的实在,总抵不过心里如梦似幻般的不真实,一种难以致信的忐忑不断叩打着我的心底。也许,问候一声“北极点,您好!”才会稍稍安抚我的心情。在这片经纬交错叠合,没有手机信号和wifi的冰原上,我既远离这个世界,却又如此贴近这个世界,那一刻不少人像我一样捧一捧碎冰放入口中,用冰凉感受现实;躺一会儿白色荒原,让旷野静默心灵;与熊掌印留影,幻想主宰的轮回……一群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信仰的人们,用自已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圣地的膜拜和心灵的洗涤。

——题记

 

 

 

 

 

北极90°  您好

 

提起北极,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遥远的话题,对于那里的认知,也仅限于极北之地,白山黑水,苦寒而不宜人居。而我对北极的认知,其实和多数人是一样的,倘若那一年没有被舅舅盛情相约的话。

日常泛指的北极,又称北极圈,是指北纬66°34’以北的广漠地区,由北冰洋及周边陆地组成,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主要海域有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附近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8个环北极国家。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都在适应满“地球村”跑的国人。行走两极,特别是北极地区,现在的旅游线路其实已有不少。比如斯瓦尔巴群岛游、半岛游、环岛游,加拿大观熊、观鸟游,冰岛游,芬兰圣诞游、俄罗斯北极光游等等,都是新兴而热门的线路。而我的第一次北极涉足,走的却是一条不寻常的线路,目标:北极点!地理知识上给出的概念是指地球的自转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并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交点。它深藏于北冰洋的腹地,只有用仪器,才能精密地确定其准确的位置。站在极点之上,你的前后左右,都将朝着南方,原地转上一圈,便是“环游世界”。

原先的日程,是从芬兰的赫尔辛基直飞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可后来,据说芬兰要跟北约“玩”,俄罗斯很不开心。反正最终苦了我们,只能先去克里姆林宫膜拜一下“铁汉”普京的帝皇之居,感受一下胖导游声情并茂下,苦难而坚强的俄罗斯民族是怎样的不畏强邻,励精图治、奋发而上。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奔向极地之行的出海口。

摩尔曼斯克,一座连通北极海洋的终年不冻港口,据说是俄罗斯北冰洋舰队的驻地,北极圈里最大的城市。也许是见惯了人满为患吧,透过市中心Azimut hotel Murmansk(爱泽码特酒店)餐厅的玻璃,并没有感觉“最大”城市想象中的繁华,反觉得街市不大,人丁稀稀。“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则还在离城10多公里的核基地军港等着我。在摩尔曼斯克城设有一个地标,上面刻着(68°58’N 33°03’O)的字样,有人曾提议上船前路过一下,拍个照留个念什么的。问了一下方向,根本就是超90°的不同路,只好作罢。不过现在想来,68°在我之后的行程经历中,就是个起步线吧!

因为要过军港,进军事管控区。暂别陆地,登上破冰船,也成了一件复杂的事。为了顺利通过安检,行李早在吃早餐前,就集中送检了。之后的排队、核查身份、搜身,一百多号人花去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所幸整个团队都是只想好好探险的良民,就连刚抵达摩尔曼斯克机场时,团队里那对被警察盘问许久的阿拉伯年轻夫妇也是顺利过关。

“50年胜利号”,2007年建造,花费了2亿多美金,是目前俄罗斯正在使用的5艘核动力破冰船之一,长159米,宽26.5米,2.5万多吨的排水量,核动力7.5万马力,可以破近3米的冰面,纪念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时更名至今。平时它是行走在北冰洋东北航线上的专职破冰船,只有每年的7、8月份才会客串旅游一下北极点,它也是目前去北极点的唯一商业旅游船。破冰船整体黑底橙红色,一如想象中的俄罗斯风,简单、粗犷中透着彪悍。船上供人居住的宿舍仅有五层64间房,但私人卫浴、酒吧、会议厅等设施齐全,读书、游泳、桑拿、健身也有去处。虽然是核动力船,但对我们是开放的,可以随意行走和拍照。不仅如此,行程中还特别安排了参观时间,并邀请船上的总工程师为我们解答关于船上的任何问题,知无不言。通过讲解和观看,我才了解要想让这样一艘巨轮行驶起来,水下九米的空间里都要塞满机器和管道。这条船有着比人高的涡轮叶片和巨硕的电动机组。除了主要的核动力系统外,还有海水淡化系统,食物储放区、废物焚化区、船体平衡区。而载着这样的巨无霸一次北极往返,需要的仅仅是约1公斤的铀,还是低密度铀。在船上,人生第一次近距离靠近核反应堆,只有5米!

摩尔曼斯克时间比北京晚7小时。游客在船上,则是要用晚9小时的标准来安排接下来的日子。7小时的标准是船员们的资格。8月2日下午,在拖曳船的牵引下,破冰船缓缓离港,驶向白冰黑水的国度。

破冰船从巴仑支海一路向西北方向前行,此时的天空已经没有了黑夜,虽然浓浓的阴云一直没有让我直面太阳,但坚韧的日光依然透过重重阻碍始终霸占着天空,昼夜的互换只能依靠墙上的挂钟和窗帘来实现。几天后,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宛如怀抱琵琶的少女渐渐漂进视野。

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北极熊。远远的两个白点,透过长焦镜头,模模糊糊辨认出是一只小熊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很是温馨。就是这样的温馨,却打乱了原先的登岛计划,“入地”变为“飞天”。初次体验战斗民族的驾驶技术,着实令人折服。一次5人,不需要我们任何的准备,不经意间,红色的巨大船体便浓缩成苍茫海天间随波浮沉的一叶扁舟,深蓝近黑的洋面上漂浮着万千年来形成的冰,在这里破碎成白色的七巧板,铺满整个海峡。远处陆岛上冰雪融化的溪水在褚色地板上肆意涂抺着抽象画意。高纬度下的阴云,则把周边世界渲染上一层神秘的湛蓝,令人瞬时醉迷于这八荒萧瑟的白山黑水间。

约瑟夫地群岛,19世纪的奥匈帝国探险队首次到达后,用他们的国王命名。现在则是俄罗斯宣布了主权。霍尔岛、鲁道夫岛、杰克逊岛、胡克岛……这里的每一座岛几乎都与探险者有关,都与那段用生命探索真知的年代有关。

人类发现北冰洋和沿途岛屿仅有100多年的历史。在1896年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地球最北端底部冰封的是陆地还是海洋,1895年3月,挪威探险家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探险北极时,被重重冰山围困在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的杰克逊岛上达9个月之久,迫不得已的他们只得在此越冬,直到来年6月与其他探险队相遇,才死里逃生,乘船回到挪威。也正是此次极地探险,证明了北极是个被浮冰覆盖着的极深海洋。南森也成为了第一个证实北极是冰洋的探险家。1909年3月,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第四次向北极点进发。他从哥伦比亚岬出发,历时1个多月,在1909年4月6日抵达北纬9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抵达北极点的人。相对于上面两人的成功,1845年的英国少将富兰克林则是悲剧的,两艘当时最先进的军舰载着128名船员,全部葬身极地。

8月9日,是北极探险英雄南森在北极过冬120周年。船上专门准备了“北极的磨难,南森史诗般的求生”讲座,晚餐也被命名为“南森晚宴”,餐厅的菜单就是当年挪威接待北极归来的勇士南森的菜单!由于大雾加小雨,杰克逊岛的登陆计划取消,我们只能在甲板上倾听探险队员们激情回顾英雄的当年。透过迷雾,看着岛上依稀可见的十字架纪念碑,我想我的“北极探险之旅”实在是轻松得很。科技的进步,前人大把经验的积淀,还有物资、装备的强大保障,当年的艰辛“探险”早已经演变成了如今的轻松“之旅”。

在索尔兹伯里岛,乘飞机从高处俯瞰,形如长条青石的冰盖仿佛老人额头的皱纹,层层叠叠,把数万年的岁月如歌般铺满岛屿,斜入海峡,再随波而去。是时光被寒冰凝固?还是寒冰早已轮回了几万年?美国海峡,难得的斜阳下,金光点洒,恰逢水波不兴,恬静如镜,白山倒映于黑水间,浑然一体,偶尔成队飞过的海鸟,似柔板上的音符漫步,如诗如画。坐上橡皮艇,泛舟四周,原以为少有生物痕迹的地方,竟是想象不到的生机勃勃。在这片极地的荒野,我遇到了生命中第一座冰山,沾满了凡尘的斑迹;第一群胖墩墩的海象,慵懒中透着警惕;第一只啃食青苔的北极熊,饥饿中充满无奈;第一次踏上那开满小花的苔原,柔软而坚韧。还有那堪称奇迹的“Rubini 岩石”,如方枕般的小岛上栖息着上万只各式各样的海鸟,船只渐近时,阳光下飞雪乱舞,千鸟遮空,怎一个壮丽了得?昌普岛,则是另一处神奇所在,岛上分布着一种圆得象球的石头,而且是那种滚圆滚圆的球形。大有人高,小如弹子,散落在岛上的各个角落,不知出处,不管未来,静候着白昼与黑夜的交替,转眼千万年。

过了群岛,北纬82°之后,破冰船便进入了终年不化的冰覆区。北冰洋上接天贯地的冰面,并不是雪后天地间纯色一片的白,而像一块白色布匹上洒满各式深浅随意的蓝和绿。令我非常怀疑,是不是上帝的画室里也曾关押着一位孙大圣的存在?失手间,打翻了众多冷色系的瓶瓶罐罐。此时的洋面上已没有可以顺行的航道,“走南闯北”的“闯”字在这里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巨大冰面在生猛的船体压迫下,撕裂成一道道蛇状裂痕“咔咔”地伸向远方,而破碎下来的冰块则从船体的两侧挣扎、翻滚而出,犬牙齿互,如剖开体肤的绿玉,堆满大铁船蛮横过后的水面。此时的船体则因为破冰不停地颤栗着,有人说像坐在手扶拖拉机上,我觉得更像是冲击钻冲击墙面的那种“突突”感。

“北极熊!前方10点左右位置发现北极熊!”广播里突然传出的惊呼声,立即招唤出一大群长枪短炮围向了左甲板。一头霸气侧漏的成年母熊,正巡视在宽阔的天地间,发现渐行渐近的破冰船,并没有惊恐于铁船给予的压迫,而是送给我们高傲而冷漠的回眸后,淡然离去。船行不久,幸运地遇见另一只公熊。我们的突然靠近,令稍显年轻的它有些不知所措,拉完一坨粑粑后,便缓步躲到了雪堆之后。当时我正好拍下它眯着眼方便时的萌哒哒,回来发现后,不竟莞尔于孤傲的王者也有众生的琐碎。

极点的到达,没有想象中的壮观和艰苦,大铁船一路破冰北行,当船长室的GPS显示出北纬90度的数字时,我们也就是名义上到点的人!如果说其中有什么难度,也许北冰洋的冰盖随时都在漂移,算是最大的麻烦吧!船长需要指挥一船的水手,把那个GPS在那个时刻对上那个点,还是需要些技术和耐心的!可这需要我们操心吗?还有五海里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手举香槟,集聚船头,等候着长笛长鸣欢庆的时刻!记住这个时间点吧!船上时间:2016年8月7日凌晨2点43分,我和舅舅成了全世界极点到客的二万五千分之二!

抵达北极点的庆祝,远不止举起香槟的载歌载舞,极点仪式、冰水畅游、雪地烧烤,还有冰面探索。烟火象征着文明,极点烧烤,正是用烟火的味道来宣誓文明的抵达。冰水畅游,用螺旋桨在船尾推开一块无冰区,冒着零下十几度的寒冷跳入零下二、三度的海水,则是克服人性怯懦的尝试。冰面上的一小段漫步探索,应该就是用自身的行走,向曾经拼命寻求真知的英雄们的礼赞了。

踏在千年冰层之上,想想4200多米的海底,脚下反馈的实在,总抵不过心里如梦似幻般的不真实,一种难以致信的忐忑不断叩打着我的心底。也许,问候一声“北极点,您好!”才会稍稍安抚我的心情。在这片经纬交错叠合,没有手机信号和wifi的冰原上,我既远离这个世界,却又如此贴近这个世界,那一刻不少人像我一样捧一捧碎冰放入口中,用冰凉感受现实;躺一会儿白色荒原,让旷野静默心灵;与熊掌印留影,幻想主宰的轮回……一群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信仰的人们,用自已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圣地的膜拜和心灵的洗涤。

■ 图文/刘艺(江苏省泰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