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老头儿”不服老

----——访建行北京市房山窦店支行大堂经理刘拴强

发布时间:2017-09-20

 

 

记者的话:同事和客户口中常说的“老头儿”是刘拴强,59岁的他是房山窦店支行资质最高、分行年龄最长的大堂经理。采访“老头儿”的时候,还有三个月,他就退休了。可是,他依然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工作岗位,看不出身体有恙,只在没有客户的地方,才肯拄一拄拐棍。

 

■ 本报特约记者 柴志妍

“老头儿”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他自小生在部队大院、长在部队大院,父辈都是军人。1976年,他参军入伍到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部三亚场站服役,从事油料后勤保障工作,并有幸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三年后,他复员分配至当时的建行北京燕化支行。

虽然离开了部队,脱掉了军装,但至今他身体里仍然流淌着军人的血液,灵魂里仍然保持着军人坚毅的韧性。从前,“老头儿”可不是大堂经理。从原燕化支行房地产信贷部的第一任主任兼建经科副科长,到兼任储蓄科副科长、出纳科副科长、担任中间业务部经理等职务,30多年的工作经历到2005年10月出现转折。那一年,分行设立大堂经理岗位,这位48岁的倔强“老头儿”,主动转身,成为了一名老“新人”,站在了大堂经理的岗位上,这一干就是十一年。

大堂经理岗位要求全天站立服务,对已经年近花甲、常年腰肌劳损和腿疼的他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站一天大堂腰酸背疼,下班到了家,得让爱人先做做按摩才能坐下吃饭。然而,刘栓强没想过要转岗,想想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客户“高兴来,满意走”,他就很高兴。

“银行间拼的是服务,大堂经理不一定都得是漂亮姑娘,‘老头儿’也一样能当好网点的‘第一道’门户,哪怕今天是在岗在最后一天,我也要在三尺引导台站好最后一班岗!”刘拴强言语中透着一贯的倔劲。

工作不落人后是“老头儿”的性格,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刘拴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除了向书本学习、向同事请教,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以普通客户的身份走遍了房山区、丰台区的多家银行不下百家网点,偷偷学艺,看人家是如何管理大堂的。

大堂经理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拿号分流,每天要协调辅助各个岗位的工作,要回答几百个各种各样的问题,要随时关注客户的情绪,要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同时还要宣传营销各种金融产品等等,这就需要难不住、问不倒,“万金油”型的大堂经理。刘拴强会细心观察客户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结合客户办理的各种业务种类,判断识别低、中、高端客户,以推介、销售我行的各类金融产品。利用客户咨询、与客户短暂交谈的时间,向客户发送各种业务宣传材料,根据客户不同需求销售不同的金融产品,并如实地告知客户所选择产品的利弊及存在的风险。当客户过多时,他会根据客户办理的业务种类,及时进行疏导,以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缓解柜台营业压力。

此外,他研究观察不同性格客户的特点,并总结出自己应对不同客户的“葵花宝典”,比如遇到年迈的老人要主动搀一把,遇到残疾客户要主动推一把,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受到带有温度的服务。有时候,大堂经理好比站在十字路口的交通警察,在引导客户、维持大厅秩序的同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凭借在大堂经理岗位练就的火眼金睛,这些年刘拴强成功地拦截了数十起电信诈骗,帮助客户及时挽回损失,也为建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金融市场变化和工作需要,迫使“老头儿”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他主动向青年员工请教微信、互联网等使用方法,第一时间掌握黄金、基金等动态信息,借助新媒体维护客户,也赢得了一批忠实“粉丝”。在股市震荡、基金滞销的情况下,帮助客户分析产品赢利优势,为客户规避风险提出建议。日常问候、节日祝福、深夜午时给客户发微信通报黄金价格……由于处处为客户着想,刘拴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结识了几十个存款均在百万元以上的新客户。调到窦店支行后,由于支行地处穆斯林聚集地,为了拉近与穆斯林客户的距离,他还学起了阿拉伯问候语,也点燃了青年员工的学习热情。“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感染年轻人,告诉他们,无论是时代要求还是环境使然,改变并不可怕!”

“一章两徽”是“老头儿”的标配。每天早晨他第一个着装整齐,佩戴好毛主席像章、党徽、行徽及写有“刘拴强”三个字的工牌,面带微笑站在引导台前,做好迎接客户的准备。如今,即将告别行徽和工牌,刘栓强心里舍不得。

窦店支行的年轻人们也舍不得“老头儿”。每天讲机不离手的刘栓强,一旦发现哪个青年员工情绪不对,动作不标准,就会在对讲机里呼他们的名字,他们一听就心领神会,马上纠正。有严厉也有关爱,除了给青年员工介绍对象,“老头儿”经常自己亲手炖上一锅排骨,熬上一锅绿豆汤给青年员工们开个“小灶”,让他们有家的感觉。“没有食堂,总吃外卖又不健康,退休后我要精进厨艺,给丫头小子们送来更多好吃的。”刘栓强说,“怎么着一个月也得回来一趟,要不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