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大萧条始末

发布时间:2017-11-01

 

 

辛乔利

沙尘暴火上浇油

仅凭股市崩盘和银行挤兑似乎还缺少点料,老天爷也偏偏在这个时候凑份子。历史上看,经济的萧条与政权的更迭往往同自然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天气变化在历史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萧条期间也不例外。恶劣的气候进一步加剧了大萧条时期的苦难,让原本凄凉的景象增添了更多悲壮的色彩。

由于农田年复一年的过度耕作,农民只知道大规模种植庄稼,忽视了树木和草的自然生态,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1934年,北美发生了千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长达10年之久,不仅严重影响到农业产量,还导致沙尘暴的频繁侵袭。1932年美国共发生12起沙尘暴,到了1933年增加到38起。1934年5月9日深夜,沙尘暴终于从量变到质变,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从蒙大拿和达科他州刮起,席卷美国整个大平原地区,先是横扫芝加哥,后又肆虐波士顿和纽约,风速达到每小时65英里,黑云遮日,排山倒海,像恶魔吞噬着世间的一切生物,约有1亿公顷的农田表层土被狂风从裸露的土地掀走,疾风扫过,卷起尘土,在空中盘旋数英里,地里的种子全部被掀掉。

艾维斯·卡森(Avis D Carson)在《新共和》杂志撰文回忆沙尘暴的感受时写道:“就像是有人用铁锨往脸上扔沙子,一些人被困在自己的院子里,摸着黑找家门,路上的车根本无法行驶,全部停下来,有些车被狂风刮走,也有一些被埋到沙堆中。由于没有光线可以穿透这厚厚的沙尘,公鸡竟在白天打起鸣来。”

沙尘暴破坏了土地,摧毁了庄稼,天灾中身受其害的就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就失去了养家糊口的支柱,在乡村,不仅人瘦骨嶙峋,牲口也奄奄一息。

农民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更无力偿还沉重的银行贷款。农民用农场作抵押,从银行贷款买种子,原准备收获后还钱,但天灾将农民的计划彻底打乱,造成50多万农民无家可归。失去农场的农民们绝望中带着全部家产,背井离乡,浩浩荡荡走向西部加州地区,寻找生存的希望。

有图有真相,美国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的经典作品《迁徙中的母亲》是大萧条最震撼人心的真实写照,照片中的女主人汤普森是七个孩子的母亲, 她的丈夫死于肺结核。为了寻找生路,她带着孩子绝望地离开城市,流离失所,走入乡村,期望在那里找到一份工作。拍照时她正滞留在加州尼波莫的一个迁徙劳工农场, 家庭靠孩子们打的鸟和从附近一片野地里挖来的野菜勉强度日。兰格捕捉到了这位母亲瞬间的心境,那双呆滞、绝望、满含着辛酸的目光遥望着远方,对即将开始的求生之旅表露出心灵深处的迷茫。

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丢掉了生存的依靠,而城市工人们失去的不仅是工作,还有做人的尊严。大萧条期间,全美失业率高达四分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全美有1300万人丢掉了饭碗。

大萧条一下子抹平了社会各阶层的差异。在纽约繁华街区聚集的无家可归人群中随处可见中产阶级大军,一些享受过舒适生活、频繁出入乡村俱乐部的中产家庭,由于将全部资产押注在股市上血本全无,靠贷款养的房子被没收,汽车和家具被变卖,无奈之下,只好搬到贫民区的政府临时安置房。城镇和高速路边到处可见的简易房成为一道苍凉的风景线,简陋住处是用碎木块、硬纸板、甚至报纸等最便宜的材料盖的,其中最大的一个贫民窟在哈得逊河畔的曼哈顿西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经济鼎盛时期,那里曾是商人游艇的停靠地。也有一些白领在廉价旅馆或地下酒吧过夜。连昔日里工作体面的教师和风度翩翩的律师失业后为了温饱,也不得不弯下腰来干起搬运工这类体力活,养家糊口。

大萧条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各州发生的自杀、暴力和社会动乱在各类媒体上屡见不鲜。大萧条期间,自杀率创下每万人中就有17人自杀的记录,自杀人群以中年人居多。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就以这种方式凄惨地结束了,因而难以承受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突然丧失,感到的是屈辱,在绝望情绪中不能自拔,一些失业者喝过闷酒后选择以自杀方式逃离这个世界,也有一些丢掉工作的银行家,由于不堪忍受邻里和家人的指责,选择与这个世界告别。

大萧条的阴影笼罩着全美各个角落,居高不下的失业大军让不满情绪集聚,社会动荡一触即发。昔日人声鼎沸的工厂空空如也,再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也见不到工人的身影。处于绝望中的工人们凭着本能的冲动开始行动起来,福特公司的红河工厂(Ford River Rouge Plant)有四分之三的工人失业,失业工人到工厂大门前举行大规模游行,要求工作,在一片混乱中,工厂保安对这些人开枪,杀死4人,伤数人。

城市建筑工人也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人群,房市崩盘让他们无工可打,于是在市中心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以及饥饿大游行,发泄着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游行还要算是退伍老兵。1932年5月在华盛顿发生了奖金大游行 ,政府曾承诺为驰骋战场的老兵们发放25亿美元的奖金,但由于政府手里没钱,没有及时兑现,按照当时政府庞大的预算赤字,发了这笔钱就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彻底倒闭。老兵们可不领情,坚持要钱。这些参加过一战的老兵拖家带口,涌到华盛顿特区,在靠近国会山台阶的地方安营扎寨,向政府要求提早兑现战时服役应得的奖金。政府为了保护首都的秩序,派出麦克阿瑟、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部队进入美国首府,战马、军刀齐亮相,强行驱赶游行大军,并将老兵们的临时帐篷烧毁。尽管一些有良知的战士们不愿用武器面对这些曾在战争中做过贡献、手无寸铁的老兵们,但在驱散游行队伍过程中还是难免发生擦枪走火的意外事故,一些士兵在放催泪弹时将游行者怀中的婴儿误杀。

媒体的渲染加重了事件的严重性,让胡佛政府名声扫地。《新共和》杂志这样写道:“这样对待打过仗的老兵们,情理何在?”“在和平时期,政府使用部队镇压手无寸铁的民众,这对未来构成巨大威胁,其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几个月后,华盛顿仍处于战争气氛中,政府机关戒备森严,街道上到处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