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难得“明白”

----——访建行北京市城建支行个人客户经理李庚瑶

发布时间:2017-11-07

 

 

记者的话: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迷茫的从来不是青春而是人,成功之路总要有人走的快有人走的慢,有人选了捷径,就会有人走了弯路,走弯路并不可怕,怕就怕不知道自己走什么路。老话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执着地做一件事,那么一定会成功”、“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然而,知理容易,行亦难。李庚瑶就是现在年轻人中,少有的特别“明白”的姑娘,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路,并且走的执着。都说读好书就如同与无数智者对话,读万卷书,终有所悟。想来,李庚瑶这种“明白”大抵与她爱读书不无关系。

 

■ 本报记者 李静

“在呢,在呢,您说”、“对对,我在,哦,不对,我不在网点,我在外面出差,您有什么事,我看看能帮您解决不?”。坐在机场的候机厅里,李庚瑶的电话不停响起,而她第一反应总是“在呢,在呢”。这不禁让人想到旺季营销期间,一声声大单捷报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令人惊叹的现象。细心小伙伴们总是很少看到李庚瑶跟客户推介营销的交流场面,往往是客户一进网点就找她马上进入了购买产品的操作流程,或STM机,或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仿佛一切都如此的顺理成章,她总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1月19日北京的“雨夹雪”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到网点办理业务的人明显少了很多。李庚瑶下班后没有选择回家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而是急匆匆走向了离单位不远的一家书画苑。“勾花点叶也称工兼写,就是在一幅画中用双钩墨线画花头,用没骨点花叶两种方法。有些画,如齐白石常用没骨点写花草,用工笔法画工细的草虫、蝴蝶,形成工细与粗放相结合、相互对立的绘画风格,画水墨写意花鸟画中的白色花朵,多是用勾花与没骨点叶法”。李庚瑶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跟客户焦姐一起练国画了,她为了能多跟客户深入交流多见几面,特意办了国画学习卡,“在这‘放松空间’里,我可时刻没有‘放松’过帮助客户疏解忧虑的心弦,彼此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我也很高兴,这次,焦姐终于考虑配置期交保险产品了!”李庚瑶说道。

善于发现客户的偏好和时间规律只是她的基本功,李庚瑶更把做客户遇到困难时的左膀右臂作为对自己的鞭策,把持之以恒地真诚为客户服务作为座右铭。她有一个客户正陷入“情感危机”的漩涡,闹着要离婚,李庚瑶特意找来法律方面的专家帮助客户解答疑惑,保护客户隐私的同时又能经常与客户联系,她与客户有个“约定”,不用电话交流,每月的固定一天见面一次,不见不散,就这样持续了两年,最终,客户的婚姻破镜重圆,更把庚瑶视作值得信赖的朋友。

“发掘客户最在乎的问题才是系铃的法宝”这是李庚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欲速则不达,把功夫下在平时,才成就了旺季营销期间一个个看似“神速”便可促成的大单,这样的沉稳里,透着一种执着,一种从不患得患失的坚定,而她这种执着与坚定同样体现在读书上。

大概是与生俱来的喜欢,李庚瑶从中学时代一直是语文课代表,曾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语文老师,填报志愿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填报的时候正赶上了汶川地震,这也没有改变她去川大念书的决心,好在,如愿以偿念上了中文系。李庚瑶回忆说:“当时觉得学习中文是一件特别有温度、有情怀的事情,现在工作五年了,依然没有后悔选择这个专业,它总能在我孤独的时候、喧嚣的时候、无助的时候给我一点陪伴”。

从大学时起,李庚瑶就喜欢写一些随感、杂文、小诗,读过她文字的人都说“才华横溢”。曾经有个业务口的同事需要在李庚瑶的稿子基础上改一些信息,他就表示:“庚瑶这散文文风,我已经跟不上了”。也有些人会替李庚瑶惋惜,就连她自己也曾为没有选择所谓中文系该选择的职业而感到愧疚,比如记者、老师、文化产业等都很不错。然而现在的她,早已释然,“我觉得大多数人的爱好与工作都不是一样的,建行有太多的人有着跨界的背景,比如物理、化学、中文、外语等等,我可能还属于相对重叠性很高的,过往的学历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有某一个领域的持续关注,这对于工作我觉得有积极的作用。我很高兴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虽然有时候,公文性质的写作所需要的文学性并不强,但是写作的过程让我锻炼了逻辑思维,写清楚一件事,周密地考虑全面,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从上班到现在,我基本每年一个U盘,大大小小的文章记录着过往,感谢总、分、支行给了我这么多采访、写作的机会,让我的中文情结得以延续”。

谁不迷茫,谁不彷徨,有人沉浸在患得患失中无法自拔,有人已经整装待发。李庚瑶就是后者,在很多人抱怨工作毁了自己的爱好时,她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平衡点。当然,这种坚持并非易事,李庚瑶最近就有些紧张,因为她买书的速度已经赶超读书的速度,“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很难坚持读书”。但提起最近读的书,李庚瑶依旧很兴奋:“最近在读严歌苓的《芳华》,严歌苓是我觉得文字很细腻,也很适合拍成影视作品的作家,喜欢她的《陆犯焉识》《剧场》,对于人性的思考让我很感兴趣。我比较喜欢阅读经典,看话剧。我喜欢《三联生活周刊》,这本杂志对我的魅力在于总能在一个热门话题后给出较为系统而深度的思考,或者在一个热门话题后给出一个专题式的发散性文集,有可读性同时还可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