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货币金融条件继续偏紧明确双支柱调控框架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发布时间:2017-12-13

 

 

 

 

■ 金研

11月,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分别就货币信贷状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货币政策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现就要点点评如下:

货币金融条件依然偏紧

M2增速低位运行。货政报告中提到,“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是2017年以来M2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截至2017年10月末,其他存款类机构对金融机构资产增加仅1.3万亿,而去年同期为8万亿,较去年增速大幅下滑,构成对M2创造的最大拖累。

贷款较快增长。货政报告中提到贷款增加较多的原因除了经济向好外,着重提及“债转贷”、“非标转贷”及地方债置换作用减弱。截至2017年10月末,新增债券融资为3100亿,而16年同期为2.8万亿。考虑到置换债规模的降低以及强监管下“非标转标”,实际新增贷款规模可能没有那么高。

贷款利率继续上行。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6%,上6月末上行9BP,较2017年初上行49BP。其中,一般贷款利率较年初提高42BP,较6月末提高15BP;住房按揭贷款,较年初提高49BP,较6月末提高32BP。跟随货币市场利率提高,银行负债成本增加,贷款利率提高似有加速趋势。

货币政策操作保持“稳健中性”

商业银行超储率偏低。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3%,依然维持在较低位置。今年以来金融机构超储率均偏低,即使央行能够精确的进行“削峰填谷”的操作,货币市场的波动率仍然较大。

DR007走势平稳。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平稳,DR007基本在2.75%-3%区间内运行,市场预期稳定”。DR007作为目前央行最关注的利率指标,央行认为DR007保持稳定,则市场平稳。但事实上,以满足短期流动性需要为主的市场(既代表利率为DR007的市场),表现更为平稳。除了DR001、DR007外,其余指标如3个月SHIBOR,同业存单利率等价格指标均波动较大,货币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层,或意味着银行流动性压力尚可,但负债压力仍大。

新增63天逆回购品种。两个月期限逆回购可以“降低央行短期限品种的滚续压力”、“可以提前供应跨季、跨年资金”,有利于稳定资金面。明确外汇因素对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影响基本消退,中期借贷便利将作为重要的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弥补商业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对经济增长预期保持乐观

在《结构调整、供求改善与中国经济增长》专栏中明确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有所增强,杠杆率逐步趋稳。”而在一季度货政报告的《对宏观经济走势的讨论》专栏讨论时,央行的看法还是“经济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的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较为突出。”从前后措辞的变化,反映出央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变得更加乐观。

监管政策新动向

明确了评判金融周期的两个核心指标。明确了评判金融周期最核心的两个指标是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前者代表融资条件,后者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即表明央行正式公开承认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是其观测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指标。

更加全面阐述了“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专栏中系统性地对“双支柱调控框架”进行了阐述,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侧重于物价稳定、经济和就业增长,逆周期调控的对象是经济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能够“对症下药”,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逆周期调控的对象是金融周期。尤其是强调要“将更多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覆盖范围”。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在本季报告中,央行继续维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再次强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尤其是明确表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