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捕鱼记

发布时间:2018-01-10

 

 

寻 · 元气乌龙

我九岁开始学英语,考试拼得出chameleon拼不出red,英语老师对我十分无奈。初中的时候作班长,负责自习课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念听写单词,结果底下的同学都嫌我地瓜腔念得不标准,故意装作听不懂,我每念一个词他们就哄笑一阵,更有人当场一一纠正我的发音。等到上了高中,班主任和我谈话,最常苦口婆心告诫我的话是“英语是你最差的一门功课,请你多花点时间提高”。现在想来,班主任这样讲,可能因为她自己就是英语老师。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总嫌我们数学题写得太多,数学老师总嫌我们文学书看得太多,而英语老师则觉得我们班最应该加把劲的是英文。不过说我的英文不好,言之凿凿,毕竟从历史记录来看,唯有这门课的分数,我从来没进过年段前十。感恩那年大学保送生考试,英语试卷难度上了专业八级,连那些外语保送生都看不懂几句,使我得以有惊无险,上榜登科。

总之,无论听说读写,我的英语一向不尽人意。大学时代,四级低空划过,六级没胆去考,托福则完全倚靠应试技巧勉力达标。多年以来,唯一衷心称赞过我英语好的,是在旧金山遇到的一个白人姑娘。当时,她夹在一个塞尔维亚人和一个日本人中间,每天要为她们面红耳赤的争吵做翻译,遇到我终于能和平友好地交流,单复数名词不分、动词时态凌乱也就完全不成问题。在她的建议下,“为了维持我的英语水平”,如今我们成了pen pal,每隔一阵都要互发一封电子邮件,聊聊现状。

但实际上,真正让我的英语水平在大学毕业后得以维持、甚至火速提高的,并不是和美国人写电子邮件,而是做翻译外快赚钱。已有不少前人证明,掌握一门技能最高效的方法,就是以此谋生,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错,比花钱学英语更效果显著的方式,是收钱学英语。

谁曾想到,英语如今竟然成了我的衣食父母之一。一年前,阴差阳错地,凭着医药专业的背景,没有翻译经验也顺利通过某人工翻译平台的审核。起初,我基本只翻生物科研论文和各种生物医药公司的文档。不过,科研论文千篇一律,翻多了也有点厌倦,偶尔酒壮怂人胆,也翻个《敦刻尔克》的影评、香港艺术展览的介绍、或者某著名买手店年会的视频字幕之类,丰富自己的营生。理科出身的人往往可以多面玲珑,反过来就不是这样了。平台上大多译员是文科专业出身,原文里出现几个数字,或者一行化学式,他们就不敢应声。俗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其实那大部分公式我也没见过,但凭着自己那点理科背景,再有各路搜索工具的加持,也没什么可怕的。渐渐地,我越来越熟悉了翻译这门手艺,多做多看,掌握套路,也从英译中渐渐过渡到中译英。说到底,什么手艺都能给困境加欲望倒逼出来,熟能生巧是自然的事情。

我最喜欢翻译的稿件,是商业往来邮件和三线景区介绍,因为这些稿件的甲方大多完全不会英语,因此给予乙方充足信任。最怕的是那些半桶水,抱着自己蹩脚的偏见来指指点点我的译文。不过,假使后者这种情况发生,也只需保持微笑,适当坚持就好——毕竟顾客是上帝,他们开心就好,上帝非要指鹿为马,那就听之任之吧。不过,如果顾客对人工翻译的误解过了头,那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开心。有一次,翻译了个实验逻辑、推理过程都莫名奇妙的科研文章,那人投期刊失败,竟把编辑对他的批评反馈到我这来,要我来改。我心想,咱做的可是翻译,不是虚构写作呀。

不过,接了这种任务,一怪我年轻眼拙,二怪我无力抵抗金钱的诱惑。去年十月刚开始接这外快的时候,我来者不拒,什么塞牙缝的小文章都肯翻。因为级别低,在平台上可以看见的单子少,再挑挑拣拣就没得钱赚了。一年过去,连升两级,每千字的翻译单价也提高不少,于是心态也变化,开始挑肥拣瘦。我给各种单子起了绰号,原文逻辑清晰、甲方不事儿的,叫鱼;如此又价格过千的,叫肥鱼;原文逻辑混乱、不知所云的,叫刺;甲方还在要求栏里啰啰嗦嗦、指点江山的,叫利刺。如今我的理想,就是终有一日,囊中不羞涩,闲下来的时候,能捞上一条肥鱼,既能赚点小钱,又能促进英语,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