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为了您的参与,大都会一直在努力

发布时间:2018-05-30

 

贝尔尼尼展览会员接待会(Bernini Members Reception)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会员儿童课程,1926年。

 

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艺术复制品的小观众,1931年。

 

 

 

为了您的参与,大都会一直在努力

 

 

1870年的1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首届董事会成成立,共有27位成员。同年4月,纽约立法机关表决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社团组织的主旨:“鼓励和发展学术研究,鼓励和发展艺术在产业中的功能,鼓励和发展同类学科基础知识的提高,并提供受人们欢迎的教育指导及消遣。”但是,正如欧洲一些博物馆的情况一样,对于普通公众能否进入博物馆观展的问题,董事会的态度一直悠忽不定,甚不明朗,他们也饱受媒体诟病,即过于“精英主义”,对普罗大众的诉求视若无睹。

1897年的一天下午,一名穿工装裤的水管工被挡在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门之外,报纸以醒目的标题对此进行了报道:“朴实技工被赶出艺术展厅”、“为衣冠楚楚者服务的艺术”、“敏感、斯文的水管工遭遇公开羞辱”。针对这个事件,馆长切斯诺拉对记者们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们不想也不允许一个一直在挖肮脏下水道,或与动物油脂和油状物打交道的人进入博物馆,而且,他们身上的污秽散发出令人讨厌的气味,使周围的其他人感到不适。”后来这种状况稍有改善:“人们不再公开或用篮子偷偷带狗进博物馆;展厅地面再不见让人倍感厌恶的咀嚼过的香烟渣;再没有保姆把孩子带到角落,随意弄脏博物馆的地板;再也没有人带着‘柯达相机’来博物馆‘抢拍’东西和观众;再没有人吹口哨、唱歌或从一个展厅对另一个展厅的人高喊……”野蛮部落正在缪斯圣殿里小心翼翼地移步。

1914年,由于摩根藏品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整体亮相,所以吸引了大批观众,该年的参观总人次为913230,这个纪录一直到1920年才被打破。1918年,作为战时试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在每周六的晚上举办免费音乐会,那似乎是使得博物馆呈现拥挤画面的唯一动因。音乐会在博物馆大厅的阳台上举行,管弦乐队由五十多位音乐家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交响乐团,在著名的第一提琴手大卫·曼勒(David Mannes)的指挥下演奏,所选曲目既包括古典轻音乐,也有完整的浪漫交响乐。起初,博物馆方面有些担忧音乐会的听众规模。1922年的一场音乐会曾吸引了10000人参加。在第四季音乐会结束时,时任馆长的爱德华·罗宾逊(Edward Robinson)高兴地通报说:“音乐会没有出现混乱,没有发生人群互相拥挤,没有一件博物馆展品受损;纽约人似乎变得相当文明。”1939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平均年龄为60岁,公众对该馆忽视公共教育的批评愈见激烈。激进的批评者甚至指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只为有钱的上流社会服务,对教育项目“极不关心”。1940年,弗朗西斯·亨利·泰勒(Francis Henry Taylor,任期为1940-1954年)当选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长,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使得这座艺术圣殿易于为公众所接受。

作为一位中世纪艺术方面的专家,泰勒没有将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园地”,而是十分重视公众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他将博物馆原有的教育工作部、博物馆拓展部(the Department of Museum Extension)和产业关系部(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合并为一个新的独立部门——教育和博物馆拓展部(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Museum Extension)。他倡议与纽约大学合作,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讲座,为纽约的公立高中和初中组织了一系列巡展。青少年博物馆(the Junior Museum)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部策划的“馆藏集萃”( “E Pluribus Unum”)展览,莉迪亚·鲍威尔(Lydia Powel)使得它为少年儿童广为接受。195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年度参观人次为200万,是1940年的两倍。1955 年,在筹备修道院分馆期间与洛克菲勒密切合作的中世纪藏品部门主任詹姆斯·罗瑞墨(James Rorimer,1905 -1966)接替泰勒成为馆长,并继续在前任的业绩上再建辉煌,入馆人数继续攀升。1967 年,霍温回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担任馆长,标志着该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霍温更因为在策划艺术展览方面的杰出才能而获得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菲利普·德·蒙特贝罗(Philippe de Montebello,生于1936 年)和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两位继任者的持续努力使得该馆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美术馆。

2017年6月,托马斯·坎贝尔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馆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上卸任,离开了这座20多年前他以策展人身份加入的艺术机构。自2015年起担任大都会博物馆主席的丹尼尔·韦斯(Daniel Weiss)被委任为接替坎贝尔首席执行官一职的人选。

正如坎贝尔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Guide)的序言中所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确算得上一座世界级的博物馆,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5000年历史的视觉文化菁华。当然,最紧要的目标是将你们带入我们的展厅并能够直接体验艺术作品。” 纵观该馆近几年的年度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各个专业部门之间协作开发的公共教育活动花样不断翻新,藏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所在。该馆的理念和实际行动均在不断追求创新,《年度报告》上刊载的新的项目层出不穷,可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目的只有一个: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拥有一个完美的视觉和智性体验。

需要提到的是,在新旧馆长交替的过渡时期,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曾请来20位“博物馆之友”提出对大都会博物馆的设想与期待。其中有数条建议专门是从观众的视角提出的,譬如电子音乐实验艺术家、说唱音乐人保罗·米勒(Paul D. Miller)认为,普通人观看一幅画的速度为6秒,但技术可以使人的注意力变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可以把孩子们吸引到虚拟、交互的影像旁。他们将绝对不止待6秒,而是好几分钟。博物馆可以采取一些增强现实的技术手段,留住人们的注意力。比如将手机靠近一幅画就可以得到它的信息,或者让艺术家讲述他们的作品,甚至可以通过合成技术让社交地图(Waze)或猫王(Elvis Presley)的声音做导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可以尝试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让观众深深沉浸其中。此外,时常更新博物馆软件也是非常重要的。舞蹈编导、洛杉矶舞团艺术总监本杰明·米莱皮耶德(Benjamin Millepied)的建议跟他的专业密切相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周应有两天至午夜闭馆,还应该有编排精良的博物馆现场直播表演,以及规划良好的音乐会。想想深夜突然出现的现场歌舞表演会有什么效果吧!策划较好的项目可以吸引年轻观众,加速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转型。此外博物馆还需要两间环境和口味不错的餐厅。”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则说得更为直白:“我希望新馆长可以听取观众的意见。怎么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们?这个时代,我们能够重新定义美术馆应当是什么样,并且能够不断扩展这个思路。馆长应该不只负责募集资金,还应该走出去,倾听并参与到观众中去。”今天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共拥有第五大道老馆、曼哈顿岛东北端的修道院艺术博物馆(The Met Cloisters)和麦迪逊大道和75街交界处的布劳耶分馆(Met Breuer)三个场馆,老馆的建筑面积达18.6万平方米,工作人员达2200余人。2016年3月开馆的布劳耶分馆将现代艺术置于历史的语境之中。在时任馆长的坎贝尔看来,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而言,布劳耶分馆是一个全新的篇章,应该以全新的方式和全新的策展精神来构建纽约的文化结构。该馆的参观人次在开馆当年超过预期,达到55700。

2017年12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董事会成员弗洛伦斯·欧文(Florence Irving)和她已故的丈夫赫伯特·欧文(Herbert Irving)处收到了一笔里程碑式高达8000万美元的捐款(约合人民币5.2亿元)。应该说,这是该机构近年历史上收到金额最大的单笔捐赠。这笔资金将建立一个非限定用途捐赠基金以购入艺术品,其中一些独立资金专门帮助博物馆购入亚洲艺术作品以及支持相关的活动和出版物。欧文夫妇一直以来都是大都会博物馆最大的亚洲艺术支持者之一;博物馆中的亚洲翼(Asian wing)也已经以他们的名字命名。2015年,这两位热心的收藏家向亚洲艺术部门捐赠了1200件作品。根据博物馆的声明来看,这笔新入捐款将为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和喜马拉雅艺术带来莫大的支持,并尤其重视及支持中国装饰艺术,以及印度和东南亚艺术。对于大都会而言,这无疑是一针至关重要的强心剂,它极大地鼓舞了信心。该机构正在努力重新振作起来,摆脱赤字困境,及前馆长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离职事件的漩涡。前述布劳耶分馆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8年租约,这可以成为该馆新翼建设期间现当代艺术活动的临时场地,如果新翼可以在2020年Met 150岁生日时揭幕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届时化妆用品大亨雅诗兰黛集团继承人莱昂纳德·A·劳德(Leonard A Lauder)向Met捐赠的超过10亿美元的78幅立体主义艺术作品也有了展示的空间。我们期望,到202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馆150周年时,会有更多的好展览和为公众策划的项目、活动。

 

 

 

儿童乐园

 

 

“儿童项目”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针对小观众的一项计划。据他们统计,每年约有20万儿童和青少年观众。他们之中小到幼儿园、大到十二年级,常常以班组为单位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因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部也就一直是忙于安排学生和教师们的导游接待工作,以保障学生团体与其他接受导游的人流的持续循环和前后衔接。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公共教育部专门设立了教师培训工作室、课程资源袋,以及博物馆信息网页,供学生和教师使用。尤里斯(Uris)图书馆的馆藏艺术图书、录像和其他辅助材料,也可以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公共教育部除了大量地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之外,还负责编印出版有关的资讯材料,以便于教师将艺术纳入到平时的课程中去。他们在这个项目中的目标是,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成为学校课堂的实质性延伸。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Museum Kids”项目也值得一提。由专业人士设计的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网上互动项目统称为“博物馆孩子”,该项目为儿童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体验资源。该网页的设计基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丰富馆藏之上。2009年,该馆的公共教育部对网页进行了改造和调整。总的来说,“Museum Kids”大致可以划分为互动型和信息型两类。譬如,“凡·高如何成名”( “How Van Gogh Made His Mark”)当中包含这样一个环节,孩子们可以读到艺术家的简短传记,欣赏画家所绘制的墨笔素描作品,下一步就是在电脑上借助软件创作自己的素描作品。如果用鼠标画素描使小观众感到力不从心, “舞者与德加”( “The Dancers and Degas”)这个互动游戏则相对容易一些。在这个界面里,小观众们可以倾听一位名叫Marie的芭蕾舞演员讲故事,以德加绘制的芭蕾舞者的形象为原型创作卡通风格的装置艺术作品。

“塞尚令人吃惊的苹果”(“Cézanne’s Astonishing Apples”)这个项目包含四个环节:第一部分提供了与塞尚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家创作生涯相关的文字资料;第二部分主要侧重于欣赏作品,观者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塞尚的苹果静物画作品并在线回答问题;第三个环节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倾听故事的机会,当然,主角是艺术家塞尚。最后一个环节是创作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在线创作,也可以用卡纸作为媒介,依照网页上的指引材料绘制画作。除此而外,这些观者还可以以塞尚的某幅作品为主题写一个小故事。这个教育项目的最后页面提供了与塞尚的生平与艺术作品有关的书籍、文章、网页等材料,很显然,这是为想进一步了解艺术家的人们准备的。

除了在线游戏之外,在这里需要提到“十二年级以下艺术工作坊”,该工作坊教授教师如何与他们的学生充分利用该馆丰富的在线资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专业人士和学员们一起设计课程、分享观点、运用新技术APP Evernote。与此同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员工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网上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网上讨论会(Webinar),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把其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2013年全年,该馆召开过两次这样的会议,参与者达1100余人,分别来自全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的克洛斯阐释研究员(Kress Interpretive Fellow)与博物馆员工一起研发了一个颇具创造力的项目,负责人为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伊丽莎白·珀金斯(Elizabeth Perkins)。在对该馆的欧洲绘画馆和观众需求进行了一番调研之后,设计出了一部电子书——《留意与欧洲绘画的联结》(Looking to Connect with European Paintings: Visual Approaches for Teaching in the Galleries),毫无疑问,它为利用欧洲绘画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12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Teen Blog为该馆赢得了崇高的声望,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起初,此博客仅仅是为了配合在馆内举办的临时展览及其相关活动所设,逐渐地,它成为与青少年讨论艺术品原作和博物馆参观体验的重要平台。自博客上线以来,已经有40000多名世界各地的观众浏览过该博客。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博文出自Teen Advisory Group的年龄为十几岁的小会员。此外,著名的《少年时尚》(Teen Vogue)杂志曾将其旗下的博客链接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Met Teen Blog,无疑会获得更高的点击率。

 

 

 

作者的话

 

如今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推特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这与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数字新闻系教授、现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席数字官(Chief Digital Officer)斯里·斯里尼瓦桑(Sree Sreenivasan)的一系列举措有关。他和他所带领的70人团队负责开发和管理以藏品档案和阐释材料为主的数字内容为主的数字内容,并将这些信息传播给在线和实体展厅的多元观众群体。

更进一步,该团队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发了多种数字项目,利用iBeacon(低耗能蓝牙技术)、Oculus Rift(一款为电子游戏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和谷歌眼镜等最新科技,实现实体与虚拟世界、个人实地参观体验与网络的联接。在斯里尼瓦桑看来,他引领下的团队需要构建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当观众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线上体验之后,自然会有参观博物馆的冲动;同时,当他们身处博物馆的内部环境之时,获得了非凡体验,自然会在网上关注博物馆。为了吸引在线观众,该团队2014年推出的Met应用软件值得一提,它被苹果公司评为最佳新应用。此款软件的开发本着简单、有用、有趣的原则,涵盖了亮点采撷、每日活动、员工推荐、会员板块、最新活动及最新推文等内容,非常实用、快捷。2020年大都会将迎来建馆150周年,斯里尼瓦桑团队的目标是将该馆的线上访问量从目前的4000万提高到10亿,向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讲述关于丰富馆藏中100万件藏品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