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为民情怀誓苍穹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9-08-07

开放融入  普惠融通  创新融合

为民情怀誓苍穹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工作综述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的初心和目标。产教融合联盟坚持开放融入、普惠融通、创新融合,成立半年多来,一家家志同道合者接踵涌入,一项项金融科技新成果次第铺开,一条条职业教育新措施落地实施……产教融合联盟如星星之火,燃起了新金融的希望之光,为建设人民美好生活释放出了新能量。

 

■ 牟智强

 

时代之势 历史之托

2018年12月17日,北京金融街25号,建行大学成立大会上,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由16家银行、高校、企业发起组建。这家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杨贤教授称为“全球第一”的联盟,自诞生那一天起,就以为国为民的情怀携手站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彰显出时代之势和历史之托。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行成立6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建行进一步地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建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建行大学校长田国立说:“这‘三个能力’,凝练概括了新时代银行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金融‘三个能力’的提升,既得益于技术和经济社会进步,反过来又对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能动作用。”

为增强“三个能力”建设,建设银行致力于新金融理念和模式探索,相继启动了住房租赁战略,上线房源超过1600万套,成为最大的阳光租赁平台;启动了普惠金融战略,仅2018年,建行普惠贷款新增2125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启动了金融科技战略,研发建设了“新一代”核心系统,通过公有云、智慧政务等开放平台向社会赋能。

“三大战略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新金融兼具科技属性和普惠特点,因此必须与科技结合,与教育结合。金融人应该从金融街、会议室走到大众中间,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会使用金融工具。”

正是基于新金融的科技属性和普惠特点,产教融合联盟既站在云端仰望星空,具有时代的超前思维;又脚踏实地心系人民,具有务实求效的烙印,成为解决新时代发展痛点最温柔的“手术刀”。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说:“建设银行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倡导发起各方参与的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用金融的力量解决国家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展示了建设银行的责任担当。联盟不仅能够促进金融领域产教融合,培养新时代的金融人才,还为联盟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起了科技研发转化的开放平台。”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成员间坚持开放共享,共同研究、共同育人、共同创新、共享成果,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既解决“创新动力从哪来”的问题,又解决了“创新科技成果到哪去”的问题,还为创新成果推向市场提供了融资支撑。

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坦言:联盟的成立将实现教育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势互补,打造新时代的高端金融智库和教育智库,推动产教融合成为实体经济转型的“加速器”,促进高校就业的“稳定器”,释放人才红利的“催化剂”。

新金融是产教融合联盟的核心要素。与传统金融相比,新金融服务国家建设的本质使命不变,但服务内涵全面深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职能不变,但服务能级显著提升;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情怀不变,但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金融行业会出现很多新的业态,出现很多跟其他产业、跟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相关的新的领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灿明校长说。

唯变不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坚持与时偕行、跨界贯通。

联盟以普罗大众心为心,顺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时代大势,实现教育力量、金融力量、科技力量、产业力量、生态力量的五力叠加,推动理论、实践、案例、研究等多维互动,发挥出1+1>2的融合效应。

西安交通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洪军博士说:目前,学校已设立研究院、共建菁英班等,使高校与行业联动起来,教师、学生走出去,行业专家请进来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联盟成员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推进实现校企合一、研用合一、工学合一、知行合一,走出一条以“金融+科技+教育+产业”的新型职业教育和创新发展之路,从而让改革的质量、效率直接转化成金融科技成果和生产生活工具,惠及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

为提升社会经济单元运行效率,联盟成员之间强化联动。建行与云南省政府联手推出了“一部手机办事通”,APP累计下载量已经达到了246万次,让群众、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此举也标志着国内首个全省统筹、政府主导、银行参与的政务APP成功走向社会、走进市场,开创了中国政银合作的“建行模式”。

为提升人民大众生活品质,他们着力打造“信用+溯源+支付”的智慧菜场2.0版,以电子结算方式实现食品溯源,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解决当前百姓最关注的食品安全“痛点”问题。

为建设美丽乡村,解决“县域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可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结构单一、基础民生服务便捷度较差”等社会痛点问题,建行携手联盟成员推出“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研发了“裕农通”APP、智能POS……

联盟成员还携手开启了“银行+供销社”“银行+卫生社保”“银行+电商平台”“银行+通信公司”等各种合作模式。目前已建造了20多万个村口银行,覆盖全国33%的乡村,1100余万农民正享受“裕农通”提供的金融便利。

农民工工资拖欠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老大难”问题,建行便与政府相关部门推出了“民工惠”业务,联接整合业主、劳务公司、农民工等多方数据资源,打通建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不仅让农民工按月领到了工资,还协助政府建起了绿色、安全、健康的建筑产业生态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战略部署,建行协同联盟成员发挥科技优势,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社会痛点难点。

所辖河北省分行与唐山市政府合作推出“建融公租通”,打造集政府管理、公众服务、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在公租房管理和市场房源之间搭建起互通的桥梁,最大限度满足保障家庭差异化的住房租赁需求。山东省分行研发建成了集政府监管、药品追溯、公众查询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在药品追溯的道路上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面对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全力打造“开放边界、彼此加持、互动成长、共创价值”的命运共同体。

他们各展所长、各取所需,以平台经营为载体,以数据应用为驱动,不断推出金融科技新产品,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

在今年5月6日召开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建设银行以“服务大众安居乐业 建设现代美好生活”为主题,携50余项金融科技成果亮相,全面展现了金融科技驱动业务发展的实践成果,以科技为驱动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的“数字化”魅力。

联盟促进联动,合作实现多赢。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循势唯实,集合起政银校企的资源优势,与不同行业、产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直击社会痛点、直面发展堵点,贡献出新金融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之梦 人民之需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人才定义为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

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也出台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说:贯彻和落实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升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让产教融合的政策能够更加落到实处,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的适应科技革命挑战的新金融的人才。

人才强则国家强。为培育新金融人才,建行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坚持推开围墙办大学,整合了行内行外培训资源,面向联盟成员和广大公众开放,打造互联互通、互用共享的终身学习生态圈,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获取金融教育资源,为自己的人生出彩积聚力量、沉淀智慧。

在中组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建设过程中,建行作为金融系统唯一一家试点单位,率先实现平台对接、课件共享、学分互认,为全国干部培训工作贡献了建行力量。建行员工也分享到行外的优秀课程,扩大了学习视野。

建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建行大学校长田国立说:传统的教学已经很难支撑现代金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一些社会痛点问题靠银行自己的智慧已经不够了,我们亟需走出去,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合,共同研究、共同面对鲜活的金融案例。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也赞同地说: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切实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让高校人才走出“象牙塔”,走向科研成果转化生产第一线,为实体经济发展“造血”。

企业家的见解和大学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银行和高校的思维之光在不同的空间源点延伸,又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交汇,继而为人才培养创造出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在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内,高校为联盟成员提供员工培训场所和服务;企业高管则带着鲜活的实践案例走上院校讲台。银行和企业向高校教师开放调研跟岗,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配备业界导师,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助力强化实训教学;高校教师则带着最新的科研成果对接企业需求,联手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问题和人民生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厦门大学洪文兴博士说:厦门大学特别希望能够在产业界的帮助下,培养出一些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一起围绕金融科技做一些研究,这个方式就达到了“既是联合实验室,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这样的一个目的。

没有什么比现在这个时候,银行、学校和企业联系得如此紧密,理论、案例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妥帖,科研、教学和生产配合得如此默契。“双师双向”培养、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实验室揭牌……正在有效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肯綮。

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在接受采访时说:企业是创新的载体,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复合型人才是创新的灵魂。通过这个联盟,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很多复合型人才。

早在2018年7月3日,中国建设银行就积极探索银校合作新模式。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办学,并在“建行大学华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举办了首期“普惠金融专题培训班”。

今年2月25日,建行大学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启动“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深圳)”,通过创业大赛平台,发挥建行金融聚合优势和大学人才聚合优势,引入创投资源,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通过培养式赛制探索优质创业团队和项目的联合孵化、优质项目互荐和普惠金融贷款支持。

6月5日,建行大学又与南开大学联合成立系统性风险研究中心,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成立任务型项目团队等形式,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评审,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

6月24日,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成员之间更是一举签署了四项合作协议,并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大数据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目前,建行已经与5家高校和企业达成合作研究项目意向12个。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从金融的角度,对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深刻理解,以平凡服务者的姿态融入人民需求之中,打造亲民、利民、便民的新型服务文化,对内服务员工职业发展,对外向社会赋能。

建行大学与联盟成员一起推出了“金融惠民”工程,打造“高校+企业+金融+农户”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从扶智的角度解决扶贫的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这一现象中的智慧和方法问题。

在贵州六盘水猕猴桃产业基地,刚刚被聘用过来当工人的农民兄弟,对猕猴桃种植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为解决这一难题,建行大学、相关分行和企业共同组织培训活动,邀请高校的猕猴桃种植专家现场讲解疏花疏果技术要点,把新金融新知识送到农户所在的田间地头。

“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就学到了实用的金融知识和种植技术,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笑得合不扰嘴。

丹心报国,惠民情深。据介绍,仅2018年,建行大学就与37个省市合作建立了建行大学分校,联合高校和相关企业在全国各地分校区举办500多期惠民培训班,培训人员达40多万人,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扶贫对象、涉农群体、基层乡镇扶贫干部送来了新金融活水。

联盟之智 金融之力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

汇众智、集众力、惠众端,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打破了行业、产业和职业间的壁垒,让金融、教育、科技等资源优势高效融合并叠加放大,实现了创新要素在更大空间和更广范围的互动交融和综合利用。

首届联盟理事会理事长田国立说:建设银行将率先把长期经营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脱敏后,在依法依规保护客户隐私等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开放给联盟成员科研使用。

数据,这个信息时代的“金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眼光。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首席人工智能架构师方杰说:金融机构在联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很多学校的理论研究,往往缺乏一些实际的数据、案例或者说方向,金融机构这些数据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宝贵的。

以数据为创新纽带,联盟成员之间共享资源、共拓新路,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形成了政银校企融通互惠的新格局。

建行大学的大数据实验室及建设银行的数据中心,已成为新金融研究网络的基础和骨干支点。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成员间充分共享这些数据资源,银校联合攻关,合作开发教材课程,发起研讨、论坛活动,打造高端智库,共同研究金融事业、金融学科发展的重大课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建言献策。同时也在持续提升着联盟影响力,吸引着更多志同道合者,扛起为国分忧、为民担当的时代使命。

今年4月3日,中国建设银行与腾讯共同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共同搭建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创新技术研究、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创新产品孵化;依托建行大学华南学院“创业者港湾”和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及生态资源,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分享平台,驱动金融业务发展,为实体经济赋能。

与此同时,建行大学还与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企业联合开展智慧教学研究,广泛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统筹“学、教、智、知、网”等要素,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打造了一个融合线上线下、行内行外、境内境外教育培训资源且互联互通、互用共享的终身学习生态体系。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深有感触地说:产学研合作归根到底,是需要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的深度结合,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正在把高深的金融理论转化为具体场景的精准滴灌,让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变为人民大众用得称心顺手的金融工具。创新正在一步步提升着赋能的精度和频度,让广大人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为赋能企业,推出“企业智能撮合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客户“余”“缺”需求,进行在线智能撮合,有效解决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赋能创客,实施百万普惠金融创业者培训计划,已培训小微企业主32万户,计划2019年培训数量突破百万户。

为赋能同业,打造同业合作平台,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提升技术系统以及数据整合、数据挖掘能力,提升整个金融体系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供给能力。

为赋能民生,与专业媒体、高校合作研究发布普惠金融蓝皮书和普惠指数,推动产学研用跨界协同。

为赋能大众,建设“劳动者港湾”,开放网点共享空间1.4万个,为快递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歇脚停靠提供便利场所和贴心服务。

为赋能社会,掀起金融普及运动,建设创业者商学院,启动“金智惠民—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让金融课堂在农村田野延伸,提升国民金融素养。

心中有人民,肩上扛重任。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顺大势、担大义、行大道、谋大同,正与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人民的美好向往为追求

 

美好,是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祈愿和追求,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二百多次提到“人民”,三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四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对未来的战略擘画中,全部奋斗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以人民的美好向往为追求,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个人的共识和共行。建行作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国有大行,以大格局大境界大情怀大使命,在创办建行大学的同时,与多家知名高校、创新型企业发起成立了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期待以利公达人的初心和善念,使金融成为天下之公器,更多地赋能社会、传承文化和创享思想。让金融光芒照亮前行人的学习之路,以金融智慧破解社会治理痛点,用金融力量助力人民大众共建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信息科技的迭代更新和人民大众的新金融需求,建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建行大学校长田国立指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变成金融人的自觉行动;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民之所急,就是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的终极所指。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正是心系万家忧乐,把服务大众安居乐业,建设现代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在住房安居、金融普惠、科技赋能、三农扶持、精准扶贫、社区服务、金融教育等方面,让所有人都能够公平地、有尊严地获取金融资源,让更多的人学习到金融知识,让更多的团队参与到金融创新,让更多的组织运用金融科技的力量,解决社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让普罗大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的金融服务。

春阳发草木,美好同一时。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坚持融入、融通、融合,与众多志同道合者携手,在现代金融、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创新领域进行着有益地探索,持续地赋能给社会,把金融培训资源向供应链上的客户群体、生态圈的所有商户以及社会公众开放。让金融与教育深度融合,让职业与学业形神合一,让理论与实践无隙对接,让工作与学习齐头并进,让知识和文化嵌入交融,让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的金融需求广泛链接,进一步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并进的新时代职业教育路径和新金融服务模式。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作为解决社会痛点、引领职业发展、孵化创新创意、促进企业创新、实现人才强国的新力量,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着卓越的金融智慧和可行的综合解决方案。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奔跑在建设美好生活的大道上,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让更多的高校、企业、银行从激烈竞争走向融入共合,从单打独斗走向共享共赢,聚合起更多的金融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开放共建,跨界融合。同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参与进来,共襄其成,共享其成,真正使金融成为天下之公器,让人民大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新金融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