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悠悠古运河

发布时间:2019-10-09

 

 

 

□ 文/钱锡梅

当大运河来到江南常州一段时,它现出了江南特有的旖旎婉约柔美清丽的气质。常州人将大运河称作“母亲河”,据记载,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吴王夫差时期,常州段大运河就开始开凿了,此后依托运河的便利,人口逐步聚集,常州便依河而建,也因河而兴。

大运河的主干道东西贯穿常州地区全境,连通了长江与太湖两大水系。进入城区时其岔分为两条河道,其中开凿较早的河道被称为“春秋运河”。后来由于漕运的需要,狭窄水浅的河道已无法满足日益繁忙的船只运行,运河不断扩展改道,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又向北修筑了一条新河,今称为“明运河”。

明运河修筑后,春秋运河便消去了它的喧嚣和繁忙,因其环境幽雅,风景秀丽,遂成为官宦名士聚居之地,形成了临河两岸烟桥画柳,深宅毗邻,粉墙黛瓦,曲巷通幽的江南民居群落。优雅的环境仓廪的殷实孕育了这一带文风的炽盛,位于运河河畔的青果巷以及白云溪畔先后走出了百余位进士和近十位状元,各界大家名士更是层出不穷,对此,连清代大文学家龚自珍禁不住赞誉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儔”。

如果说春秋运河创造了常州文化的繁荣,那么明运河展现的是常州经济的繁荣。为了感受明运河的魅力,我们一行来到三堡街的运河五号,从这里登上游船开始游览明运河。

相比春秋运河的静谧娟秀,明运河显得宽阔大气。出于对古运河的保护,现在的明运河也不再承担航运,卸去了繁忙的运河呈现出让人惬意的祥和柔美。

游船首先来到改建后的西仓桥,这里地处常州老西门,从隋朝起便是朝庭的粮仓重地,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极其便利,成为漕运贡赋必经之路。加之常州又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据说在鼎盛时期的明弘武年间,常州府秋粮的征收接近了广西、云南两省总和,由此可见常州在当时农业经济的发达。

穿过西仓桥,行至篦箕巷。篦箕巷原名花市街,清时因巷内遍布的梳篦坊店而更名。在篦箕巷的东端,有一座同样有名的三孔薄墩石拱古桥 “文亨桥”,于明嘉靖年间建成。常州多水,自古形成“城依水,水连桥,桥满城”的城市面貌,文亨桥是众多石桥中最高最长的一座,桥体造型挺拔隽秀,气势不凡。而每至秋夜月圆,皓月当空,映入水中,与桥的三孔映像相映成趣,便有了“文亨穿月” 美名。

我们常常赞誉“工匠精神”,其实早在明清时期,我们常州的先人已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便是当时常州繁荣兴盛的原因所在。

在篦箕巷还有一处名胜,就是位于西端的毗陵驿。据史料记载,乾隆在南巡途经常州时,有两次就是从篦箕巷码头登岸进城的。如今收藏在美国凤凰博物馆的古画《康熙南巡图》(常州卷)描绘了当年繁华的盛景,古时的老西门朝京门及其瓮城、花市街、米市河、文亨桥尽在其画中。曾经的繁华让人向往,也让人沉思,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该如何保住自己的优势,不断保持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

我们的游船继续向东行驶,来到东门地段,经过了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千年古禅寺——天宁禅寺,最后来到东坡公园——一座环抱于运河河道之中的江南园林。据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因感念于常州父老的仁义和热情,先后十三次来到常州,并最终终老于此。来常州时,他曾两次系舟于此。后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时,又在此兴建过行宫。如今这座江南园林有着诸多古代名迹:舣舟亭、东坡洗砚池、御碑亭等,是一处蕴涵丰富文化底蕴的江南园林。

返程途中,我们品茗观赏,只见两岸景色秀丽,碧波荡漾,水光潋滟,还有一群少年划着皮划艇在河中竞赛,又见岸边垂钓悠闲的人们,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心中不禁感慨,大运河真是一条伟大的母亲河,她凝聚着常州先人的勤劳和智慧,无私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孕育了丰硕的文化成果,其承载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发掘,并且代代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