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9-12-04

 

 

 

■ 建行大学华北学院 张敏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毋庸置疑,首先要确保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

一、新时代呼唤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体系作为经济体中资金流动和信用活动的承载框架,是金融工具、市场参与者和交易方式等各种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一特征,催生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蕴含的3个重要特殊使命:

(一)回应人民期盼,解决主要矛盾。从金融的社会属性来看,金融基于社会而产生,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离不开百姓民生,决定了金融无法“脱实向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金融与社会二者的相互作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引起金融变革,而金融要想高质量发展也必然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回应人民期盼为前提,这是金融业重要特殊使命之一。

(二)回归金融本源,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从金融的自然属性来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发展为目标的,金融业也不例外。过去,金融业受西方金融的影响,一味追求高额利润、高投资回报,渐渐陷入了自娱自乐、狭隘发展的怪圈。而近年来,金融供需长期失衡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利差收窄、风险爆发等因素叠加,使金融业自身发展如履薄冰。为解决生存问题,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金融体系建立迫在眉睫,这是金融业重要特殊使命之二。

(三)更新生产工具,激活新生产力。从金融的创新属性来看,金融自存在伊始,就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特别是近几年,不仅P2P、众筹、供应链融资、大数据征信等互联网金融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了融资融券、通道业务、引流业务、表外业务、买入返售、场外配资等创新型业务。无论是哪种创新,都将借助金融业自身不断更新生产工具,而通过整个社会的“毛细血管”,完成营养输送,进一步激活新生产力,这是金融业重要特殊使命之三。

二、影响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分析

为完成金融业的重要使命,构建新金融体系,助力金融业及整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认清自身是先决条件。对此,不妨从外因、内因两大方面来分析。

(一)外在环境影响。纵观国际,增长不平衡带来的逆全球化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影响全球汇率走向、资本流动和货币体系;金融监管特别是巴塞尔Ⅲ确定资本充足率中加权风险资产确认的规则对银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坐观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变化、金融科技发展、人口红利消失等三个因素对金融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挑战。一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二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颠覆性金融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技术更替速度加快,对金融业的渠道、营销、风控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三是人口红利的消失。研究表明,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开始负增长。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高居世界第一,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趋势加大。养老压力、劳动力短缺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可能反过来进一步抑制生育水平,形成恶性循环。

(二)内在思维惯性。金融要发展,服务质量要提高,关键是要抓好深化金融改革,改革就要解决思想根子的问题。传统金融体系长期深受三大观念的影响。一是过于追求绩效,尤其是当期和短期绩效。由于激励机制设计偏差,大多金融机构存在过度激励问题,导致经营中短期行为和忽视普惠的现象。二是过于强调对资本负责,片面迎合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从而弱化了对社会大众、小微企业等“低收益”客户诉求的响应。三是过于追求规模,在业务上关注热点、向往城市,追逐泡沫、追逐虚拟经济领域和资本市场中的高收益,赚快钱。

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惯性影响下,我国金融供求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匹配问题。从城乡和区域看,金融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和东部地区,而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对稀缺,金融需求满足程度较低;从企业类型看,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量增加值和新增就业,但它们获得融资的难度较大;从不同产业看,现代服务业和新兴行业不像传统制造业一样拥有较多的“重资产”,大多难以满足获得融资的抵押条件,阻滞了其加快成长的步伐。

三、新时代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践

新时代意味着金融发展理念的变化,也会带来金融实践的创新。这种变革首先是改变传统金融体系下经营货币的特殊角色和法定利率的优势空间所养成的“居高临下”的市场地位,转向与民生共进、与大众共享,延伸赋能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更加有效全面平衡发展。其次是驱动金融机构功能完善与配置、商业模式创新、产品结构和市场取向划分、客户演化和结构演替,重塑完全新型的金融生态,解构重建新金融体系。

(一)构建支持实体经济的新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也只有企业实现较好的盈利、实体经济“有钱赚”,金融业才能随之得到应有的、合理的回报。目前,有两方面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一是疏通“房地产”堰塞湖。中国在房地产上积聚、沉淀了大量资金,如果能“腾挪变活”,拿出来支持实体经济,那是非常可观的。这就要求金融业求解应变——调结构,无论是助力营造住房租赁市场,还是把资金投给普惠金融,都是有益的尝试路径;二是落实“乡村振兴”。传统金融在经济发展和市场价值取向的推动下,客观上存在金融资源向城市聚集而“冷落”“三农”的现象。这需要打破传统金融体系市场分工的落后观念,鼓励金融机构面向“三农”问题,走进农村、亲近农民、支持农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扎稳“三农”根基。

(二)构建“技术+数据”的新金融体系。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司大咖们深思远谋地力图通过创新跨界取代金融机构的某些功能,而银行则凭借实力筑墙防御。其实,与其对抗不如融合,形成科技赋能金融、金融赋能社会的良性市场循环。一方面,金融业整理数据的能力比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都强。利用好这一优势,深耕数据价值,增强风险管理“大数据”基础,对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为提高运营效率提供无限可能。通过用户画像和大数据模型,可以迅速识别所期望的潜在客户,实现精准营销,提高业务拓展效率,搭建智能反欺诈系统,更好抵御金融欺诈风险。

(三)构建绿色、共享的新金融体系。新时代,金融业不再仅仅是融资等传统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是融智赋能的资源整合者。一是积极参与到智慧政务、“数字中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基于融合金融洞察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治理能力,推动实现高效透明的政府运行、精准智能的城市管理和泛在便利的民生服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二是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催化剂,落实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重大项目,关注制造业集群发展、产业升级、高端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和增加动力创造条件。传统金融体系通过竞争,划分和细化市场,强调了产品对社会经济的引领。三是发挥渠道、专业资源优势,在开放共享中获得新的边际效用和价值发现。一方面,依托银行网点变“从动式”服务为“能动式”融合,推动渠道资源的分享,如建设银行已将全部网点打造成“劳动者港湾”,部分网点作为政府政务服务场所的延伸化身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使金融的现代性与普惠性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依托800万金融从业者专业知识背景广阔、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优势,构建产业信息、科研创新成果、脱敏数据等生产要素跨界流动和共享平台,如金融科技平台、房屋租赁平台、志愿者下乡平台、企业员工培训平台等等,以专业优势化解社会痛点、赋能社会进步。

上善若水。只有不断通过将新时代金融“活水”引流渗透到基层大地,广泛融入先进制造业、科技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中,融入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生活场景,有效感知普罗大众需求,提供触手可及、无处不在、精准直达的温暖服务,才能真正地走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