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绘就云岭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1-03-17

 

 

绿色正在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提出,“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金融活水的滴灌。

2018年,云南省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丰收节表彰会上,和全省“ 10大名品”、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一起闪亮登场的,正是继“一部手机办事通”之后,建设银行再度与云南省政府联袂打造的数字化超级平台——“一部手机云企贷”。

2021年2月19日,“一部手机云企贷”列入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第17次会议议题,会议提出“要按照‘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思路,把‘一部手机云企贷’建设成开放、集成、多功能的平台,做到规模显著提升、功能全面完善,更好解决企业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云企贷”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云岭大地上徐徐展开。

 

 

 

网点工作人员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讲解业务知识。

流转了土地后,开远市羊街乡周边的农民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务工。

蓝莓丰收季,哈尼族群众笑开颜。

天华生物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分拣完毕的鲜切菊。

 

 

 

 

 

筑梦七彩大地

——“一部手机云企贷”助力云南打好“绿色食品牌”

连斌 宋纯杰 黄涛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下,云岭大地一派欣欣向荣。

实现对农企农户用户精准画像,上线云信用模型,实行会员制管理……“一部手机云企贷” 直面“三农”融资难题,逐步探索根本性、系统性解决方案。

打开“云企贷”APP,其Logo是由“云”字和“钱币”构成的“粮仓”,主色调是绿色,代表新生和希望。

金融活水流进田间地头,精准滴灌,润物无声。

金融科技助推营商环境提升

气候立体、光热充沛、空气优质、土地肥沃……近年来,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为现代农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更迫切的资金需求。

然而,农企农户还存在“散、小、弱”的特点,普遍缺少合格的抵押担保品,传统的联贷联保模式因互不信任等问题推广情况不理想。

如何破解“三农”融资难题?2019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获得性。

2019年7月20日,云南省首届“数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上,时任省长阮成发和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就“一部手机云企贷”(以下简称“云企贷”)平台建设达成共识,仅历时62天,“云企贷”一期成功上线。同年10月8日,省政府第50次常务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云企贷”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农业为切口,选择一个州市试点、按照切口小一点、研究深一点和务实管用的原则,解决农村普惠金融难题。”

总行公司部牵头,聚集数字化经营建设的业务、数据、技术等部门精英千里驰援,汇同直属中心及金科深圳、厦门事业群等数十名专家组成“云企贷”专业团队,携手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红河州人民政府,深入当地产业龙头企业、小微农企(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户调研走访,13个部门、4个开发中心200余人拉开“会战”。

“‘云企贷’由云信用、在线测额、智慧风控三大模型支撑,是一个以新金融属性为突出特点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建行云南省分行“云企贷”专班负责人罗丹介绍,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发现客户信用,叠加强农惠农、行业优惠、表彰奖励等政府赋能政策,构建信贷新模式,以金融的力量加速“数字云南”“信用云南”建设。

平台的推出实现了三个“首创”:首创省级政府“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综合平台”,服务全省大中型、小微企业和个人,提高政策红利与金融支持的易得性;首创“一网通”+“一站式”移动端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企业、个人贷款服务移动办、随处办;首创“云信用”平台与金融的深度合作机制,通过会员制管理,为获奖企业、诚信企业增信,优化营商环境。

与传统流程相比,大中型企业贷款少跑腿6次,少提交材料12项。而相比传统的线下小微企业贷款一般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线上签约不到2分钟就能获得贷款。

打通农企农户融资“微循环”

在红河州蒙自市水田乡嘎马底村,四五个山头都种满了柠檬。和其他合作社一样,晟腾柠檬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春喜也曾碰到过融资难题。“去年担保公司过来一看,果子没上市,不干了。”正为流动资金犯愁的时候,红河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客户经理张明金主动找上门来。原来,合作社从当地农户手里流转了200多亩土地过来,经建行工作人员核实,符合“地押云贷”条件。从土地流转登记到贷款获批,仅用2天时间,没有提供任何纸质材料,通过在“云企贷”APP上操作,顺利获得了71万元贷款。

王春喜办理的“地押云贷”,正是围绕农村土地这一核心资源,依托在试点地区搭建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运用土地确权、流转数据为农企农户授信的信贷新模式。

信用问题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农企农户缺乏信用,而是金融机构缺乏发现信用、评估信用的技术能力和下沉渠道。“云企贷”的核心正是精准发现“三农”信用,把金融要素融入农业全产业链的主线,实现全类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的落地,探索出“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小微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大数据+农户三种覆盖全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三路并进”信贷新模式。

第一路: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合作社)+农户。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和“一县一业”等客群,“线上+线下”结合推进,通过支持龙头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和农户,一“贷”一大片。不仅满足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还可通过供应链辐射上下游小微企业,农户参与土地流转,为龙头企业务工,获得租金、薪金稳定收入,实现土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工人“三变”。

第二路:“小微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整合土地、农产品专业市场、核心企业供应链信用、金融、行为等七方面海量数据,创新“地押云贷”等线上大数据产品支持小微企业,辐射下游农户,实现一“贷”一小片。

第三路:“农户+大数据”。通过整合农村经营大数据,对农户精准画像,创新“裕农快贷”(农户信用版)“云花贷”“云糖贷”等个人普惠贷款产品,支持农户增收。

从“盆景”到“森林”

历经9次迭代、69次优化升级,“云企贷”逐步成长壮大。截至2020年12月末,云南省分行主要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通过“云企贷”平台累计向52户大中型农业企业、2298户小微企业、1.47万户农户提供76.3亿元授信支持,累计投放贷款58.26亿元,带动农户35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8万户)。值得一提的是,试点地区农户理论获贷率57.47%,现场获贷率44%,较国有银行传统信贷模式获贷率提升39个百分点。

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数据成为农民的“新农资”。目前通过“云企贷”平台授信的客户中,信用类客户占比达到97.47%,信用类贷款余额占比为64.23%,小微农企及农户一改以往反复跑银行、补材料、等待审批的常态,从贷款申请到还款全部用手机完成,实现了从“贷不到”到“贷得到”、“贷得慢”到“贷得快”、“贷得贵”到“贷得惠”的转变,“云企贷”也被国家发改委纳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100个经典案例之一。

目前,云南省分行正加速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建设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金融“新引擎”,“云企贷”不仅是切入点、接续点,更是起航点。分行正围绕云茶、咖啡、花卉、中药材等“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把“云企贷”融入智慧农业生态场景打造产融赋能“新平台”,去年底已完成“云企贷+普洱茶”交易市场平台一期上线,通过为各地政府和农企农户搭建“云企贷+特色产业”交易市场平台,促进“大产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支持打造云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激活土地“价值”

马苗

春风拂面,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海升产业基地。看着一颗颗蓝紫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军喜上眉梢。“今年基地1200亩蓝莓产量估计能达到六、七百吨。”

作为红河州政府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海升给当地农业产业带来了“提速换挡”的改变。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2018年,海升来到蒙自发展,按照企业产业振兴规划,流转近万亩连片土地给当地政府提出了不小的难题,更何况土地流转以后还有平整、通水通电通路、用工等配套服务,于是蒙自海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正当去年准备加大土地集中流转、盘活现有闲置土地资源时,海佳农业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一时周转不开。

海佳农业执行董事李沅峰难以相信,从未打过交道的建行给了他们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只有4.1%,最为重要的是没有任何抵押。

农村金融发展最大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产权属性及价值评估不清晰一直是困扰着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发展的障碍。谈起曾经的融资之痛,李沅峰深有感触。“过去由于土地流转交易不规范,多是民间交易行为,实际录入产权交易中心的土地流转交易不仅数量很少,流转面积也只占少数,造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存在不准确、核实成本高等问题,除此之外农户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让土地流转更加困难。”

乡村要振兴,农村资产的盘活及增值亟待政策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突破口。蒙自市成为全国第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后,云南省分行紧跟步伐,以红河州蒙自市、开远市作为试点,先行先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力量破解政企银三方痛点。

时任红河州分行普惠金融部经理谢瑷对2019年12月13日记忆犹新。这一天,全省首个与省级土地确权数据库直连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在蒙自、开远市上线。“有了这个平台,不仅实现了土地信息数字化、流转操作线上化,大幅减轻了基层政府机构操作负担,提升了流转和抵押登记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打通省级土地确权数据,将信息资源整合到‘云企贷’,激活了农村土地价值,让农村土地流转的出让方和受让方通过平台数据直连的方式获得便捷的融资贷款服务。”

“需要提交的资料十分少,贷款过程十分顺畅。”李沅峰竖起了大拇指,“有了这五千万贷款,我们向包括海升集团在内的两家龙头企业转租土地13000多亩,用于种植蓝莓石榴等特色水果,涉及1200多户农户,其中38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沿着产业链,海升公司也通过“云企贷”平台获得3000万元贷款支持,“用地解决了,办下来的贷款我们用来向海佳支付了地租,还购买了格架、肥料等农资。”

申军介绍,今年蓝莓采摘季大概要持续到5月中旬,从1月末到现在,基地的用工量达到了近一千人。“附近前进村好多流转了土地的村民都过来务工,光干这几个月的活儿,每个农民纯收入都能达到1万元,更别说还有好几千元的地租,比他们过去种番茄辣椒收入高多啦!”

 

 

 

“贷”上希望奔小康

文瑞

养羊、挤奶、卖羊肉,再用羊的粪便做成天然有机肥施种蔬菜水果,将羊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是红河州开远市新燕子村向前农场经营者师艳香夫妻俩找到的小康生活“致富经”。

“因为我们的羊奶品质好量也多,当地的鲜奶公司与我们签订了长期的订单合作协议,供应新鲜的羊奶,我们养羊的规模也从20只增加到了75只。”师艳香介绍。

由于羊的养殖数量增加了,羊粪成为负担。但师艳香夫妻俩观察发现,堆积羊粪的地方,土地十分肥沃。他们开始主动学习种植技能,请农科站工作人员入户培训,“我们用羊粪做成有机肥,肥沃的土地下,果蔬品质好,收购价格也好。”师艳香笑着说,仅是2019年,向前农场销售额将近10万元,师艳香一家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达人。

尝到了“甜头”的师艳香夫妇有了更大的谋划,打算进一步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夫妻俩有些措手不及。受疫情影响,红河州的果蔬出现滞销现象,农民的种植热情也受到了影响,流转的土地价格便宜,数量多。发现这一情况后,师艳香夫妇琢磨着可以去谈地租,挑选连片容易耕种的土地。土地流转来26亩,地租花了5万元,付完地租最大的开支便是大棚、滴灌、种子、化肥和用工费用,家里积蓄只够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农业生产用钱节点比较集中,找亲戚邻里筹借不现实,去向银行借款,无抵押无担保,师艳香感到希望渺茫。

2020年5月初,临近网点下班的时候,师艳香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了建行,介绍了情况,留下联系方式,便离开了。让师艳香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红河州分行的客户经理便找上门,进行贷前调查。两天之后,师艳香被告知,可以在建行以自有土地和流转土地的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在“云企贷”上进行贷款申请。

“太意外了,当时我们都快放弃了。只需要重新签订土地的电子流转合同,3个工作日,6.3万元贷款就直接打到银行账户。”对于贷款过程,师艳香仍觉得不可思议,“贷款按日计息,用了才算利息。”贷款到账后,师艳香拿出3.3万元资金买了大棚、种子等必需品,剩下的贷款额度去年9月份果蔬采摘期已经派上用场,主要用于支付人工费。土地多了,夫妻店带上了更多人一起“奔小康”。

 

 

 

“云菊”娇艳绽放

黄涛

走进天华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的冷库,传说中的“七彩云菊”果然艳压群芳,由于采用了生物炫彩素,加之特殊的温度、水分、光照控制,如彩虹般绚烂的色彩均匀地呈现在花瓣上。冷库外宽敞的车间里,村民们正在将刚从大棚里采下的菊花分拣、包装。

位于红河州开远市知花小镇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华生物经营着全国最大的菊花基地,近800亩土地种植380多个品种的菊花,光专利就有几十个。“我们年产3000万支鲜切花,1亿多枝种苗,八、九月份高峰期的时候,每天都有两个集装箱货柜载满各类品种的菊花发往日本以及欧美多个国家。”天华生物行政总监陈志星言语里满是自豪。

天华生物主要从事菊花种苗研发、种植及鲜切菊销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遇到的困境不小。“花发不出去,但我们做农业企业的又不能关门停业,土地、种苗、肥料都需要开支,更何况周边农村过来务工的几百个农民还要吃饭。”回忆起去年企业渡过的难关,陈志星感慨不已,“每天光人工开支就将近10万元,从去年春节后一直撑到四、五月,公司也快顶不住了。这时候,建行伸出了援助之手。”

令陈志星没有想到的是,没有提供一份纸质材料,也没有线下签约,公司就在“云企贷”APP上获得了300万元贷款。

“在授信一年期内想用多少额度就用多少,想什么时候还款就什么还款,在手机上就可以全部完成。额度循环使用正好方便资金周转。”在陈志星看来,方便快捷的背后是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多一天就能稳一天。”陈志星算了一笔账,现在公司基地主要是种三季花,农户每亩大概能有6万多元毛收入、4万多元纯收入,而这就是花农生活的唯一来源。“建行帮助了企业,也就是帮助了咱开远的花农。”

事实上,“一部手机云企贷”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整合农产品专业市场、政府、企业、信用、金融、行为等海量数据,建立“云信用”模型对农企农户等用户信用进行综合评价,天华生物正是大数据金融产品和“云信用”的获益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