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行游

发布时间:2021-08-04

 

 

 

 

大理的风花雪月

□ 郑兴达/图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风花雪月”,是对四时美景完美的诠释,更是对大理最诗意、最精准的概括。

著名作家曹靖华曾对大理风花雪月四景赋诗一首,点出“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因此到了大理,除了古城,洱海和苍山是必去的地方。

抵达大理的第一站是大理古城。古城的建筑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风格古朴大方。四亭拱托、清流环绕的五华楼,在古时是官方宴会地方,后来几经焚毁,又多次重建,走过了千年沧桑,如今成为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上五华楼,能远眺苍山、俯瞰全城,尤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大理古城的美和繁,尽收眼底。

从古城出发,凉风徐徐,一路上,民风淳朴的村舍,白墙青瓦的民居,乡野间的花海和稻田,如画卷般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大理人特别喜爱花,可谓是家家有花园,村村有花圃,人人戴花帽。这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长着绿油油的青草,四周繁花盛开,红的、白的、黄的,星星点点的蓓蕾,簇簇怒放的鲜花,万紫千红,百花斗妍。

洱海位于大理古城东侧,青葱的苍山脚下,水色蔚蓝,以绝妙的山水美景和湖滨独具风情的各个村镇闻名。洱海其实不是海,把高原内陆湖叫作海,大概是白族人民独有的浪漫。在白族人民看来,家乡的这片湖泊幽蓝深邃,大海也莫过于此吧。

《红楼梦》里有句话“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我想,这不就是洱海的写照么。洱海的月,圆月有如一面镜,高悬在蓝空,月光如水,月明星稀。每到中秋节,白族人民驾着木舟、木船在洱海里赏月。青年男女身着白族服饰,唱着白族民歌,皎洁的月光照在脸庞,清冷的湖水打湿了衣襟。湖风阵阵拂面,空气中洋溢着鲜花的幽香。

苍山,位于大理洱海西侧,由南北连绵19座山峰组成,风光极为秀美,其主峰的积雪风光巍峨壮观,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苍山山间云雾变幻莫测,有“望夫云”“玉带云”等奇秀形状。登上山顶,俯瞰大理和洱海,雾气排山倒海,扑面而来,能见度虽然不佳,但却丝毫不影响心情。当所有山峰银妆玉簇、白雪皑皑的时候,苍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起伏,展示着它最美的风采。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见惯了夏日不请自来的台风,却未曾见过枝条上泛着金光的白雪,备受震撼。

下关的风,穿街走巷,吹过古城,时而温柔拂发,时而山呼海啸。上关的花,姹紫嫣红,装点万千庭院,也装点了大理人日日如新的生活。苍山上的雪,经夏不消,寒冬时节,白雪皑皑,阳春三月,峰顶仍在暖阳下熠熠生光。洱海的明月,从寂寥、广袤的天际缓缓升起,湖面碧波荡漾,玉镜高悬于空,水光相接,万顷茫然。洱海的月色,实在令人惊艳。大理独特的味道,充满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浪漫,总会让人念念不忘。

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想,这句话用在风花雪月的大理,再合适不过。

 

 

 

慢一点,看桂林

□ 彭天放/图文

凭着小学课文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印象,我从桂林的山水之间走过。

这是一座嵌在山水画中的城市,主城区中心的两江四湖即是风景,泛舟水上,城市的烟火气与山水合二为一,并不突兀。河岸两旁的灯带既照亮了岸边的榕树,也给旁边的钢筋水泥添了一抹色彩。漫步其间,在青砖小路中感受着古与新,自然与人文在这里完美交融。石桥边跳广场舞的人们,古城楼旁蹒跚学步的孩童,以及百年古榕下,那满眼爱意的青年,都与湖水一起构成了桂林的风景。

出了城区,沿漓江漂流而下,便是满目的群山。像课文里说的那样,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很难想象那些绿色的植被,是怎样在千百年的努力中,爬满了这些山石的。桂林水多,雨也多。乘着排筏,伴着细雨,正看绵延起伏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却又在转过一个江湾后,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一只白鹭从江面斜掠而过,不知是否吃到了可口的鱼儿?

从桂林城北上,便是更多的山。这里没有江水可看,但却可以欣赏到梯田的起伏。拾级而上艰难登顶,愕然发现山的背面竟是更大的梯田。间有石瓦小楼点缀其间,袅袅炊烟飘过,稻田里耕作的农夫和小鸡,这不正是许多文青梦中的山野生活么。

真想再慢一点,走过桂林的朝雾夕辉。阴晴风雨,将美景见于眼底,藏于心间。

 

 

 

小寨沟淋雨

□ 冯子豪/文 张培志/图

实在是天公不作美,我们到达河南焦作云台山小寨沟时,已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小寨沟成了水的世界。

随着拥挤的人群,我们跨过一座竹桥,桥下便是小寨沟。河水在雨的作用下,密密麻麻地形成许多朵花儿,宛如千万条鱼儿在跳跃。

沿沟东岸向北,是一条羊肠小道,右边是山坡密林,左边是山谷河流,密林和河流两边又是错列的峰峦。幸亏脚下的羊肠道是人工凿就,否则寸步难行。

雨中的密林显得特别翠绿,不时传来“唰唰”声。从东岸看对岸,树木依山而生,从低到高,由浓变疏,直插云霄,不时有细小的瀑布从悬崖飞出,形成一道白练。这时小寨沟变得越来越窄,河水变得急浅,水色绿白相间,绿的是潭,白的是瀑布。雨条儿密了起来,游人接踵搭肩,已无法撑伞,汗水、雨水搅在一起,人人都成了落汤鸡,有的已发出了怨言。但怨言归怨言,无人走回头路。同行者老薛从人群中挤出来透气,兴致勃勃地掬一捧河水,洗了洗脸。大家受他感染,顿时来了精神,有的乘机在水中摄影,尽情地享受着小寨沟的美景。

到了一个叫“唐公石”的地方,河水更浅了,鹅卵石粒粒可见,形状怪异地露出了水面。其中一块,方大厚实,傲立水中,上有三个大字“唐公石”。据说秦王李世民在此屯过兵,并经常在石头上休息。由于李世民是皇帝,所以人们都想在石头上站一站,摸一摸,沾点喜气。这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东西山峰被乌云笼罩,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南北河道尽是浓雾,风拔山摇海。孩子们紧偎着大人,女人们紧偎着男人,都希望从中找点安全感。人群静了下来,大家无奈地望着四周。雨忽地大了起来,钢鞭似的抽打着一切。约半小时后,乌云散去,天空晴朗。站在唐公石上,四周立刻大变,如幻灯片一样:东西陡壁瀑布密集,悬崖像水浸过的海绵,只要你轻轻一摸,便会流出水来;每个树叶都是个小瀑布,珍珠般的下落着雨滴。仰视山峰,时隐时现。隐,则雾列千障,仿佛藏有千军万马,呼之欲出;现,则层峦叠嶂,玉笔直耸,犹如春笋叠出,刺入云霄。真是一幅水墨画。

游人走走停停,小寨沟九曲回肠,变化万千:龙蛇潭细水环绕,二龙戏珠,使人耳目一新;寿桃石吉祥如意,三羊开泰,给人以祝福;情人瀑滴水涓涓,两径相交,让人身心荡漾;水帘洞流水如丝,层层相连,仿佛是齐天大圣的行宫;试剑石气势磅礴,奥妙无穷……饮马池边,雾气渐散,露出了一丝骄阳,人们顿时欢呼雀跃。

小寨沟的尽头,三面悬崖,一方流水。脚下是大面积的鹅卵石,石与石间,点缀着汪汪绿水,犹如无数绿宝石,在闪闪发光。三面悬崖,刀切斧劈,尤以北面为奇:壁立千仞,间有道道绿苔,绿苔上清水涓涓,滴滴如翠,晶莹剔透,喝一口甘冽爽甜。仰望高空,半亩方塘,湛湛蓝天,偶尔有白云飘过。东西山峰随雾而现:看见一峰秀立,以为最高,然而雾徙后又见一峰,在原山峰后挺拔,又以为最高,然则雾徙后,又一峰直插云霄……这样重峦叠嶂,层出不穷,美不胜收,让人心花怒放,惊叹不已,流连忘返。正如出口处的一副对联:“青山情依依似若刘备望徐庶,流水意潺潺朋同汪伦送李白。”

 

 

 

寻东山寺

□ 李玉璇/图文

周末,忙里偷闲,我终于踏上了听闻已久的“东山寺”。既说“终于”,惭愧之情可见一斑,从小在贵阳土生土长,竟从未留意过这深山一角。

去年年底,东山寺突然在某小视频平台上火了起来,引无数人前来围观打卡。据说,吸引众人的,是山上能看到独特的“夕阳美景”。我当然也是怀着这样的期盼来的,可天公不作美,别说夕阳了,阴雨绵绵的天空,一整天都没有要散开的意思。可当登上顶峰,贵阳市全貌尽收眼底的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比夕阳更有价值的东西。至少我觉得,来这一趟,是一件比跟风打卡更有意义的事情。

整座寺庙依山而建,此山称作“栖霞岭”。大雄宝殿居于寺庙正中央,前为弥勒殿,后为藏楼。环顾四周,还有大大小小的楼阁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小时候,在书本里读过《苏州园林》,如果真像叶圣陶说的那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苏州园林都是一幅完美的平面图画。那么,相比之下,东山寺就是一个完整的3D效果图,崇山峻岭,高矮不齐。如果说,苏州园林是设计者和工匠大师们的完美成品,那么,东山寺则是大自然的得意之作。得益于贵州的地形地貌,东山寺不会长成某一个设计师心里的图纸,在科技不发达的数百年前,就注定了它只能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正是因为依附于大自然,“不规则”成了它最迷人的特色。

也许,是古老的东西天生具备吸引人的特质。走在破旧的石阶上,竟觉得是一次心灵的穿梭,会无数次幻想,明代时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在某个时间,也走在这条小路上呢?山顶上有一块石板,上面镌刻着“君子读书处”。据说,明末时期,贵阳人杨大宾,少年时期读书于东山上。后来,担任浙江吴兴知县,因天旱助民抗租而慷慨自刎,时人钦其节义,刻此石于山顶,以资纪念。有幸路过此地,听闻此情此景,不失为一次心灵的洗涤。

登上了山顶,才逐渐看到了修缮和维护的痕迹,其实内心有点失望。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否认,东山寺如今会火起来,本就少不了商业性的因素。放眼望去,整个贵阳市老城区的景色,都依偎在山下。也许,正是因为贵州的地形地貌,我们才能看到这样具有包容性的一幕——都市和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互不打扰,也相辅相成。

美中不足的是,此行未见夕阳。但我觉得,远比夕阳更美好的是,现在还有人在寻找夕阳。这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种难得的浪漫。我不禁思考,百年间,东山寺都屹立在这里,而每天,太阳都在同一个地方东升西落。可为什么就在最近一年,才有人在这里发现了夕阳的美?我愿意相信,在现代社会,人们重拾了一颗停下来去寻找浪漫和美好的心。

此后,山底下会更加繁华,霓虹满目、高楼大厦。不知道东山寺会不会逐渐演变为售卖门票的景点,但只要还有人会在黄昏时候来看夕阳,那它存在的形式都不重要。因为,工作之余,思想和心灵有一个安静的去处,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东山寺,我姑且称它为“闹市里的孤岛”吧。

 

 

 

青岛的海风

□ 贾文瑶/文

生活在平原的人,本身对海会有一种向往。海可以独立于这背后的城市,站在海边,海和天占据了眼眶,人往往是沉默的。

青岛的海边与大连不同,在大连我徒步走在滨海栈道上,左手边是山,右手边是海。因为栈道部分在山上,我一路走着,视角是上下浮动的,高可凭栏远眺,低处又伸向沙滩,一路走走停停,海越看越美。青岛的海岸就稍显乏味些,城市与海并不分明。行走一天的终点是情人坝,想着在这里看日落。然而一路沿海行走,背后一路的高楼大厦,我一直担心落日会不会被高楼遮住。我执拗地往前走,穿过现代化十足的大坝走到尽头,落日在大厦的缝隙间透出一丝橘红色的光芒,一会儿就匆忙告别了。五月的海风还很凉,吹着风,看着已经灰暗的海面,看着远处缓慢行驶的巨轮,一天的疲惫涌起,后背和脚掌肿痛。

想去海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海鲜。同样是烤海蛎子,内陆的干瘪幼小,海边的则肥美许多。海蛎子在壳里四平八稳地舒展,烤出来汁水丰盈饱满,入口水润,舌根带点后起的甜。扇贝也是各个新鲜得要命,贝肉紧紧咬着贝壳,用筷子去掉墨绿色的污,在盘里滚一圈沾上泼了葱丝的油,十分美味。虎虾许是季节的缘故,肥美不及日照秋后的,虽都是椒盐的做法,此时的却略显干瘪。从日照回来后,我向我妈表述爬虾的鲜美,我妈隔天从菜市买了来,各个比我的手还要长,上锅蒸出来,一个个扒开似软弹的玉,有的还带着管状结实橙黄的籽。蛤蜊,我在日照农家吃得最好,放了大量蒜蓉炒,蒜蓉越吃越上瘾,用蛤蜊的壳舀上盘底油亮的蒜蓉,就着一点点小蛤蜊肉,蒜蓉香得有些喧宾夺主。

青岛的馄饨很出名,是馄饨和烧烤的结合。馄饨带着北方的实在,碗里鼓鼓囊囊地挤着。做皮儿用的面硬,皮儿半透明,有劲儿不破。用小勺带点汤舀起来,才看出这卓越的馄饨皮儿来。馅儿不同南方的,南方的馅儿不放酱油,白亮,天然去雕饰的鲜。这里的馅儿是个结实的肉球,满口肉香,却没有更高级的润和鲜了。馄饨摊儿上的烤肉筋是第一次见,同样是筋,肉筋跟板筋截然不同,我从不吃板筋,吃起来像皮条,味道全靠表面的料拿捏,吃一根,全塞进牙缝里,难受得很。肉筋则不同,通体金黄,边角被燎烤出轮廓,嚼着有筋的弹,又慢慢渗透出油脂的润。

青岛咖啡和青岛啤酒同样优秀。青岛的咖啡在海边、老房子里、林荫道院子里,比比皆是,口味出众。我从书上看到一个咖啡馆,据说是青岛咖啡的起源。我们步行过去,门店十分狭窄,屋中仅能坐下五六个人,窗外的小院子更是娇小,不如我家里阳台的三分之一大。我们捡了靠窗的位置,窗外是窄长的院,门外是林荫的道,可望见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我点了卡布奇诺,因年轻时看过一部偶像剧,女主一直顺从别人,连自己喜欢喝什么都不知道。男主带她点了店里所有的饮品,女主尝了满满一桌子的饮品,最终笃定,自己最爱的是卡布奇诺。在我肥胖黢黑的青春期里,卡布奇诺约等于爱情。甜甜的、软绵绵的,量又小,要喝的很慢很小口,让人呵护和珍惜。越喝越浓郁,喝到底也不会喝净,白色的泡沫和杯底的一点喝不到,心里会有贪恋和遗憾,这就是爱情吧,意犹未尽。

五月的海是孤独的,海风还涩、凉、硬。我挺喜欢沿着海岸线徒步,徒步慢且有细节。或者坐着沿海的公交车,小臂抵着敞开的车窗窗框,下巴压在小臂上,阳光热,海风凉,脸晒得红,却凉得潮湿,懒懒地趴在公交车上,像小海龟趴在母亲的背上,被驮着到处遨游。颠簸的视角,看着断续的海、穿插的渔村、灯塔、远处的大船小船、闪着金光的海面、潮湿的沙滩、紧裹衣衫的游人。人,又沉默了,沉默着放松地打了个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