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证券市场周刊》:建行稳健术

发布时间:2011-08-16

建设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发展金融产业的主力军。作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四大国有银行,建设银行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走过了不平凡的航程。自2007年登陆A股起就引来诸多关注,沪深大盘定海神针、期指首选、重点指数股首选等诸多期待被聚集在建设银行身上。

上市5年来,建设银行资产总额复合年均增长18.71%,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23.45%。

四大国有银行股改取得巨大成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国际形象大幅提升。全球市值最大的前10家银行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全部入榜,工行和建行已连续数年名列第一、第二,其他指标与国际同行比也毫不逊色。

仍以建设银行为例,经国际权威机构《银行家》评定,2010年品牌价值列全球商业银行第三位、投资银行第九位,综合排名列第十位。

伴随着市值膨胀的同时,是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这是大多数中国银行业走过的道路,但单一的资产扩张模式并未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尽管中国银行业保持了靓丽的业绩和较低的不良资产率。

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狂飙,随着监管的日趋严格和宏观调控的逐渐收紧,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被再次提及。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甚至认为,未来3年内,中国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可能出现严重恶化,坏账率可能升高到15%-30%。

但中国银行业对此淡定自如,用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的话就是:“总体上看,如果应对好的话,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能够防范的。”

曾经有观点认为,过去两年中国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特别是大量信贷投向了风险聚集的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领域,对基础建设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建设银行来说,系统性风险更大。但在郭树清看来,这种担忧不免有点悲观,“不同的银行信贷投放的差别很大,大银行间的新增贷款速度有差距,区域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贷款结构也非常不一样。”

在竞争策略的差异化选择上,建设银行一直力求稳健,重视风险控制。过去两年,无论是贷款投放还是业务发展,建设银行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节奏,2009年全行业信贷大跃进之时,建设银行是四大行中年新增贷款最少的。

业务均衡术

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建设银行规模是仅次于工行的国内第二大商业银行。但是建设银行的股本比工行少了1000亿元,在四大国有银行中价值凸现。建设银行与上市的工行、中行和农行比较,资产质量和业绩稳定性最高,业绩增长始终处于四大行前列。2008年,建设银行的净利润已经突破1000亿元,和工行、中石油跨进财富创造1000亿俱乐部。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经历了2009年短暂的调整,在2010年再次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2011年一季报显示,上市银行基本保持了30%以上的利润增速,建设银行也不例外。建设银行很多指标都是5年翻一番,有的甚至翻了两番,比如净手续费收入上市5年增长了7-8倍。

2011年一季度,建设银行净利润大增34%,主要得益于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和拨备计提的减少。该行一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716.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27%,其净利差为2.58%,净利息收益率为2.69%,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0.28和0.30个百分点。

这种资产扩张带动的高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尤其是在通胀上行、信贷严控的背景下,原有“吃息差”的盈利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对此,建设银行已有清晰的认识,过去仅仅凭资产规模增速、利润增速和不良率降速来判断一个银行的好坏是一个误区,即不能用利息收入高低来衡量一家银行的好坏,业务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的差别都是必须考量的因素。目前对建设银行而言,11万亿元的总资产决定了其在规模扩张上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亟须在规模以外寻找突破的方向。

其实,近几年银行的高增速缘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受益于有利的外在经济环境条件:尽管2011年一季度GDP增速略有下降,但国民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25%左右,经济规模扩大,银行经营规模和净收入规模也随之扩大;另外,国有银行改革以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非常明显,加上资产价格的高速上涨也使银行获益匪浅。

因此,在大的宏观形势仍有利于银行业的时候,未雨绸缪调整业务结构非常重要,,建设银行需改变传统吃利差、增长主要靠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在调整收入结构方面多下工夫。建行中间业务占比已有所表现: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1.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9%,手续费收入贡献程度超过20%。

此外,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业务被认为是新的增长点。截至2010年年末,建设银行共建立222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小企业贷款余额将近6800亿元,已占全部企业贷款的20.4%,这一比例高于大型银行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其小企业新增量、余额、占比均领先于同业。

在郭树清看来,执行国家政策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是一致的,小企业贷款综合收益要高于一般公司类贷款30%左右,这是未来建设银行要坚持的发展方向之一。

风险控制术

尽管世界金融业并不安定,欧债危机风波未平,美债又被下调评级,中国银行业似乎离系统性风险还很远,但仍存在不少看得见的隐忧。如利率市场化挑战、房地产调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偿付危机等。这也是当前银行业和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虽然目前并无近忧,但不排除随着贷款额的增加,风险资产可能进一步上升。

漂亮的报表仍不能掩盖这种无形的担忧: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仅为1.09%;拨备覆盖率更是高达228.80%,较上年末增加7.66个百分点。

上半年惠誉下调中国评级报告中,将中国银行业未来资产质量隐忧指向了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二是房地产信贷。事实上,过去两年,上述两类贷款的风险清查也贯穿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始终。

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地方融资贷款余额约9.09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9.16%,全国共有各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9828家,其中2.84万亿元已被剥离为一般商业贷款。

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建设银行此类贷款余额已下降至2700多亿元,比2010年年底5400亿元的水平减少一半。主要原因在于,根据监管要求,对于现金流可全覆盖的平台贷款,可整体划转为一般公司类管理的贷款。

关于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在最近几年常被提起,尤其是对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更是舆论的中心。业界不少人士曾提出,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予以解决,但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资产证券化也并非治本之术,因为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就完全转移出去了,根据新的监管规定,商业银行无论表内还是表外业务,都存在一定风险。

对于房地产风险,建设银行管理层表示,该行近年来开发贷比重一直在压缩。2010年,该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整体贷款余额比重降至7%左右,且12.34%的增速低于公司类贷款18%的增速;此外,房地产开发贷客户已由2006年的6000多家降至3000多家。

“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系统性风险如影随形,但只要风险控制措施得当,系统性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的。”郭树清坦言。

其实,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随着商业银行一味注重信贷规模的高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也开始凸显,“规模扩张—资本消耗—上市圈钱”的业务发展模式更广为诟病。

截至2011年3月末,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5%、10.33%,较2010年末略有下降。虽然10.33%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未来随着贷款额的增加,风险资产可能进一步上升。

“整体看,我们对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是审慎乐观的。一方面,贷款增速已经下降;另一方面,利润增速这么高,补充资本金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郭树清说。

此外,出于风险的考虑,对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银行业纷纷走出去的现状,建设银行并不急于赶时髦,相反,建设银行还是把重心放在国内,它还是一家主要立足国内的银行,国外业务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比例都不会在近期占到较大比重。

上述判断显示了建设银行一以贯之的风险考量。首先,尽管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但国内银行业并不饱和,金融服务还存在很大缺口,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很大,没必要舍近求远;其次,海外业务发展也需要相关管理能力,如人才、知识、经验等,银行有一个逐步培育的过程,与其盲目进行海外扩张,不如先练好内功。

 

 

http://www.cs.com.cn/ssgs/03/201108/t20110815_301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