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中国经济时报》:建行“蝶变”的科学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12-11-08

时维九月(农历),序属三秋。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建设银行(601939)始终保持在稳健经营、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要求,为建设“国内最佳、国际一流”、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银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建设银行稳步推进综合经营工作,在发展方式、途径和内涵上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初,建行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经营的战略定位,既是对建设银行股改上市以来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建设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辉煌时刻,善建者行

纲举目张。其实,对于未来的发展,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上任伊始就提出,“在‘综合性’上,明确要统筹发展国际与国内市场、货币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以满足客户多层次、多元化、多产品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设置海外机构,加快发展保险、信托、投行、基金、租赁等业务。通过综合发展,实现市场互为依托、业务互为补充、效益来源多渠道、风险分散可控的经营构架,以应对不同市场的考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多功能’上,明确要在做好银行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电子银行、财富管理、小企业经营、消费金融、金融社保卡等战略新兴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近年来,建设银行已经在推进综合化经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经营平台初步建立,集团和子公司间的协同联动机制也基本形成。为进一步加快向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经营转型,建设银行将通过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加快业务整合创新等举措,巩固和扩大海内外一体化、跨市场的经营平台,不断完善集团与子公司的组织模式、治理架构、运行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建设银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始终站在中国银行(601988)业改革的最前列。建设银行先后实现了从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从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两次历史性飞跃,谱写了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

特别是股改上市以来,建设银行就建立起了制衡与效率相统一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构筑起强健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体系,战略规划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客户服务水平有了实质性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近年来,建设银行不断深化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中间业务快速增长,非利差收入占比明显提高。截至2011年末,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69.94亿元,股改上市以来年均增速超过6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1.91%,比2005年末提高了13.85个百分点。

二是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日益多元化。投资银行、基金、信托、租赁和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12年6月末,建行境内外子公司并入集团资产规模达2454亿元。

三是产品和服务综合营销能力和价值创造力显著提高。从提供传统的单一存贷汇业务发展到提供多功能、高附加值产品组合,从单一机构营销发展到基金、信托、保险、租赁等整体联动营销。四是多渠道互补联动效率显著提高。截至2011年末,全行营业机构数量达到13581家;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客户数量达到1.3亿户,电子银行与柜面交易量之比达到206.72%;电话银行客户数达到9621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33.77%;投入运营自助银行10681家,自助设备45654台。五是营运效率显著提高。通过推进业务流程精细化、标准化建设,大大缩短了业务处理时间,节约了营运成本,提高了业务收入。

风控水平稳步提升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建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风险文化日趋成熟,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多年来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和资产质量在国内大银行中保持领先地位。截至2012年6月末,建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00%,拨备覆盖率上升20.94个百分点至262.38%。

建行一直保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政策体系,调整信贷结构,强化基础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保障和促进了业务健康发展,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在大型银行中位居前列。建行自觉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推进信贷结构调整,近年来为优化信贷结构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例如,从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等维度进一步细化“进、保、控、压、退”信贷政策要求,统一全行风险偏好,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该行还通过充分运用风险限额、经济资本等工具,细化底线和审批指引、明确信贷准入退出标准,从源头对风险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取舍。

今年以来,建行致力于提高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依托授信业务监测系统和对公预警客户跟踪管理系统等平台,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流程的风险监控体系,对民间高息借贷、钢贸类客户、造船业、担保机构等高风险领域下发预警提示,提前主动化解风险,做到了洞悉全局、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建行以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契机,持续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基础,实施新资本协议总体规划各个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内部评级基本覆盖全行所有客户;已经完成了20个现有系统的改造、6个新系统的建设,组合风险管理系统、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系统、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相继上线,已搭建起全行风险管理的综合平台。建行还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制定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管理制度等,大大提升了数据基础管理水平。

建行在严控产能过剩、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建行多策并举,有的放矢地做好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首先是统一了风险选择策略,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性发展规划,结合本行自身优势,制定全行信贷政策,突出管理重点,强化资本导向,提升信贷经营能力。建行还适时重检行业信贷政策,针对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开展有关行业信贷政策的重检,提高信贷政策的适应性和敏感性。

支持实体经济不辱使命

建行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自觉服务大局。2009年初,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环境不甚乐观,建行适时投放了近5000亿元非贴现贷款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当年还通过发行债券、信托计划、租赁等工具为客户筹措资金3700多亿元,体现了大银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建行信贷支持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来贷款增长平稳、资产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19648.06亿元,较上年增加1943.62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41.42%,增幅10.98%,主要支持在建续建的优质基础设施贷款项目。2012年以来,建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行业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建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达20434.96亿元,占全行公司类客户贷款总额的43.3%。

多年来,建行始终坚持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重,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客户体验为重点,努力扩大客户基础,实现与建行发展要求一致,与企业地位、区位优势相统一的双赢局面。建行通过为核心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产品,将金融服务向上下游延伸,积极打造包括行业链、企业链、产品链的“链式服务”模式,既服务好核心大企业,也服务好周边的小企业、小客户。

近年来,建行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积极探索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模式。2011年初,建行根据总体战略定位,结合小微企业业务特征,提出服务“社区金融”的理念,并明确了小微企业业务要向“零售化”和“小额化”转型,要不断夯实客户基础,重点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充分利用有限的信贷资源,支撑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

服务“三农”获得首肯

建行始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服务“三农”、支持“三农”,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近年来,建行把涉农作为年度信贷政策与结构调整中优先支持的重点领域,并已在全国探索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十余个系列产品,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模式,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12年6月末,根据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建行涉农贷款稳步增加,贷款余额11703.71亿元,比年初增加1119.52亿元,增速10.58%,不良率1.2%,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建行服务“三农”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肯定,获得2011年首届全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十大年度项目中“最佳创新成就奖”和“最佳社会责任奖”两项大奖。

海外业务拓展加快

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海外机构网络。由一家完全专注于国内业务的银行转变为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主要金融市场、与1045家境外代理行建立了业务联系、提供24小时不间断交易服务的国际性银行,业务范围涵盖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截至2011年末,建设银行在海外共有14家机构,包括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等9家分行,建银国际等3家经营性全资子公司及2家代表处,海外机构资产总额已达4431.88亿元。海外商业银行类经营性机构税前利润达21.09亿元,较上年增长64.00%,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

多管齐下服务民生

股改上市以来,建行始终将服务社会民生作为义不容辞的企业社会责任,一直将创新作为服务民生的有力推手。2009年推出了“民本通达”这一针对民生领域的综合服务品牌,涉及教育、医疗、社保、环保、文化等多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建行持续加强“民本通达”综合化金融服务,努力推进各项业务发展,“文化悦民”获得市场认可,“社保安民”取得显著突破,各项业务持续发展,联动效应逐步扩大。截至2012年6月末,“民本通达”系列产品累计新增14054家民生领域新客户,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

在医疗卫生领域,以“华西健康龙卡”、“宁波市健康龙卡”等为代表的“医疗健民”服务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服务家庭1200万户、余额15000亿元、投放贷款30000亿元……”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建行为服务民生、帮助普通百姓实现安居梦想所做的不懈努力,是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在国内同业领先优势的进一步巩固;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二十余年为百姓兢兢业业的服务,是千万百姓安居梦想变成了美好的现实,是“要买房到建行”品牌不断强大。截至7月末,建行已累计投放个人住房贷款超过3万亿元,余额超过15000亿元,共支持1200多万户居民实现购房安居梦。

始终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近年来,建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提升了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建行在国内外权威排名中均有所提升,列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5名,美国《福布斯》2000强第13位;被美国《环球金融》评为2012年“中国最佳银行”;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改革开放30年最具责任感企业”、“中国扶贫基金会20年特别贡献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2012年,在由国家民政部举办的第七届2011年“中华慈善奖”颁奖活动中,建行实施的“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获得“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项。

建行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贷款比重持续提高。加大对边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信贷支持,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

长期以来,建行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做到绿色信贷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了一批新能源产业鼓励类项目,在绿色信贷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行一直坚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做到政策制定着眼绿色环保、资源配置优先绿色环保、产业支持倾斜绿色环保、制度保障考虑绿色环保、客户服务促进绿色环保。

此外,建行把帮扶救困,关爱社会困难群体作为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上市以来投入公益项目约7亿元,持续推进建行希望小学、“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以及“贫困英模母亲资助计划”、“母亲健康快车资助计划”等长期公益项目。每有重大灾情,全行员工都积极踊跃捐款捐物。仅在汶川大地震中,建行员工个人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就超过1.36亿元。

结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秋天,既是金黄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中国建设银行多年来,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全行上下将一如既往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http://jjsb.cet.com.cn/DigitaNewspaper.aspx?paperID=3554&verName=专题&Verorder=A08